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打的根本不是外卖
大胡子说房· 2025-07-10 20:01
港股下跌原因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经历六连跌 市场将下跌归因于美团、阿里、京东的外卖补贴大战 [1] - 三家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阿里接近4月7日低点 京东和美团已跌破4月7日低点 [6] - 三家公司占恒生科技指数较大权重 其下跌带动整个指数走弱 [7] 外卖大战的财务影响 - 三家公司通过补贴竞争抢占市场 导致短期利润受损 二季度及三季度利润预期不佳 [3][4] - 补贴支出加上股价下跌的市值蒸发 未来两年外卖业务利润难以弥补损失 [8] - 外卖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美团已占据70%市场份额 阿里和京东争夺存量市场风险大收益小 [9] 即时零售(闪购)市场分析 - 即时零售指消费者线上购买日用品、生鲜等商品 30分钟内完成配送 [14] - 闪购市场规模约5000亿 美团占据60%以上份额 预计2030年将达2万亿 [29][30] - 美团凭借外卖和团购用户基础 闪购业务年复合增速达30% [17] 阿里和京东的战略动机 - 阿里核心电商业务被抖音、视频号蚕食 京东市场份额也不如淘宝和抖音 [19][24] - 两家公司计划构建大消费平台 融合电商、外卖、闪购、酒旅业务 [25] - 闪购是增量市场 阿里预计用户规模将从5-6亿增长至10亿 [27] 外卖与闪购的关联性 - 闪购需要强大的配送能力和用户基础 外卖业务是必要前提 [35] - 外卖订单规模可降低配送成本 实现30分钟送达目标 [36][38] - 外卖用户习惯培养有助于推广闪购业务 美团成功经验已验证此路径 [40] 公司资源与竞争能力 - 阿里拥有400万外卖员 京东有200万配送员 配送能力不输美团 [33] - 京东有京分达商超 阿里有盒马鲜生 线下零售资源丰富 [34] - 阿里投入500亿 京东投入100亿外卖补贴 争夺市场份额 [42]
外卖大战的尽头,是骑手和商家的眼泪
36氪· 2025-07-10 17:2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分析 - 淘宝闪购启动"超级星期六"活动,联合饿了么展开补贴大战,美团随即跟进,外卖市场迎来新一轮竞争[4] - 淘宝宣布一年500亿补贴力度,远超百亿补贴级别,补贴力度堪比当年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的三国杀大战[4] - 京东高调宣布入局外卖市场,向美团发起冲锋,加剧行业竞争[4] 补贴大战对行业的影响 - 补贴导致奶茶咖啡品类订单量暴涨200%以上,远超传统餐饮品类[4][5] - 7月5日"超级星期六"当天,美团订单总量超1.2亿单,淘宝闪购订单量超8000万单[16] - 非餐饮即时零售交易占比低,美团仅2000万单,淘宝闪购仅1300万单,仅占总订单量的六分之一[17] 补贴大战的运营问题 - 奶茶店产能无法承接激增订单,导致出餐延迟和运力堵塞[24] - 外卖准时率显著下降,普遍出现15-30分钟延迟[20] - 平台为补足运力缺口提供每单10元奖励仍无法解决问题[2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被大额红包吸引下单,但实际等待时间大幅延长[1][2] - 补贴导致奶茶咖啡消费激增,有消费者囤积冰箱[11] - 消费者最后才意识到闪购本意是购买非餐饮商品[18]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交易规模(GMV)仍占据70%市场份额,竞争未改变市场格局[16] - 即时零售被视为可能颠覆传统电商格局的战略方向[15] - 平台希望通过即时零售培养用户"30分钟送万物"的消费习惯[15]
补贴升级,平台崩了 “外卖大战”要防止走向“内卷”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3
平台竞争与补贴大战 - 阿里和美团两大平台在7月5日晚间展开"史诗级"外卖补贴大战 发放大额外卖券导致消费者疯狂下单 美团甚至因订单暴增出现系统崩溃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数突破8000万 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淘宝闪购5月2日上线后订单量快速攀升 5月底达4000万/日 6月底达6000万/日 7月突破8000万/日 并启动500亿元12个月补贴计划 [1] 商家订单与城市消费 - 补贴推动40多个城市订单创峰值 成都等城市同比增长超100% 广州等城市订单增长达3倍以上 [2] - 阿里巴巴整合淘天 饿了么和飞猪资源 为商家创造新增长机会 同时带动城市服务消费 [1][2] 即时零售市场升级 - 即时零售竞争从餐饮扩展到全品类 美团4月15日发布"美团闪购"品牌 定位24小时购物平台 [3] - 淘宝闪购通过"电商低价+即时配送"模式 重构用户对"快"与"全"的认知 [3] - 京东2月启动"品质堂食"商家招募计划 打破餐饮外卖市场沉寂 [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即时零售竞争从价格补贴转向价值竞争 阿里系全面入局改变市场格局 [4] - 5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等平台 要求规范运营并关注商家利益和骑手环境 [4] -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避免价格恶性竞争 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
即时零售战局分化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占比超16%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21:30
竞争格局与策略分化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淘宝闪购同日订单首次突破8000万单,DAU达2亿 [2] -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占比超16%(1300万单),3724个非餐饮品牌订单较上线初期翻倍,覆盖食品、母婴、家电等品类 [2][6] -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首周带动4124个餐饮品牌破历史峰值,2318个非餐品类订单翻倍 [4] 餐饮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餐饮品牌破峰次数达9818次,95%为区域连锁品牌,小吃/地方菜/快餐占比超50% [5] - 咖啡、饮品、甜品等品类订单环比增长超150%,中小商家订单增长约120% [5] - 南京商家永民手作订单环比增1倍,60%为新客,平台订单占比领先 [5] 非餐品类扩张 - 淘宝闪购粮油米面订单增489%,休闲食品增388%,潮流玩具增236%,运动服饰增144%,美妆个护增114% [6] - 万辰集团入驻后门店扩至近2000家,7月5日订单较前周激增922% [6] - 泉州巡汤炖罐订单环比涨111%,计划将门店从60家扩至100家 [6] 新消费场景与二线战场 - 空调扇等家电订单增超10倍,蚊帐订单飙升600% [6] - 淘宝闪购在重庆、杭州测试"特价酒店"频道,酒旅业务或成新战场 [7]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同比+28.89%),预计2025年破万亿 [7] 战略动机与行业观点 - 淘天集团通过500亿元补贴整合饿了么、飞猪,构建大消费平台 [3][7] - 美团以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防守,淘宝闪购依托流量与运力进攻,京东聚焦品质堂食突破 [9] - 行业认为即时零售为电商最后万亿级存量市场,但真实需求仍需验证 [7][9]
美团守擂、阿里猛攻、京东拓疆:三巨头即时零售争霸战 | 深网
金十数据· 2025-07-09 19:30
外卖补贴大战 - 淘宝闪购推出"超级星期六"活动,未来100天每周六提供超低价或免费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2] - 美团跟进外卖补贴战,7月5日单日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2] - 京东保持常态化"外卖百亿补贴"策略,7月5日斩获约2000万单 [2] - 三家平台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近千亿元,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提供500亿元补贴,京东预计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 [3] - 美团CEO王兴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外卖竞争" [4]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淘宝和美团的流量结构正向即时履约演进,闪购成为核心入口 [5] - 美团4月15日宣布"美团闪购"成为独立品牌并设置一级入口,淘宝4月30日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设置一级入口 [5] - 京东未单独设立"闪购"入口,仅在APP首页设置外卖业务入口 [5]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完善配送履约体系,目标是万亿规模的同城即时零售市场 [5] -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易形成壁垒,规模化后客户黏性强,盈利能力随订单量提升 [5] 组织架构调整 - 美团6月23日调整组织架构,美团优选转型升级并退出部分亏损区域,聚焦闪购品类、小象超市等 [7] - 阿里同日将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CEO向蒋凡汇报 [8] - 阿里通过"百日闪购"计划强化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协同,美团转向生鲜零售与外卖核心业务 [9] - 京东以外卖流量为入口,向酒旅等业务导流,推出"无捆绑"机票和酒店补贴活动 [10] 战略演进与竞争格局 - 阿里主攻电商,京东围绕供应链,美团深耕本地生活,但传统业务边界正在消融 [11] - 马云2016年提出"新零售",刘强东2017年提出"无界零售",美团同年开启"Food+Platform"模式 [13] - 阿里整合资源强攻高频即时消费入口,京东填补电商流量缺口并导向酒旅市场,美团扩展高价值品类 [14] - 三巨头通过不同路径重构即时零售生态,争夺未来零售终局 [14]
京东应战美团、淘宝闪购,新一轮外卖补贴“三国杀”意欲何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1:11
行业订单高峰 - 7月5日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三大平台单日订单总量突破2亿单创行业纪录 [1] - 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APP一度因流量太大宕机相比去年8月9800万单高峰今年夏季消费高峰提前一个月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超8000万日活跃用户数超2亿京东外卖在618期间日订单量曾突破2500万单 [2] 平台补贴策略 - 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承诺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1] - 淘宝闪购将在12个月内直接补贴消费者和商家共500亿涉及上线店铺、商品、配送补贴及免佣减佣等措施 [11] - 美团今夏用于骑手保障专项投入预计达16亿极端天气保障资源不设上限6月16日起高温时段随订单发放高温关怀金 [11] 用户行为变化 - 南都记者随机采访16位用户75%因平台补贴点了2次及以上外卖25%因补贴优惠下单了"非餐"商品 [4][5] - 消费者晒出2块钱珍珠奶茶、1块3汤粉订单截图平台"满25减20"、"满18减18"等大额优惠被戏称"0元购" [2] - 非餐品类订单占比达16%美团高峰日非餐订单约2000万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9] 骑手收入变化 - 美团骑手日单量最高达110单增长40-50单日收入达700多元补贴收入占总收入30%-40%完成跑单活动可获1350元奖励 [12] - 饿了么骑手日均单量比往常多十几到二十单日均收入增加100-200元茶饮类订单最易"爆单" [12] 商家运营情况 - 可斯克奶茶7月5日500多家门店总单量超20万全平台外卖订单增长量达50%个别平台达150%平台"红包"补贴最高与商家补贴1:1持平 [13] - 呱呱超市7月5日订单量比平常翻两倍有的门店达平常4倍以上大多数门店单量超1000单 [14] 行业竞争逻辑 - 平台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构建"从"送外卖"进化到"送万物"价格战博弈迈向"履约系统+全域供给"长期较量 [1] - 补贴大战从"抢增量用户"转变为"激活存量需求"着重发力即时零售高频消费场景培养用户"即时满足"消费习惯重塑"外卖送万物"心智 [10] - 淘宝已实现流量结构向履约导向型转型闪购与饿了么协同推动日订单突破6000万验证履约效率与流量转化可行性 [16] 资本市场反应 - 7月7日美团、阿里和京东股价盘中最高跌幅超4%茶饮企业股价大涨茶百道和古茗涨幅超10%蜜雪集团涨超5% [15] - 高盛预警阿里和京东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预计将录得巨大亏损美团EBIT利润也将大幅下滑但预计下半年可能为电商股价带来潜在转折点 [15]
电商巨头们的即时零售野心,从来都不是外卖
36氪· 2025-07-08 19:30
