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工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828
光大证券· 2025-08-28 09:46
核心观点 - AI算力维持高景气度 数据中心电线组件 特种线缆 服务器ODM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 - 汽车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线缆需求高速增长 Leoni K与公司汽车线束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发挥协同效应[2] - "反内卷"政策推动制造业盈利好转 原材料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反弹 企业逐步摆脱"以价换量"局面[3] - 建筑建材低估值板块具备估值修复潜力 水泥 玻璃等周期品价格已跌至底部 9月及四季度有望迎来涨价[4] 分析师点评 - 汇聚科技是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 立讯精密是控股股东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 - 公司具备标的稀缺性和溢价空间 数据中心+汽车业务协同发展[2] 总量研究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主要受益于利润率改善[3] - 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原材料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反弹[3] - "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 对投资端调控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效果显现[3] 行业研究 - 建筑建材低估值板块有望迎来轮动补涨机会[4] - 重点关注三棵树等具备成长潜力的建筑建材公司[4] - 水泥 玻璃等周期品需求季节性回暖 9月及四季度有望涨价[4] - 新赛道转型初见成效的公司包括海南华铁 濮耐股份 上海港湾等[4] 公司研究 金融板块 - 成都银行上半年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7.3%[5] - 息差拖累减弱 不良率维持低位 风险抵补能力较强[5] - 根植成渝经济圈 受益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区位优势突出[5] 石化化工 - 荣盛石化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0亿元(下调41%) 26.55亿元(下调34%) 39.30亿元(下调21%)[8] - 东华能源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下调40%) 3.46亿元(下调54%) 4.99亿元[9] - 川恒股份上半年营收33.60亿元同比增长35.28%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51.54%[10] - 南大光电前驱体材料持续放量 拟进行中期分红 现金分红比例超预期[11] 有色金属 - 紫金矿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同比增长54% 铜金产量稳步增长[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0.6亿元 546.5亿元 622.1亿元 同比增长47% 16% 14%[12] - 北方稀土上半年营收188.66亿元同比增加45.24% 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加1951.52%[13] - 稀土产品量价齐升 冶炼分离成本降低增厚业绩[13] 高端制造 - 奥特维半导体设备新增订单突破9000万元 收入规模大幅增长[14] - 安培龙上半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34.4% 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9.6%[16] - 压力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 力传感器研发加速[16] - 中国中车上半年营收1197.6亿元同比增长33.0% 归母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72.5%[17] - 动车组 机车大规模招标打开市场空间[17] 汽车及零部件 - 博俊科技1H25营收利润双增 多工艺布局驱动业绩增长[18]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0亿元 9.4亿元 10.0亿元[18] 新能源 - 泰胜风能25H1营收22.99亿元同比增长38.83%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8.08%[19] - 重点打造海外海风产品制造能力 推动海外业务成长[19] - 威迈斯Q2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69%[20]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49亿元(下调8%) 8.72亿元(下调3%) 新增2027年10.42亿元[20] - 金风科技25H1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22] - 在手订单强劲增长 风机毛利率明显改善[22] 科技与通信 - 天孚通信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23.07亿元(下调10%) 32.08亿元(下调1%) 新增2027年41.34亿元[23] - 无源产品和有源产品持续受益于AI算力建设高增[23] - 