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李泽湘:中国新生代创业者正迎来“从模仿到创造”的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2:15
核心观点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李泽湘带领20余家企业参展BEYOND Expo 2025 展示智能硬件创新成果 [1][2] - 新一代中国创业者敢于定义全新产品类别 避免IP纠纷并获得全球认可 [3] - XbotPark孵化模式成功 2014-2020年团队存活率80% 15%成为硬科技独角兽 [4] - 2025年XbotPark体系内20家企业将上线众筹平台 历史众筹总金额超5000万美元 [5] - 松山湖模式在全国复制落地 长三角、成渝等地建立合作基地 [6] 参展企业及产品 - 参展企业包括幸氧科技、极萃创新、合理原则等 覆盖智能运动、智慧健康、智能养宠等领域 [2] - PETPA多宠智能喂食器采用微芯片和图像识别技术 解决多宠物喂养问题 [4] - 莫艺AI壁画音响结合艺术与科技 实时生成歌词情景背景画面 [4] 孵化成果与数据 - 孵化案例:云鲸开创"自洗拖布"扫地机品类 正浩重新定义充电宝 逸动科技成为全球电动船外机最大供应商 [4] - 众筹表现:29个项目在Kickstarter等平台筹资 14个项目超百万美元 8个项目超200万美元 平均单项目筹资180万美元 [5] 教育模式创新 - 新工科教育突破传统模式 构建技术平台、产业导师、创业经验的桥梁 [3] - 培养体系前置至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 效果优于研究生阶段培养 [6] 机器人产业观点 - 机器人应用不应局限于工业或人形 广义机器人可改变生活各领域 [6]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 近五日跌1.65% 市盈率21.35倍 主力净流入94.1万元 [9] - 游戏ETF(159869) 近五日跌2.80% 市盈率53.76倍 主力净流出3361.7万元 [9]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 近五日跌2.32% 主力净流出648万元 [9] - 云计算50ETF(516630) 近五日跌5.06% 市盈率92.62倍 主力净流出103.8万元 [10]
涉案金额逾6000万元!26亿市值公司起诉万亿“宁王”,啥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1:45
诉讼事件 - 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发起诉讼,指控对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换电站设备款项,涉案金额6087.99万元,与应收账款余额5925.56万元基本匹配 [1] - 公司表示诉讼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属于维护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 [1] - 公司已成立由高管组成的催收小组,采取"以打促谈"、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应收账款回收 [2] 财务危机 - 公司未能按期归还1.7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逾期债务占净资产27.12%、货币资金96.93% [3] - 保荐机构指出公司未按规定归还募集资金,目前正与银行及政府协商债委会方案,拟通过转贷、展期等方式周转 [3] - 2024年巨亏11.03亿元,营收同比下降64.61%,主因汽车装备交付延迟、新能源业务收缩及资产减值 [4][5] 经营表现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智能制造方案商,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2019-2023年营收从4.57亿元增至13.39亿元,但2023年转亏8453.6万元 [5] - 2025年Q1营收1.91亿元(同比降28.44%),净利润1079.93万元(同比降10.37%) [5] - 当前市值23.16亿元,仅为宁德时代(1.21万亿元)的0.19% [5] 业务调整 - 2024年战略性收缩新能源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业务,直接影响整体营收 [5] - 在行动方案中提出通过保理、诉讼等多渠道促进应收账款回收 [2]
瑞松科技:拟与马来西亚自然人叶城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5-23 19:04
合资公司成立 - 瑞松科技控股子公司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拟与马来西亚自然人叶城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林吉特,其中广州瑞北出资240万林吉特占比80%,叶城出资60万林吉特占比20% [1] - 合资公司将专注于为东南亚客户提供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1]
瑞晟智能: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见证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3 18:43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5年4月24日决议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并于2025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公告(编号2025-014),公告载明会议召集人、召开时间(含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时间)、股权登记日等要素,且公告发布时间距会议召开日超过20日[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23日10:30在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圆峰北路215号公司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通过交易系统平台进行,时段为9:15-9:25及9:30-11:30,实际召开时间、地点及方式与公告一致[2] 参会人员资格 - 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及代理人共3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31,341,073股(占公司总股本60.2111%),网络投票有效表决股东14人,代表股份1,358,292股(占比2.6095%),合计出席股东17名,代表表决权股份32,699,365股(占总股本62.8205%)[2] - 参会中小股东(指非持股5%以上股东及非董监高股东)共15名,代表表决权股份3,092,756股(占比5.9417%)[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列席会议,其出席资格合法有效[2] 审议议案及表决结果 - 会议审议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等11项议案,内容与公告所列一致,未出现临时修改或新增议案情形[3]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其中普通议案赞成票比例均超99.87%(如《董事会工作报告》赞成32,659,368股,占比99.8776%),反对票最高为51,097股(占比0.1563%),无弃权票[3][4]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如《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关联方宁波合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所持股份未计入有效表决总数,该议案赞成票1,307,195股(占比96.2381%)[4] - 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的特别决议案(如公司章程修订)均达到法定比例要求[5]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股东大会召集程序、召开程序、召集人资格、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股东大会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5]
