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中集安瑞科(03899.HK):1H25业绩稳健增长 在手订单稳健充裕
格隆汇· 2025-08-30 11:38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26.14亿元 同比增长9.86% 归母净利润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符合市场预期 [1] - 总体毛利率14.5%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4.5%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 - 在手订单291.8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1] 分部业务表现 - 清洁能源分部收入96.26亿元 同比增长22.2% 毛利率12.7%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1] - 清洁能源分部溢利5.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9.5% 新签订单89.7亿元 [1] - 化工分部收入11.11亿元 同比下降14.3% 毛利率12.9% 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液态食品分部收入18.77亿元 同比下降18.6% 毛利率24.2% 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2] 订单情况 - 清洁能源在手订单252.0亿元 同比上升10% 其中水上清洁能源在手订单169.7亿元 同比上升12.7% [1] - 化工分部新签订单环比改善 2025Q2环比Q1增长43% [2] - 液态食品分部新签订单环比改善 2025Q2环比Q1增长62% [2] 业务发展前景 - LNG运输加注船份额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前期高价船订单持续交付 [2] - 顺利交付首个焦炉气制LNG&氢项目(凌钢项目) 总包项目交付实力获得验证 [2] - 该类项目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8亿元 2026年15.04亿元预测不变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0.1倍市盈率 2026年8.7倍市盈率 [2] - 目标价9.00港元 对应12.7倍2025年市盈率和11.0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5.7%上行空间 [2]
全国36座主要城市上半年GDP:成都第6,合肥领先西安,太原30
搜狐财经· 2025-08-30 09:11
城市经济梯队格局 - 上海北京深圳保持领先 GDP分别为2.6万亿元 2.5万亿元 1.83万亿元 [2] - 成都GDP达12108.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增量956.07亿元 增速8.57% [2] - 杭州沈阳拉萨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增速黑马 [3]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 - 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万亿级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为新增长点 投资增长21% [2]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渝氢走廊建成25座加氢站 [2] - 太原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 第二产业下降5.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8.3%但规模仅256亿元 [5] - 太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逆势增长34% 布局合成生物碳基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链 [5] 城市排名变化 - 合肥GDP 6514.7亿元超越西安的6358.16亿元 [9] - 西安经济增量达640.69亿元 但受半导体库存调整及文旅消费放缓影响 [10] - 太原GDP下降3.88%至2367.16亿元 为唯一负增长城市 [8][9] 科技创新驱动 - 国家级科学城研发投入强度超4% 包括上海张江合肥滨湖成都天府 [11] - 深圳-东莞-广州创新走廊贡献全国15% PCT专利申请量 [11] - 合肥量子信息产业园引进47家企业 空天信息产业研究院落地12个中科系项目 [9]
中国能建: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53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能源供需总体宽松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5] - 风电装机5.73亿千瓦 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 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同比分别增长22.7%/54.2%/3% [5] - 新型储能装机达2.22亿千瓦时 较2024年底增长29% 华北/西北/南方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80%以上 [5] - 煤电装机12.5亿千瓦 占总发电装机容量40.3% 水电装机4.4亿千瓦同比增长3% 核电装机6,091万千瓦同比增长4.9% [5] - 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 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5] - 全国跨区输送电量9,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内蒙古/山西/新疆等8省份净输出电量超300亿千瓦时 [5] - 新开工水利项目1.88万个 水利建设吸纳就业142.2万人 [6] - 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1% 显著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2.8%的增幅 [8] -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36,745.42亿元同比降低3.76% 建筑业增加值46,420.21亿元同比降低3.76% [8] 公司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2,120.91亿元同比增长9.18% 利润总额65.62亿元同比增长5.4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2亿元同比增长0.7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1%下降0.15个百分点 [4] - 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8.55%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74% [4][15][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01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4.55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2.04亿元 [4] - 研发费用53.52亿元同比增长10.98% 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 [4][17] 业务板块表现 - 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52.1% 营业收入90.98亿元同比增长16.46% [9][23] - 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7,170.4亿元同比增长9.2% 营业收入1,819.96亿元同比增长8.84% [10][23] - 工业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62.48亿元同比增长10.96% 其中建材业务营业收入36.27亿元 [11][23] - 投资运营业务营业收入151.80亿元同比增长15.52% [13][23] - 电力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41%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22% [16]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 占比达37.3% [17] - 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2,028.71万千瓦 其中风电380.1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23.44万千瓦 [13] - 累计获得国内新能源开发指标超7,600万千瓦 在建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174万千瓦 [16] - 压缩空气储能签约超30座 山东泰安/陕西铜川350兆瓦级等项目加快建设 [16] - 氢能储备项目50余个 兰州新区绿电制氢氨项目年产氢量500吨 吉林松原项目年产氢3.24万吨 [16] -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7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2%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5% [18] 技术创新与成果 - 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 最大储能规模1,500兆瓦时 最高转化效率近70% [16] - 新增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5家 [17] - 28个"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24项首台(套)装备实现示范应用 [17] - 深入开展"AI+"专项行动 制定"AI百项任务作战图" 完成DeepSeek等模型全平台接入 [17] 资产与投资情况 - 总资产9,387.35亿元同比增长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79.91亿元同比增长1.71% [4] - 资产负债率77.72%较年初增加1.41个百分点 债项总额3,107.81亿元 [4][24] - 应收款项1,748.92亿元同比增长14.34% 存货830.86亿元同比增长10.96% [24] - 合同资产1,171.96亿元同比增长13.06% 在建工程442.92亿元同比增长19.02% [24] - 对外投资完成412亿元 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投资153亿元 [25]
福鞍股份: 福鞍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5
行业概况 - 装备制造业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工业整体增速2.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5% [4] - 氢能装备、量子测量仪器等新兴领域增速突破30%,全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突破72% [4] - 环保行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增至340亿元,重点支持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深度治理项目 [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为装备制造、环保及锂电池负极材料,装备制造板块产品包括火电/水电/核电设备铸件及其他铸件 [7] - 环保板块通过子公司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开展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累计承接近500个脱硫脱硝除尘项目 [6][8] - 锂电池负极材料板块通过参股49%的四川瑞鞍运营,2022年5月投产,2023年开始盈利,2024年进入产能全面爬坡阶段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29%;归母净利润5556.83万元,同比下降9.68% [2] - 营业成本5.00亿元,同比上升13.66%,毛利率下降7.73个百分点至13.70%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870.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41.11%,主要因客户回款增多及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增加 [1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1654.82万元,同比下降29.13%,主要因研发人员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13] - 完成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材质产品开发,百万千瓦级火电汽轮机外缸精加工获日本三菱新订单 [9][12] - 设计研究院拥有47项烟气治理专利技术,新增智能制造部引入物联网、SCADA、BI、AI等前沿技术 [6] 资产与投资情况 - 总资产30.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0%;衍生金融资产增加32.89万元,因新增外币掉期业务 [14] - 长期借款6048.35万元,新增长期借款;在建工程1453.37万元,同比增长5143.22%,因设计院孙公司项目建设投入 [14][15] - 对参股公司四川瑞鞍其他应收款增加至3490.55万元,主要因应收分红款增加 [14] 市场与区域表现 - 国外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2.29%;东北地区收入3.30亿元,同比微降0.17% [13] - 装备制造板块保持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战略供应商"及GE VERNOVARE全球铸件战略合作供应商资格 [11] - 环保板块面临增量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挑战,计划通过"一带一路"输出电炉余热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开拓海外市场 [6][10] 子公司经营 - 四川瑞鞍总资产15.97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16亿元,成为重要投资收益来源 [17][18] - 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营业收入1.76亿元,毛利率27.65%;辽宁福鞍机械制造净利润-323.10万元 [17] - 新设孙公司辽宁福鞍绿碳环保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100% [16]
