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国富量子(00290.HK)31亿港元易主,华检医疗(01931.HK)全力打造RWA链上金融新基建
格隆汇· 2025-09-01 13:33
收购交易核心 - 华检医疗收购国富量子约18.48亿股股份 占后者已发行股本20.31% 总代价31.42亿港元 [1] - 交易以配发及发行代价股份方式完成 发行价为每股9.69港元 [4] - 交易完成后华检医疗成为持有香港1/4/6/9号金融牌照的国富量子最大股东 [4] 战略协同价值 - 华检医疗是医疗检测设备分销领军企业 正布局RWA及以太坊金库业务 国富量子是跨境跨界科技金融投资平台 拥有科创+金融+艺术+贸易生态闭环 [5] - 华检医疗推动RWA交易所生态构建 运营全球首个创新药知识产权RWA交易平台ivd.xyz 采用NewCo+RWA+稳定币模式 代币化ADC药物及基因疗法专利等医疗资产 [5] - 国富量子拥有QFI/CIBM/QDIE等业务资格 战略投资深圳量旋科技 收购华科智能股权 2025年多次推进RWA合作与融资 [5] 政策环境支持 - 2025年5月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 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中心区域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6] - 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措施 强调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 支持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 [6] - 香港《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1日生效 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牌照制度 [7] - 美国2025年7月18日通过《天才法案》 确立数字稳定币国家级监管体系 [7] 行业影响与价值 - RWA代币化可解决医疗创新药资产价值高/研发周期长/流动性差等问题 提升流动性并降低融资成本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交易总额达608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同比增幅129% [8] - RWA技术降低投资门槛 使普通投资者参与高净值资产类别 推动金融普惠 [8] - 链上金融依托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特性 构建高效透明数字资产流通环境 [8] 生态布局进展 - 华检医疗已在美国申请稳定币牌照 材料提交至SEC/CFTC等监管机构 [9] - 2025年8月公司与HashKey合作完成首批1.49亿港元ETH合规购入 寻求股东批准30亿港元ETH购买授权 [9] - 国富量子参与发起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 汇聚数字资产上市公司/持牌机构/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等 [9] - 截至2025年6月RWA总锁仓量达125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124% 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从86亿美元扩张至230亿美元 涨幅超260% [9] 战略意义 - 收购标志中国在RWA新基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有望获取全球竞争先发优势 [10] - 强化中国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自主可控能力 [10]
华检医疗(01931.HK)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推进RWA交易所战略持续落地
格隆汇· 2025-09-01 09:52
收购交易核心条款 - 华检医疗拟以31.42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 [1] - 交易通过发行3.24亿股代价股份支付 每股作价9.69港元 [1] - 完成后华检医疗将成为国富量子控股股东 [1]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国富量子为全牌照科技金融平台 聚焦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领域 [1] - 联合发起"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 提出"五位一体"RWA发展战略 [1] - 已与京北方、金涌投资、贝瑞基因等企业达成合作 [1] 战略协同价值 - 收购有助于推进RWA交易所战略落地 实现生态协同 [1] - 可借助国富量子持有的南方东英22.5%股权资源 [2] - 协同构建以区块链和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链上金融生态平台 [2] 业务发展路径 - 平台将融合合规数字架构与传统资产形态 推动资产通证化、碎片化与跨境流动 [2] - 重点推动中国优质资产以合规标准化方式"上链出海" [2] - 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国际渠道共享提升中国资产国际认可度 [2]
苏州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苏州日报· 2025-08-30 07:20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建设 - 苏州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苏州科技金融工作的若干重点措施》及《苏州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1] - 建立100项任务清单的实施工作机制推动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建设[1] - 配套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 科技保险支公司等专业特色机构[1] 金融机构与服务体系发展 - 集聚持牌金融机构302家 科技支行4家 科技保险支公司1家 科技金融特色机构58家 功能中心13家[1] -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金融服务超市体系 打造"苏企融"服务品牌[1]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 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广"科创指数贷"创新"投贷保担"联动模式 灵活设置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2] - 落地14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投放金额18.62亿元[2] - 累计发行各类科技创新债券143.3亿元 实现科技型企业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全覆盖[2] 保险与资金对接机制 - 全国首创普惠型科技保险专属产品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0.46亿元 承保企业6.28万家次 保险金额2.67万亿元[2] - 建立"险资入苏"投融资对接机制引导保险长期资金支持重大产业项目[2] - 设立AIC基金6只 金额16.71亿元 已投项目3个 金额超1亿元[2] 金融科技与国际合作 - 打造"人工智能+金融"应用场景 推动金融领域垂类大模型落地应用[3] - 推动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 开展QFLP外汇余额管理试点 累计落地6笔业务 获批试点额度5.74亿元[3] - 成立苏州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联合会 推进苏州香港双中心建设[3]
零在科技金融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88.8万港元 同比增加28.41%
智通财经· 2025-08-28 17:49
财务表现 - 收益达1.59亿港元 同比增长36.2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88.8万港元 同比增长28.41% [1] - 每股基本盈利0.71港仙 [1] 运营指标 - 收益与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收益增幅高于利润增幅 [1] -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利润增长与收益增长趋势一致 [1]
重庆做金融,目的是什么?
