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减税降费!让企业享受实实在在政策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16
减税降费政策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出口退税超9万亿元 [1] - 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减税降费达3.6万亿元 占比36.7% [2] - 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 中小微企业享受6.3万亿元 占比64% [2] 企业案例与受益情况 - 河北英虎农业机械2024年营收7.7亿元 利润1.1亿元 累计享受税费优惠超2800万元 研发加计扣除及减免额超1900万元 [1] - 贵州金泽新能源累计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优惠超6000万元 其燃料乙醇项目投产后实现销售收入超2亿元 [3] - 无锡透平叶片公司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4亿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出口退税等优惠6800万元 [6] 政策实施效果与经济影响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规模2024年达3.32万亿元 享受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分别增长25.5%和16.7% [3]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3000万户 [4]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6% 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0.4% 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4]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比从2020年68.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1.7% [4] 税务服务与监管措施 - 税务部门通过"税务合规体检""项目管家"等形式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6] - "十四五"期间查处违规享受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 查补税款269亿元 2024年曝光31起骗享优惠案件 [6] - 税收大数据应用和纳税信用体系完善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7]
三方力推“双绿”联产技术落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7-23 10:12
合作背景与技术突破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与北京禾能时代生物科技、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纤维素乙醇联产绿色甲醇等产品的工艺技术攻关与联合推广 [1] - 该技术通过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与湿法气化工艺耦合,实现原料成本降低、废弃物零排放及综合能效提升的多重目标 [1] - 采用生物质发酵乙醇湿法联产甲醇,将生物质浆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控制在1800ppm以下,有效降低气化炉氯离子浓度 [1] - 通过装置设备优化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同时实现酶国产化,为降低绿色甲醇/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产品成本奠定基础 [1] 技术特点与行业影响 - 技术解决生物质干粉气化制绿醇能耗高和投资高的难题,提供兼具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全新路径 [1] - 破解生物质高氯气化腐蚀难题,节约设备投资并降低运行成本 [1] - 攻克生物质预处理与国产化生物质发酵酶技术难题 [1] - 实现绿色甲醇与绿色乙醇"双绿"联产是该领域重大创新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化工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2] 合作意义与行业评价 - 三方将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工艺技术攻关与推广 [2] - 乙醇和甲醇联产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项目经济性和竞争力 [2] -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专家表示期待该技术在行业内实现更大发展 [2]
阜阳康泰斯马晓林:我们是行业破壁者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3:03
生物质气化技术概述 - 农林废弃物通过气化技术转化为合成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再经费托合成生成绿色甲醇、绿色乙二醇等能源和化工原料 [2] - 生物质气化技术被视为化工产业链的"源头活水",技术突破后将形成广而深的产业链渠道 [2] - 技术关键是将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转化为高价值绿色能源与化工产品 [2] 行业潜力与公司布局 - 生物质能源赛道潜力巨大,传统化工行业绿色转型需求迫切,新能源发展推动绿电消纳需求 [3] - 母公司康泰斯全球集团拥有近80年化工领域经验,2004年提前布局生物基能源及化学品业务,2020年独立生物质气化技术板块 [3] - 阜阳康泰斯主导开发20万吨级高温纯氧加压鼓泡式流化床纯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示范工程,集成多项国际领先技术 [3] 项目进展与规划 - 一期建成国内首个30吨/天的生物质气化试验装置,计划2025年投产试验 [3] - 二期规划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体系 [3] - 公司获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初创组一等奖 [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工业化应用面临焦油生成、系统效率波动及设备腐蚀等瓶颈,焦油导致能源损耗和设备维修成本增加 [5] -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工艺和核心设备以减少焦油和腐蚀,加强生物质原料标准化以应对来源多样性问题 [5] 客户群体与市场拓展 - 主要客户包括传统化工能源企业、风光发电企业(绿电消纳需求)及地方政府(推动绿色转型) [6] - 公司希望吸引更多行业参与者扩大市场,促进技术交流和商业模式探索 [6] 长期发展战略 - 未来方向包括技术优化(中试平台建设)、多元商业模式(风光电氢能与生物质能结合)、拓展上下游产业链 [7] - 公司通过技术优化、设备国产化、运营效能提升降低成本,培育下游市场 [7] - 目标成为生物质高效利用行业标杆,赋能绿色经济、区域经济和乡村振兴 [7]
嘉澳环保五年三次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披顽疾难除,连年亏损陷债务泥潭
新浪证券· 2025-06-25 18:3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自2020年以来第三次因信披问题被调查 [1] - 最新调查核心矛盾指向子公司济宁环保增塑剂项目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年、2023年年报披露不准确 [2] - 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从3244万元扩大至4689万元,2023年净利润由盈转亏754万元 [2] - 2020年财务造假案中,公司通过未合并境外主体、虚增收入成本等方式虚增2019年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 [3] - 多次出现"技术性失误",包括财务人员抄错数字更正2017-2019年报,2021年误将股东总数填为股份总数 [3] 公司治理问题 - 监管反复立案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深层缺陷 [4] - 2021年至今包括财务总监查正蓉、董秘王艳涛在内的多名核心高管离职,削弱内控稳定性 [4]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从32.11亿元暴跌至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07亿元 [5] - 2024年亏损3.67亿元,同比扩大4766%,创历史最差纪录 [5] - 核心业务生物质能源受欧盟反倾销税冲击,收入同比骤降76.64%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80.45%,短期借款14.05亿元,货币资金仅剩2.3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6 [6] - 2024年8月拟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但沈健持股已质押29.03% [6] 经营前景 - 公司将扭亏希望寄托于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投产及东南亚市场拓展 [7] - 一季度该项目采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54.65% [7] - 欧盟反倾销政策长期化或持续压制出口复苏 [7]
简阳:精准招商筑就建圈强链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6:51
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世界500强企业、院士和商协会代表发出"投资成都倡议" [1] - 简阳市参与"1+6+6"系列专题活动,包括航空航天产业招投联动对接会、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伙伴对接会,形成在谈项目6个 [1] 简阳市招商引资成果 - 今年以来签约重大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87.2亿元 [3] - 三只松鼠西南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成为西南区域最大生产基地 [7] - 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20万吨SAF预处理线 [9] - NTN空天地海一体化泛在网络项目拟投资约5亿元,建设民航星地融合航空宽带通信平台 [10]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苏州广目智能科技投资3亿元建设AI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制造项目 [3] - 简阳市智算规模达6300P,占成都规划智能算力的50%以上 [6] - 发布政府场景需求41项,打造企业应用场景11个,包括港通医疗"智慧云监测平台"、新欣火娃"AI商机宝"等 [6] 产业集群建设 - 三只松鼠项目将带动供应链企业集聚,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链补链强链拓链 [7] - 签约引进微纳陶瓷等项目,填补国内纳米氧化铝原材料生产领域空白 [8] - 空分集团入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简阳市低温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8] 载体资源优势 - 简阳市建成标准厂房37.5万平米,可使用工业用地约14.35平方公里,是成都市载体资源最丰富的区县之一 [9] - 依托标准厂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招引3个产业投资项目,涵盖芯片测试、车身结构等细分领域 [10] - 依托东来印象配套在航空航天领域招引4个项目,加速形成"四航"产业集聚 [10]
再评估美国生物质柴油原料需求增量的问题
