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有意思青年登场:Tech时代的美在重新生成
36氪· 2025-07-14 21:11
有意思青年, 站在Tech与美之间。 一切变化的起点,始于一次转念。 在关于"美"的传统叙事中,科技常是缺席的配角,而青年,也往往是被消费的角色。但如今,年轻人想要的不只是"变美",更想 参与"美"的设计与定义过程。在"表达焦虑""技能孤岛"与"自我投射"之间,Z世代寻找一种新的"被赋能感"。 2024年,欧莱雅中国将持续22年的"有意思青年"项目正式升级为一个面向未来的青年赋能平台,并创变升级了一个新赛道:科技 大FUN颂。欧莱雅首届美妆科技黑客松大赛应运而生,近期迎来了最后的收官之战。这是中国美妆行业首个面向AI相关领域创新 人才的大赛,也是一场将青年创意、算法能力与美妆想象力混合发酵的实验。 当AI遇见美妆,属于Tech青年的想象力被唤醒。这里不只是写代码的地方,更是对美的一次重新编写。 当AI与美妆相遇, "好看"的定义也被重新编码 来自风控队的"智守风华"项目荣获本次冠军,结合了AI技术与美妆行业的深刻理解。团队开发了一个"3+1"多智能体系统,专注 于为新产品和创意提供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核。正如项目主创所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风控守门员,更要做创新路上的护航 员。" 梦想起航团队的"AI护肤品搭配 ...
零售周报|瑞幸最大股东或参与竞购星巴克;良品铺子控制权或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7-14 17:53
消费环境优化政策 - 上海提出到2027年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主要消费品抽检合格率保持高位,消费维权效能提高,打造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匹配的消费环境 [1] - 北京发布提振消费24条,目标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打造2至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2] 咖啡与茶饮行业动态 - 蓝瓶咖啡内地第13家门店在上海开业,推出限定新品黑巧爆谷米冰淇淋(28元)和彩铅绘本套组(98元) [5] - 霸王茶姬湖南城市旗舰店在长沙五一商圈开业,覆盖湖南省14个市州,门店数量突破150家 [6][8] 餐饮与零售新业态 - 开心麻花主题戏剧餐厅全国首店在北京开业,提供沉浸式戏剧《偷心晚宴》及云贵川风味菜品 [10] - AW有机超市中国首店在北京开业,定位全球未来有机零售引领者,融合创新科技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22][24] 奢侈品与美妆布局 - LV美妆中国首店将在南京德基广场开业,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预计2025年秋季启幕 [11] - DR品牌6月新增两家自营门店:成都SKP店(51平方米,投资206.37万元)和金华世贸广场店(100平方米,投资195.18万元) [14][16] 资本与股权交易 -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吸引约30家机构竞购,估值达100亿美元,瑞幸最大股东大钲资本参与竞购 [17] - 巴奴火锅计划7月底启动香港上市NDR,预期交易规模1亿至2亿美元 [18] 企业上市与资本动态 - 老乡鸡更新港股IPO招股书,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2024年以0.9%市场份额位居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19] - 良品铺子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停牌,控制权或生变 [20][21] 零售行业调整 - 人人乐正式退市摘牌,2025年7月4日完成退市流程 [25] - 家乐福出售法国9家门店(估值7000万欧元)并退出阿根廷市场,当地业务覆盖680家门店 [27] 企业声明与澄清 - 欧莱雅否认香港办事处关闭及裁员传闻,称将持续优化全球组织架构 [26]
新“四大金刚”崛起,美妆如何夺回商场一楼?
