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电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刊发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署名文章
搜狐财经· 2025-05-14 19:54
白酒行业 - 白酒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 周期波动是常态 公司坚持"做难但正确的事"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应对市场挑战 [1][14] - 市场竞争本质是产品竞争 需坚守传统工艺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 [13] - 营销力是关键 公司整合文旅资源打造酒旅融合新高地 推动美酒美食融合创造消费需求 [13] - 品牌力建设方面 精准定位消费人群 通过品鉴会 回厂游 封坛活动等创新形式强化品牌特色 [13] 能源行业 - 中国华电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在34个"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449% [3] - 公司推进绿色转型 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 实施燃煤低碳化改造 打造零碳园区和工厂 [3] - 连续13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并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3] 乳制品行业 - 伊利集团构建全球创新体系 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 通过数智化升级实现生产管理优化 [4] - 技术突破方面 将纯牛奶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提升至超90% 解决常温保存技术难题 [10] - 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5家"零碳工厂" 推出6款零碳产品 参与制定11项国际标准 [4] 家电行业 - 海尔集团通过AI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智能家电具备视觉识别和主动服务能力 12万名员工转型AI应用 [4] - 在基础技术 AI生态 场景应用等层面布局 覆盖智慧家庭 大健康 产业互联网三大领域 [4] 金融行业 - 中国银行创新"平台+"模式 强化境内外联动 已为2000家企业提供跨境服务 [10] - 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用户超1亿人 发放贷款2800亿元 构建基于云技术的数字金融体系 [7][8] - 中国平安AI客服年处理18亿次请求 日均赔付7亿元 全年投入10.1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5] 食品制造 - 西凤集团建成全产业链质量溯源体系 融合"智能酿造+数字管控"技术实现品质提升 [6] - 探索"白酒+文旅+文创"新模式 以文化自信推动品牌国际化发展 [6]
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9:05
中美贸易关税调整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双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2] - 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3] - 部分被保留的关税对出口影响仍存在,如鸿利达出口美国产品仍需叠加30%关税(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4] 企业应对措施 - 鸿利达50%营收来自美国市场,已拓展国内市场并将美国贸易占比从80%降至50%,同时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 [11] - 微电新能源美国市场占营收30%,考虑美国建厂并扩大日韩、拉美市场 [5] - 宁波华彩电器启动东南亚建厂计划,预计8月投产,将北美客户产能转移至东南亚 [11] - 新宝股份在印尼增资5000万美元扩大产能,设计产能预计满足大部分目标客户需求 [12] 海运与贸易动态 - 中国始发货量预计5月激增,客户加速提交加急运输订单以赶在90天窗口期前完成清关 [2] - 亚洲至美国航线订舱量过去六周下降30%-60%,5月舱位紧张,需提前预留6月初舱位 [8][9] - 2024年中美双边海运贸易总量1.8亿吨,占全球1.4%,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0% [8] 行业现状与展望 - 照明行业对现有关税政策仍承受不小压力 [6] - 低毛利行业在90天过渡期后压力较大,建议开拓其他市场或布局海外产能 [13] - 部分企业如天振股份已将核心产能迁移至东南亚及美国本地 [12]
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8:1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中美贸易正在重新"活跃"起来。 "一部分客户立刻恢复了生产、出货,一部分还在观望,需要谈新的价格。"5月14日上午,鸿利达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商务官蔡铭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 同日,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勇亦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大幅对华加征关税,公司暂停了出口美国的合作订单。"现在可 以重启了。"他说,当下第一步是清理库存。 罗宾升国际货运有限公司(C.H. Robinson)的预测认为,关税新政策实施迅速,但相关90天"暂停期"对海运而言非常短暂,中国始发货量或将在5月激 增,"我们预计客户将加速提交、加急运输订单,以赶在窗口期结束前完成清关"。 5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表谈话时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 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暂停90天),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暂停 90天)。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5月13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 ...
