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
搜索文档
“最快女护士”被解约, 夺冠有奖金但不是8万美元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31
赛事成绩与奖金机制 - 张水华以2小时35分30秒获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冠军 但总排名第九 因赛事未设国内特别奖 未能获得网传8万美元(约56万元人民币)高额奖金 [2][3] - 哈尔滨马拉松2025年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总奖金大幅提升 全程马拉松冠军奖金达8万美元 吸引全球顶尖跑者 女子前四名均刷新赛会纪录 [2] - 赛事设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两个项目 吸引3.5万人参加 男子前八名成绩在2:10:51至2:13:33之间 女子前八名成绩在2:26:27至2:34:20之间 [3] 品牌赞助与激励机制 - 361°曾与张水华签约 但基于双方发展路径调整已解约 张水华社交账号删除相关签约内容 [1] - 品牌商通常对签约选手获得国内第一给予奖金激励 如中乔体育签约选手武明瑶获男子全马国内第一 361°签约选手张水华获女子全马国内第一 具体奖金因商业原因未透露 [4] - 361°2023年推出草根马拉松大神激励机制 最高奖金100万元 2025年1月更新机制 规定男子2:14:30和女子2:35:00成绩可获10万元奖金 新增运动健将级奖励(女子2:39:20以内)可获税前8000元 [4][5] - 若符合激励标准 张水华理应获得相应奖金 尽管双方合作已暂告一段落 [6]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全民健身热潮推动跑步"破圈" 运动品牌市场竞争升温 马拉松赛事成为品牌曝光关键战场 [7] - 品牌通过"买脚"策略提高赛事穿着率 精英选手(如成绩"破三"者)可获得装备和资金支持 实现品牌与跑者双赢 [7] - 2023年全国举办路跑赛事699场 参赛人次605.19万 较此前671场656万人次略有调整 但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7] - 361°凭借马拉松赛事投入带动跑鞋销量增长 去年双十一飞燃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59% 全渠道跑鞋尖货销量超30万件 [7]
361度回应与“最快女护士”解约
新浪财经· 2025-09-04 09:55
品牌合作调整 - 361度与马拉松冠军张水华的合作已终止 系双方友好协商后的共同决定[1] - 品牌在运动员合作中秉持长期发展理念 此次调整不影响与其他运动员的既有合作[1] - 张水华已删除个人社交账号中"路跑签约品牌361°"的标注[2] 市场反应与舆论影响 - 张水华赛后哭诉调休困难引发争议 网友涌入361度直播间要求更换代言人[1] - 品牌官方直播间明确展示"已解约"字样 主播称"三个字的意思很明显"[1] - MCN机构表示品牌面临巨大社会压力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是正常行为[7] 公司财务状况 - 361度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05亿港元 同比增长11%[7] - 净利润达8.58亿港元 同比增长8.6% 鞋类业务占总收益67.6%[7] - 中期派息每股0.187元 派息比率45%[7] - 公司当前股价6.23港元/股 总市值128.8亿港元[8] 行业竞争格局 - 安踏体育上半年营收385.44亿港元居首 同比增长14.3%但净利润下降8.9%[8] - 李宁营收148.17亿港元排名第二 同比增长3.3%但净利润下降11%[8] - 特步国际营收68.38亿港元 同比增长7.1%且净利润大幅增长21.5%[8]
361度官方直播间回应与“最快女护士”解约
新浪财经· 2025-09-04 09:09
公司合作动态 - 361度与马拉松运动员张水华的合作关系已终止 该决定基于双方发展路径调整并经友好协商达成[1] - 公司声明此次合作调整不影响品牌与其他运动员的既有合作关系[1] - 张水华已删除其短视频账号中"路跑签约品牌361°"的标注[2] 市场反应与舆论 - 张水华赛后关于调休困难的言论引发争议 部分网友在361度直播间要求更换代言人[1] - 361度官方旗舰店直播间明确展示"已解约 提倡运动 更热爱生活"的彩色字样[1] - MCN机构负责人表示品牌面临巨大社会压力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属于正常行为[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7.05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净利润8.58亿港元 同比增长8.6%[7] - 鞋类业务(含成人与儿童)占总收益比重为67.6% 中期派息每股0.187港元 派息比率45%[7] - 截至9月4日公司股价报6.23港元/股 总市值128.8亿港元[7] 行业对比 - 同期安踏体育营收385.44亿港元(+14.3%)净利润70.31亿港元(-8.9%)[7] - 李宁营收148.17亿港元(+3.3%)净利润17.37亿港元(-11%)[7] - 特步国际营收68.38亿港元(+7.1%)净利润9.14亿港元(+21.5%)[7]
港股国产运动品牌 “四巨头”上半年业绩分化
证券时报· 2025-09-03 06:07
