Workflow
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楼市、股市高度关注,多部委集体发力
Wind万得· 2025-06-05 07:31
政策动态 - 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公示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20个入选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等[1] - 多部委集体发力城市更新行动:住建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财政部加大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国家发改委6月底前下达专项投资计划,金融监管总局制定贷款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出台用地政策[3] 楼市影响 - 城市更新推动房地产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提升城市居住质量和经济增长[6] - 入选城市呈现"强中心+强区域"特征,核心城市价值提升,老旧城区改造释放潜力[6] - 广州5月新房网签量环比激增34%,天河区改善型项目占比超八成[7] 股市影响 - 城市更新带动"地产-基建-消费"产业链联动,涉及大量基础设施和存量资产盘活[9] - 房地产行业"新模式"孕育投资机会:商业运营、长租公寓、物流地产等经营性资产迎来发展[9] 市场规模 - 城市更新涉及12亿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超万亿元资金投入[11]
西江集团成功发行3亿元公司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20:49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3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1] - 债券期限为3+2年 票面利率2.3% 全场倍数2倍 [1] - 发行价格低于同期债券估值23BP 创广西区域同级别私募债历史新低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 注册资本57.06亿元 信用债存量72亿元 其中公司债17亿元 [1] - 业务范围涵盖港口 物流 工贸 能源 建设开发 船闸 金融等板块 [1] - 主要负责西江黄金水道航电枢纽 船闸 航道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管理 [1] 区域战略地位 - 西江是珠江水系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云贵 广西和粤港澳 属于国家"两横一纵两网"水运主骨架 [1] - 公司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高效衔接平陆运河构建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2] - 持续助力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 市场评价 - 主承销商财达证券认为本次发行体现公司综合实力 优化品牌形象 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汕尾市走出一条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的特色有效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1
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 - 汕尾通过人居环境风貌整治提升破解环境形象困境并实现美丽经济转化 [1] - 发动59万名党员开展入户联心活动完成乡村绿化152万株 [1] - 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面积达942平方公里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格局 [1] 城乡风貌提升与标杆项目 - 实施18亿元公益项目打造红海湾农文旅示范带、跳岛游等标杆项目 [2] - 长沙湾融合发展示范区最高峰日均停留游客达9万人次带动周边10个村集体年总收入增长90% [2] - 引导民企投入30亿元参与城市建设、康养产业破解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2] 文旅产业与投资增长 - 吸引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超100亿元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 [2] - 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数增长12%新设企业数增长76%均居全省第一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55个村集体年收入超百万元同比增长20% [2] 社会治理与群众获得感 - 平安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信访总量、刑事治安警情数为全省最少地市之一 [2] - 推出创业扶持政策吸引青年回乡担任乡村CEO发展农村电商、轻文旅等新业态 [3]
党外人士大调研丨更好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效能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台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新华社· 2025-06-03 17:4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两重"政策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政策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1]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1] - "两重""两新"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的创新之举,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持续显现 [2] 广西调研发现 - 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线平稳运行,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加速,体现"两重"政策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2] - 建议广西聚焦"投资于物"增强设备技能保障和项目储备,聚焦"投资于人"通过民生保障和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 [2] -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建议培育符合自身需求和东盟市场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 - 实地调研南宁国际铁路港、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强调发挥广西联结国内与东盟的禀赋优势 [3] 上海调研发现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开业后吸引大量游客,冰雪经济、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3] - 2024年上海GDP突破5万亿元,成为首个进入5万亿规模的城市 [5] - 建议上海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探索更大力度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增加优质供给 [4] - 上海应坚持经济大省挑大梁,聚焦"五个中心"建设,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为扩大内需提供持续动能 [5] 政策实施方向 - 调研组建议两地结合"两重""两新"政策,立足补短板与长远打基础相结合 [2] - 强调通过内外联动(如东盟合作、长三角协同)为扩大内需拓展空间 [3][5] - 提出需加强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如南南铝加工案例所示 [2]
宿迁市宿豫区聚焦群众身边热点堵点难点问题发力变“需求清单”为“幸福账单”
新华日报· 2025-06-02 08:31
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 - 宿豫区来龙镇玉皇村通过葫芦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就业和技术交流,党员干部深入田间解决种植难题 [1] - 全区建立69个小区党支部,3133名在册党员和2358名在职党员开展1100余场惠民服务,收集450余条有效建议 [1] - 创新设立"小院说事""红杉议事吧"等基层议事平台,实现群众诉求面对面收集 [1] 民生工程推进 - 实施280余件民生实事项目,解决350余个问题,70项年度民生项目加速推进 [2] - 重点改造城区易涝点、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农村医疗中心及村组道路,推行餐饮场所能源改造补贴 [2] - 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对测评不满意事项实行"回炉返工"制度 [2] 诉求响应机制 - 建立"零延迟快办"机制处理信访和12345热线问题,同类诉求发生率同比下降12.5% [2] - 采用"红黄蓝"分级办理制度,对复杂问题启动部门联动攻坚 [1] - 开设"民提我改、民忧我解"专栏实现问题跟踪问效 [2]
对话全球市长|第比利斯市副市长:与上海的合作方兴未艾,将力推第比利斯与上海直航
第一财经· 2025-05-30 13:32
论坛背景 - 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于5月28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 [3] - 活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合作举办 [3] 城市合作 - 第比利斯市与上海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谅解备忘录,成为高加索地区第一个与上海建立友好关系的城市 [4] - 备忘录涵盖经济、科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及人员往来等领域合作 [4] - 格鲁吉亚与中国双边关系已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两国签署了免签、自由贸易等协议 [4] - 格鲁吉亚旅游部参与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教育部在北京参加相关活动 [4] - 未来合作方向包括交通、城市空间规划、绿色发展、固废处理等领域 [4] 旅游业发展 - 2024年格鲁吉亚接待中国游客8.9万人,同比增长83% [4] - 格鲁吉亚在中国旅游门户网站被列为十大新兴热门目的地之一 [4] - 目前上海与第比利斯之间尚无直航,计划推动直航开通 [1][5] 经济发展 - 2024年格鲁吉亚实际GDP同比增长9.4%,五年平均增长6.3% [5] - 2024年人均名义GDP达到9141美元,同比增长10.4% [5] - 格鲁吉亚政府积极吸引外资,中国企业已参与当地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 [5]