京东方精电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7亿港元(下调28%) 4.3亿港元(下调36%) 新增2027年5.2亿港元[24] - 车载+泛工业双轮驱动 系统业务与海外布局驱动长期发展[24] 消费与医疗 - 珀莱雅上半年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7.2% 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3.8%[25] - 彩棠收入同比增长21% OR收入同比增长102% 原色波塔收入同比增长80%[25] - 青岛啤酒25H1营收204.9亿元同比增长2.1% 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7.2%[31] - 销量稳健增长 结构升级持续 成本红利释放[31] - 爱尔眼科25H1营收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05%[29] - 屈光 视光及多项业务仍有增长潜力[29] 其他行业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3.1亿元 3.5亿元 4.1亿元[34] -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营收利润大幅增长[34] - 永新股份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0亿元 5.5亿元 6.0亿元[35] - 软塑料包装龙头企业 国内业务经营稳健 海外业务加速拓展[35]
策略研究深度报告:后关税时代,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8-21 19:23
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框架和全球贸易新格局正逐渐形成,新版"对等关税"平均税率约为20%,较4月版本29%有所调降,叠加其他关税后美国整体关税边际提升18.3% [4][6][7] - 中国制造业在"后关税时代"仍具备显著竞争力,通过"价格-份额-产能"三维评估体系显示,多数关键商品价格优势集中在0%-75%区间,且全球出口份额和供应链布局提供韧性支撑 [4][8][9] - 电子、家电、轻工纺服、部分中游装备及汽车产业链等领域的核心商品在关税压力下仍维持较强出口竞争力,主要受益于价格优势、高市场份额及海外产能弹性 [8][9][10] 全球关税新格局 - 美国与欧盟、日韩等经济体达成框架性协议,新版"对等关税"税率标准差从11%收窄至9%,各经济体输美商品竞争力差异弱化 [6][7][14] - 亚洲范围内日韩关税为15%,东盟内部拉齐至19%-20%,印度因惩罚性税率达50%,北美地区加墨关税维持30%-35%,欧盟通过谈判获5%调降至15% [7][17][18] - 美国实际有效税率提升18.3%,前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大陆、墨西哥、欧盟、加拿大)贡献超60%的税率变化,涉及进口商品额超2万亿美元 [7][22][24] 价格优势分析 - 中国HS10位码商品价格优势呈"右偏"分布,多数集中在0%-75%区间,关税后优势略有下滑但形态未显著改变 [8][32][36] - 中间品和消费品价格优势更显著,主要集中在25%-150%区间,受关税影响有限 [8][41][45] - 细分行业中,小家电、家具、音视频设备、半导体元件、帽类、光伏、电力设备、摩托车等品类价格优势突出,且美国对中国依赖度较高 [8][50][53] 份额韧性评估 - 中国消费品占全球出口份额较高,中间品和资本品多分布在10%-30%区间,国际分工地位稳固 [8][87][89] - 小家电、空调、手持工具和家具等商品兼具价格优势和高市场份额(家具占美国进口份额27.5%,小家电占62.3%),需求韧性较强 [8][50][90] - 锂电和电子游戏设备虽无显著价格优势,但全球出口份额超50%,体现品牌溢价和不可替代性 [8][50][90] 产能弹性与供应链布局 - 电子和家电行业供应链全球化程度较高,东南亚为主要产能外迁目的地,有效对冲关税风险 [9][26][27] - 行业龙头公司已布局海外产能,增强贸易灵活性和关税应对能力 [9][13][26] - 供应链调整成本较高,美国进口商短期内更换供应商性价比有限,支撑中国出口稳定性 [9][27][28] 行业竞争力总结 - 电子行业:音视频设备、半导体元件价格优势稳固,消费电子与被动元件份额较高(消费电子占美国进口份额40.3%) [8][55][57] - 家电行业:小家电、厨热、空调、洗衣机价格优势显著且份额突出(空调占美国进口份额18.9%) [8][69][71] - 轻工纺服:家具、玩具、帽类需求韧性较强(玩具占美国进口份额77.4%) [8][58][60] - 中游装备:光伏、电力设备、手持工具、工程机械维持竞争力 [8][66][77] - 汽车产业链:商用车和摩托车价格优势突出(摩托车占美国进口份额23.4%) [8][80][82]
13-15年牛市的原因、过程和结构
信达证券· 2025-08-14 19:12
宏观背景分析 - 2013-2015年牛市期间,中国经济处于GDP增速下台阶后期,CPI、PPI下行压力较大,但股市仍呈现牛市特征 [8] - 2011-2012年经济增速下台阶前半段股市为熊市,而2013-2015年后半段却出现较大级别牛市 [8] - 2014-2015年PPI持续下行但牛市越来越强,与2024年9月以来市场表现相似 [19] - 宏观层面"资产荒"现象可能超过2014年水平,各类利率下降幅度更大 [27] - 2014年底降息政策加速了牛市主升浪,但指数在降息前已开启上涨 [31] 市场表现特征 - 2013年盈利小幅反弹但主要局限在消费和成长板块,2014年经济更弱却出现全面牛市 [36] - 居民资金通过银证转账、融资余额等方式大幅流入,2014年Q2开始更明显 [43] - 公募基金放量滞后于市场突破,2013-2015年主动型产品份额增长弱于市场表现 [47] - 牛市启动前股权融资规模往往小于分红规模,这一现象在1995、2005、2013年均出现 [59] - 政策层面鼓励两融、暂停IPO、放松私募注册备案等措施改善了股市供需结构 [55] 市场风格演变 - 2013-2015年整体呈现小盘成长风格,产业新、标的小、轮动快特征明显 [62] - 行业表现分三类:TMT板块最强,消费中的新消费次之,价值股中的主题类第三 [62] - 