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

搜索文档
现代牧业:预期上半年净亏损8亿-10亿元,相信原料奶市场将趋于平衡
财经网· 2025-06-23 21:37
公司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8亿元至10亿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07亿元 [1] - 乳牛公平值重估亏损预计16.5亿元至18.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亿元至7亿元 [2] - 现金EBITDA预计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1] 行业市场状况 - 国内原料奶市场供过于求,售价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 [1] - 乳品消费需求有望回暖,原料奶市场将趋于平衡,售价有望回升 [2] 公司运营策略 - 主动淘汰低产低效牛隻,成乳牛占比提升至53%,平均年化成乳牛单产突破13吨/头 [2] - 通过大宗商品采购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公斤奶销售成本减少0.22元/公斤以上 [1] - 原料奶销售量预计增长约10% [1] 资产与现金流 - 乳牛公平值重估损失为非现金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和持续经营 [2]
碳中和周报(第190期)丨黄润秋: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1:17
碳中和政策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将坚定履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 中国愿与英国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落实,支持巴西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启动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覆盖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38个细分行业 [3] - 推荐企业需满足年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低于20%等7项基本要求 [3] 地方动态 - 湖北省新增47家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包括7家钢铁企业、38家水泥企业和2家铝冶炼企业 [4] - 新增企业包括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等 [4] 企业实践 - 伊利集团正式运营中国乳业首个碳管理运营平台,覆盖从原料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碳排放核算 [5][6] - 平台实现伊利工厂100%上线,完成10家产业链供应商伙伴上线,并支持新产品碳足迹预测核算 [6] - 平台通过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实现乳业全产业链碳排放的一站式管理和运营 [6]
现代牧业(01117):减值拖累表观利润,实际经营稳健
华泰证券· 2025-06-23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4港币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H1预计净亏损8.0 - 10.0亿元,主因减值等非现金项目拖累,但实际经营稳健,现金EBITDA同比基本相当,期待25H2走出业绩低谷、利润弹性释放 [1] - 考虑生物资产减值损失等非现金影响因素,下调25年表观利润,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13.1/6.6/11.2亿元,同比减亏/转正/+69.8%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情况 - 25H1表观利润亏损,主要系减值等非现金项目拖累,实际经营中改善牛群结构、控制运营成本等措施有条不紊,截至25H1末乳牛总数预计较24年末略微减少,原料奶销售量同比预计增长约10% [1] - 25H1预计录得净亏损,一是主动淘汰低产低效牛,成乳牛占比提升至53%,平均年化成乳牛单产预计突破13吨/头;二是淘汰牛数量增加及原料奶市场售价下降,乳牛公平值重估引发的减值损失预计达16.5 - 18.5亿元,同比增5.0 - 7.0亿元 [2] - 以现金EBITDA计算,25H1同比基本相当,通过大宗商品采购策略等有效控制公斤奶的销售成本,25H1公斤奶的销售成本预计同比减少0.22元/kg以上 [2] 行业情况 - 供需错配是奶价调整的核心原因,本轮原奶周期拉长,奶价低迷驱动上游牧场自24Q2起加大淘汰牛比例去化产能,24年11月 - 25年4月存栏量环比持续下降,且已过渡至淘汰成母牛的产能去化深水区 [3] - 25年以来活牛价格有所反弹,有望提升牧场淘汰牛的积极性,虽因养殖效率提升带来单产改善,生鲜乳产量降速低于存栏降速,但当前产能去化方向明确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13.1/6.6/11.2亿元,同比减亏/转正/+69.8%,对应EPS为-0.17/0.08/0.14元(较前次转负/-8%/+12%) [4] - 参考可比公司26年平均PE 13x,给予26年13x,目标价1.14港币(前次1.35港币,对应26年14x)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3,458|13,254|13,267|13,326|13,484| |+/-%|9.46|(1.51)|0.09|0.45|1.