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传递什么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5-21 03:19
宁德时代H股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H股5月20日挂牌首日高开超12%,收盘报306.2港元/股,涨幅16.43%,成交额超82亿港元 [2] - H股较A股溢价7.4%,打破港股长期折价惯例,汇率换算后A股收盘价为263元/股 [2] - 发行阶段H股首发价创10年最低折价率(较A股仅折价6.5%),国际配售获15.17倍认购 [4] H股溢价驱动因素 - **港股流动性改善**:4月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激增1.4倍至2700亿港元,资金持续流入离岸中资资产 [3] - **标的稀缺性**: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竞争壁垒强,盈利增速与质量双高,国际投资者对新能源资产需求旺盛 [4] - **发行结构优化**:公开发售股份仅占7.5%,机构持股占比高,投资行为更注重长期价值 [5] 行业对比与趋势 - 对比历史案例:中国中免H股发行价较A股折让27%,美的折让20%,宁德时代溢价现象显著 [3] - AH股溢价率收敛:恒生AH股溢价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跌10%至133点,H股估值修复明显 [5] - 未来趋势:万亿市值企业H股发行折价幅度或持续收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将加速赴港上市 [5][6]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机构预期宁德时代H股大概率纳入恒生指数、MSCI及港股通,吸引被动资金配置 [2] - 港股国际化优势凸显,比亚迪等企业已通过港股配售融资,成为连接全球资本桥梁 [5] -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为"A+H"上市理想窗口期,新能源企业将获境内外机构青睐 [6]
宁德时代港股“首秀”亮眼摘得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桂冠
证券时报· 2025-05-21 02:13
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5月20日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1] - 港股首日开盘大涨12%,收盘涨幅达16.43%至306.20港元/股 [1] - 香港公开发售获151.1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5.17倍认购 [1] - 最终发售价263港元/股,全球发售净筹资约353.312亿港元 [1] - 暗盘交易已提前上涨8%,港股股价高于A股价格 [2] 上市进程 - 从申报到上市仅用3个多月:2月11日递表,3月25日获备案,4月11日通过聆讯 [1] - 公开发售份额仅占7.5%,绝大部分配售给机构投资者 [2] - 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包括中石化、高瓴资本等,合计认购203.71亿港元(占募资额66%) [3] 资金用途 - 募资90%将用于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 [4] - 匈牙利项目规划三期共100GWh年产能,总投资不超过73亿欧元 [4] 公司战略 - 公司定位从电池制造商升级为零碳科技公司 [4] - 过去10年研发投入超700亿元,拥有专利超43000项 [4] - 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连续5年新增专利数行业第一 [4] 市场影响 - 香港财经界高层集体出席上市仪式,显示对新能源龙头的重视 [1] - 上市将提升港股流动性,促进市场结构优化 [3] - 项目主要满足欧洲等海外市场对动力/储能电池的需求 [4]
【上市服务】致同助力宁德时代登陆香港联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5-20 22:36
宁德时代H股上市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完成"A+H"双资本平台布局 [3] - 全球发售1.356亿股 每股发售价263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约356.57亿港元(约46亿美元) 为香港近四年最大规模IPO [3] -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建设 加速欧洲本土化产能落地 标志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从"产品出口"向"资本+技术+标准输出"升级 [4] 发行创新亮点 - 定价打破常规: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项目 价格上限较A股收盘价零折扣 改变中资企业港股上市普遍折价模式 [4] - 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吸引中石化(香港)、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21家顶级机构 累计锁定26.28亿美元 [4] - 认购热度破纪录:香港公开发售获151倍认购 国际发售获15倍认购 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新能源领军者的价值重估 [4] 上市进程与中介服务 - 从启动到上市不足6个月 刷新中概股境外发行备案时效纪录 [6] - 关键时间节点:2024年12月26日公告筹划H股上市 2025年2月11日递交申请 2月28日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 5月12日启动招股 5月20日挂牌 [6] - 致同提供全链条服务 