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

搜索文档
北交所市场点评:缩量冲高回落,关注中线布局
西部证券· 2025-05-26 22:56
行情复盘 - 5月23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27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1亿元,指数收跌-1.4%,换手率5.4%位于各版块第一[1][13] - 北证50指数盘中冲高回落,全天收跌1.4%,成交额环比缩量26.9%,北证50 PE TTM为72.77倍,位于历史较高水平[6][21] - 当日北交所266家公司中57家上涨,1家平盘,208家下跌,涨幅前五为辰光医疗(15.0%)等,跌幅前五为科创新材(-9.0%)等[1][24] 重要新闻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7月15日起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共16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5][28] 重点公司公告 - 5月23日远航精密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5][29]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核聚变设备招标等事件驱动型机会,布局并购重组与新消费细分领域;中长期深耕科技成长主线[6]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监管、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7][30][34]
读研报 | “流动的中国”,五一出行有何新亮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06 17:31
热门景区仿佛"有一亿人",道路上比比皆是的"车贴车"……有人用"流动的中国"来形容今年的五一出行盛 况。 是的,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 人次,同比增长8.0%。 其实节假日出行数据一直被认为是观察经济活力以及消费意愿的重要窗口。此番新鲜出炉的五一数据,又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亮点? 一是 长途出行意愿的高涨 。 "长线爆发"是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中总结的一大特征。另据中青旅遨游的预订数据,游 客"五一"境内游的平均出行天数为5.2天,同比延长约15%。 而参考招商证券报告的统计数据,4月30日至5月3日,铁路、公路、水路、航运日均客运量分别为 1978.05、25843.50、168.75、222.5万人次,分别较2019(疫情前一年)年同期增长39.01%、37.00%、 10.87%、28.58%,而较2024年同期增长10.71%、4.62%、37.43%、13.60%。换句话说,今年五一假期的铁 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相较于2019年和2024年"全线升温"。 民生证券的报告中提到,此次客运量、人均消费等数据与 ...
5月6日电,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594万人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快讯· 2025-05-06 12:52
智通财经5月6日电,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594 万人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
超14.65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快讯· 2025-05-06 12:47
金十数据5月6日讯,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 14.65亿人次,具体为146594万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新华社) 超14.65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
宏观深度报告:五一海内外要闻:美国中期衰退风险较高,国内五一消费“量”好于“价”
开源证券· 2025-05-06 07:47
全球宏观要闻 - 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进展有限,美国不愿降低汽车、钢铝产品关税,后续谈判存变数[14] - 5月1日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是2025年第二次暂停加息,若经济前景实现将继续加息[15] 全球经济 - 美国1季度实际GDP环比降0.3%,同比增速降至2.05%,净出口大幅拖累经济增长,中期衰退风险较高[18] - 1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速1.2%,环比增速0.4%,经济增长略有好转,但面临关税问题扰动[31] - 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7.7万人,超市场预期,劳动参与率略有上行、失业率基本不变,美联储或在5月FOMC会议观望,首次降息可能在三季度[35] 国内政策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布局“十五五”要因势利导调整经济布局,稳住经济基本盘,发展新质生产力[68] - 商务部表示美方想谈贸易战需拿出诚意,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70] 国内经济 - 4月官方制造业PMI 49.0%,非制造业PMI 50.4%,关税扰动初步显现,后续需重视5 - 6月和7 - 8月两个阶段[71] 五一高频跟踪 - 五一国内消费“量”好于“价”,旅游收入、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3%、51%,人均支出降10%,入境游订单和消费金额分别同比增173%、180%[4] - 据4月高频数据拟合,4月出口同比或为0.6%,新建房成交处历史低位,二手房成交量价有韧性,五一节前两周农产品价格回落、猪价震荡[5] 大类资产 - 五一假期全球股市大多上涨,德国DAX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3%,黄金、原油下跌,美元指数升破100[109]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关税战反复超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112]
“五一”迎跨境客流高峰 入境体验持续升级
新华社· 2025-05-05 17:01
跨境客流高峰 - "五一"假期外国游客来华热情高涨 全国边检口岸持续优化服务 [1] - 5月2日巴黎飞北京AF202航班近300名旅客入境 北京边检提供多语种服务 [2] - 北京口岸4月30日至5月3日入出境外国人达6.9万人次 同比增长52.1% [2] - 广州白云机场5月1日至3日出入境客流达15.4万人次 同比增长23% [3] - 成都口岸截至5月3日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6万人次 办理过境免签2.3万余人次 [3] - 山东口岸前4月韩国免签入境旅客超12万人次 "五一"期间迎来大规模韩国旅游团 [4] 口岸服务升级 - 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为特殊旅客设置专用通道 "春语"多语种服务组每班次提供咨询超100次 [2] - 广州边检开放34条查验通道应对客流高峰 使用AI智能出入境咨询平台 [3] - 成都天府机场边检24小时开放 实现"即到即检" [3] - 烟台港国际客运站通关效率高 韩国旅客称"只花了喝一杯咖啡的时间" [4] 免签政策效果 - 波兰客商称赞中国免签政策让出入境很方便 [3] - 西班牙游客因免签政策有充足时间在成都旅游 [3] -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入境免签政策以来 韩国旅客入境山东持续升温 [4] - 韩国旅客表示免签政策放宽优化后 往来中韩更便利 计划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 [4] 行业影响 - 跨境客流增长带动四川旅游、交通、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 [3] - 繁忙口岸见证中国对外开放步伐 [5]
人民币,暴拉!美联储传来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5-02 16:01