FBeauty未来迹· 2025-07-14 17:46
线下消费生态变迁 - 传统商场化妆品柜台被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新四大金刚"取代,化妆品线下零售遇冷[2][11] - 莎莎国际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反映传统美妆零售模式失效[2][27] - 泡泡玛特2024年内地线下渠道营收达45.26亿元,同比增长40.8%,70%门店位于商场一层[11][16][19] 化妆品行业渠道变化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总交易额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线上占比提升至64.35%,线下收缩至35.65%[7][8] - 全国51个城市百货购物中心化妆品柜台数量2019-2023年减少近6000个[9] - 73%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销售额下滑,72%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8] 泡泡玛特线下模式分析 - 零售店贡献84.6%线下收入(38.28亿元),通过IP体验空间提供"社交+情绪"价值[18][20] - 机器人商店覆盖15.4%收入(6.98亿元),降低接触门槛扩大辐射范围[22][19] - 快闪店采用线上线下差异化产品策略,预约名额常售罄,形成流量联动[23][24] 美妆行业转型建议 - 从功能载体转向情感符号:开发非标品、植入情绪场景设计、强化IP联名[28][29] - 改造BA服务模式:减少强推销,提供专业试妆服务(如毛戈平单店配置7-8名导购)[30][31] - 发展美容坊提升客单价:40分钟深度服务可转化700-1000元消费[33] - 创新线下形态:借鉴LV"路易号"概念店,结合AI定制、城市文化打造快闪体验[34]
毛戈平进驻“全球店王”推高端化
新浪财经· 2025-07-14 10:14
戴德梁行华东区商业部董事陈云九在谈及毛戈平品牌在百货及购物中心均有布局时对界面时尚表示,百货和购物中心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逻辑:品牌在百货 中更多依赖百货自身的获客能力及会员经营,而在购物中心则需要品牌自主承担获客、销售、会员体系搭建、库存管理等。对于直营而言,投入的精力更 大。从直营规模来看,毛戈平与外资高奢品牌几乎不相上下。 智通财经记者 | 周芳颖 智通财经编辑 | 楼婍沁 毛戈平正在进入更多中高端商场,与国际大牌比肩而立。 界面时尚从北京SKP处获悉,毛戈平品牌的常驻门店将于7月中旬开业。今年初,毛戈平已在北京SKP试水限时店。事实上,在进驻北京SKP这个高端百货 标志性项目之前,毛戈平早在2024年便开始加速布局高端渠道,先后落地武汉SKP、成都SKP和杭州大厦。 毛戈平方面告诉界面时尚,今年还升级了武林银泰的柜台,并计划在杭州万象城和杭州大厦扩展现有铺位,从十几平方米扩大至40平方米。同时,该品牌也 在与深圳罗湖万象城积极洽谈新店铺位。 毛戈平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全国120个城市拥有378个自营专柜和31个经销商专柜。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众多国货美妆品牌从线上发迹、再转向线 下的潮流中,毛 ...
中金:解码新消费
中金点睛· 2025-07-14 07:50
新消费核心观点 - 新消费是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演进,更是大消费行业的经营理念升级,围绕目标客群的多元诉求,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创新点,持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演变的产品与服务 [4] - 新消费的"新"主要体现在品类新、场景新、稀缺性和热门性四个方面 [5] - 消费者喜爱度及其变化是衡量新消费公司投资价值的首要标准,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是从需求端能吸引和打动消费者的创新突破点 [6] - 新消费品类面临快速迭代与焕新,不能从"网红"到"长红"的原因包括竞争加剧、质价比失衡、差异化不足等 [6] - 