江苏东台高新区:科创智造筑高地 产城融合绘新篇
环球网· 2025-05-23 11:20
来源:法治日报 创新基因在这里深深扎根,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活力迸发,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崭露锋 芒,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领跑赛道。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4家盐城市瞪羚企业形成创新集群, 28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16个公共服务平台筑起坚实技术支撑体系。此外,还有53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 才、超百件的万人发明专利,共同勾勒出这片创新沃土的发展图景,助推东台高新区以铿锵步伐迈向创 新驱动发展的新高度。 产城共兴品质新城 在黄海之滨,一座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之城正傲然崛起。江苏省东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 简称"东台高新区")以创新为笔、以产业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挥毫泼墨。在这里,创新动能如 春潮涌动,产业势能似星河璀璨;科技之光与生态之美交相辉映,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科 创智造高地"的蓝图渐次展开,"品质活力新城"的画卷徐徐铺陈。 东台高新区不仅跃动着产业新城的蓬勃脉动,更流淌着宜居之城的温润底色。恒峰商业广场、悦禾城商 业广场、城东购物公园三大商业综合体如明珠般镶嵌在城市肌理中。悦达悦棠湾等品质住宅区为众多居 民筑就温暖港湾。互联网大厦、创业大厦、研发中心等不仅是科技的 ...
【聚焦丝博会】6条产业链、6个招商项目,商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支朝奇这样推介商州
环球网· 2025-05-23 11:03
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项目集中签约 - 商州区、商洛高新区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重点推介6条产业链和6个招商项目,涵盖现代材料、智能制造、生态康养、绿色食品、清洁能源、建材家居等领域 [1] - 高铁新城、电子科技产业园、医药食品产业园、食品加工示范基地、江山景区康养服务、莲花山景区运营为六大重点招商项目 [1] 六条产业链发展重点 现代材料产业链 - 依托陕西锌业、延长氟硅龙头企业,发展聚合硫酸铁、锌锰电池、五金生产、智能玩具及含氟制冷剂、高分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产业 [5] 智能制造产业链 - 以商洛比亚迪为链主企业,聚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生产、车载仪器制造,以及光电显示、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无人机、智能穿戴等产业 [7] 生态康养产业链 - 利用"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优势,发展健康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体育、健康食品等产业 [9] 绿色食品产业链 - 依托医药食品产业园和食品加工产学研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智慧中央厨房、饲料加工等产业 [11] 建材家居产业链 - 基于岭南佳泰、众合森工等企业,开发绿色节能建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家居等产品 [13] 清洁能源产业链 - 围绕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消纳领域,重点布局氢储能电站、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开发利用、智能充电桩等产业 [13] 重点招商项目详情 高铁新城项目 - 规划面积600余公顷,高铁站片区建设用地1994亩,总投资85.9亿元,站前广场及综合客运站年底建成,西十高铁通车后年服务旅客230万人次,目标吸引科创孵化、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企业 [15] 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 - 占地421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3万平方米,已入驻15家科技企业,剩余3万平方米厂房招商光电显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企业 [17] 医药食品产业园项目 - 距西安70公里,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15家企业,重点招商植物提取、中成药生产、食品加工类企业 [19] 食品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 占地60亩,建成1.4万平方米厂房,签约20家企业,依托商洛电厂热能和高校资源,打造数字化食品加工基地 [21] 江山景区康养服务项目 - 规划建设康养颐养园(156亩/2.2亿元)、高端民宿(24亩/2000万元)、康养民宿集群(51亩/8000万元)、索道(8000万元)及冰雪世界(4500万元) [23] 莲花山景区运营项目 - 总投资15.87亿元,开发丹江河谷四大主题片区,已建成游步道、沙滩乐园等设施,招商景区运营及文旅服务企业 [25]
上市企业市值800亿“硬科技”领跑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07:14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南方日报资料图 资本篇 新晋上市公司的"含科量"不断提高,这一点在"松山湖板块"得到充分体现。 就在去年12月,松山湖两大知名科创企业天域半导体、东阳光药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截至目前, 松山湖有上市企业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800亿元,位居东莞市首位。上市后备企业达到57家,占东 莞市15%,同样位居东莞市第一。它们绝大部分为科技型企业,计划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新的跨越。 原因不难理解,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能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关领域企业 提供更长周期、更高风险容忍度的资金,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东莞的科技创新高地,松山湖采取了系列措施助力园区企业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工具 做大做强。今年3月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未来,松山湖将形成高效的金融生态圈,极大提 升科技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资本市场的服务质量,推动资本市场"松山湖板块"更上一层楼。 "尖子生" 上市企业数量、市值在全市独占鳌头 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指标,也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直观体现。纵观资 本市场"东莞板块",松山湖的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市 ...