36氪· 2025-08-26 11:27
重庆金融政策动向 - 重庆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提出17项具体支持措施 争取国家层面出台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文件 [1] - 2025年7月召开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明确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 [1] - 在2025中国消费金融指数中跻身全国前三 [1] 小贷行业格局变化 - 2025年以来清退33家小贷公司 截至7月31日全市仅剩211家 清退比例超过13% [3] - 近期11家小贷公司退出 其中9家因监管措施离场 [1][3] - 对存量小贷公司监管趋严 重庆海尔小贷被罚48万元 重庆小雨点小贷被罚249.1万元 [3] 小贷业务规模收缩 - 贷款余额从2023年3月2004.14亿元降至2024年3月1092.03亿元 减少912.11亿元 [3] - 失去蝉联多年的全国第一位置 被广东取代 [3] - 全国小贷公司总数截至2025年6月末为4974家 贷款余额7361亿元 上半年减少187亿元 [3] 金融基础建设进展 - 实现金融牌照全覆盖 法人保险、消费金融公司和"A+H"股上市银行数量居西部第一 [7] - 消费金融公司规模、网络小贷贷款余额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7] - 引入功能性金融总部 包括全国性银行同业资金交易中心、互联网贷款运营中心 [7] 科技金融发展目标 - 计划到2027年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左右 [7] - 依托重庆市科技金融创新联盟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7]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专项债券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 [8] 消费金融优势地位 - 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指数位列全国第三 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1][9] - 截至2024年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8922.53亿元(不含住房贷款) 同比增长9.9% [9] - 消费金融优势成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战略制高点 [9][10] 交易所设立规划 - 证监会明确表示暂不具备条件设立重庆证券交易所 [11] - 争取设立国家级陆海新通道股权投资基金 央行已表达支持 [11] - 计划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建立跨境征信服务平台 [11] 跨境金融创新 - 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12] - 提供便捷跨境结算服务 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并购 [12] - 建立与新加坡金融机构协同联动机制 [11][12]
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增强
金融时报· 2025-08-21 10:28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 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强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1] 信贷支持成效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达8000亿元(2024年5000亿元+2025年新增3000亿元) [2] - 截至2024年6月末相关贷款累计签约金额超2.2万亿元 实际发放超8500亿元 [2] - 科技贷款余额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增速高于整体贷款5.8个百分点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持20%以上增速 [2] 贷款定价与覆盖面 - 新发放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90% 较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0.36个百分点 [3]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率较年初和同期分别下降0.31和0.67个百分点 [3] - 科技型企业获贷率达51.9% 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 [3] - 国家级创新企业获贷率超80% [3] 债券市场创新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支持288家主体发行约6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4] - 银行间市场94家科技企业发行1663.7亿元债券 最长期限达20年 [4] - 民营科技企业发行443.5亿元债券 覆盖21个省份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 [4]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 - 风险分担工具推动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153.5亿元债券 [5] - 发债票面利率处于1.85%-2.69%低位区间 [5] - 金融机构发行2206亿元专项债券 资金用于科技企业贷款及股权投资 [5] 未来工作方向 -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6] -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完善金融市场生态建设 [7]
城市24小时 | 克服“先天不足”,湖南的“外援”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3:59
“宁电入湘”工程投产与湖南能源结构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面投产,输电距离1616公里,途经六省市 [1] - 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 [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占湖南最高负荷近10% [2] - 每年可替代湖南标准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相当于10亿棵树年吸收量 [1] - 湖南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同比增4.3%),人均用电3628度,外购电量539亿千瓦时占22.7% [2] - 工程投产后湖南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但能源对外依存度仍达74.6%,需再建3-4条外电通道使外电占比超40% [2] 区域能源战略与政策动态 - 湖南代表团2023年及2025年全国两会均提交能源建设建议,要求加大“宁电入湘”“疆电入湘”支持力度 [1][3] - 建议将“疆电入湘”纳入国家“十五五”电力规划,并推进遵义—吉安天然气管道怀化—衡阳段建设 [3][4] 地方产业发展与政策目标 - 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2024年营收超9000亿元,2025年有望成为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重庆计划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7] - 东莞修订人才入户政策,放开学历及技能类人才年龄限制,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入户渠道 [8] 消费趋势与户外经济 - 小红书报告显示“周末短途户外”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笔记曝光量分别达18.96亿次和14.88亿次 [11] - 北京户外内容搜索量同比增72%,上海发布量同比增108%,西藏云南新疆为自然探索热门目的地 [11] 外贸与产业运行数据 - 深圳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同比持平),结束连续6个月负增长 [12] - 出口1.56万亿元(降5.4%),进口1.02万亿元(增9.4%),一般贸易占比54.9% [12]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9万家(同比增2300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近七成 [12] 行业监管动态 - 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及特惠单,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9] - 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已要求平台禁止强制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9]