多家央国企积极开展回购增持计划,国企共赢ETF(159719)、大湾区ETF(512970)配置机遇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5-14 10:28
国企共赢ETF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4日10:10,国企共赢ETF(159719)下跌0.13%,最新报价1.51元 [1] - 近1周累计上涨1.96%,截至2025年5月13日 [1] - 盘中换手率0.74%,成交89.50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2476.88万元 [1]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包含100只成分股(80只A股+20只港股),聚焦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 [2] 大湾区ETF及指数表现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下跌0.08%,成分股中生益科技领涨5.76%,稳健医疗领跌3.47% [1] - 大湾区ETF(512970)下跌1.48%,报价1.2元,近1周累计上涨4.18%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6%,比亚迪权重最高达9.53%,中国平安7.81%,招商银行7.53% [5][7]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动态 - 2025年4月以来超3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涵盖三一重工、美的集团等民企及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等央国企 [2] -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资金加大增持力度 [2] - 截至4月末,上市公司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1100亿元,已签订合同金额约2000亿元 [2] 成分股涨跌及权重 - 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成分股中,中国石油权重15.58%涨0.24%,中国移动权重6.66%涨0.42%,中国中铁权重4.54%跌0.70% [4] - 大湾区指数成分股中,汇川技术涨0.98%权重4.12%,立讯精密跌1.57%权重5.81%,TCL科技跌1.62%权重2.35% [7] 行业展望 - 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财政及货币政策仍有扩张空间,地产行业止跌企稳,央国企价值周期股或现超额收益 [2]
美线货代跌宕30天
中国经营报· 2025-05-13 22:59
关税政策对货运行业的影响 - 中美相互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后,浙江物流公司订单量达到关税战前日均两倍以上,美线市场迅速回暖[1] - 4月9日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后,中美航线货量断崖式下跌,船公司撤线、采购商暂停订单、工厂停止出货,货代行业受冲击最严重[3] - 高关税实施期间转口贸易增多,但美国海关监管趋严导致操作空间缩小[9][10] 海运市场动态 - 4月9日前抢运潮导致上海港美西/美东运价分别达2313美元/FEU和3306美元/FEU,分别上涨6.2%和3.5%,政策落地后分别下跌4.8%和2.4%[4] -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美东航线下跌10.8%,美西航线下跌18%,班轮公司缩减运力仍供大于求[4][5] - 厦门至美西40英尺高箱运价从3月底2200美元跌至4月中旬1600美元[5] 贸易数据变化 - 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订单量三周内从134911标准箱骤降39.9%至81239标准箱[5] - WTO预测中美贸易额可能锐减80%,美国零售联合会预警库存仅能维持25-30天销售[5][6] - 越南4月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34%至12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增长31%至150亿美元[11] 行业转型与应对 - 货代企业加速海外网络建设,美的、海尔等企业推动东南亚/南美供应链本土化[13][14] - 转口贸易风险上升,马来西亚转口关税10%但高科技产品易被查验,越南/韩国加强原产地证打假[10][11] - 货代行业筛选高货值客户,收取押金规避弃货风险,部分转向供应链金融业务[12][14] 原产地规则挑战 - 越南要求加工增值30%或HS编码变更,马来西亚要求增值40%才能获得原产地资格[15] - 美国采用实质性转变标准,审查中国在东南亚工厂的零部件来源和加工增值程度[16] 政策缓和后的市场反应 - 中美取消91%加征关税,保留10%关税,货代积极联系客户恢复发货[17][18] - 银河期货预测将引发美线抢运潮,Flexport首席执行官预判航运业繁荣[18] - 积压货物集中出货可能导致运价大涨,船公司运力缩减加剧供需错配[18][19]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财技秀!拆解真正有效的价值创造公式
搜狐财经· 2025-05-13 17:07
"夫巧言令色,鲜矣仁。"放在今天的资本市场,有些上市公司看似披着"精致财技"的外衣,实则早已背离了价值创造的正道。财报"魔术"、估值"体操"、并 购"花活"层出不穷,堪称"现代版九阴白骨爪",只为博得市场一时欢心,却往往换来估值坍塌、信任崩塌。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但资本运作不应是表演秀,它本应是一场价值的雕刻。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始终认为,真正有效的资本运作,绝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以长期主义 为核心、以战略协同为落点、以市场信任为护城河的一套价值创造公式。 那么,这套公式究竟长啥样?我们今天不妨一探究竟。 一、财技秀≠价值创造:故事讲得再好,也敌不过业绩"骨感" 近几年,资本市场上某些公司似乎患上了"讲故事上瘾症":今天吹新能源,明天蹭AI,后天喊出"科技出海"。一套精妙的资本操作组合拳下来,市值迅速暴 涨,仿佛天要变蓝了。但一查财报,收入增长停滞、净利润原地踏步,现金流更是捉襟见肘。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资本皮影戏"——看起来光鲜,实则空洞。比如,有公司明明主业增长乏力,却频频通过高溢价并购讲述"转型"新故事;又或者靠股权激 励拉拢核心团队,实则掩盖主业滑坡的真相。这种套路,看似在玩"资本创新" ...