供给端企业应通过强化创新、优化渠道、增加品类露出等努力保持消费者喜爱度,实现持续增长 [7] 广阔消费市场与新消费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平稳增长,2000-2019年复合增速为13.2%,2019-2024年为3.6%,逐步从增量市场过渡至存量市场 [9] - 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39.1%,低于发达国家,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9] - 房价收入比逐步改善,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信心逐步企稳回升,居民储蓄有望进一步释放 [12] - 中国消费市场需求特征复杂多元,Z世代、Alpha世代、下沉市场、城市中青年、新老年人等都是典型的新型客群 [17] Z世代与Alpha世代消费特征 - Z世代和Alpha世代人口分别约有2.6亿和2.2亿,合计约占2024年总人口的35% [20] - 消费理念表现为关注内心需求,乐于享受生活,重视体验;更加关注产品品质和功能性;受社交媒体影响大,易被种草,勇于尝新 [21] - 2024年双十一年轻人"快乐消费"占比显著 [23]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 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约64%,2024年对消费前景乐观的受访者占比达89%和88%,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23] - 下沉市场孕育万店连锁,过去长期优质供给缺位,企业进入可快速填补市场、占据消费者认知 [23] 银发群体消费特征 - 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约15.6%,自评经济状况非常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合计占比达22.2% [24] - 70.1%的老年人拥有产权属于自己或配偶的住房,对住房满意度达71.8% [24] - 少子化、家庭小型化背景下催化创新智能家居、宠物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老年旅游新场景 [24] 城市中青年消费分级 - 城市中青年消费决策愈发倾向于"消费分级",在必需品上更谨慎,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上有更多需求 [27] - 18-49岁中青年更多前往折扣店/低价商品店购物获取最优性价比 [27] - 2024年新中产预期消费升级的品类占比最高的是旅游出行(38.6%)和兴趣培训(37.1%) [27] 基础设施与知识产权保护 - 移动互联网、物流网络、供应链水平、5G、AI、移动支付等基础设施完善助力新消费发展 [32] -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有助于激发更多新消费相关优秀创作者的积极性 [32] 线上流量经济 - 新媒体矩阵重构消费认知,流量经济催化热门品牌和产品的诞生 [34] - 直播电商模式降低认知门槛,通过"场景化种草+即时互动"模式大幅降低新品科普成本 [34] 线下优质商圈 - 消费者愈发看重"消费体验",线下商圈和门店具备更强互动属性 [37] - 2024年中国Top 50商场销售额占比达58%,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37] 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 - 实用价值是基础,包括质价比、科技含量与功能性、健康养生等 [49][51][52] - 情绪价值是加分项,包括国货偏爱、陪伴、社交、认同、宠溺感、高级感等 [54][56][62][64] - 消费者购物动机中"犒劳自己/愉悦心情"占比约42%,较2021年提升9个百分点 [46] 新消费迭代原因 - 气泡水行业市场份额下降因未跟上消费趋势变化、质价比失衡、竞争格局恶化 [66] - 现制茶饮品牌更迭快因初期较高定价、复杂门店经营难度导致受众有限 [66] - 运动户外品牌更替因产品创新迟滞使消费者出现倦怠 [67] - 宠物经济行业洗牌因未能把握渠道转型、结构变化和高端化趋势 [67] 流量舆论与二手市场 - 