中信股份:“多元化”价值再发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17:20
核心财务与估值指标 - 股息率超过5%,分红率将近30%,市盈率不到6倍,市净率仅0.4倍 [1] - 总资产124953.30亿元,普通股股东权益7646.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0.9%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7.60亿元,净利润312.28亿元,中期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先进材料和综合金融服务两大板块贡献千亿级收入,其余三大板块收入均达百亿级 [1] - 各金融子公司实现利润全面增长,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2]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5%,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 全球化布局与技术优势 - 中信泰富特钢与瑞典斯凯孚、德国舍弗勒、日本精工及恩梯恩等国际顶级轴承制造商深度合作 [4] - 中信戴卡为全球最大铝车轮供应商,拥有30个生产基地和两家"灯塔工厂",年产能约1亿只,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4][5] - 高端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五年稳居全球首位,特钢年产能力2000万吨 [5][6] 战略举措与创新能力 - 启动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工程,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并推动实业转型升级 [6] - 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管理基金规模超32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超1100家,支持宇树科技、联影医疗等龙头企业 [6] - 推进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10]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回报 - 港股通资金持股占比从2024年初1.29%升至最新4.45%,股价年初以来累计上涨约25%,2021年以来累计上涨约180% [9] - 2024年实际分红率提升至27.5%,超过规划预期,并计划2025年不低于28%、2026年不低于30% [8] - 实施中高级管理人员自费购股项目,购股总金额突破1亿港元 [9] 发展前景与市场评价 - 通过金融与实业深度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形成独特发展路径 [9] - 较高的分红率和股息率提供投资安全边际,具备较强估值修复潜力 [11] - 多元化业务组合形成周期对冲,业务转型升级和估值修复提供上行空间 [7]
华光环能(600475):业绩短期承压,氢能业务实现里程碑式交付
华安证券· 2025-08-29 12:2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4.17亿元,同比下降23.30%,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28.1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7.41%,毛利率19.60%,同比上升4.98个百分点[5] - 营收下滑主要因市政环保工程业务战略性收缩(收入同比下降64.40%)及热电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收入同比下降25.13%),但扣非净利增长彰显主业韧性,得益于工程业务向高毛利勘察设计转型(毛利率提升6.13个百分点)、热电业务成本优化(毛利率提升5.27个百分点)及装备制造业务海外拓展(收入同比增长26.51%至9.29亿元)[6] - 氢能业务实现里程碑突破,完成首批大标方电解槽交付(中能建松原项目),产品技术领先(15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氢压力3.2MPa行业最高),已建成500MW制氢设备生产基地,受益于绿氢需求释放;另在火电灵活性改造(获中科院技术授权)和CCUS领域(能耗指标国内领先)布局新增长点[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8.82/9.84亿元,对应PE 25/24/21倍[8] 财务数据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4.17亿元(YoY-23.30%),归母净利润2.85亿元(YoY-28.16%),扣非归母净利2.58亿元(YoY+27.41%),毛利率19.60%(+4.98pct);Q2单季营收24.52亿元(YoY-14.23%),归母净利1.56亿元(YoY-25.84%),扣非净利1.41亿元(YoY+543.38%)[5] - 2024年营收91.13亿元(YoY-13.3%),归母净利7.04亿元(YoY-5.0%);预计2025年营收97.46亿元(+6.9%),归母净利8.19亿元(+16.2%),毛利率稳定在19.1%左右[11] - 关键财务比率:2025E ROE 8.5%,净利率8.4%,资产负债率55.6%;每股收益2025E为0.86元,P/B 2.15倍[11][12]
中信重工募投项目暂缓实施背后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11:14
项目调整背景 - 公司基于市场趋势研判主动暂缓高端耐磨件制造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 [1] - 行业技术工艺和材质创新持续演进 橡胶衬板、陶瓷衬板等新型材料逐渐普及 [3] - 原项目主要规划金属衬板生产 需根据新技术要求和市场条件进行调整 [3] 项目资金状况 - 项目为2024年定增募投项目之一 涉及募集资金约1.53亿元 [2] - 截至目前尚未使用募集资金 但已投入部分自有资金完成数字化工艺管理系统搭建 [4] - 定增募资净额约8.16亿元 公司秉持审慎投资原则重新评估项目方案 [3] 市场前景分析 - 全球耐磨产业2024年规模约140亿元 预计2032年达211亿元 [6] - 矿山耐磨衬板更换周期稳定(3-6个月) 备件存量市场需求平稳 [6] - 机械后市场被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视为重点开拓方向 包括柳工、徐工机械等龙头企业 [7] 战略调整方向 - 项目主要瞄向机械后市场 聚焦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 [1][6] - 公司将通过更前沿的技术和产品规划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和未来效益 [1] - 后续将根据市场趋势和行业发展适时合理安排募集资金使用 [4]
