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分析师:关于特斯拉,这是马斯克最重要的一句话,跟小米YU 7有关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20:23
特斯拉战略方向 - 马斯克强调长期发展重点为自动驾驶和Optimus机器人[1] - 公司将在40天内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完全自动驾驶的Cybercab 初期部署10辆 计划几个月内扩展到1000辆[3] - 优先在特斯拉友好州(德克萨斯 内华达 加利福尼亚 佛罗里达)部署服务 最终形成"枢纽-辐射"网络模式[3]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特斯拉坚持"视觉优先"技术路线 认为多传感器系统容易产生混淆导致事故[4] - 马斯克指出美国缺乏联邦自动驾驶标准 呼吁制定统一国家法规[4] - 公司可能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开放FSD授权 但摩根士丹利认为其重要性已降低[4] 市场竞争格局 - 小米YU7成为特斯拉新竞争对手 外观设计高端(类似法拉利/阿斯顿马丁)但价格亲民(与丰田凯美瑞相当)[1][4][5] - 摩根士丹利质疑特斯拉是否应继续推出传统方向盘电动车 建议专注前沿技术领域[5] - 小米YU7的性价比优势给特斯拉带来市场竞争压力[4]
中国最新六大科技企业!!
Datayes· 2025-05-22 19:51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指跌0.23%,深成指跌0.72%,创业板指跌0.96%,北证50大跌6.15%,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成交额缩量747亿元至11398亿元 [5] - 银行股逆势上涨,青岛银行、渝农商行涨幅居前,银行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5][8] - 微盘股交易拥挤导致抛售,北证50单日跌幅达6% [1] 外围市场影响 - 美债风险爆发,20年期美债标售遇冷导致股债汇市场动荡,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5.09%,10年期升至4.60% [2] - 美股三大指数创一个月最大跌幅,外资对美债需求减弱,德意志银行警告美国财政风险上升 [3] - 比特币突破1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自特朗普当选以来累计涨幅超60%,成为避险新选择 [3] 板块与个股动态 - AI智能体概念活跃,昆仑万维因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涨停,但产品因用户量过大出现卡顿 [5] - 创新药概念持续走强,三生国健实现4连板 [5] - 固态电池行业迎来标准制定,《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发布 [7] - 比亚迪4月电动车登记销量同比增169%至7231辆,特斯拉销量大跌49%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0.82亿元,基础化工行业流出规模最大(70.65亿元),银行、国防军工、传媒获净流入 [8][9] - 北向资金总成交1202.72亿元,五粮液成交3.68亿元,招商银行、贵州茅台等蓝筹股受关注 [10][12] - 知名游资活跃,北京光华路买入昆仑万维2.95亿元,成都系买入1.18亿元 [15] 政策与行业进展 - 证监会表示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新案例落地 [7] - 央行计划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维持流动性充裕 [7] - 高合汽车启动盐城工厂复工环评,维持15万年产能计划,并向未提车用户退款 [7]
龙头跌停——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9:30
美债拍卖与市场反应 - 美国财政部拍卖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 得标利率达5.047% 创2023年11月以来新高 [1] - 金融机构对美国资产态度谨慎 导致美股盘中大幅跳水 [1] -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日本国债标售遇冷 美债拍卖需求疲软等因素引发市场担忧 [1] - 关税降级和美债到期高峰期推动美债利率上行 符合宏观预期 [1]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上证指数跌0.22% 深证成指跌0.72% 创业板指跌0.96%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1万亿元 较昨日缩量逾700亿元 [2] - 个股普跌 887只上涨 4451只下跌 中位数跌幅1.40% [3] - 北证50指数大幅调整 此前自4月7日低点反弹50% [4][5] 市场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面临两大压力位:3月高点及去年11-12月高点连线 [3] - 支撑位关注3356点(5月19日低点) 3277点(4月30日低点)及4月10日跳空缺口 [3] - 本轮修复行情已持续25个交易日 或面临波段方向选择 [3] 板块与行业表现 - 银行 运输设备 石油 保险板块领涨 [7] - 军贸概念 军工信息化 Sora概念冲高回落 为仅有的收红概念板块 [7] - 高股息方向表现突出 投机情绪退潮 中毅达等龙头股跌停 [6][8] 电动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4月登记量7231辆 同比增169% [10] - 含插电混动车型后 比亚迪总销量同比跃升359% 特斯拉销量同比跌49% [10] 市场策略观察 - 小盘股 微盘股需关注中证1000 国证2000等指数走势 历史显示过度拥挤后需经历回调整理 [6] - 金融股 食品饮料等蓝筹方向值得研究 但需等待大盘明确方向后介入 [10]
传高合汽车将复活,黎巴嫩公司注资7.2亿成立合资公司
金融界· 2025-05-22 17:43