牛市初期TMT超额收益明显,2014年跑输市场,2015年再次走强 [69] - 周期股在牛市初期跑输市场,但在中后期开始活跃,如2014年下半年和2020年下半年 [81] - 钢铁板块最具代表性,在牛市中后期大幅跑赢指数 [83] 金融板块表现 - 2014年Q4金融板块领涨原因包括公募低配、政策变化和估值优势 [4.1] - 沪港通开通后A股金融股估值修复,AH股溢价指数快速上涨 [94] - 银行股PB-ROE在2013年底过度偏离趋势,2014年迎来修复 [99] - 2014年下半年公募基金大幅增配金融板块,改变了多年低配状态 [92] 成长股基本面 - 2013-2015年成长股牛市由移动互联网浪潮驱动,半导体、手游等行业快速增长 [102] - 影视领域国产片数量占比快速提升,2013年视频付费市场规模开始爆发 [104] - 公募基金增仓顺序为电子(2012-2013)-传媒(2013)-计算机(2013-2015)-军工(2014) [109] - TMT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切入新兴行业,推高市值并形成大量商誉 [112]
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红利持续释放,为两国经贸往来注入不竭动能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01
中新双边经贸合作概况 - 2024年中新双边货物贸易额为201.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77.4亿美元,进口124.2亿美元 [2] - 2025年1~6月中新贸易额达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出口36.6亿美元(同比-1.6%),进口71.9亿美元(同比+10.8%)[2] - 新西兰对华货物贸易连续8年保持顺差状态,主要出口乳制品、肉类、木材、水果及有机产品等优势品类 [4] 贸易结构与发展阶段 - 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后双边货物贸易增长近300亿新元(约合1280亿人民币),2008-2016年实现首个100亿新元增长,2016-2019年仅用3年达成第二个100亿新元增长 [3] - 合作领域从传统商品贸易扩展至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多元化格局 [3] - 新西兰在华投资集中在农林、轻工、纺织等领域,中国对新投资聚焦乳业、农牧业、环保、飞机制造等 [2] 自贸协定升级成果 - 中新自贸升级协定首创农产品快速通关、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制度,为乳制品、林业等关键领域打开空间 [6] - 电子商务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绿色通道等设计为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提供实践样本 [6] - 协定升级直接推动中澳、中韩等8个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程 [6] 重点合作产业方向 - 食品科学、低碳技术、农业经济、数字贸易、生物制药被列为未来优先合作领域 [1][7] - 新西兰在食品科学、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等领域具备独特资源和技术优势 [4] - 中国通过贸易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同时满足国内市场多元化需求 [4] 历史性合作里程碑 - 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签订全面自贸升级协定的西方国家,首批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创始国 [5] - 开创性实践包括最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OECD成员,唯一与香港建立独立自贸安排的发达经济体 [5] - 合作模式为RCEP框架下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深度互融提供示范 [5][6]
稳就业稳经济 增量政策本月底有望“上新”
新华网· 2025-08-12 13:52
政策举措时间表 - 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扩大投资政策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1]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该工具已在征求意见阶段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通过财政与金融联动 以市场化方式为"两重"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或过渡性融资 [1] - 新工具可填补地方财政紧平衡和专项债资本金比例受限造成的资金缺口 [1] - 重点支持新基建 绿色低碳等投资周期长 收益低领域 [1] 就业支持政策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 [2] - 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 [2]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2] 外贸支持措施 - 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 [2] - 推动汽车 家电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2] - 在轻工 纺织服装 食品等重点行业深入开展产销对接 [2] 政策储备机制 - 坚持常态化 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2] -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 [2] 经济指标表现 - 5月装备制造业PMI为51.2% 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 [2] - 5月消费品行业PMI为50.2% 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2] - 5月制造业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为52.5% 较上月52.1%有所回升 [2] 政策展望 - 后期扩内需将显著加力 重点提振消费 推动基建投资提速 加力稳楼市 [3] - 内需扩张将成为宏观经济景气度的主要支撑点 [3] - 国内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成为稳定经济运行的最大确定性因素 [3]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涨超1.8%,市场聚焦成长风格盈利预期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3:03
创业板50ETF表现及市场动态 -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8月11日单日涨幅超1.8%,其跟踪的创业板50指数(39967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半导体、信息技术、通信和医药等科技领域,成分股以高研发投入和战略新兴特征为主 [1] 行业盈利预测及市场关注度 - 创业板指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被上调,反映成长板块盈利预期改善 [1] - 电力及公用事业、有色、医药、房地产、化工、煤炭、轻工等板块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 [1] - 医药板块交易热度处于80%分位数以上,两融主要净买入医药、电子、计算机板块 [1] - 通信板块融资买入占比达90%历史分位数,主动偏股基金加仓通信、军工板块,调研热度环比上升 [1] - 钢铁板块龙虎榜买卖总额占比持续上升,盈利预测同步上调 [1] 投资工具选择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C(023372)和A类份额(023371) [2]
2025年8月金股组合:8月金股策略,布局新高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4 17:41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提速,"转型牛"得以确立,展望后市中国股市还有新高 [1] - 传统周期动力正在出清、触底和磨底,去库存企稳的能见度在提高,新技术趋势和新消费动向持续涌现,资本开支开启上升趋势 [2] - 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沉,长期国债利率跌破2%,固收产品收益大幅走低,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进一步下降 [2] - 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提速,退市新规、减持新规、内幕交易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提高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 [3] - 行业比较与投资主题: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贴现率下降,讲得出长期逻辑的公司有机会 [3] 8月金股组合 - 银行:招商银行(600036),总市值1,133,812百万,2025E EPS 12.3 [12] - 非银:中金公司(3908)/新华保险(601336),总市值158,901/191,553百万,2025E EPS 1.6/8.6 [12] - 海外科技:腾讯控股(0700)/快手-W(1024),总市值5,031,951/311,825百万,2025E EPS 25.8/4.8 [12] - 电子:寒武纪-U(688256)/芯基微装(688630)/苏州天脉(301626),总市值286,444/16,287/16,224百万,2025E EPS 5.1/2.6/2.6 [12] - 计算机:鼎捷数智(300378)/安恒信息(688023),总市值13,331/6,032百万,2025E EPS 0.7/0.8 [12] 行业及公司观点 银行 - 预计2025年银行业营收承压但净利润将保持正增,息差降幅收窄未来两三年营收增速有望转正 [22] - 招商银行(600036)2404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扩表提速同时全年息差降幅逐季收窄,2404单季净息差为1.94% [27] - 招商银行2404财富管理收入增速转正,其他非息高增且浮盈充足,期末其他综合收益OCI账户债券投资浮盈约191亿 [28] 非银 - 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税对非银行业财务影响有限,证券行业合计债券持仓4.4万亿元,涉及此次增税的3类债券合计2.5万亿元 [30] - 中金公司(3908)2501营收/归母净利润57.2/20.4亿元,同比+47.7%/+64.9%,投资业务同比+54%、经纪业务同比+56%是业绩增长主要原因 [34] - 新华保险(601336)250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19.0%,NBV增长67.9%,个险新单同比增长122.8% [38] 海外科技 - Meta、亚马逊、微软、Alphabet等多家科技巨头2025年累计投资额达3640亿美元,远超预期 [43] - 腾讯控股(0700)2501实现营收1800亿元,同比+12.9%,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同比+22.0%,资本开支为275亿元,同比+91% [46] - 快手-W(1024)2501实现收入326.1亿元,同比+10.9%,DAU、MAU分别为4.08、7.12亿人,可灵AI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单季营收达1.5亿元 [51] 电子 - H20芯片存在安全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 [54] - 寒武纪-U(688256)2501实现营收11.11亿元,YoY +4230%,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大幅转正,毛利率55.99% [61] - 芯基微装(688630)2024年收入9.54亿元,同比增15.09%,中高阶产品占比提升至60%以上 [65] - 苏州天脉(301626)苹果iPhone17Pro及ProMax机型有望导入搭载纯铜VC均热板,后续iPhone18系列有望全系搭载VC [68] 计算机 - 上海市推出总额10亿元的专项补贴券,计划在三年内发放6亿元算力券+3亿元模型券+1亿元语料券 [71] - 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72] - 鼎捷数智(300378)发布智能数据套件及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四大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AIoT指挥中心&工业机理AI套件等多项方案 [78] - 安恒信息(688023)发布DeepSeek安全垂域一体机,恒脑大模型与DeepSeek R1深度适配,构建技术差异化护城河 [83] 机械 - 7月PMI为49.3%,较6月环比下降0.4pct,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86] - 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AGI落地的核心应用场景,特斯拉通过自研机器人本体并绑定真实应用场景,完成算法、硬件和场景的闭环训练 [86] - 恒立液压(601100)线性驱动器项目稳步推进,滚珠丝杠产品已进行送样和小批量供货 [92] - 鸣志电器(603728)混合式步进电机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占据全球市场份额10%以上 [94] 军工 - 抗战80周年阅兵将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体系化成果,涵盖陆、海、空、天全领域 [99] - 阅兵纳入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99] - 中航沈飞(600760)2501实现营收58.34亿元(-38.55%),归母净利润4.31亿元(-39.87%),合同负债54.01亿元,比上年度末增加53.08% [104]
政策发力稳增长,“反内卷”叠加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8-01 15:0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行业,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1] - 2023-2024年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聚焦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电力设备行业目标最高为年均增速9%左右[3] - 2023-2024年多数行业超额完成目标,如汽车行业2023年实际增长13%(目标5%),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增长8.9%(目标5.5%以上)[3] 行业表现数据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均增速7.5%(目标5%),2024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达88.1%[5] - 石化化工行业2023-2024年均增速7.6%(目标5%),2024年乙烯产量3493.4万吨[5] - 建材行业未达目标,2023年下降0.5%,2024年下降1.4%(目标分别为3.5%和4%)[5] - 汽车行业2023年销量3009.4万辆(目标27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5] 新方案预期与风险 - 新一轮方案可能强化产能治理,需关注"保/优/控"产能的指标界定[7] - 产能治理可能面临与生产效益、就业稳定的矛盾,如钢铁行业改造增加吨钢成本[7] - 风险包括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等外部不确定性[6]
金融制造行业8月投资观点及金股推荐-20250730
长江证券· 2025-07-30 2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长江金融行业(地产、非银、银行)和制造行业(电新、机械、军工、轻工、环保)2025年8月投资给出观点,如宏观关注企业盈利和反内卷实效,各细分行业也有相应投资建议 [2][5][9] 各行业总结 宏观 - 6月制造业企业盈利仍弱,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和营收同比回升,但扣除汽车行业利润后不升反降 [10] - 出口支撑营收,但向利润转化不理想,产能过剩下企业盈利能力弱 [10] - 关注反内卷政策操作目标和落地实效,留意7月末政治局会议表述 [10] 地产 - 止跌回稳压力大,政策宽松预期提高,地产股有补涨空间 [11] - 基本面主线选优质房企,弹性主线关注边际改善和债务重组型房企 [11] - 商业地产、物业管理和经纪等领域龙头有中长线配置机会 [11] 非银 - Q2业绩修复有望延续,建议关注业绩高弹性个股 [9][20] - 保险预期价值率提升驱动新业务价值高增,资产端投资收益和利润增长较好 [20] 银行 - 看好银行板块价值重估,调整后配置吸引力凸显 [9][22] - 近期银行股调整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估值将进一步修复 [22] 电新 - 主线底部确立,关注新技术边际变化 [9][27] - 