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破除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6:31
核心政策方向 -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以释放内需潜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优化汽车限购 调整房地产政策 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关键领域激发消费潜力 [1][2] - 执行层面遵循科学有序协同原则 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汽车行业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推动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1][3] - 政策优化将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通过优化交通管理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 降低制度成本 [3] 房地产行业 - 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 [2][3] -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节奏 [2]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服务消费行业 - 降低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 共享经济 文体旅户外消费等新业态市场准入门槛 [2] - 打破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领域市场准入隐性门槛和多头监管 [4] -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拉动经济增长 [2][4] 新型消费领域 - 加速数字经济 绿色消费等新赛道发展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4] - 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用推广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4] - 新型消费代表消费升级方向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 执行机制 - 依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3] -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清理环保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市场准入壁垒 [3] -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
郭元强赴洪山区武昌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 加快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8-20 22:04
中心城区转型发展战略 -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推进城市更新 深化数智赋能产业升级 促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加快中心城区转型发展[1] - 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接近一半 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任务紧迫[2] - 推动中心城区空间优化 产业升级 动能转换 品质提升 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2] 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 把握制造业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 融合化发展趋势 整合区域科教 空间 场景等要素资源[3] - 发展高科技 高效益 高附加值特点的现代产业 与城市经济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3] - 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夯实中心城区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3] - 推动研发设计 金融服务 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3] - 推动文化 旅游 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 多样化升级[3] - 让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3] 具体实施举措 - 通过制造业就地升级 工业上楼等方式发展现代产业[3]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有效盘活空置楼宇 低效园区等存量资源[3] - 打造科技楼宇 创新街区 环大学创新发展带[3] -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空间 提供支撑[3]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 长远谋划城市更新 都市工业发展 服务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3] - 完善政策支持 加强服务和要素保障 降低制度性成本 鼓励企业在中心城区发展壮大[3] 园区与楼宇发展案例 - 青菱都市工业园聚焦智能制造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增强对技术 人才 资金等创新要素吸引力[1] - 筑梦科技公司展示AI机器人及数字化产品[1] - 武汉数创大厦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 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1] - 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入驻企业代表接受调研[1]
天娱数科:治理漩涡与现金流危局
新浪证券· 2025-08-20 18:40
核心观点 - 公司高管连续涉案引发治理危机 董事郭柏春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被逮捕 董事长徐德伟因共同职务违法被留置 公司声称案件与经营无关但资本市场反应异常 [1] - 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状态 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 独立董事缺乏行业经验难以有效监督管理层 财务连续出现重大亏损和赔偿支出 [2] - 主营业务收入萎缩 现金流严重恶化 应收账款持续增加且账龄老化 流动性面临严重压力 [3] - 研发投入大幅削减 技术空心化问题突出 所谓AI战略缺乏实质内容 毛利率和净利润急剧下滑 [4] 公司治理 - 董事郭柏春于2025年8月19日被逮捕 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 这是继2024年5月董事长徐德伟被留置后一年内第二位核心高管涉案 [1] - 公司原实控人朱晔2023年因股权拍卖出局后长期处于无控股股东状态 虽增加独董占比至55%但缺乏行业经验难以制衡管理层 [2] - 徐德伟涉案后由副总贺晗代行职责 但此人同时身兼董事 副总和董秘三职 形成集权式管理架空监督机制 [1] - 郭柏春曾任银川市副市长 其政商纽带曾是公司获取资源的关键通道 如今链条断裂可能影响老挝钾矿项目审批 [1]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下滑10.38%至15.79亿元 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10.87亿元收窄至亏损1.18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6564.59%至-7239万元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4元 现金回笼能力几近枯竭 [3] - 2024年应收账款达4.55亿元同比增长12.14% 2025年一季度再增至5.17亿元 其中1年以上账龄占比超30% [3] - 主要欠款方TC客户(军工集团)拖欠款项已迫使公司发律师函追讨 [3] - 账面货币资金较2023年减少16.67%至3.11亿元 部分账户曾因合同纠纷遭冻结 流动性实际可动用资金可能不足1亿元 [3] - 2023年因参股公司DotC巨亏18亿元拖累整体业绩 公司被迫计提减值2.7亿元 [2] - 2024年因证券虚假陈述诉讼支付赔偿金2.1亿元 [2] 业务表现 - 2024年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同比萎缩8.14% 占营收97.35%的单一支柱出现裂痕 [2] - 电竞游戏收入仅占1.68%几可忽略 [2] -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注册用户3.36亿 上架7600个应用但多为抖音 淘宝等第三方产品 平台附加值微薄 [4] - 耗资打造的800PFlops算力中心因缺乏自研算法支撑 实际沦为高端机房 [4]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骤降11个百分点至18.14% 净利润暴跌60.61% [4] 研发与战略 - 2024年研发费用下降15.03%至5200万元 研发费用率仅3.3% 不足头部AI企业单季度投入的零头 [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再砍32.61%至937万元 研发人员同比流失15.38% [4] - 号称三大王牌产品包括AI营销SaaS 移动应用分发PaaS和空间智能MaaS平台 但技术变现乏力 [4] - 高管薪酬过高 董事长徐德伟涉案前年薪189万元 副总刘玉萍年薪160万元 均远超行业均值 [4]
国信证券张立超、王开:构筑新质生产力投资框架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7:29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与发展逻辑 - 新质生产力代表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知,强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 - 发展路径从"加快形成"升级为"加快发展",为经济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2] - 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价值链重构[3] - 体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实现生产要素全面跃升[3] - 培育依赖教育、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构建经济转型核心驱动力[3] 企业实践路径与评估维度 - 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4] - 新兴产业布局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前沿赛道[4] - 成效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竞争力、创新效能、可持续性及社会价值[4] 核心产业赛道解构 - 数字经济产业涵盖数据要素采集、信创软硬件及AI衍生业态[5][6] - 高端装备产业涉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细分领域[5][6] - 生物技术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创新药与脑机接口[5][6] - 智能电车产业技术变革方向为智能化与网联化[5][6] - 能源转型聚焦风光氢核等非化石能源开发[5][6] - 未来产业布局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战略领域[5][6] 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 - 传统产业仍是经济重要支撑和新质生产力承载主体[7] - 商业航天实现"从0到1"突破,形成火箭卫星一体化产业链[7] 区域发展布局特点 - 北京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制造,布局量子与生命科学[8] - 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试点[8] - 广东统筹传统升级与未来培育,聚焦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8] - 浙江重点发展智能电网、生物制造,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 - 江苏发力新能源、商业航天,打造高端制造协同网络[8]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 - 形成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双产业带,拥有多个万亿级集群[9] - 珠三角九市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制造业[9] - 港澳提供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与珠三角互补[9] 投资组合构建方向 - 关注数字经济融合、渗透率提升的新兴产业及技术突破领域[10] - 重点布局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等行业的投资机会[10]
构筑新质生产力投资框架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15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 来,国信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从《四新启航,掘金新质资产》到 《将新质生产力落地到投资组合》再到《围绕"五篇大文章"构建投资策略》,从《聚势而飞:低空经济 主题投资研究》到《无垠星空:商业航天投资主题研究》再到《八大新兴产业及九大未来产业巡礼》, 从《科技股盈利提升之路》到《并购重组赋能新质生产力》再到《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投资》,从 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入学习领悟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和投资领域的内涵,构建起了一套系统化的 新质生产力投资框架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从宏观趋势到微观落地的全链条分析逻辑,力求寻找产业与资 本的共生逻辑,试图勾勒新质资产的整体轮廓,并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投资策略,为投资者精准捕捉 市场的结构性机遇。根据上述系列成果汇编的《中国新质生产力行业研究与发展潜力展望》,成功入选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行业共建课程。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结合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性,坚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推进生产力变革。其中,北京以集成电路 ...