行业动态 - 中国即时零售行业在7月5日经历订单量"冲高",美团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阿里系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合订单超8000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1300万单),行业日均订单量从5月的1亿单增至2亿单[1] -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从"一超"(美团闪购市占率45%)向"多强并存"演变,饿了么市占率21%,京东到家5%,新玩家加入将改变2025年市场格局[13][14] - 商务部估算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达2-3.6万亿元,年均增速25%[18] 公司战略 - 阿里巴巴将即时零售定位为"核心战场",整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资源,马云和CEO吴泳铭亲自参与业务会议,每月补贴约80亿元[3][4][8][10] - 京东升级"京东秒送"业务并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造势,同时拓展酒旅业务实施"以高频带低频"战略[5][11][12] - 拼多多通过多多买菜测试自建仓库,计划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对标京东和阿里配送速度[11] 营销与补贴 - 淘宝闪购冠名苏超常州队并在支付宝投放广告,京东主打"9.9元"和"最快9分钟"推广,美团闪购赞助脱口秀推广"30分钟万物到家"[7] -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淘宝闪购每月补贴约80亿元(累计500亿),投向消费者红包免单和商家佣金减免[8][9][10] 业务协同 - 京东外卖用户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阿里计划将5-6亿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潜在规模10亿)[22][23] -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季度收入161.34亿元(同比增长10%),京东新业务收入57.53亿元(同比增长18.1%)[23][24] 供应链与配送 - 美团采用轻资产"闪电仓"模式,京东选择重资产"共享仓"并新增"秒送仓",拼多多测试自建仓库对标竞品速度[30][32] - 即时零售当前主战场为生鲜酒水医药等高频品类,3C大件商品即时消费习惯尚未形成[27]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形成互补,利用高频消费带动低频业务,为电商注入新活力[19][20] - 平台通过将外卖入口嵌入主站APP增加用户停留时间,产生交叉购买效应,打造"超级APP"[21]
超级星期六的流量幻觉与赛博懒人经济
虎嗅· 2025-07-08 18:25
行业趋势分析 - 中国互联网平台在7月5日发起大规模补贴战,推动全国外卖订单量达到历史峰值2.2亿单[1] - 行业正在形成"赛博懒人经济"模式,消费者倾向于将生活管理外包给平台,追求即时可得性[3][4][10] - 消费者行为发生显著变化,随机性消费减少,对平台调度系统的信任度提升,形成"托管式生活"倾向[12] 平台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通过奶茶等引爆品策略快速建立用户认知,但面临即时零售侧履约能力不足的短板,依赖饿了么外包团队[13][15] - 美团和京东已建立从供给到履约的闭环能力,竞争优势明显[16] - 淘宝采取"先做声量,再补能力"的策略,用轻SKU打头阵进行流量奇袭,试图抢占用户心智[17][18] 促销活动表现 - 7月5日促销活动中,粮油米面、冷冻食品、家清、母婴等品类订单同比增长超100%[14] - 平台承诺30分钟送达的服务标准,创造了类似"双11"的囤货效应[14] - 公司试图将"超级星期六"打造成类似"双11"的全民节日,创造集体消费节点[19][23] 商业模式演变 - 平台正在从满足需求转向重塑需求产生方式,重新编排消费者生活节奏[26][27] - 传统"文化-生活-消费"路径被颠覆为"算法-流量-交易"模式[21] - 即时零售可能走向终局,消费者将在平台设定的标准化时段完成集体消费[27][29] 消费者行为洞察 - 城市中产与数字原住民形成"不想做计划,只想被平台喂养"的消费心智[10] - 消费行为逐渐演变为肌肉记忆式的下单,超出实际需求[8][9] - 平台通过节日化运作制造消费的"意义幻觉",使消费成为社交共谋[21][22]
外卖“洪峰过境”:1.2亿 VS 8000万 即时零售的“闪电战”与拉锯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5:22