国投期货· 2025-06-16 18: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从生物质柴油义务总量看 2026 年总需求同比 2024 年持平 2027 年同比 2024 年总需求增加 全球植物油总需求呈增加趋势 增长爆发区域在北美本土 北美市场会强于海外市场 静态用建议的加仑量进行再评估之后比之前报告更利多 但后续要关注实际生产表现来动态评估 [1][2][8] 相关内容总结 生物质柴油义务量及需求趋势 - 2026 年和 2027 年生物质柴油义务量分别为 56.1 和 58.6 亿加仑 2024 年美国生物质柴油产量 48.6 亿加仑 + 净进口 0.92 亿加仑 合计 49.52 亿加仑 2026 年和 2027 年比对 2024 年分别增长 13.28%和 18.33% 总需求呈同比增长趋势 [8] - 前期需求总量稳定 后期需求会增长 [1] 原料使用情况 - 2024 年植物油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本土原料为主 动物油脂和黄油脂有其他区域原料 牛油和黄油脂合计其他区域原料 286 万吨 抑制非北美原料易增加北美本土菜籽油豆油用量 [1] - 2024 年生物柴油净进口 + 可再生柴油净进口量转化为总原料 为 33 万吨 [5] - 去掉非北美本土原料和进口原料 假设用北美本土原料替代 2024 年预计为 319 万吨 [7] 不同植物油进口情况 - 菜籽油进口依赖度高 毛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主要从加拿大进口 [4] - 玉米油进口依赖度低 毛玉米油和精炼玉米油主要从加拿大进口 还有部分来自巴西和墨西哥 [4] - 大豆油进口依赖度低 毛豆油和精炼豆油主要从加拿大进口 还有部分来自墨西哥 [4] - 动物油脂中 牛油脂进口来源分散 黄油脂主要从中国进口 [4] 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进出口原料折算 - 2024 年生物柴油进口折算原料 140 万吨 出口折算原料 59 万吨 净进口折算原料 82 万吨 可再生柴油净进口折算原料 -45 万吨 生物柴油 + 可再生柴油净进口折算原料 37 万吨 粗略折算成原料为 33 万吨 [5] 可再生柴油进出口及净进口情况 - 2015 - 2024 年可再生柴油进口和出口量有波动 2024 年净进口为 -151 [6] 豆油和菜油消费情况 - 2022/2023 - 2025/2026 年菜油和豆油工业使用和食用需求有变化 豆油 + 菜油食用合计 2024/2025 年为 8406 千吨 2025/2026 年为 8510 千吨 [8] RIN 义务量影响 - EPA 对 2026 和 2027 年设定 RIN 义务量 通过 RIN 换算成 RVO 的加仑量低于建议加仑量 需关注实际生产表现动态评估 [9]
发挥纾困盘活功能 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6-12 11:13
中国长城资产纾困项目分析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长城资产成功完成对某能源净化及生物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纾困项目 该项目体现其服务实体经济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 [1] - 被纾困企业面临三大核心问题:应收款项规模大(未披露具体金额)、债务纠纷多、主业受拖累 这些问题威胁其资本市场发展能力 [1] - 项目实现三重效应: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22亿元存量资产盘活)、产业升级(生物质能源方向)、科技创新动能激活 [1][2] 纾困措施与执行细节 - **资产盘活**: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22亿元低效存量资产 转化为现金流以减轻历史包袱 [2] - **债务重组**:分类处理超百笔存量债务 化解关联风险以稳定资本市场信用基础(未披露债务总额) [2] - **增量资金注入**:投入7.99亿元纾困资金 专项用于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助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1][2] - 中国长城资产未来将强化问题企业纾困业务 重点服务科技创新领域 响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3] - 纾困后企业实现: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核心研发重启、能源转型赛道竞争力提升 [2]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09 21:43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DT产业研究院发布《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2025年5月期,涵盖政策、资本、行业动态及科研进展四大板块,旨在提供全球生物基产业最新情报[1][6] - 报告显示国内生物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清单,涉及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3万吨PBX生物基材料等101个项目[7][8] - 行业动态显示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国科生物基拟投资1.2亿元建设秸秆制乳酸生产线,万华化学与金禾实业合资成立食品添加剂公司[9][10] - 资本层面,5月国内生物基领域发生3起融资事件,森奇新材、中科可监、灵蛛科技均获数千万元投资,涉及生物基膜材、降解塑料等方向[11] - 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广西大学团队开发木质素衍生碳耦合Ni-Mn2Mo3O8异质结催化剂,韩国团队研发出具有抗菌特性的生物基"电子皮肤"[12] 生物制造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首期《生物制造产业月度报告》同步发布,聚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领域,收录政策、行业、资本及科研四大类信息[14][17] - 政策端呈现地方特色,上海发布基础研究计划涵盖生物合成聚乳酸纤维等项目,深圳拟出台合成生物产业创新规定探索新型审评模式[18][19] - 行业合作案例显著增加,和晨生物与长春大成合作开发稀有氨基酸,伊明泰投资1亿元建设微生物发酵项目生产生物表面活性材料[20][21] - 资本持续加码生物制造,聚源生物获超亿元投资开发重组胶原蛋白,肆克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推进三代碳源生物制造技术[22] - 科研领域取得三项重要突破:上海交大构建工程菌株处理高盐环境污染物、中科院实现体外合成高阶碳水化合物、北京大学阐明红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23]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SynBioCon大会将于8月在济南举办,设置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等专场,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商业化应用[25][26]