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75.16|(1,417)|(1,313)|657.79|1,117| |+/-%|(68.86)|(908.84)|(7.30)|(150.09)|69.80|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02|(0.18)|(0.17)|0.08|0.14| |ROE(%)|1.56|(13.67)|(14.40)|6.90|10.01| |PE(倍)|43.34|(5.36)|(5.78)|11.54|6.80| |PB(倍)|0.68|0.80|0.87|0.73|0.63| |EV EBITDA(倍)|8.96|7.99|7.60|6.85|6.47|[5]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股价|PE(倍)(2023A/2024A/2025E/2026E)|EPS(元)(2023A/2024A/2025E/2026E)| |----|----|----|----|----| |002946 CH|新乳业|18.20|36/29/23/19|0.50/0.62/0.79/0.95| |600419 CH|天润乳业|9.75|22/70/31/17|0.44/0.14/0.31/0.56| |9858 HK|优然牧业|2.50|(8)/(10)/18/7|(0.28)/(0.23)/0.12/0.34| |1717 HK|澳优|1.96|18/14/11/9|0.10/0.13/0.17/0.19| |均值|-|-|17/26/21/13|0.19/0.17/0.35/0.51| |中位数|-|-|20/22/21/13|0.27/0.14/0.24/0.45|[11] 盈利预测调整 |项目|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原预测/现预测|13,370/13,267|13,457/13,326|13,646/13,484| |收入增速原预测/现预测|0.9%/0.1%|0.7%/0.4%|1.4%/1.2%| |毛利率原预测/现预测|27.5%/26.6%|28.7%/28.3%|28.6%/29.3%| |公允价值损失占收入比原预测/现预测|14.0%/23.0%|10.0%/10.0%|10.0%/10.0%| |归母净利率原预测/现预测|0.9%/-9.9%|5.3%/4.9%|7.3%/8.3%| |归母净利(百万元)原预测/现预测|119/-1,313|718/658|993/1,117| |EPS(元)原预测/现预测|0.02/-0.17|0.09/0.08|0.13/0.14| |变化幅度(2025E/2026E/2027E)|-1%/-1%/-1%|-0.8pct/-0.3pct/-0.2pct|-0.9pct/-0.4pct/+0.7pct| |变化幅度(2025E/2026E/2027E)|+9.0pct/持平/持平|-10.8pct/-0.4pct/+1.0pct|-1203%/-8%/+12%|-1203%/-8%/+12%|[12] 盈利预测(财务报表相关)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情况 [16]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次)在2023 - 2027E分别为0.45、0.41、0.40、0.41、0.40 [17]
伊利的周期之困与转型之战
新浪财经· 2025-06-23 10:05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业受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重因素压制,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1] - 2024年伊利、蒙牛、光明营收分别同比下滑8.24%、10.09%、8.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8.94%、97.83%、25.36% [1] - 2024年是伊利上市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期间伊利仍实现11.87%增长,反映当前挑战更严峻 [1] - 2022年起乳制品行业零售总额增速转负,需求端持续疲软 [3] 公司业绩 - 2024年伊利营收1157.80亿元(同比-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18.94%),主因乳品消费缩减和阶段性供给过剩 [3] - 液体乳占伊利营收超60%,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同比-12.32%),冷饮营收87.21亿元(同比-18.41%),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7.53%) [3] - 2024年一季度伊利总营收330亿元(同比+1.35%),液体乳和冷饮营收分别下滑3%、5%,奶粉业务同比大增19% [6] 业务结构 - 伊利液态类乳品、成人奶粉、冷饮业务市场份额均为国内第一,但核心液态奶业务与行业走势强相关 [5] - 奶粉业务成增长亮点,2024年"金领冠"婴幼儿奶粉双位数增长,"佳贝艾特"与"悠滋小羊"羊奶粉逆势增长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8] - 伊利非乳制品业务布局包括高端矿泉水品牌伊刻活泉(日产能突破110万瓶)、宠物食品品牌依宝、与同仁堂合作的功能性营养品 [8][10] 成本与效率 - 2024年伊利销售费用同比-2.61%,管理费用同比-13.37%,共节省12.79亿元,整体毛利率升至34.03% [5] -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7.02%,管理费用同比-14.43%,推动扣非净利增长 [5] 行业挑战 - 近三年中国居民牛奶消费持续下降,2022年液态奶消费量降幅达8.6%,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13] - 现制咖啡与茶饮对液态奶市场形成压制,中国奶制品种类有限限制消费者选择 [13] - 伊利跨界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如矿泉水赛道有农夫山泉、娃哈哈等成熟品牌,无糖茶饮赛道有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对手 [15] 战略转型 - 伊利需在存量市场挖掘新需求并打造符合新消费人群的产品,转型涉及供应链、品牌认知、组织架构全方位变革 [15] - 雀巢非乳制品业务占比超80%,伊利当前营收仍依赖液态奶、奶粉和冷冻饮品,多元化成效有限 [10][11] - 行业转型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将对中国乳业及消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6]
2025第十五届中国(南京)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圆满闭幕!