淳中科技8月19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8: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淳中科技今日跌停 换手率9.53% 成交额22.53亿元 振幅8.31% [1] - 因日跌幅偏离值达-9.98%上榜龙虎榜 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3.83亿元 净卖出8392.17万元 [2] - 沪股通为第五大卖出营业部 净卖出3191.74万元 [3] 资金流向与融资融券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5亿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24亿元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237.81万元 [4] - 最新两融余额17.30亿元 融资余额17.29亿元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5.08亿元(增幅41.62%) [4] - 融券余额112.75万元 近5日增加7.83万元(增幅7.46%) [4] 历史龙虎榜表现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8次 上榜次日股价平均涨3.21% 上榜后5日平均涨10.35% [4] 财务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3914.13万元 同比下降47.67% 净利润亏损1451.63万元 [5] -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4100万元至3840万元 同比变动-204.49%至-197.86% [6] 相关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6.38% [8][9] - 市盈率65.96倍 最新份额8.4亿份(减少1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万元 [9] - 估值分位90.08% [10]
天津红桥:聚集资源提速项目建设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1:57
项目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能源低碳联合项目合作协议 聚焦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1] - 双方联合打造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 定位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1] - 共同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能源低碳联合项目2025年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申报指引》并启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能源低碳锦标赛[1] 资金支持与产业布局 - 能源低碳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投资基金正式揭牌成立 为技术转化提供资本支持[1] - 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规划集聚京津冀资源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 研发设计 高端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1] - 商务区规划22万平方米商业和办公载体 设计空中连廊连接天津西站主楼 打通地下通廊实现轨道交通与商务办公无缝连接[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天津西站增开至北京大兴高铁列车 实现"地铁+高铁+飞机"无感换乘[2]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启动试运行 系京津冀地区首个依托国铁建设的城市航站楼[2] - 西站西(欧亚达) 西于庄2号地等6个地块15万平方米土地挂牌出让[2] 重点项目与经济效益 - 西站南站产城融合示范区 西站东山姆会员店 中研院中医药特色重点医院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 - 红桥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 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1%[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2]
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空间广阔(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9 06:50
二〇二四年六月,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由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建的漂浮光伏发电项目 正在建设中。 (新华社发)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今年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投资与 建设合同金额创下历史新高。安永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概览(2025年上半年)》显示,2025年上 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同比增长7.5%。 从港口到电站,从铁路到光伏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专家认 为,步入新的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精准对接全球发展需求,在贸易投资、绿色转型和科技 合作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动力。 技术出海与模式创新实现突破 据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回稳、质升"态势,对"一带一 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从更长周期看,2021年至2025年上半 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规模已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 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投资合作日益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 ...
图解宏景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0094.82%
证券之星· 2025-08-19 02:0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主营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567.14% [1] - 归母净利润6028.04万元,同比增长725.73% [1] - 扣非净利润5933.55万元,同比增长460.62%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主营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430.2% [1] - 单季归母净利润3862.92万元,同比增长10094.82% [1] - 单季扣非净利润3772.95万元,同比增长1277.49% [1] - 负债率65.22%,财务费用1409.78万元,毛利率12.13% [1] 盈利能力指标 - 销售毛利率12.13%,同比下降48.01% [6] - 净资产收益率4.95%,同比增长760% [6] - 每股营业收入7.74元,同比增长376.52% [6] - 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长725.31% [6] - 每股净资产8.14元,同比下降29.2% [6]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6元,同比增长113.78% [6] 股东结构 - 第一大流通股东庄贤才持股358万股,占比4.71% [10] - 第二大流通股东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基金持股271万股,占比3.56% [10] - 第三大流通股东广发科技创新基金持股256万股,占比3.36% [10] - 股东户数从2024Q3的3.05万户降至2025Q2的1.09万户 [12] 历史对比 - 2023年中报归母净利润287.2万元,2025年增至6028.04万元 [3] - 2023年单季归母净利润-38.64万元,2025年Q2增至3862.92万元 [3] - 2023年中报扣非净利润-320.42万元,2025年增至5933.55万元 [4] - 2023年单季扣非净利润-471.24万元,2025年Q2增至3772.95万元 [4]
国脉科技:公司携手厦门大学等打造“国脉未来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身联网技术等未来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1:55
项目进展与定位 - 国脉科技于3月28日启动国脉未来科学城项目 目前项目进展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 [2] - 项目由公司携手厦门大学及地方政府共同打造 定位为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 [2] -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 身联网技术 生命科学 精准健康管理等数字经济领域未来产业 [2] - 项目目标为攻关未来科学技术及相适配的产业技术 支撑公司未来十年科技创新战略 [2]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采用校企地三方合作模式 整合企业 高校与政府资源 [2] - 合作将推动公司科技创新迈入全新战略高度 强化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