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

搜索文档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电力装备篇: 从跟随到引领 衡长株潭“特高压”何以独步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5
特高压输电工程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连接宁夏新能源基地和湖南华中经济大省 [2][3] - 工程计划2024年10月投入运营,年输送电量至少360亿千瓦时 [4] - 衡变公司承制的高端换流变压器全部14台一次试验合格,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4][5] 特高压装备技术 - 高端换流变压器绝缘纸厚度公差控制在±0.5毫米,多层绝缘结构装配累积误差小于1毫米 [5] - 金杯电工交付的14台换流变压器绕组线一次检验合格,导体和绝缘层无污染或损伤 [6] - 特高压开关尺寸达二十多米,铝球直径约四米,主触头链接精度达毫米级 [8] 产业集群发展 - 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超22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25% [7] - 集群内715家规模企业形成全产业体系,特高压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8] - 集群累计创造数十项世界第一和上百项全国第一,拥有9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和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技术创新 - 衡变公司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优化线圈结构,将±800千伏换流变焊点从450个压缩到42个,可靠性提升10倍 [10][11] - 金杯电工研发"超薄漆膜"技术降低变压器损耗,重点突破绝缘材料技术瓶颈 [11] - 集群企业整体保持高研发强度,依托35个国家级和161个省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端化转型 [9] 未来规划 - 湖南省计划到2026年集群总营收达2700亿元,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0] - 2025年计划参与制修订200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00个营销机构 [11] - "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保持高强度,计划建设"十六交十二直"工程 [12]
冲刺“千亿县”,宝应项目建设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5-04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宝应县项目建设进展快,为冲刺“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目标提供支撑,通过招商体制改革取得成果,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服务保障项目落地,未来将重点培育产业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2] 项目建设情况 - 4月新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超146亿元,95项列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将全部实质性开工 [1] - 全县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2项 [1] - 宝应经开区一季度正式签约10个制造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6个 [1] 招商举措 - 去年实行招商体制改革,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设立专业化招商引资基金,推进“驻点招商”“靶向招商”“基金招商” [1] - 宝应经开区招商小组聚焦“智改数转”,在重点招商区域捕获48条项目信息 [1] 项目服务保障 - 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政府专班服务,护航签约项目加快落地 [1] - 夏集镇“驻厂服务专班”为环保设备专用板材项目核对供电方案,力争10月竣工投产 [1] - 安宜镇项目服务专班保障多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及手续办理 [1] 未来规划 - 重点培育打造“两电两新”产业,提升产业链聚合度和新型工业化水平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持续招商引资,关注项目科技含量、亩均产出和生态效益 [2] - 确保今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0个以上 [2]
全球首个醇氢发电机组解决方案:开启能源安全转型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5-03 13:55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成本、高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需求迫在眉睫。尤其在城市电网覆盖不足的偏远地 区,以及油田钻井、移动充电等短期作业场景中,传统燃料发电成本高企、环境污染严重,且电网建设投入巨大,亟需更灵活、清洁的替代方案。为此,远 程联合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推出全球首个醇氢发电机组解决方案,以技术革新推动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直面痛点:破解能源依赖与场景限制 当前电力装备对化石燃料依赖度高达70%以上,而传统发电模式在特定场景中弊端显著: 这一全球首创的醇氢发电机组具备四大差异化竞争力: 成本高:油田、矿山等短期作业场景需自建电网,投入成本高昂; 污染大:柴油发电机碳排放突出,与"双碳"目标背道而驰; 灵活性差:电网难以覆盖移动充电、应急供电等动态需求。 1. 场景覆盖广:适配油田钻井、移动充电、风光醇联合补能等多类场景,支持多机并联模式,单机额定功率覆盖150-420kW,并联后可达兆瓦级,满足 大规模用电需求。 2. 转化效率高:醇电转化率突破2.1kWh/L,显著优于传统燃料,燃料利用率行业领先。 3. 长效耐用:B10寿命≥15000小时,年运行时间超600 ...
东方电气(600875):1Q盈利同比改善 新增生效订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5-01 20:2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96 95亿元 同比+14 86% 归母净利润29 22亿元 同比-17 7% 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1 5亿元 [1] - 1Q25总收入165 48亿元 同比+9 93% 归母净利润11 54亿元 同比+27 39% [1] - 1Q25归母净利率约7 1% 同比+1ppt [2] 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24年煤电/气电/核能收入分别同比+17 8%/+87 6%/+68 0% 毛利率分别同比-4 4/-4 4/+1 6ppt 主要系低价订单交付影响 [1] - 可再生能源装备24年水电/风电收入同比+27 9%/+19 6%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跻身前三 抽蓄及常规水电市占率达40%以上 [1] - 现代制造服务业24年电站服务收入同比+61 9% 毛利率同比+0 5ppt [1] 订单与盈利 - 24年新增生效订单同比+17%至1011亿元 1Q25同比+36%至358 8亿元 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分别同比+43 7%/+41 5% [2] - 1Q25毛利率同比-0 7ppt至16 6%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持平/-0 7/+0 2ppt至0 9%/4 1%/4 3% [2] 行业趋势 - 火核水传统电源受益于政策支持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推动现役机组改造升级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10台机组 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力度加强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年盈利预测11 1%至41 6亿元 引入26年盈利预测为50 1亿元 [4] - 当前A/H股股价分别对应25/26年12 4/10 3倍 8 1/6 6倍P/E 维持A/H股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17港元 11 6港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