港股市场与股价表现 - 港股市场回暖,国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四家公司股价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上涨 [1] - 361度股价涨幅超过50%,表现最为突出 [1] - 四家企业中期业绩全部披露,行业格局呈现“强者恒强、分化加剧”的特点 [1] 公司财务业绩 - 安踏上半年实现营收385亿元,相当于其余三家总和的1.4倍,净利润70亿元,达到三家公司总和的2倍以上 [1] - 安踏净利润同比下降9%,主要受Amer Sports上市事项权益摊薄影响,剔除该因素后实际增长14.5% [1] - 特步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7.1%至68.37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21.47%,主因是剥离亏损业务及Saucony品牌利润提升 [1] - 李宁营收增长3.28%,净利润下降10.99%,主要受直营渠道调整和所得税率上升影响 [1] - 361度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10%和8%,表现稳健 [1] 公司发展战略 - 安踏坚持多品牌并购路线,近期完成对JACK WOLFSKIN的收购,强化户外运动布局 [2] - 李宁强调“稳健经营”,夯实产品与渠道基础 [2] - 361度重点推进门店升级与低线城市渗透 [2] - 特步战略性聚焦跑步领域,构建跑步生态圈 [2] 行业市场前景 - 四大品牌均对中国体育消费市场保持信心 [2] - 2025年上半年,四大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17.5% [2] - 体育用品零售增速显著高于普通商品网上零售增速,显示运动赛道仍具广阔增长空间 [2]
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9-02 23:45
港股运动品牌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复苏 国产运动品牌股价显著上涨 其中361度涨幅接近50% 安踏、特步、李宁均有不同幅度上涨 [1] - 四大品牌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格局 安踏营收385亿元 是李宁、特步、361度总和的1.4倍 净利润70亿元是三家总和的2倍以上 [3][4] - 恒生指数同期涨幅27% 仅361度以49.97%涨幅跑赢大盘 安踏涨21.37% 特步涨16.70% 李宁涨14.13% [8][9] 财务业绩分析 - 安踏营收增速14.26%领跑行业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94% 若剔除AmerSports上市权益摊薄影响 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14.5% [4] - 特步营收同比下降5.07% 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1.47% 主要得益于剥离亏损业务及Saucony品牌运营利润率从4%提升至10% [5][6] - 李宁营收增速仅3.29% 净利润同比下降10.99% 主因零售渠道收入下降3.4%及所得税率提升 [6][7] - 361度业绩表现均衡 营收增速10.96% 净利润增速8.61% 增速仅次于安踏 [5][7] 品牌战略布局 - 安踏坚持多品牌并购战略 形成安踏体育与AmerSports双轮驱动 上半年完成收购JACK WOLFSKIN 强调户外运动赛道增长潜力 [12][17] - 特步战略性聚焦跑步领域 通过主品牌与Saucony、Merell协同发展 构建跑步生态圈 看好跑步细分市场健康增长势头 [15][20] - 361度深耕下沉市场 76%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鼓励分销商开设大规模新形象店 强化运动科技与质价比产品体验 [14][19] - 李宁采取审慎经营策略 夯实业务基本盘 重点关注库存健康与现金流管理 为捕捉结构性机遇做准备 [13][18] 行业发展趋势 - 四大品牌均看好运动用品行业韧性 2025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2181.67亿元 同比增长17.5% 显著高于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的增速 [15] - 户外运动与跑步赛道被重点关注 消费升级趋势下多元化、数字化需求加速释放 体育用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12][14][15] - 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 对质价比关注度提升 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品牌需强化差异化优势 [13][16]
几组数据公布,国潮正圈粉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22
国潮消费趋势 - 国潮已从小众潮流转变为大众生活方式 渗透到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 包括汉服和中式茶饮等领域 [1] 文化创作领域表现 - 影视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内容获得市场成功 [3] - 文化创作注重细节还原 如唐代服饰和街景的真实再现 [3] 运动品牌发展 - 李宁通过纽约时装周展示中国风设计 将国潮推向国际舞台 [3] - 特步在跑鞋技术持续进步 并推出敦煌壁画等文化限定产品 [3] - 安踏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连续四年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3] - 安踏市场规模接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总和 [3] 多品牌战略成果 - 