“三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昆山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城乡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旨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动要素双向流动 [1]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是关键 包括人才 土地 资本等 [1] - 昆山作为先行者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1] 城乡产业融合 - 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产业融合起点 昆山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链式模式 [2] - 累计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家 培育龙头企业73家 带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 [2]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 物联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4.54% [2] - 推动"农业+"模式 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形成"一村一品"特色项目 [2] - 制造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3% [2] - 形成"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融合型产业体系 [2] 城乡公共服务 - 实施"教育共同体"计划 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 [3] - 创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供给模式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乡村休闲体验项目 [3] - 通过"城乡结对""飞地经济"等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跨区域统筹 [3] 城乡要素流动 - 深化户籍改革 实行"居住证+积分"落户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和子女入学服务 [4] - 探索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4] - 推行"土地银行"模式 农民可存入土地经营权获取分红 [4] - 构建"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体系 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 [4]
经观月度观察| 企业融资和投资需求有待提升 政策组合拳重点激活内生动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23:24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2025年4月CPI同比-0.1%,较前值-0.7%回升,核心CPI同比0.5%显示物价稳中偏弱 [2][4] - PPI同比-2.7%,连续2个月回落但降幅略好于预期,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和内需不足影响 [6] - 制造业PMI降至49%,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回落2.8和2.6个百分点 [8]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制造业投资贡献率54.6%,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2] - 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企业贷款是核心拖累 [15] - M2同比增速8.0%,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M2与M1增速差扩大至6.5%显示企业投资意愿谨慎 [19] 政策动向与行业影响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6] - 5月初央行等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涵盖降准降息和结构性工具,以对冲关税不利影响 [6]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专项债加快发行支撑基建投资动能增强 [12] - 地方政府化债进程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压制,信贷需求偏弱 [15][16] 分行业表现 - 制造业供需走弱,大中小型企业PMI普遍下滑,新出口订单大幅回落4.3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投资意愿不足,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3.3%拖累居民中长期贷款 [15] - 基建投资保持平稳,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两重"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稳定增长 [12]
3000亿美元投资计划曝光,高层讨论已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11
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构想 - 软银集团CEO孙正义提议设立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旨在通过大规模投资美国科技与基础设施领域推动两国经济深度合作 [1] - 该计划已被美日两国最高政治层级讨论,可能成为其他国家与美国深化投资合作的模范 [1] 基金规模与结构 - 美国财政部与日本财务省将共同拥有和运营该基金,双方各自持有重大股权并对外开放吸引其他有限合伙投资者 [3] - 初始资本预计达3000亿美元,未来通过高杠杆运作扩展,聚焦科技与基础设施两大领域 [3] 战略意义与投资方向 - 基金布局具有政治和经济战略意义,美日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合作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广泛反响 [4] - 投资目标明确:美国硅谷创新科技领域与日本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4] 全球金融格局影响 - 该基金设立正值全球金融格局调整期,可能为全球资本流动提供新指引,并引发其他经济体效仿 [6] - 基金将促进美日高科技领域合作,同时推动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投资加速 [9] 潜在机会与挑战 - 基金启动将为科技与基础设施领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能催生一批创新型企业成为全球投资新宠 [9] - 实施面临资金筹集、高杠杆风险、权力结构平衡及国际政治环境不确定性等挑战 [6] 行业影响 - 若构想实施,将为美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并为全球跨国经济金融合作提供范本 [7] - 科技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基础设施领域将直接受益于基金投资 [9]
综述|共同谱写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篇章
新华网· 2025-05-25 16:49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概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举行 主题为"向新 向实 向未来" 吸引中东欧14国和其他9国展商参与 [1]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自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8.8% 进口年均增长7.4% 均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 [2]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3%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累计投资超240亿美元 [2] 贸易与投资亮点 - 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对华准入 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2] - 波黑莫斯塔尔博览会代表称该博览会为中东欧国家打开中国市场窗口 [2] - 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与宁波港合作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市场的重要物流枢纽 [3]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领域:匈塞铁路建设中欧陆海快线推进 中东欧国家成为中欧班列重要通道 [2] - 绿色与数字产业: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领域深化与中东欧合作 [3] - 主宾国斯洛伐克展示汽车制造技术 正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3] 政商界合作意向 - 斯洛文尼亚表示在汽车领域与中国合作潜力巨大 正探索与电动车制造商合作 [3] - 保加利亚副总理强调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期待深化经贸合作 [4] - 斯洛文尼亚官员提出愿与中国建立长期互信合作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