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东峰集团: 东峰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更新版)
证券之星· 2025-06-18 19:1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9亿元,同比下降425.16%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6亿元,同比下降8.89% [5] - 截至2024年底,母公司剩余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4.71亿元 [4] 业务板块分析 新型材料业务 - 新能源新型材料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产品价格下降,收入同比下降65.33% [51] - 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了厚度5微米的超薄隔膜技术 [9] - 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已进入样品测试阶段 [12] - 与三孚新科合作开发复合铜箔/铝箔集流体等锂电材料 [12] I类医药包装业务 - 已完成医药包装业务板块股权整合,收入同比下降4.94%(同口径) [51] - 正在推进重庆、常州、泰兴等地的新建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 [18] - 已与费森尤斯、武田药品等外资药企展开合作 [19] 印刷包装业务 - 已完成对原印刷包装业务的全面剥离 [20] - 烟标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1.85% [51] 研发与技术进展 - 2024年新增申请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 [27] - 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发无负极电池技术,已获1项发明专利 [20] - 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高阻隔功能包装材料 [21] - 博盛新材完成9-10微米薄型化高强度隔膜开发 [23] 战略转型与布局 - 公司持续推进"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战略 [29] - 终止盐城博盛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二期,将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10] - 控股股东变更,衢州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39] - 未来将重点发展新型材料和I类医药包装两大核心业务 [38]
华盛锂电: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进展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6:20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同意控股子公司祥和新能源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碳酸乙烯酯项目(一期3万吨)[1] - 项目由祥和新能源作为实施主体,授权公司总经理及管理层全权负责具体实施[1] 土地竞拍情况 - 祥和新能源竞得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盐化工产业园宗地编号G(2025)012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未披露[2] - 土地位于云梦县华祥一路以北、盐发大道以东、华祥二路以南,用途为年产6万吨碳酸亚乙烯酯项目(一期3万吨)建设[2] - 土地出让方为云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 项目影响 - 竞得土地将用于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 - 项目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预计不会对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2] 后续事项 - 祥和新能源需缴纳地价款并办理权属证书,项目建设需取得政府审批[2] - 公司将推进投资事项落实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五矿新能: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锂科转债”跟踪信用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9:34
关于"锂科转债"跟踪信用评级结果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证券代码:688779 证券简称:五矿新能 公告编号:2025-029 转债代码:118022 转债简称:锂科转债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前次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锂科转债"前次 信用等级为"AA",评级机构为中诚信国际,评级日期为 2024 年 6 月 24 日。 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在对公司经营状况及相关行业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的 基础上,于 2025 年 6 月 16 日出具了《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中诚信国际维持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维持"锂 科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 本次跟踪评级报告已于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 特此公告。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前次债券评级: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锂 科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 ? 本次债券评级:公司 ...
厦钨新能(688778) -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1-5月经营情况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2025-06-18 17:47
证券代码:688778 证券简称:厦钨新能 公告编号:2025-036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 1-5 月经营情况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一、2025 年 1-5 月主要经营情况 2025 年 1-5 月,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新能源材料产品实现销量约为 4.76 万吨,同比增长约 20.95%,其中:随着国家 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品纳入"两新"政策支持品类,以及 AI 功能在 3C 产品应用的不断创新,带动公司钴酸锂需求进一步提升,2025 年 1-5 月公司实现钴酸锂销量约为 2.23 万吨,同比增长约 53%;新能源汽车市场延 续良好表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 年 1-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量分别完成 569.9 万辆和 560.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5.2%和 44%,公司实现三 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销量为 2.36 万吨,同比增长约 2%,其中磷酸铁锂 连续数月出货达千吨级,销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二、相关风险提示 上述主要经营数据为公司初步核算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具体准确的数据 以公司后续正式披露的定 ...