潮玩品类具备"社交货币"属性,隐含二手价格炒作机会 [68] - Labubu搪胶毛绒玩偶二手平台存在显著溢价 [69] - 应对二手价格炒作需健康货盘管理、线下门店运营、线上技术防控等措施 [71][72][73] 供给端增长策略 - 咖啡茶饮行业通过产品店型模式创新驱动增长,瑞幸生椰拿铁上市4年累计销量突破12亿杯 [76] - 运动户外行业推进DTC运营网络模式,上海始祖鸟博物馆门店年销售额超亿元 [78] - 茶饮、咖啡、餐饮品牌迈入万店经营时代,提升品类露出 [85] - 黄金珠宝行业老铺黄金填补"高端定位+黄金品类"空白市场 [88] - 宠物行业打造多品牌多系列矩阵满足多样化需求 [90] - IP潮玩行业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入同增375%至50.7亿元 [91]
一天3家连锁品牌上市!港交所迎来高光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7-13 23:40
连锁企业港股上市热潮 - 6月26日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三家连锁企业同日完成港股上市鸣锣仪式,覆盖黄金珠宝、母婴护理、美妆零售三大行业 [2] - 2024年港股成为中国连锁品牌IPO主要选择,茶百道、沪上阿姨、锅圈等企业已先行上市,港交所更青睐具备标准化复制能力的商业模式 [3] - 连锁企业选择港股因A股审核更侧重科技导向且排队周期长,而港股更关注企业经营能力与商业化逻辑 [9] 连锁模式跨行业应用 - 三家上市企业通过标准化复制与组织系统实现扩张:周六福下沉市场开店超5000家,圣贝拉将月子服务细化为SOP流程,颖通控股构建多品牌零售矩阵 [6][8] - 连锁模式核心优势在于可控复制、规模收益与品牌统一,适用于高频消费(茶饮)和低频高客单价(珠宝、母婴)领域 [8][11] - 连锁边界被打破,从产品零售到服务业均可通过系统化能力实现跨行业复制 [6] 港股成为连锁资本化试炼场 - 港股对连锁企业财务模型友好,因其收入稳定、现金流好、回收周期明确,契合国际资本稳健回报需求 [11] - 锅圈食品和茶百道上市案例分别验证社区餐饮与高频消费模型的资本化可行性 [11] - 港股上市标准更关注真实经营能力而非科技标签,适合以加盟和门店网络为基础的连锁企业 [9] 连锁行业竞争维度升级 - 当前连锁竞争焦点从门店数量转向中后台系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协同与数字化运营能力 [12] - 圣贝拉通过护理流程量化指标实现服务标准化,周六福采用"准直营逻辑"管理加盟商,体现系统化能力重要性 [12] - 行业进入"组织专业主义"时代,需通过强系统、稳供应链、高效人才复制来穿越增长周期 [12] 连锁资本化未来路径 - 三家上市企业代表产品零售快连锁、服务业专业连锁、渠道整合连锁三种资本化方向 [13] - 成功连锁企业需具备效率、标准、系统等系统性工程能力,而非单纯扩张速度 [13] - 资本市场最终认可的是能长期稳健运营的连锁系统型组织 [13]
一周新消费NO.317|霸王茶姬全国首家茶苑主题店将开业;悦诗风吟正式关闭海外旗舰店
新消费智库· 2025-07-13 20:54
一周新品动态 - 简爱推出超级桶荔枝杨梅风味发酵乳新品,采用13种进口菌种且不含添加剂[4][5] - 茉莉奶白推出夏季限定"恋夏漂亮水"系列,包含5款创新茶饮产品[4][5] - 三顿半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联名推出5款风味冻干咖啡[4][10] - 老金磨方与三元食品合作推出芝麻豆乳,采用双蛋白组合配方[6][8] - 好望水推出"果蔬女团水"系列,含三款维生素强化饮料[9] - 佳果源100%NFC椰子水椰青瓶上市,采用泰国丹嫩沙多鲜椰青[9] - 乐事与青岛啤酒博物馆联名推出经典啤酒味薯片[8] 品牌战略与扩张 - 幸运咖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覆盖300座城市,华中片区超2500家[11][13] - 古茗携手吴彦祖加码咖啡业务,依托7600家门店规模扩张[14] - 霸王茶姬将在北京开设全国首家茶苑主题店[14][15] - 英国专业跑步品牌SOAR进军中国市场并开设天猫旗舰店[14][15] - 美团硬折扣超市"快乐猴"8月开业,首批布局北京杭州[15] - 盒马鲜生天津首店开业,面积超3000平方米含前置仓[15] - Azabuya麻布屋首次走出江浙沪,在深圳开设首店[16][18] 资本运作与投融资 - 