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审阅、内控咨询、准则差异转换及聆讯回复等 高效协同多家顶尖中介机构 [6]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A+H"模式成为中企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路径 [8] - 宁德时代从2018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到本次H股上市 实现从本土龙头到全球领袖的跨越 [8] - 中欧绿色产业合作示范项目匈牙利基地建设 体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布局进入新阶段 [4][8] 专业团队背景 - 致同组建跨境专业团队 核心成员包括: - 吴嘉江:主管香港审计业务 20年IPO经验 精通HKFRS/IFRS/US GAAP [9] - 殷雪芳:30年境内IPO审计经验 专注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 [10] - 林慧平:15年审计经验 覆盖内地与香港两地汽车及新能源行业 [11] - 夏其才:30年金融咨询经验 擅长上市咨询及并购重组 [12] - 郑海霞:15年审计服务经验 专注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 [14]
128天闪电上市,宁德时代的“阳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2:14
作 者丨费心懿 编 辑丨张星 5月2 0日,香港交易所的电子钟指向9 : 3 0,大厅中央巨幅屏幕代码0 3 7 5 0下方跳动的数字,瞬 间吸引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 宁德时代从启动到完成港股上市仅用时1 2 8天,是备案制以来最快完成境外发行备案的上市企 业, 实现"A+H"上市,加速其全球化布局。 最终,港股挂牌的首日,截至发稿前宁德时代港股股价全天最高一度涨超1 8%,H股最新市值 1 . 2 9万亿港元。 从受理到完成仅历时2 5天;从2 0 2 5年2月11日递交香港上市A1申请,仅用2个月即通过港交所 聆讯, 用不到1 0 0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上市 。 顶格定价 据悉,此次宁德时代全球发售1 . 3 5亿股,发行价格为2 6 3 . 0 0港元/股,募资3 5 6 . 5 7亿港元,其 中9 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宁德时代是2 0 2 3年迄今全球最大IPO、过去四年最大香港IPO ,"闪电闯关"背后是中国新能 源企业正改写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向。 在其上市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达2 0 3 . 7 1亿港元,占募资总额的4 9%以上。值得一提 的是,宁德时代在港股公开发售的融资认购倍数超 ...
宁德时代最大的短板是没有短板
晚点Auto· 2025-05-20 21:00
公司市场地位与表现 - 宁德时代完成港股二次上市募资353亿港元市值达1.41万亿港元[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47亿元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净利率达17.6%创历史新高[7]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7.9%欧洲市场市占率接近40%每3辆电动车有1辆搭载其电池[8] 行业竞争与客户关系 - 电池报价比竞争对手高10%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更优且具备稳定量产交付能力[22] - 中国动力电池市占率从50%下滑至45%但在25万元以上高端车市占率超70%[23] - 比亚迪统治20万元以下电动车市场占比超6成该价格带为最大市场蛋糕[2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年研发投入占利润超三分之一[3][45] - 推出第三代CTP技术命名麒麟电池并设固态电池"500天"计划目标年底前完成20安时电芯研发[32][45] - 锂电池能量密度近三年几乎无进步因现有技术接近材料理论极限[45] 业务拓展与战略转型 - 开拓换电业务目标今年建1000座换电站远期建3万座已与10家车企达成车型合作[40][41] - 探索汽车底盘制造光伏技术及机器人研发但部分项目如机器人团队已转向钙钛矿研发[34][39]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6000GWh为2024年四倍但扩产速度被质疑[35] 品牌与市场策略 - 调整品牌策略推出"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口号并邀请车主参观工厂[33] - 曾考虑CATL Inside标识但因"客户为先"原则已放弃该策略[34] - 2020年比亚迪针刺实验营销事件导致宁德时代陷入自证困境[32] 管理层与组织文化 - 曾毓群提出"溥博渊泉"替代"赌性更坚强"强调智慧与稳健[42] - 号召员工"896"工作制100天以提升组织战斗力[43] - 目标成为伟大公司但认为离台积电仍有距离需持续打磨[44] 外部挑战与风险 - 2022年一季度因碳酸锂价格暴涨净利润环比下跌毛利率低于15%市值一度跌50%[11] - 美国市场面临政策风险欧洲客户电动化转型慢特斯拉销量负增长[13] - 车企为降成本采用多供应商混装电池备选供应商报价低10%[33]
港股IPO火爆!宁德时代首日涨超16%,“A+H”上市模式成潮流
