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业
icon
搜索文档
伊以冲突升级 全球航运业拉响警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7:21
地缘政治对航运业的影响 - 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关键海上通道面临风险 全球石油供应和贸易关键地区局势恶化 [1] - 伊朗威胁报复 航运公司要求船只谨慎航行 日本邮船 商船三井 川崎汽船率先采取行动 [1] - 投资者预期航运价格上涨 中远海运(00517)和招商轮船(601872 SH)等航运股上涨 [1] 关键水道与航运数据 - 霍尔木兹海峡处理全球约25%石油贸易 红海是集装箱船重要航道 均受地缘冲突影响 [4] - 全球超大型原油运输船队至少10%(约90艘)常驻中东海湾 每日约20艘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4] - 中东干散货贸易占全球总量超10% 散货船价格可能因战争风险溢价上涨 [7] 潜在市场冲击与行业应对 - 若伊朗干扰霍尔木兹海峡运输 油价可能上涨20美元或更多 [7] - 航运辅助服务部门受益 船舶安全保障需求激增 [7] - 安全公司建议商船采取额外防范措施 包括应急演练 避开高危区域 [8] 航运公司运营调整 - 至少两家安全公司建议船只核查与以色列关联方 必要时改道避开伊朗报复风险 [8] - 船运公司面临供应链重新调整 战争风险溢价将剧烈波动 [7]
【财经分析】航运租赁在挑战中稳健前行 仍需合力穿越风浪
新华财经· 2025-06-12 20:16
东疆融资租赁里程碑 - 天津东疆综保区迎来第1000艘租赁船舶,成为全球级船舶租赁中心,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比肩 [1][2] - 最新签约项目为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船,总投资18亿美元,租赁融资12亿美元,创国内跨境联合租赁项目金额和参与成员之最 [2] - 东疆船舶租赁业务中逾半数船舶由中国船厂建造,反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和船东国 [2] 航运租赁市场动态 - 全球航运信贷融资景气指数2023年达62分,同比上升1点,天津金融租赁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4] - 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法规推动新造船市场景气度提升,租赁公司加速布局绿色船舶,如民生金租落地2艘160000TEU集装箱船 [5] - 交银金租等联合签约卡塔尔能源LNG船项目,支撑"一带一路"能源运输通道建设 [5] 行业协作与创新模式 - "银行+保险+租赁"机制实践:渤海银行、中国信保与民生金租合作跨境租赁项目,融资金额近2亿美元,形成全链条本地化运营模式 [7] - 租赁企业转向战略合作模式,如民生金租计划共建北方航运生态圈,从借贷租赁升级为风险共担 [7] - 工银租赁提出"三位一体"发展策略,结合模式创新、规模引领和风险对冲,强化国际协同 [7]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东疆通过政策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支持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海事金融国际竞争力 [8] - 区域探索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新模式,推动中国船舶海工制造业"走出去" [2]
绿色转型加速 集运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期货日报网· 2025-06-12 09:2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集装箱航运业承担全球超过80%货物运输任务,但每年消耗大量船用燃料油,产生占全球总量3%的二氧化碳排放[1] - 传统船用燃料油(HFO/MGO)碳硫含量高,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对气候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1] - 若不采取减排措施,2050年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比当前增加50%-250%,威胁全球气候目标[1] 国际监管框架 - IMO通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要求2030年排放比2008年降低20%-30%,2040年降低70%-80%,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2] - 2025年4月通过的"IMO净零框架"规定:2028年起船用燃料温室气体强度持续降低,未来20年逐步加严,并计划建立全球碳定价机制[2] 技术转型路径 - 替代燃料应用加速:甲醇、LNG、氢燃料成为新造船/改造首选,地中海航运部署LNG双燃料船,长荣海运和ONE订购甲醇燃料船[3] - 船舶设计优化:新船采用船体结构优化、废热回收系统、空气润滑系统等技术提升燃油效率[3] - IMO设立净零基金奖励零碳燃料船舶,航运联盟通过联营模式共享绿色技术[3] 市场结构变化 - 绿色转型加速行业整合:资金雄厚公司更快投资新技术,小型公司面临生存压力或被整合进大型联盟[3] 转型障碍 - 绿色燃料供应不足:氨燃料技术不成熟,加注/储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 - 成本压力:绿色燃料价格高昂,IMO补贴难以完全覆盖,部分成本需航运企业自行承担[4] - 港口配套不足:全球仅少数港口具备绿色燃料加注能力,岸电设施普及率低[4] 政策复杂性 - 航运企业需同时满足IMO框架、欧盟FuelEU Maritime等多重法规,合规成本大幅增加[4] - 部分国家对IMO协议持反对意见,政策协调难度增加企业运营风险[4]
宏观日报:持续关注上游行业价格变化-20250611
华泰期货· 2025-06-11 13:09
宏观日报 | 2025-06-11 持续关注上游行业价格变化 中观事件总览 生产行业:关注能源、航运出口政策变化。 1)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就船舶行动拟议修改方案启动了公众意 见征询程序,根据其发布的文件显示,该机构放宽了对外国船只的审查和收费要求,被航运业和能源业视为一大 利好。拟议修改方案不仅降低了对非美制造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汽车运输船的收费,而且删除了对LNG 运输商未能满足美国船只占比要求的惩罚条款。 服务行业:关注养老服务相关方案推进。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一老一 小"服务方面,财政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老育幼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失能老年人 照护服务,促进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有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确保更好满足 人民群众对"一老一小"方面的服务需求。 数据来源:央视,iFind,华泰期货研究院 行业总览 上游:1)能源:国际油价上行。2)化工:尿素、纯碱价格下行。3)黑色:小幅回落。 中游:1)化工:PTA开工率回升;PX开工率近期回落。2)基建:沥青开工率近期持续回升。 下游:1)地产:一、二线 ...