朗坤科技: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16:11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为子公司饶平县朗坤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向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开具履约保函 保函金额80万元 保函编号SZ3660120240166 [3] - 保函开具日期为2025年6月5日 有效期至2026年6月5日 受益人为饶平县农业农村局 [4][5]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公司为饶平县朗坤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8年5月23日 注册资本1200万元 由广东朗坤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100%控股 [3] - 主营业务涵盖生物质能源研发 有机肥料制造 固体废物治理及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 [3] - 2024年末经审计总资产3574.73万元 负债2531.91万元 净资产1042.81万元 2025年3月末未经审计总资产3447.56万元 负债2478.20万元 净资产969.37万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223.95万元 净利润亏损152.09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1.22万元 净利润亏损73.45万元 [4] 担保额度授权背景 - 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及5月16日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决议 批准2025年度新增担保额度不超过159,244.50万元 [2] - 其中为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156,605.80万元 允许在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间调剂额度 [2]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 公司及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414,194.00万元 累计担保授信余额183,795.24万元 [5] - 无对外担保、逾期担保或涉及诉讼的担保事项 [5]
绿色引擎,还是“霸王树”?倾听桉树的声音 | 生态新方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7 12:01
桉树的经济价值 - 桉树生长迅速,5年~8年可采伐利用,是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为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产业提供充足原料 [2] - 在广西形成种苗、种植、专用肥料、管护到采伐、加工到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成为林业万亿产值的当家树种与重要支柱 [2] - 桉树产业链规模达数千亿元,为百万从业者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4] - 桉树以占全国森林面积2%的林地,年产木材超3000万立方米,贡献全国超过30%的木材产量,极大缓解天然林砍伐压力 [5] 桉树的生态价值 - 桉树人工林日均净固定二氧化碳为每平方米11克,年均固碳量达每公顷10.9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7] - 桉树根系分布于0厘米~200厘米土层,在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时不吸收地下水 [8] - 桉树合成1千克干物质仅需510升水,显著低于黄檀(1323升)、针叶树(1538升)等树种 [8] - 主栽品种尾巨桉人工林年蒸腾量占降水量33.6%,旱季虽升至82.5%,但仍处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范围内 [8] - 桉树人工林周边年降水量增加152.5毫米,蒸发量减少75.3毫米,林内小气候得到改善 [9] 桉树的科学经营 - 延长轮伐期、培育大径材可提高桉树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30% [9] - 桉树与灰木莲等树种混交可提升土壤质量:有机碳含量增加15%,全氮含量提升12%,磷素有效性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高212% [9] - 科学经营区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多达142种,生物多样性随林龄增长提升37% [9] - 推广"桉树+闽楠""桉树+相思"等混交模式使土壤侵蚀量降低30%,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增加40% [13] - 广西延长采伐周期至7年~9年,2023年有机肥施用量达2万吨,较2020年增长566%,化肥使用强度下降45% [13] 桉树的产业现状 -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35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 [1] - 桉树人工林每公顷年产材量从早期的7立方米提升至15立方米,经营条件较好的在25立方米以上 [13] - 2025年将完成100万亩纯林改培,建设50个碳汇监测基地 [13] - 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木材进口下降37%,俄罗斯2022年的原木出口禁令加剧木材供应压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