多家媒体报道,此前爆雷的高合汽车即将复活。天眼查APP显示,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成 立,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新的高合汽车是一家合资公司,其中黎巴 嫩公司EV Electra Ltd.出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占股69.8%;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 司出资4326.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占股30.2%。 据悉,这次充当高合汽车"白马王子"的EV Electra Ltd.是一家黎巴嫩电动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17 年,总部位于黎巴嫩Khalde,在加拿大、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对于高合而 言,成立新公司,或许是其重启的希望。此外,EV Electra Ltd.的加入,或许可以帮助高合开辟国外市 场,进一步提升销量。不得不说,高合是幸运的,绝大多数爆雷的新势力车企几乎都没有翻身的可能, 高合却等来了新的投资人。不过即便复活,高合的前进道路依旧坎坷,如果不能提升销量早日盈利,极 有可能重蹈覆辙。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刘航 此前高合汽车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爆雷,其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已于20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观察者网· 2025-05-22 14:47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NBC)采访,提及中美科技竞争时表示:中国拥有数量惊人的杰出人才,中国的实力不一般 (special),但身处中国之外的大多数人对此缺乏认知。 马斯克先谈到了人工智能(AI)发展的电力问题,认为中国发电能力远超美国。 "中国有许多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发电厂,我们认为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马斯克提到他发布过 的一张两国发电量对比图,"中国的发电量看起来就像一枚火箭进入轨道,而美国的发电量却停滞不 前。" 他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的发电量将达到美国的2.5倍,而且有望达到美国的3到4倍。 马斯克接受CNBC记者采访 主持人随后把话题转向中美科技竞争:"有意思的是,在谈到中国时,我们会想到电动汽车、自动驾 驶、电池、太阳能发电,顺带一提,最近甚至还有生物技术。他们在某些重要领域是否领先我们?" 马斯克在回应时表示,美国在突破性创新方面仍然具有优势。 "但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拥有的杰出人才数量惊人,他们工作非常勤奋,中国人才规模之庞大令人震 惊。" 他说:"我很钦佩中国的实力。我觉得身处中国之外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中国的实力 ...
马斯克:除非我死,5年内特斯拉CEO还是我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48
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权 - 埃隆·马斯克强调对特斯拉拥有合理控制权是留任首席执行官的最重要因素,比起薪水更关心控制权 [2] - 马斯克目前仅持股12.77%,若要实现"25%投票权"的目标需在年内增持价值约800亿美元的股票 [11] - 马斯克警告"没有绝对控制权,我不会押注特斯拉的未来",为董事会画下红线 [11] 特斯拉Robotaxi计划 - 公司将于6月底在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首批10辆Model Y将搭载"无监管FSD" [2][7] - 初期服务将限制在奥斯汀北部路况简单的商业区,车内取消方向盘仅保留紧急停止按钮 [7] - 计划每周增加10辆车,谨慎扩张以证明安全性,目标是到2026年底在美国部署数十万至百万辆 [7][8] - 将推出类似优步的服务让车主出租自动驾驶汽车赚取收入 [8] 特斯拉财务状况 - 一季度净利润暴跌71%,现金流降至负12亿美元为2018年以来首次告负 [2][11] - Robotaxi的百亿美元级投入全靠资本市场输血 [11] - 公司计划通过FSD系统授权给传统车企每年获20亿美元分成,并推动星链分拆上市套现资金 [11] 生产与技术挑战 - 奥斯汀工厂正调试Cybercab产线,目前每53秒下线一辆Model Y,但需达到每5秒生产一辆Robotaxi的速度 [11] - FSD系统在复杂路口识别错误率仍比人类驾驶员高47% [7] - 引入三重保险机制:远程监控中心、安全员紧急制动、冗余制动系统 [7]
马斯克放话"除非死了"也要干特斯拉!押注机器人革命,这场豪赌能赢吗?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36
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权与未来规划 - 马斯克宣布未来五年将继续执掌特斯拉,强调其领导对公司未来的重要性 [2] - 特拉华州法院否决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方案,但特斯拉任命新董事杰克·哈通以平衡权力 [2] - 超过70%的投资者因马斯克的领导而选择投资特斯拉,其持股比例为25% [2] 特斯拉的技术革命:Robotaxi - 特斯拉将在6月底于得州奥斯汀推出首批10辆无方向盘Model Y组成的Robotaxi车队,搭载L4级无人驾驶系统 [3] - 预测2026年特斯拉将拥有数百万辆全自动驾驶车辆,通过"共享+订阅"模式颠覆传统车企盈利逻辑 [3] - 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算力预计2025年跻身全球前五,提升FSD训练效率千倍 [3] 特斯拉的技术革命:Optimus人形机器人 - Optimus原型机已能完成电池分拣、工具操作等复杂任务,手部22个自由度可穿针引线 [4] - 2025年计划投入5000台Optimus进行工厂测试,2026年目标产量5万台,单价可能降至2万美元 [4] - 华为和小米等竞争对手在机器人领域快速进步,特斯拉的先发优势面临挑战 [4]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突破 - 柏林工厂的固态电池产线将于三季度试生产,能量密度达50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成本下降40% [4] - 搭载固态电池的Model 2基础款在中国区售价仅16万元,五年可省燃油费8万元 [4] - 4680电池能量密度较2170电池提升5倍,生产成本降低54%,已在Cybertruck上实现装车 [5]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挑战 - 4月德国销量同比暴跌45.9%,瑞典市场跌幅达80.7%,受政治立场影响 [5] - 欧洲多地抗议活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比亚迪通过元PLUS等车型在20-30万元价格带竞争 [5] - 特斯拉依赖Model 3/Y的老款车型,面临产品更新压力 [5] 特斯拉的未来战略与行业影响 - 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未来押注于Robotaxi、Optimus和固态电池三大技术革命 [3][4][5] - 特斯拉试图通过技术突破重新建立成本优势,应对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4][5] - 马斯克的五年承诺被视为对特斯拉未来方向的关键保障,但也面临法律和市场双重压力 [2][5]
美债突发!道指跌逾800点,黄金又涨了!