港股收盘(06.10) | 恒指微跌0.08% 创新药再度发力 黄金、航运股等逆势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6:5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08%报24162.87点 成交额2503.39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跌0.76%报5392.19点 [1] - 中金认为港股在分红稳定回报及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上具备优势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1] 蓝筹股表现 - 中国宏桥涨4.83%报15.2港元 贡献恒指3.15点 因宏创控股拟发行新股收购其关联公司股份 [2] - 比亚迪股份涨3.71%报135.6港元 贡献恒指28.49点 翰森制药涨3.59%报28.85港元 [2] - 理想汽车-W跌2.75%拖累恒指7.25点 银河娱乐跌2.22%拖累恒指2.57点 [2] 热门板块 创新药 - 晶泰控股涨16.7% 乐普生物-B涨11.5% 康方生物涨10.43% 受医保目录调整及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推动 [3] - 里昂研报指出创新药板块上半年反弹因流动性复苏及授权交易活跃 估值修复阶段已完成 [3] 航空股 - 东方航空涨4.08% 南方航空涨3.39% 中国国航涨2.42%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看好国内票价反弹及油价走低 [4] 航运股 - 海丰国际涨6.39% 德翔海运涨5.03% 中远海发涨2.97% 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涨29.5%至1622.81点 因贸易抢运需求激增 [4][5] 博彩股 - 汇彩控股跌8.33% 因娱乐场管理协议将终止 澳博控股涨6.25% 拟收购澳门凯旋门娱乐场物业 [6] 热门异动股 - 德康农牧涨8.3%报79.55港元 5月销售生猪86.94万头 销售收入17亿元 [7] - 新城发展涨7.18% 拟发行2.5亿至3亿美元债券 已选定四家券商 [8] - 龙蟠科技涨6.47% 子公司三金锂电研发固态电池前驱体 正与客户验证高镍及富锂锰基材料 [9] 新股表现 - 容大科技首日涨42%报14.2港元 募资1.312亿港元 主营自动识别与数据收集设备 [10] - 新琪安首日涨21.43%报22.95港元 募资1.64亿港元 为全球领先食品级甘氨酸生产商 [11]
6月下半月价格仍相对坚挺,关注马士基6月最后一周开价情况
华泰期货· 2025-06-10 10: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下半月价格相对坚挺,关注马士基6月最后一周开价情况,部分船司宣布6月下半月涨价 [1][2] - 6月美线运价因供需错配大涨,目前美西运价有见顶迹象,上海至美东美西航线6月运力恢复较快 [3] - 6月欧洲航线运力压力有所下行,6月下半月主要联盟价格均提涨,支撑06合约估值 [4][5] - 8月是传统旺季且7月运力少,仍有涨价预期,关注2025年欧线运价见顶时间及后期下行斜率,8月合约建议套利操作 [6] - 2025年是集装箱船舶交付大年,单边主力合约震荡,套利建议多08空10、多06空10 [8] 各目录总结 期货价格 - 截至2025 - 06 - 10,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所有合约持仓87143.00手,单日成交67155.00手,给出EC2602、EC2604、EC2506、EC2508、EC2510、EC2512合约收盘价格 [7] 现货价格 - 给出各船司上海 - 鹿特丹不同船期线上报价,6月下半月部分船司价格提涨;6月美东美西运价大幅上行,SCFI(上海 - 美西)最新为5606美元/FEU,SCFI上海 - 美东最新为6939美元/FEU [1][3] 集装箱船舶运力供应 - 2025年至今交付集装箱船舶120艘,合计交付运力94万TEU,截至6月7日,12000 - 16999TEU船舶交付36艘,合计54.4万TEU;17000 + TEU以上船舶交付4艘,合计94864TEU [8] 供应链 - 未提及相关核心内容 需求及欧洲经济 - 未提及相关核心内容
整理:每日期货市场要闻速递(6月9日)
快讯· 2025-06-09 07:21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期货市场要闻速递(6月9日) 7.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受谷物、糖和植物油价格显著下跌的影响,5月全球食品商品价格有所 下降。5月FAO粮食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27.7点,比4月份下降了0.8%。 1. 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报2240.35点,与上 期相比涨167.64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1154.98点,与上期相比涨3.3%。 8. 据海关总署公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牧农渔业部 有关乌拉圭豆粕、油菜籽粕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规定,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乌拉圭豆粕、 油菜籽粕进口。 2. 据Mysteel,6月6日山东市场主流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湿熄下调70元/吨,干熄下调75元/吨,2025年6月6 日0时起执行。 3. 根据市场调研,South32澳矿发运时间延迟,首船尚未发出,导致国内到港时间可能延至6月。因此, 本月天津港氧化矿到港量环比下降,澳矿货源紧张局面预计将持续至下周,导致cml澳块报价继续上 涨。 4. 当地时间6月6日上午,宝武与力拓集团联合开发的西坡铁矿项 ...