安踏旗下拥有FILA、DESCENTE、KOLON SPORT等多品牌矩阵 [5] - 收购的亚玛芬体育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长53.7% [5] 线上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安踏在唯品会平台增长超过11% [5] - 唯品会品牌销量前十中国产品牌占绝大多数 包括安踏、回力、特步、李宁和361等 [5] 消费驱动因素 - 文化自信推动国产消费比重提升 消费者更认可国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7] - 国潮从文化符号转向品质支撑 涵盖化妆品、食品、运动装备和文创等多个品类 [7] - 中国品牌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7]
一代鞋王,彪马要卖了
36氪· 2025-09-01 18:46
核心观点 - 知名运动品牌彪马因市值大幅缩水及业绩压力 被主要股东皮诺家族评估出售战略 潜在买家包括美国同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及中国体育用品巨头[6][19][20] - 彪马作为百年运动品牌 曾凭借明星联名和爆款产品实现高速增长 但近年面临消费疲软、品牌竞争及管理层动荡等挑战[6][11][19] - 全球消费行业并购活动活跃 企业出售非核心资产趋势为买方提供抄底机会 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成为成功案例[23][24] 品牌历史与发展 - 彪马起源于1924年德国达斯勒兄弟创立的运动鞋公司 1948年兄弟分家后正式成立 与阿迪达斯为同源品牌[10] - 品牌通过奥运会运动员合作及嘻哈文化营销崛起 90年代后期与耐克、阿迪达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10][11] - 2007年被开云集团收购 2018年皮诺家族通过Artémis持有29%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开云集团保留9.8%股份[11][18] 产品与营销策略 - 2014年签约蕾哈娜担任女性创意总监 其设计的Creeper运动鞋击败阿迪达斯Yeezy成为爆款 部分鞋型溢价至上千元[11] - 2022年Speedcat OG系列赛车鞋因Blackpink成员朴彩英带货翻红 经典配色一度售罄[12] - 品牌聚焦运动休闲领域 将运动与时尚、音乐潮流结合 2022年营收达84.65亿欧元(约720亿元人民币)[11][12]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经汇率调整后下降2.0%至19.42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前亏损1320万欧元 净亏损2.47亿欧元[19] - 股价较2021年高位下跌超过80% 上周一度跌至约17欧元[19][22] - 2024年4月因战略分歧解雇CEO 三年内两次更换管理层 并计划全球裁员500人[19] 行业并购趋势 - 贝恩公司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并购交易将大幅增长 60%消费品高管预计未来三年出售资产[23][24] - 2024年5月巴西3G资本以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VERAWANG、范思哲等消费品牌相继出售[24] - 安踏2019年以46亿欧元收购亏损的亚玛芬体育 通过运营使始祖鸟品牌出圈 亚玛芬2022年盈利并于2024年纽交所上市[24]
NBA巨星中国行,来了都要见姚明!想见库里先花1299元买产品,知名品牌搞“充值式见面”,3天卖了上千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0:56
NBA球星中国行规模与频率 - 2024年夏季不到两个月时间内8位NBA球星先后到访中国 包括莫兰特、库里、爱德华兹等 频率与规模远超往年[1][2] - 球星名单涵盖顶级巨星与新生代球员 包括詹姆斯·哈登、斯蒂芬·库里、勒布朗·詹姆斯(即将来华)等 覆盖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匹克等赞助品牌[2] 中国行活动模式升级 - 活动形式从单一粉丝见面会升级为融合品牌营销、城市推广与经销商战略的多方共赢体系[3] - 形成四大成熟模式:品牌代言推广、商业机构合作、城市文旅绑定及公益项目参与(如姚基金)[4] - 具体案例包括安德玛在重庆打造无人机秀+城市涂装 滔搏作为经销商深度参与策划执行[3] 商业化变现能力 - 2023年8月哈登抖音直播带货五秒内售出1万瓶葡萄酒 微博直播观看量达2.7亿次[4] - 2024年库里中国行采用购票门槛机制 早鸟票需购指定产品满999元 常规票需满1299元或1699元[8] - 官方上线7500张活动门票 以最低1299元计算 三天销售额近1000万元[8] 国际品牌战略调整 - 耐克2025财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0%至463亿美元 大中华区营收下跌13%[11] - 安德玛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4%至11亿美元 净亏损从3.05亿美元收窄至300万美元[11] - 国际品牌推出新战略 耐克实施"Win Now"计划 安德玛聚焦高端产品与创新提升溢价[12] 经销商角色演变 - 滔搏深度参与5场NBA球星中国行 包括莫兰特、哈登及詹姆斯活动 从提供场地转变为全面主导店内环节设计[13] - 耐克与阿迪达斯作为滔搏主力品牌 贡献营收占比连续多年超过85%[15] - 耐克新CEO明确修复经销商关系 2023年底访华与滔搏会面[15] 城市合作与经济效益 - 重庆市政府深度参与库里活动 策划5000架无人机表演、游轮夜游及列车涂装[10] - 活动直接拉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消费 提升城市国际曝光度[10] 球星分层策略与本土化 - 品牌方采用"巨星+新星"双线布局 增加莫兰特、爱德华兹等新生代球员比重[4] - 姚明作为篮协前主席及姚基金理事长 成为连接NBA与中国篮球的核心桥梁[5][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通过球星中国行对抗安踏、李宁等国产运动品牌崛起[3][11] - 活动聚焦高端反击战 借助顶级球星IP建立品牌差异化壁垒[12]