中金:维持森松国际(02155)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6.87亿元同比下滑22.7% 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滑10.1% 符合市场预期 [3] - 毛利率29.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净利率12.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 - 销售费用率3.2%同比升0.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1.1%同比升3.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4.2%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2%持平 [4] 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签订单59.96亿元同比增长89.5% 其中医药领域新签43.72亿元同比激增642% [5] - 电子化学品/日化/油气炼化等领域新签订单均实现增长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手订单105.66亿元同比增长20.4% 创历史新高 [5] - 海外订单占比达92.8% 模块化整体方案订单占比达88.4% 均实现大幅提升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27.7%至7.40亿元 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预测9.37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11.8倍市盈率 目标价上调50%至12港元对应14.4倍2026年市盈率 [2]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22%上行空间 [2] 战略布局 - 公司在AI/半导体/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多领域协同发展 [6] - 医药领域受益于MNC和CXO全球产能需求放量 AI领域模块化数据中心迎来新增长周期 [6] - 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受先进制程演进及新能源需求驱动 高端产品自主化进程加速 [6] 业绩驱动因素 - 订单确收周期需9-14个月 去年新签订单下滑23%及在手订单减少10%影响当期收入 [3] - 国内个别项目暂停对收入确认造成阶段性影响 [3] - 公司通过平台型跨国布局实现高科技产业全球扩张 [6]
中金:维持森松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34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森松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50%至12.00港元 对应14.4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2.0%上行空间 [1] - 公司受益全球制造业转移及AI等高科技产业发展 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6.87亿元 同比下降22.7% 归母净利润3.4亿元 同比下降10.1%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 - 上半年毛利率29.4%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净利率12.6% 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3] - 销售费用率3.2%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1.1% 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4.2%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2% 同比持平 [3] -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27.7%至7.40亿元 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预测9.37亿元 [1] 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签订单59.96亿元 同比增长89.5% 创历史新高 [4] - 医药领域新签订单43.72亿元 同比增长642% 电子化学品/日化/油气炼化等领域新签亦有增长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手订单105.66亿元 同比增长20.4% [4] - 新签订单中海外订单占比92.8% 模块化整体方案订单占比88.4% 均同比大幅提升 [4] 业务发展 - 公司在AI/半导体/医药等高科技产业齐头并进 [5] - 医药领域满足MNC和CXO全球性产能快速放量需求 [5] - AI领域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5] - 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受先进制程演进及新能源需求增长驱动 [5] 估值调整 - 因项目贡献收入盈利需要时间 切换估值至2026年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11.8倍市盈率 [1]
打造互联互通互动互利重要桥梁
经济日报· 2025-08-29 08:09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近年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蓬勃发展,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正 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充分彰显"创新、绿色、繁荣"的主题,是传承友 谊、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促进发展、成果丰硕的国家级、国际性盛会。 着眼互联互通,努力扩大经贸规模。要结合中阿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 通,提升联通水平。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要进一步支持双方企业参与铁路、港口、航空、电力、 电信等领域项目合作,助力构建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在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 加快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便捷商品、资金、技术、服务、人员跨境 流动。在"心联通"方面,要深化人员往来,共谋合作发展,为双方经贸合作搭好交流平台,创造更多发 展机遇。 着眼互利互惠,努力实现持久繁荣。中阿双方合作空间广阔,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 作观,不断巩固传统领域的合作,持续开拓新领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 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强 绿色低碳、健康医疗、投资金融等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