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
icon
搜索文档
茶咖日报|喜茶logo“偷偷整容”?网友扒出多处细节变化
观察者网· 2025-07-10 20:04
喜茶logo调整 - 喜茶官方确认更换logo,但未说明具体原因[1] - 新版logo涉及10处细节变化:耳朵变大、头型缩小、刘海变平、眼睛变方、鼻梁变挺、上唇变尖、茶杯倾斜度微调、胳膊线条变细、下巴缩短、发尾加长[1] - 该logo灵感源自中外铸币人物侧脸肖像和饮用芝士茶时45度倾斜动作[3] - 2022年9月曾移除黑发和握杯手指细节,2023年3月又恢复经典造型[3] 茶话弄海外扩张 - 品牌位于洛杉矶的美国首店即将开业,地址为17823 Colima Rd[4] - 纽约新店地址已于2024年1月确定[4] - 海外布局已覆盖多伦多、墨尔本、温哥华、爱丁堡、伦敦等地[4] 咖啡价格走势 - 拉瓦萨公司认为咖啡零售价格已见顶,巴西丰收导致生豆成本下降[5] - 2024年初咖啡期货价格达历史高点每磅4美元以上,目前较2月下跌30%[5] - 欧盟森林砍伐法规可能年底生效,或推高欧洲咖啡价格[5]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咖啡价格[5] 霸王茶姬泰国融资 - 泰国总统饮料公司投资1.42亿泰铢获得霸王茶姬泰国子公司51%股权[6] - 霸王茶姬2023年12月进入泰国市场,主打"100%真茶"健康概念[7] - 2025年4月曾关闭所有泰国门店进行品牌重塑,5月以新理念重开3家门店[7] 枫蓝咖啡融资进展 - 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专注精品咖啡连锁市场[8] - 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建设、门店扩张和产品研发[8] - 计划加强全球咖啡产区直采合作,推出创意饮品和周边产品[8]
星巴克中国业务被竞购,估值或达百亿美元,公司称不全卖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7:56
星巴克中国业务收购进展 - 近30家国内外私募股权机构提交非约束性报价,竞标估值区间50亿-100亿美元,最终交易价格可能逼近100亿美元上限 [1] - 公司回应称正在评估增长机遇的最佳方式,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股权,强调需符合公司及员工利益 [1] - 公司可能保留30%股份,剩余由多家持股不超过30%的买家持有,潜在竞购者包括大钲资本、高瓴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和KKR [3] 中国市场业绩表现 - 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下降8%,2023财年营收30亿美元同比增长3%(汇率调整后11%) [5] - 2024年二季度中国区营收7.4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交易量增长4%,但平均客单价下降4% [5] - 2024财年净新增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总数达7758家,其中50%新增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6]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 本土竞争对手如瑞幸咖啡通过价格战施压,公司6月宣布"非咖"饮品均价降5元以应对竞争 [6] - 新任CEO倪睿安启动"重返星巴克"战略,重点复苏北美市场,可能导致中国业务资金回流 [7] - 新增门店边际收益递减,高投入未显著拉动营收增长 [6] 历史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自2023年11月起就在研究中国业务股权出售可能性,当时回应措辞委婉但承认需要外部合作伙伴 [4] - 公司明确表示不考虑完全出售中国业务,与保留30%股权的消息一致 [3] - 战略调整包括精简菜单、取消折扣、裁员和重塑"第三空间"门店概念 [7]
不种一粒咖啡豆,这个县城却让全国喝上9.9元咖啡
36氪· 2025-07-10 17:26
昆山咖啡产业概况 - 昆山掌控全国60%的生豆进口量和60%的烘焙产能,相当于每2杯咖啡中有1杯原料经过昆山 [1][4] - 2024年全国咖啡生豆进口量超18万吨,昆山占比近60% [12] - 昆山被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授予"国际咖啡之都"称号,目标剑指千亿规模 [4] 产业发展历程 - 1986年昆山首次接触咖啡文化,1992年台湾摩卡咖啡将生产线转移至昆山 [6][9] - 2003年星巴克江苏首店落户昆山,同年弘惠食品成立(2014年转型咖啡烘焙) [9] - 2017年亿政咖啡入驻,成为首家聚焦咖啡产业链核心环节的企业 [12] - 2020年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签约,2022年瑞幸烘焙基地动工(年产能3万吨) [12][20] 产业链布局 - 形成"生豆进口-烘焙-包装-物流"全链条能力,星巴克产业园覆盖华东2000+门店物流 [18] - 建成全国首个专业咖啡交易分拨中心,可存储5万吨生豆满足80-90%企业需求 [22] - 本土企业群青咖啡服务全国1000+咖啡店,维咖瑞咖啡获5000万元A轮融资 [23] 市场与消费 - 昆山咖啡馆密度达500+家,乡村地区亦普及,本土品牌诺丁顿全国门店突破200家 [23][24] - 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3133亿元(同比+18.1%),人均年消费22.24杯 [24] - 消费端价格战持续,9.9元低价策略推动市场渗透 [4][24] 政策与区位优势 - 政府提供税收减免、创业补贴,设立咖啡产业孵化园 [11] - 承接上海要素外溢,距洋山港2小时车程优化生豆进口物流 [15][18] - 依托台资企业聚集基础(如富士康),培育"为外资配套"的产业思维 [15][16]