8位NBA球星来华,想见库里先花1299元买产品 安德玛、阿迪借“充值式见面”对抗安踏、李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9:56
NBA球星中国行规模与频率 - 今年夏天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有8位NBA球星先后到访中国 包括莫兰特 库里 爱德华兹等 其频率与规模远超往年 [1] 球星中国行商业化模式升级 - NBA球星中国行正演变为融合品牌营销 城市推广与经销商战略的多方共赢体系 超越传统粉丝见面会或品牌卖货场模式 [4] - 形成四大成熟模式:品牌代言推广 商业机构合作 城市文旅绑定以及公益项目参与 [5] - 采用巨星+新星双线布局策略 在延续詹姆斯 库里等顶级球星的同时增加莫兰特 爱德华兹等新生代球员比重 [5] - 2023年8月哈登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五秒内售出1万瓶葡萄酒 微博直播观看量达2.7亿次 [5] 具体活动案例与销售表现 - 库里重庆行采用训练营+潮流展形式 深度聚焦一地开展三天活动 [8] - 活动门票需购买品牌指定产品 早鸟票满999元 常规票满1299元或1699元 [8] - 常规活动期上线7500张门票 以最低1299元门槛计算 品牌销售额近1000万元 [8] - 爱德华兹中国见面会采用购满赠票方式 消费满888元任意指定商品可获赠门票 [11] 城市合作与经济效益 - 重庆市政府深度参与库里中国行 策划5000架无人机表演 两江游轮夜游及单轨列车主题涂装等创意内容 [10] - 活动超越一般商业活动范畴 升级为高度整合的城市品牌营销事件 有效拉动当地旅游 餐饮 住宿等消费增长 [10] 国际品牌市场背景与战略调整 - 国际品牌面临安踏 李宁等国产运动品牌崛起压力 [4] - 耐克2025财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0%至463亿美元 大中华区营收下跌13% [13] - 安德玛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4%至11亿美元 净亏损由3.05亿美元收窄至300万美元 [13] - 耐克推出Win Now计划和Sport Offense战略 安德玛致力于通过高端产品与创新提升品牌溢价 [13] 经销商角色演变 - 滔搏作为耐克 阿迪达斯核心经销商 深度参与5场NBA球星中国行 角色从提供场地转变为全面主导店内环节设计 活动策划与落地执行 [15] - 耐克主要通过滔搏等经销商开设品牌门店 滔搏财报显示耐克和阿迪达斯贡献营收占比连续多年超过85% [17] - 耐克新CEO明确表态要修复与经销商关系 去年底到访中国与滔搏见面 [17] 姚明的桥梁作用 - 包括库里 戈登 爱德华兹等多位球星抵华后都与姚明进行公开或私下会面 [6] - 姚明凭借其独特身份与影响力成为连接NBA与中国篮球不可或缺的桥梁 深度参与中国篮球赛事组织与公益事业 [7]
上半年营收148.2亿元,李宁成绩单背后的战略深耕与长期布局
华夏时报· 2025-08-25 10: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毛利74.1亿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稳定在50.0% [1] - 净利润17.4亿元,净利率11.7% [1] 核心品类表现 - 跑步、篮球、综训三大品类零售流水占比达67% [3] - 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增长15%,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 [3] - 综训品类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5% [3] 新兴品类布局 - 网球品类已在产品和渠道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5] - 匹克球领域是中国市场最早介入的综合性运动品牌,已完成业务搭建 [5] - 新兴品类扩展展现出色能力,包括户外、网球、匹克球等细分市场 [6] 战略合作与资源 - 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 [7] - 合作主题营销活动在全国超过5200家门店落地 [7] - 与中国射击队、跳水队、乒乓球队等国家运动队伍长期合作 [10] - 篮球品类签约球员杨瀚森入选NBA,推动相关产品销售 [10]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 [11] - 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8亿元 [11] - 超䨻科技应用于多款2025新品,如越影5 PRO和ULTRALIGHT 2025篮球鞋 [11] - 与国家航天局合作推出"航天速干"和"航天防晒"两项科技 [13][14] 产品与市场转化 - 专业产品收入占比超60%,驱动业务增长 [16] - 核心三大跑鞋IP半年销售突破526万双 [16] - 在北京半程马拉松中,李宁跑鞋以61.35%的占比成为90分钟内完赛跑者穿着率TOP1品牌 [16] - 计划将超䨻科技延伸至跑鞋系列和运动休闲品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