新浪财经· 2025-05-20 20:5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香港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潮"成为亮点 [1] - 截至5月20日,港股主板迎来23家企业上市,较2024年同期增加6家,包括赤峰黄金、宁德时代、钧达股份等二次上市案例 [1] - 5月23日恒瑞医药将登陆港股,三只松鼠、塞力斯、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近期宣布赴港上市计划 [1] 个股表现与市场数据 - 宁德时代港股首日开盘大涨12%,盘中涨幅扩大至18.4%,收盘报306.20港元/股,涨幅16.43%,成交额超82亿港元 [1] - 富途安逸预计宁德时代可能成为三年内港股最大IPO [1] - 2025年港股新股集资额超600亿港元,同比增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3] - 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16%,跑赢其他主要市场,4月日均成交额超2700亿港元,同比激增1.4倍 [3] - 今年上市的23家公司中13家首日上涨,映恩生物-B、布鲁可、沪上阿姨和博雷顿涨幅超50%,最高达91.33% [3] - 古茗和脑动极光-B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100%,赤峰黄金、布鲁可、蜜雪集团涨幅分别达85.50%、81.65%和77.76% [3]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2024年三季度起A股公司赴港热潮显现,美的集团募资300亿港元成为2024年港股最大IPO,顺丰控股募资58.31亿港元 [5] - 2025年4月单月披露港股上市筹划公司达14家,总市值7000亿元,超一季度总和 [5] - 中信证券预计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将集中在2025年下半年 [6] - 宁德时代引入2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吸引全球长线资金 [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港股在上市审批和再融资效率方面优于美股,汇聚全球投资方,助力A股公司提升国际影响力 [7] - 两地监管机构推出多项措施支持A股企业赴港上市,包括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的5项合作措施 [7] - 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优化上市审批流程,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科技公司上市 [7] - 北京市西城区拟出台政策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依规在港交所上市 [8] 市场结构与估值变化 - 宁德时代H股收盘价较A股溢价超7%,打破此前H股普遍折让的惯例 [8] - 港股流动性和估值持续改善,A股公司港股发行流通股有限,叠加纳入互联互通预期带来估值溢价 [9] - 国际资本通过港股重新锚定中国核心资产价值,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推动投资者结构向"内外资平衡"转变 [9] - 本批拟A+H上市公司多为制造业细分赛道龙头,将填补港股在多个板块的上市公司缺口 [8]
福建首富,缔造万亿资本帝国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完成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港股上市首日市值达1.34万亿港元,募集资金净额307.18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203.71亿港元 [2] - 公司构建了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的投资版图,通过直投和LP身份布局新能源产业生态 [3][12][15] - 创始人曾毓群从ATL创业到独立发展宁德时代,抓住政策红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5][6][7][8] - 公司采用合资建厂策略深度绑定下游车企客户,与小米、上汽、吉利等建立合作关系 [12][13] - 宁德市形成以公司为核心的锂电全产业链集群,被授予"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 [17][18] 公司发展历程 - 1968年曾毓群出生,1989年进入电子产业,1999年参与创立ATL并研发聚合物电池 [5][6] - 2008年ATL在宁德建立锂电基地,2011年分拆动力电池业务成立宁德时代 [7] - 2015年凭借工信部"白名单政策"获得发展契机,2018年创业板上市创24天过会纪录 [8][9] - 2021年市值突破万亿,2024年港股二次上市成为年度全球最大IPO [2][9] 资本运作 - 港股IPO由美银证券、中金等联合保荐,首日开盘涨12.55%至296港元/股 [2] - 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资197亿元,高瓴资本认购100亿元,本田认购37亿元 [16] - 通过子公司问鼎投资布局智己汽车、寒武纪、国汽智控等项目 [12] - 2021年作为LP出资近30亿元投资10只基金,涉及晨道、博裕、高瓴等GP [15] 产业布局 - 投资领域覆盖锂电池、储能、整车制造、半导体、充换电、智能驾驶等 [3] - 与小米合资成立北京时代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12] - 参与极氪(累计12.5亿美元)、哪吒、阿维塔(24.2亿元)等车企融资 [13][14] - 带动宁德市形成"材料-电芯-回收"全产业链,聚集200余家上下游企业 [17][18] 区域经济影响 - 宁德市四大主导产业包括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18] - 2023年获"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2024年设立80亿元碳中和基金 [18][19][20] - 带动闽东红等本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茶企纳斯达克上市突破 [21][22]
36氪出海·关注|宁德时代“最强IPO”,能否引领动力电池欧洲产能布局?