行业动态 - 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日单峰值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1] - 同日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仅1300万单 [1]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后,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单,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 [5]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启动"淮海战役"百日增长计划 [5] - 京东外卖推出"超级外卖日"活动,每月18日提供咖啡奶茶等商品低至1.68元特价 [12] - 饿了么骑手可获得三周1588元补贴,需满足特定在线时长要求 [7] 区域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破百万城市数量一周内翻倍,广州等五城订单增长达3倍 [7] - 上海霸王茶姬门店观察显示,半小时内美团与饿了么骑手取餐比例为6:4 [1] - 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订单增长超100% [7] 骑手运营数据 - 美团专送骑手日单量上涨10%,平均每单佣金约7元 [7] - 饿了么骑手6月起日均多跑10单,部分骑手日单量从80单增至100单 [7] - 京东计划扩招至15万名全职骑手 [11] 竞争格局分析 - 美团凭借外卖用户心智和本地生活服务供给优势占据主导 [14] - 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与飞猪构建本地服务平台生态,胜算被评估超35% [17] - 京东外卖通过差异化增长策略寻求突破 [14] 业务协同效应 - 外卖高频流量可交叉销售至高利润电商和旅行业务 [14] - 即时零售推动快消品销售从电商超市转向即时渠道 [15] - 美团需补齐实物电商供给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14] 市场趋势判断 - 补贴推动外卖市场扩容但难改行业结构,价格战效果有限 [13] - 即时零售注重履约时效与体验,非单纯价格竞争 [17] - 消费需求从计划性转向即时性,近场电商确定性增强 [15]
QuestMobile 2025即时零售行业流量竞争分析报告:聚合平台再掀战火,三大阵营格局初现,厮杀“刺刀见血”
QuestMobile· 2025-07-08 09:59
即时零售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即时零售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5.51亿,同比增长6%,其中生鲜电商APP月活用户1.28亿,增速达15% [3][12] - 行业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平台聚合模式(美团/京东/淘宝)、店仓一体自营模式(盒马/山姆会员商店)、前置仓自营模式(叮咚买菜/朴朴超市) [3][23] - 用户消费时段从"午晚双高峰"向全天覆盖转变,非正餐时段活跃度提升,如美团外卖14-16点活跃用户比例提升0.7% [39] 头部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秒送"模块月活用户1.65亿,占APP总流量26.6%,用户月均使用次数47.9次,同比提升51.1% [17] - 美团618大促期间日均活跃用户1.69亿,同比增长18.7%,闪购业务扩展至生活消费品领域 [21] - 淘宝闪购业务推动日活用户达4.57亿,点餐高峰时段活跃度提升1.6%(11-12点)和0.9%(17-18点) [19] - 京东/美团/饿了么重合用户达7761万,同比增长32.4%,用户多平台切换倾向加强 [27] 细分市场与用户特征 - 生鲜电商赛道中,盒马/山姆会员商店/永辉生活用户量分别为6097万/3044万/1978万,增速分化(+10.9%/-8.2%) [4] - 90后和00后占生鲜电商用户55%,家庭采购需求驱动对叮咚买菜/盒马等偏好 [35] - 下沉市场外卖商家版用户规模920万,同比增长12.6%,美团/饿了么商家版下沉市场活跃占比达52.4%/46.1% [37][46] 供应链与骑手生态 - 达达秒送骑士APP月活超600万,同比激增368%,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月活分别为546.3万/282.9万 [52] - 骑手多平台切换现象显著,达达与竞品APP徘徊用户比例超50%,反映灵活就业选择倾向 [56] - 京东秒送商家APP月活376万,同比提升13倍,新流量主要来自竞品平台 [44][48] 商业模式创新 - 前置仓模式(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通过垂直品类仓配一体实现差异化,朴朴超市用户量同比增长59.8% [4][29] - 店仓一体化模式中,盒马与山姆会员商店用户重叠率达35.5%,大润发优鲜等线下平台与盒马徘徊用户比例提升7.9% [31][32] - 旅游场景中外卖服务渗透率达40.8%,同比提升3.9%,显示消费场景多元化趋势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