时报观察 | 做好“双碳”必答题 企业新添加分项
证券时报· 2025-06-09 02:44
从"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本届碳博会上琳琅满目的绿色技术和低碳产品,展现了中国企业对"双 碳"的认知共识:这道"必答题"也是"加分项",既是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责任担当,更是抢占绿色产业 先机、重构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日前在沪举办。探访其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 业已将"双碳"这一"必答题"视为争优的"加分项"。企业在"被动合规"之外,更多了些"主动谋势",通过 搭建绿色"护城河",为未来竞争抢占先机。 "双碳"蓝海之下,一些传统企业也在转型过程中锚定增长新坐标。 河钢集团河钢数字旗下的盈碳科技在本届碳博会上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碳中和数字化平台。3年来,该平 台累计服务超200家工业企业。公司起源于河钢集团内部低碳转型。2023年起,盈碳科技开始面向市场 独立运行。尤其是2025年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需求。 申能集团把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等沙盘模型带到了碳博会现场。据工作人员介绍,绿色甲醇被视 为最重要的绿色替代燃料之一,上海港是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绿色甲醇加注需求量预计将 达40万—50万吨/年。打造与上 ...
《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蓝皮书2024评估报告》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8 15:22
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评估 核心观点 - 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发展水平保持全球前三、国内第一,稳居国际第一梯队[3] - 蓝皮书围绕五大功能定位提出前瞻性政策建议,包括海洋科技创新、国际航运中心引领、海洋事务治理、绿色低碳示范和国际合作标杆[1] 评估体系与结果 评估框架 - 采用5个一级指标(海洋产业创新、航运资源配置、海洋事务治理、绿色发展转型、城市发展实力)和25个二级指标,对标全球20个重点海洋城市[3] 排名表现 - 综合排名:全球前三、国内第一[3] - 细分领域: - 海洋产业创新:国际第一梯队,船厂手持订单规模和海洋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显著[6] - 航运资源配置: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班轮流通性全球领先,活跃度仅次于新加坡[7] - 绿色发展转型:高压岸电连接数量全球第一,替代能源加注设施种类全球第三[7] - 城市发展实力:人才吸引力全球第二(仅次于纽约),科技创新实力突出[8] 优势与短板分析 核心优势 - 海洋产业:依托海洋装备产业链和科创资源,船厂订单和高校教育领先[6] - 航运资源:黄金水道、多式联运网络和深水航道支撑港口吞吐量优势[7] - 绿色发展:高压岸电应用全球第一,绿色港航成效显著[7] 待提升领域 - 海洋事务治理:需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和海事金融服务[7] - 绿色发展:海洋生态治理保护需强化核心竞争力[7] - 城市实力:经济金融能级和城市生态建设需持续发力[8] 发展对策建议 - 强化全球航运枢纽建设,打造现代海洋产业高地[12] - 加快海洋科创驱动,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12] - 推进国际区域合作,锚定绿色生态发展理念[12]
航运价格飙升,美零售巨头被曝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货运成本
观察者网· 2025-06-07 20:42
中美贸易关税与成本分摊 -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等一度要求中方承担关税成本 后经中国商务部约谈改为美方承担全部关税 [1] - 中美暂停关税90天后 美国零售商又试图让中国供应商分摊关税和货运成本 [1] - 美国零售商要求中国及东南亚供应商承担50%至66%的关税成本 包括沃尔玛 塔吉特 耐克等品牌 [2] - 中国供应商表示难以承担高比例成本分摊 部分零售商考虑调整供应链或提高产品价格 [2] - 浙江新德集团已开始支付其输美货物60%的物流费用 [1] 航运市场变化 - 美国零售商利用关税暂停窗口期大量进货 导致航运价格飙升 [4] - 6月美国航线集装箱运费达6000至7000美元 是5月下旬的两倍 [4] - 宁波舟山港至美国西海岸运费从4月的1000美元上涨至3000美元 [4] - 航运公司正全力调配运力 但美线运力缺口仍有上万个集装箱柜 [4] - 马士基集团正调回大型船舶 以补足此前缩减的20%美线运力 [4] 港口与供应链应对 - 宁波舟山港预计6月中旬对美航线可恢复常态化运营 [5] - 港口计划加大舱位供给 提升码头效率 加强空箱保障等措施 [5] - 服装等传统行业因利润率低 小型供应商恐难负担额外运输成本 [4] - 航运公司预计未来几周价格仍高于正常水平 正在恢复4月削减的运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