36氪· 2025-05-20 20:35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及募资用途 - 宁德时代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首日涨幅超16% 总市值达1.39万亿港元 成为2024年迄今全球最大IPO [2] - 港股募资净额约90%将用于匈牙利工厂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 该项目是公司在欧洲的第二座工厂 [2]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欧洲布局现状 - 欧洲成为中企海外建厂最集中区域 主要因当地电动化政策倾斜与本土电池产能缺口 [2] - 德国和匈牙利是核心选址地:德国拥有宝马/奔驰/大众等车企产业链 匈牙利具备地理中心位置和人力成本优势 [4] - 主要企业布局进度: - 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州工厂2019年开工 2023年1月投产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工厂2022年宣布 2025年投产 [2] - 比亚迪:2023年宣布匈牙利福特市建厂 [3] - 国轩高科:德国哥廷根市工厂2023年9月启动 斯洛伐克合资项目2024年12月计划投产 [3] - 蜂巢能源:德国两工厂2022年宣布后暂停 转向轻资产模式 [7] 欧洲建厂挑战与行业趋势 - 项目平均建设周期达5年 需应对环保合规/劳工关系/政策调整等多重挑战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2024年一季度才实现盈利 [7] - 2025-2026年为计划投产高峰期 但实际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7] - 欧盟《新电池法》对碳足迹和供应链管理提出严苛要求 增加合规成本 [2] 全球化产能战略意义 - 欧洲本土化生产可规避贸易壁垒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2] - 行业头部企业通过IPO募资加速产能扩张 宁德时代1.39万亿港元市值创纪录 可能重塑全球动力电池格局 [2][7]
出海速递 | 为了一座工厂,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香港与内地签署“单一窗口”合作安排
36氪· 2025-05-20 20:35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欧洲布局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在港股上市 开启新的出海战略 [2] - 公司选择欧洲小镇作为重点投资区域 反映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 [3] 中国车企海外拓展 - 中国电动车企在巴西市场取得初步成功 但面临长期发展挑战 [4] - 巴西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 成为中国车企重要海外战场 [4] 具身智能领域发展 - 千诀科技累计融资数亿元 成为国内唯一对标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的企业 [5] - 公司已实现通用具身智能的实景长时程任务执行能力 产品稳定性达到商用级别 [5] 外贸与跨境电商动态 - 阿里国际站发起"外贸618"大促 帮助商家抓住90天关税下降窗口期 [8] - 菜鸟国际快递巴西业务增长显著 4月包裹量环比增长超80% [8] - 无线麦克风品类出海表现突出 达到"每15秒售出一个"的销售速度 [6] 智能驾驶与科技企业进展 - 小马智行一季度Robotaxi收入同比增长200% 年底车队规模将达千台 [8] - 星纪魅族海外销量占比已达20% 目标提升至50% 近期推出多款智能设备 [9] 中东与东南亚市场机遇 -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中东市场 迪拜自贸区成为重要落脚点 [9] - 印尼医疗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吸引中国企业关注 [11]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 中油工程、中国中铁等央企近期在中东、东南亚斩获数十亿元大单 [7] - 玲珑轮胎、万凯新材分别计划投资87.1亿元和20.2亿元在海外建厂 [7] 国际资本流动 -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巴黎设立办事处 2017-2024年在欧投资847亿美元 [9] - 该基金在法投资86亿美元 创造2.9万个就业机会 [9] 海外品牌建设 - KrASIA英文媒体服务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60%读者来自东南亚 [13]
宁德时代港股首日收盘涨超16%!“A+H”模式升温,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9:25
上市表现与募资情况 - 公司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开盘价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收盘报306.2港元/股,涨幅16.43%,总市值达1.38万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1] - 公司港股上市历时仅128天,创下近年上市速度纪录 [1] - 公司最终发售1.35亿股,总股本45.38亿股,募资总额356.6亿港元,净募资353.3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获151.1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5.17倍认购,最终发售价263港元/股 [3]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董事长曾毓群从ATL汽车动力部门剥离成立宁德时代,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 [4] - 公司10年内超越比亚迪、松下等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1年A股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4]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连续8年第一;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36.5%,连续4年第一 [5] - 2022-2024年公司利润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553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41.5%,2024年增长16.8%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达2982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2701.6亿元,较2022年翻倍 [5]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港股上市募资净额90%将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动力电池基地建设,总投资49亿欧元(约397.9亿元人民币),已投入7亿欧元(约56.8亿元人民币) [6] -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本土电池产能缺口达60% [7] - 公司在欧洲已布局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三座电池工厂,德国工厂2023年初投产 [8] - 欧洲本地化生产有助于增强客户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并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 [8] 行业趋势与"A+H"模式 - 港股上市为公司全球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并成为新能源企业出海借鉴案例 [9]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如先导智能、中伟股份等纷纷宣布赴港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9] - 主机厂赛力斯集团拟将港股IPO募资的70%用于研发,20%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9] - 港股成为新能源企业吸引海外投资者、拓展知名度的重要平台 [10] - 公司A/H双平台上市可同时吸引内地及海外资本,支持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