南酸枣糕企业齐云山冲刺港股IPO,中泰国际为保荐人[19] - 植物医生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冲刺深交所主板上市[22] - 宝尊收购英国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国业务[21] - 费列罗投资9500万欧元(约8亿元)扩大法国产能和物流[21] - 三养食品投资1.48亿美元在浙江嘉兴建中国首座工厂[21] - 梦龙冰淇淋完成业务独立运营,设立中国法人实体[23][25] 食品饮料创新 - 东鹏特饮推出无糖型能量饮料,含人参提取物等成分[26][28] - CHALI潮养系列上新黄芪人参茶,采用多种中药材[26] - 农夫山泉推出冰茶新品,茶多酚含量≥200mg/瓶[27] - 朝日啤酒在中国推出减糖70%的"超爽3.5"新品[28] - 益力多上新0蔗糖乳酸菌饮品,含500亿活性菌[28] - 味全推出"简单点"果汁乳酸菌,果汁含量≥60%[29] 美妆与个护动向 - 日本白鹤酒造跨界推出美妆品牌itoshiro,首款为UV隔离霜[30][32] - 巴黎欧莱雅推出AI美容助手Beauty Genius[33] - 汉高全面接管沙宣大中华区业务运营[33] - 悦诗风吟关闭海外旗舰店,母公司称系战略调整[34] - Kate Moss美妆品牌Cosmoss进入清算阶段[34] - 德之馨在法国落成全新香氛园区[34] 零售与渠道布局 - Salomon在上海安福路开设三层独栋概念店"福郡"[14] - 日本极简品牌OUDAVKYO中国首店落地杭州天目里[14] - 安踏冠名赞助中国安踏mentech洲际自行车队[15] - 内衣品牌HER SENSES在深圳万象天地开设华南首店[33]
品牌玩短剧,能逆袭重生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20:43
短剧行业爆发与品牌营销趋势 - 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激增至2024年504亿,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达千亿规模 [2] - 2024年全网上线短剧超3.64万部,较2022年备案量336部增长超百倍 [2] - 2025年前四个月新上线品牌短剧153部,覆盖美妆、食饮、电商、文旅、金融等行业,近半数品牌为首次入局 [2] 韩束案例:短剧营销的标杆效应 - 韩束2023年通过5部定制短剧实现播放量均超6亿(最高11.9亿),带动抖音单月GMV从千万级跃升至亿元级,单剧小黄车链接创4亿销售额 [4] - 短剧重塑品牌形象:通过剧情自然植入(如单剧76次品牌露出)建立情感认同,品牌心智刷新周期从传统影视的1-2年缩短至3个月 [8][9] - 配套转化体系:短剧素材复用至信息流/搜索广告及直播间场景,结合399元高性价比"红蛮腰"套装精准触达二线以下城市24-40岁女性用户 [10][12] 行业跟风与内卷现状 - 美妆品牌集体效仿:珀莱雅2023年抖音GMV达4.7亿(同比+200%),丸美单剧《夫妻的春节》播放量5.8亿 [14][18] - 成本飙升:单部短剧制作成本从2023年70万涨至2025年200万以上,叠加投流费用后ROI显著下滑(韩束2024年营销开支同比+90%至33.2亿) [22][24] - 内容同质化:超37%品牌短剧集中于美妆个护,明星堆砌(如倪虹洁、李彩桦参演)导致"传统影视化"倾向,部分生硬植入引发观众反感 [15][17][26] 短剧营销的可持续路径 - 内容优先原则:剧本质量决定成败(好剧本与烂剧本效果差距可达1000倍),需避免"广告式剧情"(如星巴克定制剧带动1亿新增销售) [29][31] - 心智占位价值:通过差异化叙事建立品牌认知(如九牧卫浴穿越剧播放量1.2亿,搜索指数+320%) [31][32] - 品类适配性:具备电商属性的品牌更易转化,非线上产品需谨慎评估效果 [33]
耐用消费产业研究:反内卷提供高低切主线,把握新消费回调机遇
