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5:24
业绩预增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500万元至26,000万元,同比增加115 36%至148 86% [2][3]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50万元至25,750万元,同比增加154 59%至194 64% [2][3]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47 5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8,739 61万元 [5] 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年产10套大型模块化深冷化工装备绿色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产能持续优化提升,保障大型装备交付能力 [5] - 在手订单充足,国内外项目稳步推进,海外项目进展顺利,订单交付带动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5] - 海外项目交付占比提高,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推动净利润快速增长 [5] - 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同比增加,财务费用降低,进一步增加净利润 [5] 上年同期经营数据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11,865 79万元,每股收益为0 65元 [5]
广东建工: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3
清洁能源业务扩张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投资建设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电化学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动态总投资约77,976万元 [1] - 该项目旨在扩大清洁能源业务规模,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利润水平 [1]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 - 公司董事会通过控股子公司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7,500万元与控股股东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出资3,500万元,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华隧盾构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2] - 该投资旨在培育和发展多功能隧道掘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提升盈利空间 [2]
7月14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00:07
政策与监管 -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金融审判工作,严惩金融犯罪,完善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2] - 人民银行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贷款签约金额达1.74万亿元[3] - 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以保持流动性充裕[3] - 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5]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末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2]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83万亿元同比多4.74万亿元[2]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4]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为历史第二高位,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4] 行业动态 - 煤炭行业强调供需形势严峻,要求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管理[6] - 东莞提出发展数字消费,布局低空观光、虚拟社交等前沿领域[7] - 中美经贸团队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成果[4] 公司业绩 - 中盐化工上半年营收59.98亿元同比减少5.76%,净利润5271.55万元同比下降88.04%[9] - 千方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25.99%-1534.65%[11] - 华宏科技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047.48%-3721.94%[12] - 华夏航空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741.26%-1008.93%[13] 公司战略与交易 - 金浦钛业拟通过资产置换取得利德东方100%股权,退出钛白粉行业[10] - 高德红外签订8.79亿元装备采购协议[15] - 星辉娱乐拟1.3亿欧元转让西班牙人俱乐部99.66%股权[16] - 中化装备拟收购益阳橡机、北化机100%股权[17] - 苏州规划拟购买东进航科100%股权[19]
科研创业者孟凡博:在航天领域“打印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14 23:55
科研突破 - 团队研发的"非可展曲面多层电路打印技术"突破传统电路板制造限制,可在球面等"非可展曲面"上直接打印多层电路,实现垂直互联 [1][3] - 该技术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解决复杂曲面电路板集成难题,目前已攻克喷头精密控制、材料烧结固化等关键技术 [4] - 技术采用五轴联动带动阵列喷头实现曲面打印,相比传统平面或圆柱面制造具有显著创新性 [3] 研发历程 - 科研灵感源于负责人儿时的航模兴趣,大学时期通过"简易搜救无人机"项目获得首个科研资助 [3] - 2022年团队曾面临经费短缺困境,单台电机设备投入达数万元,后通过创业赛事获得资金支持 [3] - 研发过程强调精密控制,"一点点小的偏差就会导致很离谱的结果",体现高技术门槛 [4] 科研理念 - 团队遵循钱学森精神,追求从完成任务到自主创新的四个科研境界 [4] - 强调"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科研品格,注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长期坚持 [4][5] - 坚持"做真东西"的务实态度,认为小突破经过3年积累也能形成显著成果 [5] 应用前景 - 技术主要面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为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提供新方案 [1] - 负责人保持航模爱好,将科研创新比作"亲手组装想法",体现技术转化落地的实践导向 [5]
中国出口的天,真没塌下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21:20
外贸表现 - 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1] - 6月份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 增长5.2% 为历史月度进出口第二高位 [1] - 6月份出口2.34万亿元 增长7.2% 较5月上升0.9个百分点 [1] 出口增长驱动因素 - 完备的产业体系提供稳定基础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高端机床/船舶/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增速超两成 [2] - 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达61个 [2] 区域市场表现 - 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 增长14.4% [3] - 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 增长13.8% [3] - 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应对市场需求 如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创新产品获海外认可 [2] 行业竞争力 - 产业链自我修复和替代能力突出 在全球供应链冲击中展现韧性 [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产品创新底色日益鲜明 [2] - 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 有效对冲对美出口增速下行压力 [3]
福斯达: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7:2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500万元到26,000万元,同比增加115.36%到148.86%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50万元到25,750万元,同比增加154.59%到194.64% [1][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47.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39.61万元 [2] 业绩预增原因 - "年产10套大型模块化深冷化工装备绿色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产能持续优化提升,保障了大型装备交付能力 [2]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国内外项目稳步推进,海外项目交付占比较高,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2] - 报告期内利息收入、汇兑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较多,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 [2]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11,865.7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47.50万元 [2]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65元 [2]
媒体报道丨国产能源装备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国家能源局· 2025-07-14 16:06
能源装备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深水油气行业无人遥控潜水器七功能机械手在珠江口盆地完成首次应用,成为深海装备领域重大里程碑 [1]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并发运,实现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历史性突破 [1] - 国家能源领域首台重大技术装备广东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通过工厂试验并下线,标志着首台大型变速抽蓄机组拥有"超强新肺" [1] 技术参数与性能 - 七功能机械手自重仅60公斤较国际同类产品减重35%,全臂展最大负载能力达125公斤,突破3项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21项 [2] - 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容量达到常规定速抽蓄机组的10倍以上,完全满足变速机组运行控制精度和输出能力 [3] - 冲击式转轮由21个精密水斗构成,外径6.23米、高度1.34米、重量约80吨,轮毂锻件为世界最大马氏体不锈钢锻件 [3] 市场竞争力 - 自主研发七功能机械手实现工程化应用,使公司跻身全球少数掌握深水无人遥控潜水器设计、制造及工程应用全套能力的国家之列 [2] - 国产无人遥控潜水器装备凭借技术创新与可靠性在国际市场赢得认可,正以高性价比、定制化服务和快速响应能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3] 行业发展现状 - 能源装备整体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输变电装备、发电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关键产品和技术实现自主化研发和制造 [4] - 行业已形成成套主机与基础部件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未来需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和"人工智能+能源装备"产业融合 [4]
青岛这家上市公司跨界“蛇吞象”并购预案公布 股票今日复牌涨停!