齐鲁晚报· 2025-06-23 08:47
展会概况 - 第十五届南京糖酒会圆满闭幕 展示酒类、食品、饮料行业优质产品并分享最新发展趋势 [2] - 展会为酒食行业搭建高质量对接交流平台 三天展期内吸引国内各地专业观众与展商交流 [2] - 数万款名优酒食产品集中亮相 国内外酒类、食品、饮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 [3] 白酒产区展示 - 江苏、安徽、贵州三大白酒产区代表企业组团参展 同台竞技展示实力 [5] - 江苏白酒产区参展企业包括洋河酒厂、今世缘酒业、汤沟两相和酒业等 展现苏酒高质量发展成果 [5] - 安徽白酒产区参展企业包括古井贡酒、金口酒业、金裕皖酒业等 与苏酒共同展现黄淮流域酒业实力 [10] - 贵州展团由贵州省商务厅组织 近30家黔酒企业参与 包括金沙酒业、遵义酒业集团、贵州酱酒集团等 [12] 其他酒类及食品展示 - 江苏黄酒企业如张家港酿酒(沙洲优黄)、甲江南酿酒参展 展现江苏黄酒产业实力 [7] - 川酒企业、黄酒企业、葡萄酒企业、精酿啤酒企业齐聚展会 提供多样化酒类产品选择 [12] - 食品饮料展区涵盖蒙牛、卫岗乳业、盼盼等品牌 万余款产品亮相 包括健康食品、休闲食品、速食食品等热门品类 [13] - 区域特色产品展团及国际展团参展 展现地域风情与美食精品 包括吉林省供销合作社、马来西亚等展团 [14] 行业活动与论坛 - 第五届"苏酒高质量发展联盟"宣读宣言 江苏御珍酒业董事长王友利受聘为第六届轮值主席 [8] - 举办2025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江苏大会 邀请协会领导、头部企业代表等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24] - "苏皖一家亲"黄淮流域酒业交流会召开 苏皖酒企代表交流产区亮点、品牌建设等 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27] 行业评价与意义 - 南京糖酒会获行业大咖盛赞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称其为展示品牌形象、交流创新理念的优质平台 [16][18]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表示会展经济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 南京糖酒会为食品行业提供增长机遇并拉动消费 [18] - 高博中贸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杜磊称展会对提振行业信心、促进产业链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21]
乳业“618”分化:伊利领跑,婴配粉、鲜奶冷淡丨消费现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43
618购物节整体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大促时间延长至5月13日-6月18日 较去年增加一周 可能放大增长规模 [2]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家电类增长53% 通讯器材类增长33% [2] 乳制品行业分化表现 - 乳业非618主角 行业态度分化 高端婴配粉折扣力度有限 [2][5][13] - 鲜奶市场价格战持续 线下促销力度大但线上投入谨慎 [19][20] 伊利核心数据与策略 - 618期间液态奶品类行业第一 电商用户增长12.3% 会员规模近亿 [5] - 婴配品增长33% 成人奶粉热销榜首 奶酪品类天猫增长240% [5] - 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 金典纯牛奶价格低至2.49元/盒 低于竞品 [6][7] - 2024年营收1157.8亿元 同比下滑8.2% 液体乳收入下滑12.3% [9] - 2025Q1营收330.2亿元 同比增长1.4% 但液体乳收入仍下滑3.1% [9]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下滑2.7% 乳粉库存激增 每吨亏损1-2万元 [10]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亿元 同比下滑10.1% 光明/新乳业分别下滑8.33%/2.9% [11] - 婴配粉市场高端化显著 超高端+市场占比33.2% 同比增长13.3% [15] - 飞鹤超高端产品卓睿增长60%达67亿元 经典系列收缩至58亿元 [17] - 外资品牌达能/菲仕兰/雀巢在华婴配粉业务均实现双位数或高个位数增长 [16]