降价、卖身,星巴克走到十字路口
投中网· 2025-07-10 14:28
星巴克中国市场现状与挑战 -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星巴克作为开创者面临转型压力[5] - 2025年星巴克中国市占率降至14%,瑞幸以35%登顶[14] -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营收、同店销售额、客单价三大指标均下滑,2025年Q1收入缓增5%但落后于瑞幸41%的增速[18] 价格策略调整 - 2024年6月星巴克中国首次对数十款非咖饮品降价5元/杯,最低价23元但仍属中高端价格带[6][11] - 单店收入星巴克中国9.54万美元仍高于瑞幸7.83万美元,非咖饮品成本可控支撑调价空间[21][23] - 大店模式导致租金和人工成本比瑞幸高10%,门店运营费用占净收入40%(国际区数据)[29][30] 资本运作与估值 - 市场传闻星巴克中国寻求出售,估值350-430亿元人民币,高瓴资本等机构参与反向路演[36][38][39] - 估值采用DCF+可比估值法,中国区估值占星巴克全球市值5%与营收占比8%基本匹配[43] - 潜在买家包括PE基金(高瓴、凯雷)和产业方(美团),前者看重现金流后者寻求生态协同[47][48] 战略转型方向 - 推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全场景战略,通过迪士尼联名等本地化营销吸引年轻人[33][61] - 下沉市场会员销售增速为高线城市两倍,但大店模型限制扩张速度[66] - 保留"第三空间"核心价值同时探索数字化(线上订单占比提升)和非咖产品多元化[6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咖啡价格带分层明显:5-10元(幸运咖)、10-20元(瑞幸/库迪)、15-30元(Manner)、30-50元(星巴克)[10][11] - 2023年库迪发起9.9元价格战,瑞幸跟进后2023年Q2营收首超星巴克并持续领先7个季度[16][17] - 现磨咖啡赛道未来五年预计保持19.8%增速,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4200亿元[45]
“风雨飘摇”星巴克
36氪· 2025-07-10 12:05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14亿人口基数下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构成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力量 [1] - 2024年在华外资企业平均利润率达9%显著高于5.2%的全球平均水平 [1] - 中国市场对外资品牌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2] 星巴克中国业务动态 - 星巴克正考虑出售中国业务估值约50亿~60亿美元(358亿~430亿元)高盛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3] - 公司表示坚信中国市场增长机遇但需评估最佳增长方式 [3] - 2024年11月已有出售股权选项的市场消息今年2月KKR等投资机构表现出收购意向 [5][6] 市场竞争与本土化挑战 - 本土品牌崛起与消费场景转变对星巴克形成压力需平衡"第三空间"优势与下沉市场价格战 [3] - 瑞幸2023年推出102款新品2024年达119款星巴克同期仅78款数量为瑞幸66% [8] - 星巴克定价策略摇摆曾通过优惠券降价20%后重申高端定位但6月仍对非咖啡系列产品降价5元 [9] 供应链差异 - 幸运咖依托蜜雪冰城供应链实现低价星巴克全球化品质管控导致下沉市场成本效率受限 [10] - 星巴克中国供应链体系独立于本土巨头对特定原料要求影响成本控制 [10] 潜在交易逻辑与战略可能 - 交易本质为资源整合非单纯资产剥离本土资本或助星巴克突破9000家门店目标当前进度仅86% [11] - 高瓴资本曾通过私有化百丽国际和收购麦当劳中国特许经营权推动门店增长或为星巴克提供参考 [12] - 若瑞幸参与交易或与星巴克形成全场景覆盖互补但双方未释放合作信号 [12][13] 管理层与品牌前景 - 新任CEO尼科尔曾推动Chipotle数字化转型但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围剿和消费习惯迁移构成挑战 [14] - 星巴克在咖啡社交场景仍具独特优势商务洽谈等场景认知壁垒短期难被替代 [14] - 公司需平衡高端定位与性价比需求并在数字化、供应链、区域拓展等维度精准调整 [14]
HRBP是这样失败的,其他BP呢?