重庆: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重庆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文件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15
政策框架 - 重庆市政府出台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争取国家层面专项文件支持科技金融改革 [1] -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股权投资两项试点 [1]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 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和"416"科技创新布局 [1] - 统筹股权、债权、保险等金融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 [1] - 推动建设科技创投项目库和产业链资金图谱以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性 [1] 债券与资本市场支持 - 加强科技创新领域债券项目储备和融资辅导 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大融资规模 [1] - 构建科技企业全周期培育链条 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专项行动助推企业升规上市 [1] 重点服务对象 - 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1]
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07:02
政策核心目标 - 政策旨在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 - 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加紧密 [1] - 目标是使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1] 重点支持领域与举措 - 提出18项针对性支持举措,涵盖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五方面 [2]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以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2] - 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2] 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 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业化发展 [2] - 推进贸易结算、资金管理、投融资等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以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 [2] 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 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 [3] - 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3] - 双向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金融机构打造复合型金融管理和服务团队 [3]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等4方面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作用 [3]
江西省:累计化债进度超80%,上半年205家融资平台退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62.7%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03
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 [5] 产业发展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6] -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98家 [6] 消费市场 - 以旧换新累计申请补贴额50.02亿元 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372亿元 [5] - 农村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 高于城镇6.7个百分点 [5] - 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3.9% 体育消费同比增长26.5% [5] 投资建设 - 4605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51.6% [5]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 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5] - 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1.2万亿元 [14] 科技创新 - 8257家企业完成首轮数字化改造 [6] - 新增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赣南实验室挂牌运行 [6] - 启动实施"2030启航计划" 建设太行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 [6] 对外开放 - 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 同比持平 [7] - 出口同比增长0.3% 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 [7] - 对非美市场出口同比增长5.1% [7] 财政改革 - 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2.9% [7]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30条"措施 [7][22] - 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 [10] 就业民生 - 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 完成全年计划的67.6% [10]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 农村增长5.7% [10] -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980元和765元 [10] 风险防控 - 累计化债进度超80% 超序时进度 [11] - 205家融资平台退出 完成年度任务的62.7% [11]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 保交房任务交付率达98.1% [11] 生态环保 -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6.2% PM2.5平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 [9]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8个 [9] - 南昌市 萍乡市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