人民币资产大爆发。 今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最高升至7.24,为自4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有分析 称,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了边际缓和。 另外,五一假期消费亦超出市场预期,多项交通出行数据创下历史新高,有望带来更多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 动力。与此同时,在各类利好政策的助力下,外国人来华"中国游"和"中国购"迎来了一波热潮。 外围方面,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正在升温。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国国债市场正在发出信 号,美联储应该降低利率了。目前交易员们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前降息整整100个基点。 人民币猛拉 今日,离岸人民币汇率直线拉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最高涨超370点,一度升至7.24,为自4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 平,截至15:40,报7.2419。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亦全线爆发,截至15:40,恒生指数涨1.7%,国企指数涨1.86%,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08%。富时 中国A50指数期货强势拉升,现涨超1%。 有分析称,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了边际缓和,市场做多情绪开始释放,全球市场集体反 攻。 另外,五一假期消费也超出市场预 ...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创半年新低,大幅不及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4-30 06:38
劳动力市场整体趋势 -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大幅不及预期 降至719 2万人 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显著低于预期的750万人及2月下修后的748万人 [1][5] - 自2022年3月创下1218万人的纪录后 职位空缺因美联储加息持续下降 当前水平已接近2020年 [3] - 每名失业者对应的职位空缺数降至1 0 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 低于疫情前1 2的水平 2022年3月曾超2 [3] 分行业表现 -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私立教育和房地产业职位空缺下降最显著 [8] - 金融和保险业是唯一出现职位空缺增长的行业 [8] 劳动力市场动态指标 - 3月裁员数量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8] - 招聘数意外增至541 1万人 创去年10月以来最高 [8] - 自主离职人数达333 2万人 创2024年7月以来最高 离职率升至去年7月峰值 [8] 政策与经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规模导致3月裁员公告同比翻三倍 主要来自政府效率部行动 [10] - 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搁置支出计划 劳动力需求放缓 [1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 预计下周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14] 数据联动影响 - 3月职位空缺数据发布后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 1736% 日内跌幅超3基点 两年期收益率跌破3 65% 日内跌超4基点 [16] - Indeed网站数据显示3月职位空缺同步下降 [15] 数据可靠性 - JOLTS调查回复率约为几年前一半 部分经济学家质疑其统计可靠性 [14]
安徽领跑长三角一季报,做对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7:09
长三角一季度经济表现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一季度GDP总量80388.66亿元,占全国GDP比重25.22%,同比增加6839.2亿元 [1] - 分省份GDP及增速:江苏33088.6亿元(+5.9%)、浙江22300亿元(+6%)、上海12735.06亿元(+5.1%)、安徽12265亿元(+6.2%)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海6.5%、安徽4.2%、浙江2%、江苏0.4%,江苏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明显 [4]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安徽9.2%、浙江8.9%、江苏8.2%、上海3.7% [5] - 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4%,新能源汽车、服务器产量增长快 [6] - 浙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增长70.2%,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增长显著 [7]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增长7.2%,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3.2%,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8.9% [7]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汽车产量76.2万辆(+18.2%),新能源汽车产量37.9万辆(+83%) [8] 外贸与消费表现 - 长三角一季度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占全国37.6%,浙江进出口1.29万亿元(+7.3%)贡献率居全国首位 [4] - 外贸出口增速:安徽17.3%、上海12.6%、浙江11.1%、江苏9.6% [4] - 社消零增速:安徽5.8%、江苏5.6%、浙江4.5%、上海-1.1%,上海消费受中低收入群体储蓄倾向和外来游客消费不足影响 [10] 二季度政策方向 - 安徽推出提振消费七大行动,包括消费能力提升、新型消费培优等 [12] - 上海发布餐饮业优化措施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稳定餐饮消费 [12] - 浙江实施居民增收、减负等7大行动释放消费潜力 [12] - 江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家电、汽车等领域 [12][13] 区域协同发展建议 - 江苏需统筹省内创新资源并加强与周边省市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6] - 安徽应促进合肥科技成果向皖北、皖南扩散,强化与杭州、徐州的跨区域联动 [8] - 长三角需深化RCEP合作机制,链接国内统一大市场与"一带一路"建设 [3]
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4-26 06:34
行业数据表现 - 一季度营业性货运量达130 6亿吨 同比增长4 9% 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1] - 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42 2亿吨 同比增长3 2% [1] 政策支持与市场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建融资 打破市场壁垒 [1] - 《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要求推动跨区域跨方式协同发展 [1] - 通用航空及市域铁路市场培育成效显著 运输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1] 现存挑战 - 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平衡 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垄断壁垒待破除 [2] - 监管机制与服务机制需完善 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衔接不足 [2][3] 解决方案 - 制定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健全多式联运标准化体系 [2] - 推动交通信息平台共享 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与物流降本增效 [2] - 破除制度性/技术性/区域壁垒 建立统一政策法规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3] - 优化新型监管机制 制定针对性政策 构建问题核查整改闭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