36氪· 2025-07-10 11:42
企业HRBP职能现状 - 2024年知名品牌manner咖啡直接取消HRBP机构 [1] - 穆胜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30.3%企业让职能BP回归"政策警察"角色 同比涨幅达19.8% [1] - 企业将HRBP功能贱化 减少投入且不要求高产出 [1] HRBP失效核心原因 人才配置问题 - HRD将生手配置为HRBP 保留能人在总部COE 导致业务单元职能管理失效 [2] - 总部与业务单元对HRBP定位存在根本分歧:老板期望其充当"大脑" HRD视其为执行"手脚" [2] 专业定位偏差 - 企业要求HRBP优先建立江湖关系而非专业能力 导致被业务部门轻视 [3] - 实际业务场景中 基于专业价值的沟通比情绪价值更能建立长期互惠关系 [3] 数据能力缺失 - 缺乏数据支撑的HRBP仅能提供平庸经验判断 易被业务部门定位为事务性"特派员" [4] - 现有HRBP人效分析仅做营收/人工成本的简单除法 无法形成有效决策知识 [5] 总部专业短板 - 人力资源总部数据沉淀仅停留在工作记录层面 无法穿透业务本质 [6] - 总部专业孱弱导致HRBP各自建立碎片化标准 造成政策打架与资源浪费 [7] 行业深层问题 - 职能BP普遍面临定位尴尬 根源在于企业职能部门整体专业能力不足 [7] - 缺乏统一专业框架时 HRBP自主建立的专业性可能撕裂企业人力资源体系 [7]
电影院告急:0人空场率达40%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9:50
电影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接近疫情前峰值 [2] - 春节档《哪吒2》贡献52.8%票房,但破亿元新片数量骤降至23部 [2] - 3-6月场均人次跌至2-4人,单影院放映场次同比减少889场,空场率高达40% [2] - 行业转向集中投资大项目,腰部影片投资风险加剧 [3] - 制片方话语权增强,光线传媒呼吁提高片方分账比例至33%以上 [4] 消费零售 - 玛氏集团2024年宠物护理业务收入2352亿元,占比60% [11] - 玛氏拟以359亿美元收购品客母公司Kellanova [11] - Temu在法国市场份额从8%升至19%,2024年销售额增长129% [13] -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首周带动4124个餐饮品牌销售破纪录 [15] 餐饮食品 - 瑞幸咖啡大股东大钲资本或参与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 [11] - 茶颜悦色以电商形式出海北美,首批上线40个产品 [12] -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20.53元/公斤,日涨0.1% [10] 旅游出行 - 天门山1-6月接待境外游客37万人,同比增长10% [19] - 神州租车与百度Apollo推出自动驾驶租车服务 [16] - 杭州推出"演唱会+文旅"优惠礼包,覆盖12场演唱会 [20] 文娱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内地票房破3亿元 [21] - 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平台 [22]
咖啡品牌Lavazza:咖啡豆天价,都是对冲基金炒出来的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9:30