《长安的荔枝》经济学:腾讯视频疯狂带货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2 08:21
腾讯视频《长安的荔枝》招商表现 - 该剧投放品牌超30家,涵盖天猫、唯品会、脉动、海底捞、五粮春、奥利奥、长安汽车等头部广告主 [4] - 乳业品牌投放尤为密集,包括伊利旗下舒化奶、安慕希,蒙牛旗下每日鲜语,以及飞鹤、爱他美等婴配粉品牌 [4] - 联名产品销量表现突出:认养一头牛荔枝风味发酵乳首发日销量突破10万瓶,茉莉荔枝冰淇淋周销量超30万支,瑞幸荔枝冰萃系列上线两天断货 [6] 剧集对荔枝销售的带动效应 - 京东平台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560% [9] - 美团"广东荔枝"搜索量6月环比5月增长143% [9] - 茂名农文旅与剧集达成合作,推动区域农产品销售 [7] 视频平台与影视公司权力格局变化 - 腾讯视频作为出品方掌握核心变现权益,承制方留白影视处于被动地位 [10] - 行业下行压力显著:爱奇艺Q1营收71.9亿元同比下滑9.4%,芒果传媒营收29亿元同比下滑12.76% [11] - 平台削减内容成本,爱奇艺Q1内容成本同比减少7%至37.9亿元,影视公司议价权削弱 [12] 腾讯视频的行业竞争优势 - 依托阅文集团IP库储备,拥有《庆余年》《赘婿》等头部内容资源 [16] - Q1营收达1800亿元,远超爱奇艺71.9亿元,具备更强抗风险能力 [17] - 近期爆款剧《玫瑰的故事》《繁花》验证内容运营能力 [18] - 组织架构升级:成立在线视频BU执行委员会,孙忠怀升任董事长直接向任宇昕汇报 [19] 影视行业结构性变化 - 平台对项目控制深化至服饰设计等细节,影视公司创作空间受挤压 [13] - 行业可能向"少数独立大公司+平台主导"格局演变 [20] - 当前生态更利于腾讯等综合型巨头,中小影视公司生存压力加剧 [21]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60%!乳业调整期奶酪突围样本:妙可蓝多高层详解新战略
华夏时报· 2025-06-21 18:01
行业趋势 - 中国乳制品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传统液态奶消费增长趋缓,市场趋于饱和,奶酪成为稀缺的高成长性赛道,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政策导向 [1] - 乳业板块资本市场表现分化,年初至6月20日,传统液态奶巨头伊利股份、光明乳业股价累计跌幅约3%,蒙牛乳业跌4%,中国飞鹤上涨5%,奶酪细分领域的妙可蓝多涨幅超64% [1] - 奶酪消费的两大核心指标是渗透率和购买频次,目前国内奶酪的C端渗透率不足1/3,远低于低温酸奶等品类 [2] 公司表现 - 妙可蓝多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2.33亿元,同比增长6.26%,归母净利润8239.67万元,同比大增114.88% [4] - 公司2019-2024年营收规模从17.44亿元跃升至48.44亿元,复合增长率显著,2025-2027年目标为三年累计营收不低于199亿元,累计净利润不低于9.9亿元 [6] - 公司采取B端和C端双轮驱动策略,2024年C端业务占比约65%,B端餐饮工业系列占比约35% [7] 产品与研发 - 妙可蓝多加大在原制奶酪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吉林工厂成为承担原制奶酪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基地,新工厂预计明年投产 [2] - 原制奶酪生产面临技术和成本两大挑战,需突破生产工艺难题并应对国际品牌竞争 [2] - 公司聘请国外原制奶酪专家加入研发团队,具备快速响应的研发能力、专业技术团队和贴近市场的服务体系 [8] 市场机遇 - 