第一财经· 2025-05-22 07:3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下挫 道指跌816 80点 跌幅1 91% 纳指跌1 41% 标普500指数跌1 61% [1]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升至5 09%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11 5个基点至4 59% 2年期美债涨4 7个基点至4 01% [1] - 美国财政部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 反映投资者对政府财政轨迹的担忧 [1] 政策与宏观经济 - 特朗普减税提案可能使联邦政府36 2万亿美元的债务再增加3万亿至5万亿美元 [2]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表示税收法案使经济预测复杂化 美联储可能采取观望态度 [2] - 投资者担忧减税法案通过将加剧债务水平和通胀压力 推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 [2] 个股表现 - 特斯拉收跌2 7% 马斯克承诺未来五年继续领导公司 [2] - 明星科技股普遍下跌 苹果跌2 3% 英伟达跌1 9% 亚马逊跌1 4% 微软跌1 2% Meta Platforms跌0 2% 谷歌逆势涨2 8% [3] - 联合健康跌5 1% 因被曝秘密向疗养院支付奖金 汇丰将其评级下调至持有 目标价从490美元下调至270美元 [3] - Target跌5 2% 因下调年度展望 反映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减少的担忧 [4] - 耐克跌超4% 公司宣布6月起部分产品涨价2-10美元 [5] 其他市场动态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 6% [6] - 国际油价下跌 WTI原油跌0 74%至61 5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0 72%至64 91美元/桶 [6] - 避险情绪推高金价 COMEX黄金期货涨0 88%至3309 30美元/盎司 [6]
马斯克持续采购英伟达、AMD芯片
经济日报· 2025-05-22 07:27
芯片采购与产能扩张 - 特斯拉和xAI将继续采购英伟达和AMD的芯片 [1] - xAI已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Colossus工厂安装20万组GPU [1] - 计划在孟菲斯地区之外建设安装100万组GPU的新厂房 [1] AI基础设施挑战 - AI行业面临三大限制因素:芯片、变压器及发电量 [1] - 预测2026年中期将出现重大发电量短缺 [1] - 变压器短缺问题已解决 发电量将成为主要瓶颈 [1] 公司运营动态 - 特斯拉位于纽约州水牛城的Dojo超级电脑已用于训练Autopilot和Optimus系统 [2] - 马斯克确认未来五年将继续担任特斯拉CEO [2] - 不排除特斯拉与xAI合并的可能性 但需股东同意 [2] 供应链管理 - 马斯克曾要求英伟达优先向xAI交付GPU订单 [2] - xAI因此比特斯拉更早获得芯片供应 [2] - 未透露具体已订购的芯片数量 [1]
电车电池成主力,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增长并“转向”
环球时报· 2025-05-22 07:03
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增长 - 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 这是七年来首次增长 [1] - 增长动力来自绿地投资和并购活动 绿地投资同比增长21%至59亿欧元占总投资59% 并购同比增长114%至41亿欧元 [1] - 电动汽车及电池项目主导投资 主要推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和吉利 [1] 投资目的地变化 - 德国 法国和英国在中企投资中份额从2019-2023年峰值52%降至20% 高成本 严格监管和投资转向中东欧是主因 [1] - 匈牙利成为中企投资新宠 2024年吸引中国对欧直接投资31% 十大持续投资项目中有4项位于匈牙利 包括比亚迪 宁德时代 欣旺达 亿纬锂能项目 [2] 投资复苏原因 - 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全球市场紧张带来本地化压力 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尤其清洁技术领域 [2] - 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在欧投资可能进一步增长 [2] 潜在挑战 - 新宣布项目价值同比下降79%至31亿欧元 3个大型项目取消 欧洲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和贸易壁垒可能抑制投资 [2] - 欧盟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24个成员国建立外资审查机制 新版《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条例》扩大强制性审查行业 [3] 行业动态 - 腾讯收购波兰游戏公司Techland 海尔收购开利商用制冷是近年并购亮点 [1] - 欧洲商业团体称中国政府近期为高层沟通提供机会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表示双方高层交流密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