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南京日报· 2025-06-17 07:53
深化改革部署 - 南京市委全会部署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计划2025年实施十个方面37项改革任务 涵盖九大领域和改革组织领导 [1][2] - 重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市属国企重组整合 营商环境优化等"多领域一集成"改革任务 打造南京特色改革品牌 [2] - 江宁区将深化开发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创新 激活重点园区体制机制竞争力 推行工业领域AEO认证试点 提升营商生态 [3] 科技创新实践 - 六合区探索"大学+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模式 创新港已集聚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9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引进130个人才和产业化项目 [4] - 六合高新区将通过机制整合和流程再造 推动科技产业资源集聚成链 加快形成标志性成果 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 农村改革进展 - 南京在全省率先整市推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 高淳区完成全省首笔农业碳汇交易 [5] - 溧水区创新"交邮快供+"融合服务模式 整合公交邮政快递供销资源 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通道 [5][6] - 将加快区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优化三级物流网络 拓展"交邮快供+N"融合场景 包括校园邮局 文旅融合等 [6] 企业全球化发展 - 龙蟠科技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 已形成锂电池材料 氢能催化剂等八大产品系列 近期成为"苏超"战略合作伙伴 [7] - 乐鹰科技作为中央厨房设备培育独角兽 产品销往日本等数十个国家 正推动产业链协同和数智化发展 实现从"设备出海"到"规则出海"升级 [7][8]
闽企航母启航:一文看懂五大上市公司实力与走向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09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成立 -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整合冶金、轻纺、机电三大板块,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员工5万余名,旗下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727亿元 [1] - 集团通过注入福建省冶金控股80%股权和福建省轻纺控股100%股权,实现对钢铁、钨业、新能源、造纸等关键领域的全产业链掌控 [4] - 领导班子呈现"老中青"梯队配置,包括技术型管理者杨方、国企改革专家侯孝亮、轻纺系统黄金镖和三钢集团何天仁等产业实干家 [4] 厦门钨业 - 拥有全球20%钨资源储量,在泰国建设钨丝生产基地,采用"智慧拉丝"技术生产直径0.03毫米的光伏用钨丝 [6] - 研发的离子注入钨靶材打破美日垄断,进入台积电7nm芯片产线 [6] - 2024年在钨价下跌15%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溢价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3%,每年投入营收的5%用于研发 [7] 厦钨新能 - 通过"NL结构"正极材料创新,用锰元素替代部分钴镍,使动力电池成本降低30%,能量密度提升15% [9] - 技术适配固态电池体系,AI视觉检测系统能捕捉0.01毫米的晶格缺陷 [9] - 成为宝马i系列电动车独家正极材料供应商,2025年规划10万吨新产能将使其跻身全球前三 [9] 福蓉科技 - 研发"超弹铝材"在0.5毫米厚度下能经受20万次弯折,应用于折叠屏手机 [11] - 纳米级阳极氧化技术使铝材表面形成蜂窝状氧化膜,保持金属质感同时提升5倍耐磨性 [11] - 拿下苹果、三星70%的中框订单,在小米MIX Fold3上实现"零孔洞"转轴结构,将折叠屏厚度压缩到10毫米以内 [11] 三钢闽光 - 投入30亿建设智能炼钢系统,转炉终点碳温双命中率从65%提升至92% [13] - 与比亚迪联合研发"刀片电池壳专用钢",强度提升30%同时减重20% [13] - 独创"钢化联产"模式利用高炉煤气发电,年节电量可供50万户家庭使用 [13] 青山纸业 - 全球首创"竹浆替代木浆"技术,每生产1吨纸少砍3立方米森林 [15] - 竹子年生长量是树木的3倍,固碳能力更强,2024年绿色产品销售额占比达45% [15] - 研发食品级涂布牛卡纸进入伊利、蒙牛供应链,在建竹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后绿电自给率将突破70% [15] 未来发展计划 - 推动三钢闽光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7年人均产钢量目标突破1500吨 [17] - 三年内投入50亿元攻坚稀土永磁电机、氢能储运等关键技术 [17] - 启动福蓉科技分拆上市预案,筹划厦钨新能科创板二次融资 [17]
申达集团张国平:创新驱动与生态共赢 构建新能源材料新增长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6:37
新能源材料产业 - 复合集流体及基膜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市场爆发关键期,在提升电池性能同时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3] - 复合集流体通过金属-高分子材料复合结构解决传统铜铝箔易刺穿、能耗高等问题 [3] - 复合集流体技术创新聚焦材料与工艺双重突破,材料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并延长循环寿命,基膜向耐高温超薄PET、PP转型降低热失控风险 [3] 申达集团战略布局 - 公司为响应"双碳"战略投资扬州纳力、扬州博恒两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聚焦新能源复合集流体领域 [3] - 扬州纳力成立于2022年1月,研发生产的新型复合集流体产品填补国际国内技术空白,在江阴、美国、日本、韩国设有全资子公司 [3] - 扬州博恒成立于2022年9月,总投资106亿元布局新能源复合集流体基膜和高端光学膜,已与国内外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吸引中金资本等优质资本加盟 [3] 技术突破与产能进展 - 扬州纳力拥有1300余项专利,自主研发复合集流体正极铝箔、负极铜箔、纳米涂碳三大类材料产品 [4] - 扬州博恒全球首条新能源材料专用超薄增强薄膜生产线已投产,首批产品下线实现国内自主技术突破,打破日美韩市场垄断 [4]
莱茵为恩捷股份进行ESG报告独立鉴证
证券日报· 2025-06-13 15:45
