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开放运营服务,汽车零件ETF(159306)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8-18 10:41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营服务。目前服务覆盖临港主城区高校、办 公、商业等58个点位,营运时间每日8时-20时,居民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点击"致行智联"进行预 约。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均为起步价16元,超过5公里的里程费用为4元/公里,无其他费用。 国内智能驾驶发展提速,汽车零件ETF(159306)涨超1.0%。汽车零件ETF紧密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 指数,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业务涉及汽车系统部件、汽车内饰与外饰、汽 车电子、轮胎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汽车零部件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川技术 (300124)、福耀玻璃(600660)、三花智控(002050)、拓普集团(601689)、赛轮轮胎(601058)、德赛西威 (002920)、华域汽车(600741)、万丰奥威(002085)、银轮股份(002126)、双环传动(002472),前十大权重 股合计占比40.36%。 汽车零件ETF(159306),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汽车零 ...
这家上市公司连续追投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8-18 08:26
随着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多次扩产,以及江苏林泉、凌云科技等产业链企业落户,武汉 经开区智汽园上半年签约额已超255亿元。配套方面,中国车谷全民健身中心(南馆)将迎 来升级扩容,无人驾驶公交线路规划落地,教育、商业资源持续导入。园区负责人表示,将 通过"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不断提升汉南片区综合承载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天源集团主营业务涵盖环境综合治理、绿色能源、数字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及商业地产 开发等领域,旗下天源股份于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目前市值已超百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天源集团深耕车谷,持续追投武汉经开区。2024年7月,天源 集团在智汽园投资建设天源合源广场,打造纱帽片区首座高端商业综合体,目前该项目正以 7天一层楼的速度"向上生长",预计11月中旬主体结构封顶;今年7月25日,天源股份还竞得 41.5亩工业用地,拟建设环保装备智造基地。天源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经开区产业生 态日益完善,是企业长期布局的重要选择。 8月1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获悉,湖北天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源集 团)旗下武汉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源股份) ...
360集团与常州市钟楼区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智能网联车与AI产业协同发展基地
证券日报· 2025-08-17 22:10
合作签约 - 360集团与常州市钟楼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人工智能产业、低空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 [2]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协同发展基地,设立车联网安全业务总部,以及国家级车联网安全检测中心、常州人工智能营销与安全运营中心、常州低空安全监管与服务中心 [2] 公司布局 - 360集团在网络安全服务、AI赋能产业升级、智能体应用等方面有探索和布局 [2] - 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常州营商环境好、产业基础扎实,希望与常州深挖合作潜力、共谋发展机遇 [2] 行业背景 - 常州市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3] - 360集团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在车联网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是企业技术优势与地方产业基础的深度融合,也是"产业赋能"与"城市活力"的双向奔赴 [3] - 合作项目落地将推动常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升级,为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安全与创新协同的典范 [3] 企业走访 - 周鸿祎一行走访了钟楼区多家科技企业,包括微亿智造、常州常安城市公共安全有限公司、主线科技等 [2]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正式接单:稳步推进规模化商业化
新浪财经· 2025-08-15 22:37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展 -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于8月1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营 服务覆盖主城区58个点位 营运时间为每日8时至20时 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预约[1] - 目前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起步价16元 超过5公里里程费用4元/公里 无其他费用[1] - 临港新片区累计开放551.7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22家企业364辆车开展各类测试 向5家企业41辆车颁发无驾驶人路测牌照 其中14辆已取得示范运营资质[6] 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临港新片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实施细则 明确申请和受理流程 开通线上线下双通道办理[6] - 发布两项管理类标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车身标识及装置要求》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培训和管理规范》 构建全国首个全周期管理制度体系[7] -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公安交通安全监管平台 实现路线审批 异常预警 应急处置等功能 并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安全抽查[7] 示范运营牌照发放 - 上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涉及百度智行 大众交通 小马易行等8家企业[4] - 牌照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 将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4] 应用场景拓展 - 除主城区运营外 临港已开展主城区到浦东机场的高快速路示范应用 探索智慧接驳商业落地路径[7] - 开设通勤 高校 医疗 旅游等定制公交班线 实现上车即入院 上车即入校[8] - 智能重卡方面打通"一站一桥一港"集装箱转运全自动化作业链路 形成物流集散新样板[8] 未来发展计划 - 临港新片区将深化"产业-场景-制度"三联动机制 发挥政策先行先试和应用场景全覆盖优势[8] - 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 加强安全监管 推进无驾驶人示范运营规模化和商业化[8]
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场景路线图年内发布
环球网· 2025-08-15 19:32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1周年之际,记者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城市,从政策 法规制定、建设组织协调、标准体系供给、建设成果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盘点。1年 来,试点城市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让行业振奋,"星星之火"已被点燃。而此时,多个行 业会议上透露出的"车路云一体化"最新动向,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凝聚共识 目标直指产业协同 7月18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 心和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在广州联合举办"车路云一体化"联合课题行业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 会")。 在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一级巡视员赵泽生表示,车联网先导区、"双智"试点、"车路云一体 化"应用试点等是一脉相承的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带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创新和突破;未来,要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落地面向车辆驾驶/出行、交通管 理、城市治理领域的深入应用,以应用为导向,带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融合,推进"双智"协同 发展步入新阶段。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高级主任吴杭哲认为,"车 ...