海尔集团荣获国家广告研究院品牌实验室AAA级品牌发展力评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3 17:06
行业趋势 - AI大模型等技术爆发式迭代推动品牌价值竞争进入全新维度 数智化驱动成为品牌发展新趋势 [1] - 品牌发展报告正逐渐成为企业除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外 向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展示的新方式 [4] 公司荣誉 - 海尔集团荣获国家广告研究院品牌实验室颁发的品牌发展力评价最高等级AAA级证书 [1][3] - AAA级代表企业在行业内具有领导地位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 评级体系 - 品牌发展力评价基于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 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多维度数据分析 [3] - 评级体系借鉴国内广泛应用的信用评级模式 未来有望成为社会各界与品牌合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3] 公司报告 - 海尔集团发布《2024年度企业品牌发展报告》 聚焦生态化、科技化、全球化和ESG四个关键维度 [3][4] - 报告编制依据GB/T39654-2020《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和《中国企业品牌发展评价(GBMC)指标体系》 [4] 公司实践 - 海尔集团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展现创新思维与实践成果 为同行业企业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4] - 范本体现海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品牌内涵的深度挖掘 彰显生态化、科技化、全球化及ESG实践成果 [4]
汽车之家被海尔收购后发首份1季报 营收净利双降约1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4: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总额人民币14.538亿元(2.003亿美元),同比下降9.65% [1] -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人民币3.566亿元(0.491亿美元),同比下降9.61% [1] - 经调整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人民币4.208亿元(0.58亿美元),同比下降14.8% [1] 股权收购事项 - 海尔旗下二手车平台卡泰驰以18亿美元收购云辰资本持有的公司股份 [2] - 交易完成后卡泰驰将持有公司41.9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2] - 平安产险通过云辰资本继续持有剩余股份,仍为主要股东之一 [2] 管理层变动 - 收购完成后公司现任高级副总裁杨嵩将出任CEO职务 [2]
2025年一季度,康佳集团营收微增、利润暴增的背后,并不是公司主营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5.44亿元 同比增长3.32%[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481.07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5.10亿元实现扭亏 同比增长118.59%[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1.15亿元 同比下降37.73% 归母净利润亏损32.96亿元 同比下降52.31%[2] 盈利质量分析 - 2025年一季度扭亏主要依赖会计政策变更产生非经常性损益5.35亿元[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实际亏损4.41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67亿元略有收窄[4] - 公司主业利润已连续14年亏损 2025年一季度主业继续亏损[2][4] 会计政策变更 - 通过对武汉天源环保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 由权益法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3] - 此项变更使长期股权投资减少5.37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10.74亿元[3] - 产生税后利得约6.52亿元 最终影响金额以审计数据为准[3] 主营业务状况 - 2024年彩电业务营收50.27亿元 同比增长6.78% 但毛利率仅0.49%[4] - 2024年白电业务(空调/冰箱/洗衣机)营收41.27亿元 同比下降3.06% 毛利率7.03%[4] - 彩电业务营收规模仅为TCL等头部企业的零头 呈现"卖得多亏得多"状态[4] 战略转型挑战 - 公司已放弃多元化扩张 回归家电主业并强调深耕核心技术[4] - 在中国家电市场已沦为三线品牌 主业扭亏难度较大[4] - 公司家电主业的护城河不清晰 未能给投资者明确答案[4]
中金:中美关税“降级”的资产含义
中金点睛· 2025-05-13 07:51
中美关税降级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降幅超预期:美国对中国本轮关税由145%降至30%(20%芬太尼+10%对等关税),中国同步取消91%反制关税并暂停24%反制关税[1][2] - 市场反应强烈:恒生指数涨3%、恒生科技涨5.2%,消费电子/家电等出口板块领涨;美股期货涨3-4%,布油涨3.6%至66美元/桶,黄金跌3%至3200美元/盎司[1] - 美国有效税率从17-20%降至16-17%,中国对美出口压力缓解,GDP拖累从1.5ppt降至1ppt[10][19] 关税调整细节 - 原关税结构:145%包含芬太尼20%+对等关税34%+反制91%(50%+41%)[1] - 调整后结构:保留芬太尼20%+对等关税10%,另24%暂缓90天执行[2] - 历史对比:此前市场预期降至80%或54%,实际30%显著优于预期[1][2] 对美国影响 - 通胀影响:PCE或抬升1.4-1.5ppt至4%,CPI同比升1.01%,核心CPI升1.05%[12][15] - 增长拖累:或降低2025年实际GDP增速0.8ppt[12] - 政策空间:若关税再降级,美联储或有望三四季度降息2-3次[17] 对中国影响 - 出口结构变化:4月对美出口回落,东南亚出口激增[8] - 政策对冲需求:财政刺激需求从5万亿降至2-2.5万亿,赤字率抬升从4%降至2%[20] - 港股盈利影响:54%关税下2025年盈利增速或降5ppt至零增长,30%关税下小幅增长2%[19][28] 资产价格影响 - 美股:标普500估值修复至20.6倍,中枢或达5600-5900点(谈判顺利)或4600-4800点(谈判失败)[21][25] - 港股:恒指或波动于20,500-26,000点,建议关注出口链和互联网成长板块[28][29] - 美债:不降息情形下利率中枢4.2-4.5%,降息2-3次对应4-4.2%[33][36] - 外汇黄金:美元指数重回101,黄金短期回调但长期逻辑仍成立[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