当前原奶低价窗口期为企业提供布局机会,5月29日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为3.06元/公斤,同比下降8.4%,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近三成 [4] - 官方倡导发展奶酪业务以消化过剩奶源,奶酪在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5] - 大餐饮连锁及咖啡新茶饮头部品牌加快开店,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妙可蓝多与新兴渠道深度绑定并开展定制化合作 [7][8] 渠道变革 - 零售行业渠道变革显著,量贩零食企业鸣鸣很忙首次跻身2024年中国连锁Top10,万辰集团门店数增幅超200% [7] - 2024年零售渠道呈现折扣化、小型社区化、生鲜化特点,妙可蓝多将持续推进流通渠道下沉和新零售渠道拓展 [7] - 公司优化传统电商运营效率,大力发展兴趣电商和新零售电商,在B端餐饮渠道重点开发"两油一酪",把握国产替代机会 [7]
蜀海×君乐宝战略合作升级,打造全国极速冷链网,破解短保鲜奶配送难题
中国食品网· 2025-06-20 16:25
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鲜奶市场快速增长,但短保质期、高配送效率需求仍是行业痛点。近日,供应链龙头企业蜀海与乳业巨头君乐宝达成战略合作,依托 蜀海全国智能化仓配网络,助力君乐宝高端鲜奶品牌"悦鲜活"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全国配送,为行业提供短保冷链解决方案新范本。 行业痛点倒逼供应链升级 鲜奶作为高周转、短保(通常15-20天)的品类,对供应链的时效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传统经销模式存在仓配分散、冷链标准不统一、数据割裂等问 题,导致产品损耗率高、食安风险增加。君乐宝"悦鲜活"作为国内高端鲜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凭借INF超瞬时杀菌技术和优质奶源,深受消费者青 睐,但其19天的黄金保鲜期对供应链提出更高挑战。 此次合作,蜀海依托覆盖全国90%重点城市的40个仓储中心及多温层(冷冻、冷藏、常温)管理能力,为君乐宝构建12个核心仓枢纽(北京、杭州、重 庆、郑州、广深等),实现"工厂—蜀海仓—门店"极短链路。其智能调度系统可优化库存周转至5.3天,鲜奶"4小时出仓",配合高规格冷链车与全程温 控,确保产品新鲜度。 此外,蜀海严苛的食安体系(87项检测标准、冬奥会151天0事故记录)为鲜奶品质保驾护航,自研数智化系统则实现库 ...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消费ETF嘉实(512600)上涨1.04%
搜狐财经· 2025-06-20 11:16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0:08,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强势上涨1.12%,成分股燕京啤酒上涨5.88%,古井贡酒上涨3.86%,山西汾酒上涨3.45%,百润股份、海大集 团等个股跟涨。消费ETF嘉实(512600)上涨1.04%。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涨跌幅 | 权重 | | --- | --- | --- | --- | | 600519 | 贵州茅台 | 0.70% | 10.54% | | 600887 | 伊利股份 | 0.87% | 9.91% | | 000858 | 五粮液 | 1.30% | 9.16% | | 002714 | 牧原股份 | 0.59% | 6.99% | | 600809 | 山西汾酒 | 3.45% | 6.91% | | 000568 | 泸州老窖 | 2.41% | 6.30% | | 300498 | 温氏股份 | 0.12% | 5.86% | | 603288 | 海天味业 | 0.75% | 4.47% | | 605499 | 东鹏饮料 | -0.04% | 3.41% | | 002304 | 洋河股份 | 1.19% | 3.03% | 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