咖啡价格飙升原因 - 对冲基金等金融投机者应对咖啡价格飙升承担80%责任 推动价格达到"完全不可持续"水平 [1] - 伦敦罗布斯塔咖啡期货价格1月飙升至每吨5700美元历史新高 目前回落至3500美元但仍远高于1700美元历史平均水平 [1] - 过去四年咖啡价格大幅上涨中80%来自投机活动 特别是对冲基金操作 [1] - 咖啡期货市场规模有限 少量资金即可制造巨大价格波动 [2] 行业影响 - 价格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烘焙商、贸易商和生产商造成"令人难以置信"影响 [1] - 全球咖啡消费量因价格高企过去两年下降3.5% [1] - 全球最大咖啡贸易商之一Mercon Coffee Group在2023年底本轮涨势开始时申请破产 [2] - Lavazza集团采购咖啡支出从2018年6亿欧元增至去年16亿欧元 增长近两倍 [2] 未来挑战 - 特朗普关税计划可能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 美国与巴西、越南等生产国关税更具挑战性 [3] - 欧盟新森林砍伐法规将禁止在砍伐土地上种植的咖啡进入欧盟市场 对欧洲烘焙商进口优质咖啡设置严格限制 [3] - 新法规已遭到18个欧盟成员国及吉百利母公司亿滋等公司批评 [3]
库迪果咖“爆红”启示录:3亿杯背后的产品力与长期主义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9 14:41
核心观点 - 库迪咖啡通过果咖系列产品实现现象级增长,2024年入夏至今销量突破3亿杯,较2023年同期3个月1亿杯增长200% [5][15] - 公司成功将果咖从细分品类打造为咖啡界顶流,形成与品牌的强绑定认知 [6][16] - 长期供应链布局和系统性重资产投入是支撑9.9元极致性价比的核心壁垒 [29][33] 市场表现 - 2023年"夏日果咖季"3个月销量破1亿杯,单日峰值超100万杯 [4][15] - 2024年果咖系列累计销量达3亿杯,成为夏季饮品绝对主角 [5][15] - 社交平台"库迪果咖"话题持续升温,消费者高频晒单形成自发传播 [10][12] 产品策略 - 选用西柚/柠檬/水蜜桃等国民水果中和咖啡苦涩感,精准匹配夏季消费习惯 [19] - 坚持100%阿拉比卡豆,2024年IIAC国际赛事斩获7项金奖 [23] - 拒绝工业化糖浆,直采烟台苹果/安岳柠檬等地域名片级水果保障品质 [23] 营销创新 - IP联名采用"无盲盒/不限量/不捆绑"机制,饮品券维持9.9元定价不变 [23] - 联名周边全套集齐成本低于百元,核销周期长达3个月提升用户体验 [23] - 将产品转化为年轻人"悦己符号",建立情感连接拉动复购 [25][26] 供应链布局 - 安徽全球供应链基地含亚洲最大单体烘焙工厂,年处理生豆7.5万吨,支撑单日1000万杯产能 [30] - 山西临猗水果基地实现规模化直采,云南临沧战略合作保障本土咖啡豆供应 [30] - 卢旺达共建咖啡产业园区,锁定阿拉比卡豆源并分散地缘风险 [31] - 海外本地化供应链布局结合区域特色优化产品体验 [32] 行业启示 - 爆款打造需市场定位/产品力/营销/性价比的多维协同 [34] - 供应链韧性/用户运营精细化/全球化视野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 [34] - 长期主义体现在全产业链重投入,构建难以模仿的核心壁垒 [33][34]
星巴克强化招聘流程,力求招到顶尖咖啡师
财富FORTUNE· 2025-07-08 21:03
星巴克招聘策略调整 - 公司引入区域经理参与咖啡师招聘流程 外部申请者需通过门店经理和区域经理双重审核 区域经理通常管理约10家门店 [2] - 招聘流程新增线上面试或代理人机制 以避免流程受阻 [5]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90%零售管理岗位通过内部晋升填补 涵盖门店经理和区域经理 [5] 门店运营优化 - 公司将在美国逾1万家直营门店中增加员工数量 扭转过去数年削减人力的做法 几乎所有门店9月底前完成增员 [2] - 绝大多数美国自营门店将至少配备一名助理经理 以释放门店经理时间用于招聘和排班管理 [6] 管理层战略方向 - 首席执行官倪睿安认为业绩下滑与决策和门店运营脱节有关 新招聘举措旨在加快服务速度重振销售 [2][5] - 首席运营官迈克·格拉姆斯强调选拔高标准 仅最优秀申请者能成为"伙伴"(员工内部称谓) [4] 员工待遇与诉求 - 咖啡师长期抱怨人手不足 人员配置问题是代表5%美国直营门店的工会核心诉求之一 [7] - 公司当前平均时薪超18美元 自称具有竞争力 并承诺改善员工体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