大众日报· 2025-07-14 14:00
并购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浩鲸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交易对方为14名浩鲸科技股东,其中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7.83%、27.62%及13.85% [2]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以询价方式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2]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09亿元,浩鲸科技36.54亿元,后者是前者的7.18倍 [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1.56亿元,浩鲸科技56.17亿元,后者是前者的4.86倍 [1] - 2023-2024年浩鲸科技净利润稳定在2.02-2.05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从0.39亿元增长至0.97亿元 [2] - 2024年前三月浩鲸科技营收3.34亿元,净利润-1.33亿元,主要因行业季节性特征导致验收集中在下半年 [3] 标的公司业务 - 浩鲸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客户包括全球电信运营商、云基础设施服务商及政企客户 [2] - 已形成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和AI软件开发及服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业务线 [2] 战略转型动机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此次收购将拓展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4] - 通过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4] - 公司正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打造清洁燃烧和高效换热全价值链体系 [4] 股权变动情况 - 控股股东魏振文协议转让5%股份(762.4万股)给杭州晨启,转让价17.82元/股,总价1.36亿元 [5] - 转让后魏振文持股比例降至47.51% [5] 市场反应 - 复牌后公司股价以26.27元/股涨停,上午收盘时成交额2.204亿元,换手率9.16%,市值40.74亿元 [6]
德固特跨界并购浩鲸科技 政策东风下锻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2:52
并购方案概述 - 青岛德固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此次并购是传统高端制造企业与数字科技企业的强强联合 [1] - 并购定位为"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的战略性举措 [2] 政策背景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 [2] - 国务院系列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主体 [2] - 政策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 [2] 公司优势 - 德固特是超高温换热领域"小巨人"企业,核心产品服务于全球化工、能源、冶金等高端工业领域 [3] - 浩鲸科技为电信运营商、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3] 协同效应 - 德固特高端节能装备可集成浩鲸科技的AI、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装备+数字运维"升级 [4] - 浩鲸科技的云服务和行业数字化积累可为德固特开辟"数字工业化"新赛道 [4] - 浩鲸科技的海外数字化服务网络将助力德固特高端装备搭载中国工业操作系统出海 [4]
宏华集团(0196.HK)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圆满举办
中金在线· 2025-07-14 12:35
公司活动概况 - 宏华集团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董事长王旭及董事会秘书何斌等高管参与接待 [1] - 活动吸引财通证券 国海证券 华西证券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参与 [1] - 管理团队系统阐释公司核心竞争力 战略蓝图及各业务板块现状与未来规划 [1] 技术实力展示 - 投资者参观宏华电气 汉正检测等生产单位 了解智能钻机 数字化控制中心等产品及在研情况 [3] - 业务负责人介绍智能检测 数字服务等领域技术进展 投资者与技术团队深入交流 [3] - 投资者参观东方电气集团展厅 了解其生产经营 科技研发及未来规划成果 [5] 战略与业务布局 - 董事长王旭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发展战略 业务布局及技术创新亮点 [7] - 公司核心业务为陆地钻机 零部件及钻井工程服务 压裂业务与海洋板块进入快速发展期 [9] - 坚持"陆海并重"战略 推进油气装备智能化 产品数字化 设备操作无人化及电网绿色化 [9] 投资者关系与未来规划 - 活动以全面开放态度展示公司形象 强化投资者对"装备+服务"战略的认知 [11] - 未来将持续深化投资者交流机制 多渠道传递公司价值与经营动态 [11] - 公司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提升经营质量与效率 追求高质量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