近百位德国企业家走进南京,参观考察园区和企业——“要积极寻求与南京各方面的合作”
南京日报· 2025-05-23 06:17
德国企业对南京投资环境的评价 - 德意志私募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亚洲区总裁石卧龙称赞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营商环境和政府效率优异,认为存在良好投资机会 [1] - 近百位德国企业代表参观南京江北新区、玄武区和江宁区后,对产业发展水平给予高度评价,表达积极合作意向 [1] 江北新区产业合作机遇 - 江北新区规划展示吸引德国企业关注,石卧龙透露正与新区洽谈合作,提及布局面向未来的产业 [2] - 南京汽车集团年产能达40万辆,智能化生产线获优尼特商务咨询关注,后者希望帮助汽车制造商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2] - 南京钢铁集团数字化工厂展示实时生产数据,威乐公司认为新区钢铁、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与其业务高度匹配 [2] 玄武区产业动态与技术合作 - 美最时工业技术公司设立南京分公司,业务覆盖铝加工、制药包装等领域,计划与先声药业深化研发合作 [3] - 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数字化战略获巴符科技认可,后者曾参与南京智慧交通项目,计划扩大投资 [3] 江宁区制造业与国际化布局 - 泉峰科技作为全球前十电动工具供应商,展示多品牌产品,巴符州协会提到中德双向投资趋势,德国企业对AI、机器人兴趣浓厚 [3][4] - 埃斯顿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获德国旺众集团关注,后者计划自动化升级并寻求合作 [4] - 舍弗勒南京工厂是亚太区唯一滚针供应基地,斯铂格软件表示将助力中国产品国际化 [4]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8
行业人才需求与挑战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工程等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对人才能力要求显著提升 [1] -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缺口达1900万人,传统产业人才过剩率超35%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黑灯工厂"模式加速替代低技能岗位,数据科学家等新型岗位需求激增 [1] 国际竞争与人才流动 - 发达国家加大STEM人才培养力度,限制敏感学科领域对华交流 [2] - 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呈现"马太效应",顶尖人才向创新生态完善区域集聚度提升27% [2] - 汽车制造行业反映高校教学内容滞后,部分装备知识已淘汰10年 [2]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 动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支持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交叉学科中心 [3] - 深化工科硕博培养改革,推进"天才少年"书院制试点和"大师带徒"定制培养机制 [3] - 推广清华"姚班"模式,建立青年人才与国家重大项目结合开发体系 [3] 产教融合机制创新 - 搭建政府-企业-院校协作平台,实现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实训基地深度整合 [4] - 建立校企"旋转门"机制,吸引产业人才任教,改革科研院所人事制度 [4] - 构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资历框架,发挥头部企业和创投机构作用 [4] 政策协同与资源配置 -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对接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5] - 推动教育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整体协同,形成精准政策体系 [5] - 统筹战略规划,实现资源通盘部署和一体化配置 [5]
我们向未来加“数”奔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02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 [4] - 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互联网用户规模从6.88亿增至11.2亿 [4]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达61.5% [4] - 过去一年中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高精度3D动画电影 [4]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25.1万个,占全球5G基站数的60% [6] - 中国宽带下载速率为261兆/秒,是世界平均水平99.9兆/秒的2.6倍 [6]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超30%,通过"算力大通道"计划实现东部至西部算力协同调度 [7] - 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6] 智能制造与产业数字化 - 中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5]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5] - 数字化改造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5] - 5G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远程操控和智能运维 [6] 数字生活服务 - 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2024年发布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 [8] - "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100万件,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 [9]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8] - 数字文化资源扩容提质,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 [9] 未来发展目标 - 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10] - 2025年算力规模目标超过300EFLOPS [10] - "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0] - 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作用将更加突出,数字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