广州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21:21
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8% [1] - 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5000亿元 同比增长约10%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 [1] 广州数字经济现状 -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全市GDP比重14.4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3% [3]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座 5G用户达2098.8万户 5G个人用户普及率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3] - 人工智能领域30家企业被评为广东省大数据骨干企业 13家被评为人工智能骨干企业 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3] - 14个行业大模型通过备案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集聚超3.6万家企业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排名全国第二 2024年直播电商零售额达5171亿元 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 [3]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呈现新技术加速迭代 万亿级市场蓝海开启 重点城市布局兑现三大特点 [4] - 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新一代高科技终端产品 处于中试验证向产业化过渡阶段 [4] - 人工智能正由单一能力向通用智能演进 大模型原生应用激增 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加速发展 [4] - 国产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 生物科学等领域 [4] 广州数字经济未来规划 - 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引擎的"一体两翼"体系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3-5年培育稳固产业链群生态 近期优先工业场景协作应用 中期拓展现代服务业场景 中远期实现千行百业运用 [5] - 系统建设数据流通 交易 计算等基础设施 依托琶洲 南沙等平台培育产业集群 [5] - 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 实施"大模型+"行动 在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医疗等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 [5] - 加大半导体 智能网联汽车 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 助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5]
奋进西青:“隐形冠军”破解“技术壁垒”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17:45
西青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 天津市西青区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98家、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成为区域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西青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科教资源等优势,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3][6][7] - 政府通过精准政策支持和服务,为企业营造优良创新环境,推动"隐形冠军"企业破解技术壁垒并填补行业空白 [12]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中科慧眼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自动驾驶视觉感知核心算法与磁流变悬架系统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全站式自研并逐步完成芯片国产化替代 [3] - 公司独立开发的感知算法在视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性能超越国外同行,硬件与算法结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 - 西青区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链条 [3] 新材料产业突破 - 卡本科技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主导制定19项行业标准,产品强度达钢材十倍,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占据千亿级基建加固市场重要地位 [6]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集成光纤传感器,实现24小时安全监测,突破高速公路和大跨桥梁加固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 [6] 新能源电池技术 - 华神新能源自2008年起探索水系锌—碘电池替代路径,攻克多个关键瓶颈,引领该领域成为全球电池研究热点 [7] - 公司与天开西青园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7] 工业自动化与高端制造 - 宜科自动化突破毫米级激光测距产品技术壁垒,投入近千万元研发经费,成功替代德国垄断产品 [9][10] - 公司掌握20余项核心技术,包括41位绝对值多圈编码器、微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欧美 [10] - 技术出海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增强经济韧性,上合组织峰会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10]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加强!OTA升级需报备, 专家: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7:16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裴健如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8月14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 知(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于8月13日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于智能辅助驾驶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包括辅助驾驶不能当自 动驾驶进行宣传、未经备案OTA不得升级等。 智驾使用说明需清晰展示,OTA不得随意升级 今年4月,工信部率先发布公告,要求车企严格测试验证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并明确功能边界,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意见稿》则进一步细化了监管 要求,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进入新阶段。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针对《意见稿》的发布,标普全球汽车供应链与技术首席分析师李凡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车企的OTA升级策略已从快速迭 代转向更加稳健的节奏。2024年下半年,部分车企还能保持每两周一次的软件版本升级频率,但到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升级频次明显放缓。这一变化反 映了车企在软件管理上的规范化趋势。 "如今车企在每次OTA升级后,不仅需要整合软件版本,还需向监管机构提交完整的软件 ...