国金证券· 2025-07-13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消费主线崛起,应坚定持有兑现度较高的新消费龙头,关注四大长线主题,深挖老树新芽,捕捉传统消费超跌反弹机遇;25H2节奏上,Q3阶段性盘整把握结构性机会,Q4龙头企业有望再创新高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消费投资配置 - 配置思路为坚定持有新消费龙头,关注四大主题,深挖老树新芽公司,捕捉传统消费超跌反弹机遇;25H2节奏是Q3盘整把握机会,Q4龙头有望创新高 [8] - 新消费指数展示了总指数及T1、T2、T3指数情况,数据截至2025/7/11,区间自2015/1/1开始 [16][17] - 细分行业估值给出可选消费细分赛道的pe、pb三年分位数据,统计区间为2022/1/1至2025/7/11 [19] 轻工制造 - 新型烟草稳健向上,海外雾化电子烟合规市场扩容,HNB行业成长清晰,英美烟草份额或提升,重点布局思摩尔国际 [3][19] - 家居底部企稳,内销部分软体家居企业有韧性,外销9月降息概率60.4%,关注底部反转或有自身α企业 [3][19] - 造纸底部企稳,7月11日浆价持平,港口木浆去库,三季度需求旺季纸价修复空间大 [3][19] - 潮玩高景气维持,行业扩容,首推泡泡玛特,关注传统头部企业IP转型及细分环节受益标的,25Q2盲盒线上GMV同比+94% [3][19] - 两轮车略有承压,工信部发布白名单,关注新国标对供给侧影响及3Q补库弹性,龙头回调后配置价值凸显 [3][19] - 轻工个护略有承压,线上竞争加剧,聚焦有差异新品驱动和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 [3][19] - 宠物高景气维持,行业表现优但线上增速边际放缓 [3][19] - AI眼镜稳健向上,关注下半年科技大厂新品发布和镜片关键卡位标的 [3][19] 纺织服饰 - 品牌服饰端6月数据平淡,终端消费力弱,关注有独特α和业绩优势的标的 [3][23] - 出口端关税不确定,美国对越南输美商品关税推迟至8月1日生效 [3][23] 美容护理 618后板块增速趋弱、情绪波动,优选中报业绩突出和补涨空间大的标的 [3][24] 家用电器 - 创维收购飞利浦北美电视业务,借力品牌和渠道切入北美市场,补强全球化布局 [3][25] - 6月TV各尺寸均价下滑,7月面板价格环比延续跌幅;6月需求受三星影响失衡,7月采购量同比增5%但有延后风险;面板厂库存上升,7月按需生产产出同比下滑1% [25][26] 零售社服 - 旅游高景气维持,餐饮拐点向上,酒店稳健向上,K12高景气维持,职教底部企稳,人服稳健向上 [3][27] - 零售方面,商超略有承压,调改类向上,百货略有承压,电商底部企稳 [3][27] - 餐饮茶饮受益外卖大战,4月以来同店改善;线下永辉调改店超100家,预计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调改;线上即时零售竞争加剧,暑期补贴大战持续 [28] 财报选股模型机会 展示了25Q1财报选股模型中各行业细分赛道部分证券的超额收益情况 [33]
“卷”时代品牌创新路:与消费者共鸣,共探增长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26
高品质消费品牌发展趋势 - 健康生活意识提升驱动养生与运动消费兴起,AI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升级,新奇体验点燃消费热情,情绪价值解锁消费新场景 [1] - 体验经济领域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新场景、沉浸式消费成为跨界业态融合的新增量 [1] 消费市场转型与创新 - 经济学家强调需从"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转向重视消费,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是应对经济通缩的关键 [3] - 品牌需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童趣作为跨越年龄的共振点,代表自我关怀与被需要的感觉 [3] - 中国智造出海需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实现品牌本土化,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不可逆转 [3] 企业增长策略 - 企业应紧跟消费趋势并利用数字化提升效率,寻找与潮流或巨头相反的增长逻辑 [4] - 美妆赛道需构建差异化品牌形象、价格带和品类矩阵以适应不同消费周期 [4] - 数字化转型能解决年轻群体需求,提升服务交付保障 [4] 行业标杆案例 - 欧莱雅中国、MUJI無印良品、世纪华通、科沃斯等品牌入围"年度十大高品质品牌" [5] - 星巴克中国、得物、朵薇等品牌获评"年度十大高品质消费创新案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