储能中报业绩或超预期,光伏反内卷与电网工程催化行情 [27] - 新技术看好固态电池、HVLP铜箔等方向 [27] 机械 - 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建厂加速受益标的 [9][34] - 注塑机出口有加速趋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34] 军工 - 当前产业景气进入右侧,短中期均有发展机会 [9][36] - 选股推荐受益军贸出口的主机龙头和面向未来发展的优质个股 [36] 轻工 - 新消费成风,传统业务有业绩企稳和高股息机会 [9][39] - 新消费关注新型烟草、IP衍生品等趋势 [40] - 内需造纸和包装有机会,出口关注相关受益公司 [41] 环保 - 垃圾焚烧、水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9][46] - 险资举牌环保公司,偏好垃圾焚烧和水务国资企业 [48] - 关注环保及检测板块可转债和检测服务龙头 [48][52] 各公司总结 贝壳-W - 国内经纪行业龙头,受益市场回暖与政策宽松 [12] - 直营与平台双轮驱动,市占率稳步上行 [12]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4] 华润置地 - 多元地产商,财务、运营等优势助力销售,土储充裕 [15][18] - 减值压力释放,业绩扎实,商业地产优势明显 [1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9] 新华保险 - 弹性领先行业,负债端有改善空间 [21] - 预计2025 - 2026年内含价值增长 [21] 齐鲁银行 - 优质城商行,信贷市占率提升推动资产规模增长 [23] - 业绩超预期,资产质量改善,可转债转股后资本雄厚 [23][26] - 看好估值上行,维持“买入”评级 [26] 阳光电源 - 逆变器及储能龙头,估值处历史底部 [29] - 应对贸易壁垒,竞争优势明显,建议关注底部机会 [29] 明阳智能 - 海风风机龙头,Q2风机交付起量,业绩有望修复 [33] - 下半年海风交付放量,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33] 海天国际 - 注塑机全球龙头,市占率提升 [35] - 受益海外扩产,全球化布局完善,目标内外销各占50% [35] 航发动力 - 航空发动机整机上市平台,资产稀缺,内需、军贸、商用均有机会 [37] - 盈利有望释放,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38] 思摩尔国际 - Glo Hilo新品表现好,份额提升空间大,HNB行业增长快 [40][44] - 雾化业务回暖,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4] 太阳纸业 - 造纸受益“反内卷”,产能增长放缓,价格有望回归健康 [41][45] - 公司有壁垒利润,看好周期上行利润弹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45] 瀚蓝环境 - 业绩有增长空间,项目投运和并购将增厚利润 [50] - 分红持续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50] 广电计量 - 全国性高端制造检测企业,资质良好,优势板块需求改善 [52][53] - 2024年归母净利率提升,聚焦高端制造和科技研发检测 [52] 苏试试验 - 2025年为军工五年规划收官之年,看好军工检测订单释放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反转 [52]
国家育儿补贴重磅发布,母婴消费乘风而起
2025-07-30 10:32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与母婴消费行业分析 政策核心内容 * 全国统一育儿补贴政策2025年预计资金1200亿元,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0.4%[1] * 中央财政按比例补贴东中西部地区(85%-95%),地方可能配套如呼和浩特模式(一孩1万/年,三孩10万/年)[1][4] * 基础补贴标准为每年3600元(每月300元)直至3周岁,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并追溯至2022年1月出生儿童[2] 财政影响 * 全国推广呼和浩特模式需3700亿元[1] * 中央财政为主要出资方,地方配套可能加大财政压力[4] 消费市场影响 * 预计拉动社会零售总额0.2个百分点[5] * 母婴食品等刚需品类受益显著[5] * 中西部地区因生育意愿和收入水平差异受益更多[5] 行业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 * 短期关注辅助生殖(锦欣生殖、国际医学)、母婴健康(华大基因)[11] * 中期关注儿童专用药(华仁三九、康泰生物)[11] * 长期关注专科服务(爱尔眼科、美年健康)[11] 食品饮料 * 婴幼儿奶粉龙头(中国飞鹤、伊利股份)[13] * 乳制品企业(蒙牛乳业、新乳业)受益供给侧出清(奶牛数量减少5%-10%)[13][14] * 推荐伊利股份(奶粉市占率升至第二)、新乳业(低温奶优势)[14] 纺织服装与化妆品 * 童装品牌(森马服饰、安踏)[15] * 婴童护理产品(贝塔酪蛋白AR奶粉等高端产品)[15] * 月子中心服务(盛美拉,客单价8-30万)[16] 轻工行业 * 婴儿尿裤代工(豪悦护理,市占率超10%)[18] * 婴儿湿巾(洁雅股份)[18] * 文具潮玩(晨光股份)[18] 母婴小家电 * 2024年线上销售额53亿元,2017-2024年CAGR 25%[19] * 渗透率仅12%,远低于其他婴童用品[19] * 头部品牌小熊电器(市占率5%)、苏泊尔(市占率4%)[20][21] 港股市场 * 公募基金港股仓位全部持仓17%,可投资港股基金仓位29%[9] * 大众消费板块估值10-20倍,显著低于新消费板块[8] * 周期性行业和大众消费产业链或成下一阶段重点[9] 政策未来趋势 * 可能建立类似养老保险的年度调增机制[6] * 学前教育免费、托育机构建设等配套政策有望跟进[5][6] * 形成从0-3岁补贴到义务教育的政策闭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