ESG战略与认证 - 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与运营,2024年实现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协同突破 [3] - 第三方机构莱茵技术为公司ESG报告提供独立鉴证,证明报告客观真实,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 [2] - 独立鉴证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通行证" [3] 绿色能源转型 - 公司绿电使用率达59%,核心基地实现近100%绿电覆盖 [3] - 已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明确2035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的目标 [3] - 2025年目标为国内基地实现100%绿电 [3] 技术创新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6.52% [3] - 累计持有锂电池隔膜专利482项(含38项国际专利) [3] 社会责任履行 - 员工累计培训课时达21.2993万小时 [3] - 通过产业帮扶、教育捐赠等项目回馈社会 [3] - 荣获"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五星金奖"等多项荣誉 [3]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公司是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2] - 将持续优化ESG治理体系,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低碳化转型贡献力量 [3]
德方纳米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增超500% 子公司三次“引战”投后估值升至21.9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30
德方创域增资扩股 - 德方纳米旗下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完成年内第三次增资扩股,投后估值攀升至21.97亿元 [1] - 三次增资投后估值分别为19.47亿元、20.97亿元、21.97亿元 [1] - 最新增资方包括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2] 德方创域财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底,德方创域总资产11.39亿元,净资产4.02亿元 [3] - 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4.60万元,净利润亏损4451.64万元 [3] - 增资协议要求2025-2028年累计扣非净利润达标,否则触发回购条款 [3] 补锂增强剂业务表现 - 2024年德方创域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较2023年增长300% [1]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1] - 德方纳米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5.52%) [4] 德方纳米整体经营 - 2024年公司营收76.13亿元(同比-55.15%),净利润亏损13.38亿元(同比减亏)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04亿元(同比+5.90%),毛利率环比转正至0.30% [4] - 2024年研发投入2.48亿元,聚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锂电生态材料创新 [5]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自热蒸发液相法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补锂增强剂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持续推进新一代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产品研发 [5]
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23格林G1”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27
信用评级结果 - 东方金诚维持格林美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23格林G1"信用等级为AA+ [4][3] - 评级模型输出结果与信评委最终评定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主体信用模型得分为AA+ [5] 业务运营 - 公司形成"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毛利率15.29% [5][33]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77.59%,其中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镍资源收入58.48亿元同比增143.47% [33][40] - 城市矿山业务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动力电池回收量同比增长41% [33][42] 技术优势与产能 - 2025年4月量产超高镍9系核壳前驱体,技术全球领先并锁定日韩欧洲订单 [7][39] - 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产能(控股11万金吨),全球MHP镍产能前三 [7][39]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18.9万吨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钴全球市占率25%以上 [36][39]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723.2亿元,资产负债率65.18%,全部债务343.65亿元 [6][3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0.55亿元,EBITDA利息倍数3.99倍 [6][33] - 在建项目总投资157.71亿元,已投入138.04亿元,主要集中于印尼镍资源项目 [45][47]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渗透率40.9%,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显著 [18][20] - 全球镍资源预计2030年供应紧缺,湿法工艺镍因低碳属性享受绿色溢价 [26][27]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爆发期,2030年国内年报废量或超5000万辆 [28][32] 同业比较 - 格林美资产规模667.97亿元低于华友钴业(1365.91亿元),毛利率15.29%高于中伟股份(12.12%)[5][33]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21.56%优于厦门钨业(16.40%),但低于华友钴业(2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