两部门征求意见:不得暗示!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0:01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与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的征求意见稿 [1] - 政策针对智能辅助驾驶宣传、OTA升级备案和驾驶员状态监测等方面实施严格要求 [1] - 政策目标为规范行业技术验证与宣传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完善监管协同机制 [7][9] 技术合规要求 - 企业需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用户手册中清晰展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4] - 强制开发驾驶员状态监测功能,包括脱手检测和疲劳监测,且不允许用户主动关闭该功能 [4] - 监测到异常状态时需立即采取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限速、靠边停车及禁用辅助功能等措施 [4] - 强化网络攻击与漏洞的防范能力,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 [4] - 企业必须及时报告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使用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和碰撞事故 [6] 生产与升级管理 - 企业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储能装置等关键信息 [4] - 严格执行OTA升级分类管理,未经备案不得开展升级活动 [4] - 禁止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禁止通过OTA升级方式隐瞒产品缺陷 [4] - 必须确保产品实际状态与准入信息保持完全一致 [4] 宣传规范 - 企业需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披露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及功能边界等信息 [5] - 严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或隐瞒系统缺陷 [5][7]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命名和营销不得暗示其为自动驾驶系统 [5] - 禁止夸大车辆驾驶性能,防止误导消费者进行高速危险驾驶 [5]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将倒逼企业开展组合驾驶深度测试,推动算法和算力技术升级 [8][9] - 增加企业合规成本,促使投入更多资源建立测试体系和数据平台 [8] - 短期面临技术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及工程测试压力等阵痛 [9] - 长期将加速行业标准形成,推动L3级以上自动驾驶合规发展 [9] - 促进行业市场整合,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避免不成熟技术误导消费者 [8] - 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占据全球优势地位,引领智能化发展趋势 [9]
最新GDP公布!全国60强城市洗牌:宁波第11,泉州退至23,芜湖59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00
中国城市GDP60强榜单核心观点 - 区域经济格局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呈现新态势,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绿色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版图的核心变量[1] - 头部城市与腰部城市竞争加剧,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成为决胜关键[1] - 长三角城市群表现亮眼,苏州以7.82%增速稳居第六,杭州、南京双双突破万亿[1] - 宁波以653亿增量超越天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3%,占GDP比重提升至8.7%[3] - 泉州传统产业占比超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仅5.8%,面临转型升级阵痛[11] - 芜湖首次跻身60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47%[15] 头部城市竞争格局 - 上海、北京GDP超2.5万亿领跑全国,深圳首次突破1.8万亿[1] - 苏州GDP达13002.35亿元,增速7.82%[5] - 杭州GDP11302.72亿元,增速11.5%;南京GDP9179.18亿元,增速6.64%[5] - 成都GDP12108.21亿元,增速8.57%;武汉GDP10592.8亿元,增速6.19%[5] 新兴城市崛起案例 - 宁波GDP8860.97亿元,增量653亿,工业投资增长率18.9%领跑长三角[3] - 前湾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半年产值突破800亿元[3] - 芜湖GDP2595.62亿元,创新投入强度达3.2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年增61%[15] - 中国视谷、航空港区等四大创新载体集聚23家上市企业[15] 区域经济发展亮点 - 金华市GDP增速17.29%,增量509.55亿元[6] - 温州市GDP增速12.42%,增量533.89亿元[6] - 沈阳市GDP增速10.76%,增量416.93亿元[6] - 呼和浩特市GDP增速11.72%,增量219.03亿元[9] 传统产业转型挑战 - 泉州GDP增速7.29%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11] - 纺织鞋服、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超六成[11] - 外贸依存度高达58%,受跨境电商和RCEP重构双重压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