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内贸版广交会”来了:首届广东优品展览会9月在广州举办
快讯· 2025-07-07 13:07
展会概况 - 首届广东优品展览会将于2023年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馆举行 [1] - 展会定位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1] - 采用市场化模式搭建企业拓内销展会平台 [1] 展馆设置 - 设置消费电子、服装美妆、玩具、食品和家居陶瓷5大主题展馆 [1] - 重点展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消费电子及3C数码产品 [1] - 包含智能健康管理设备、沉浸式娱乐设备等科技产品 [1] - 涵盖美妆个护、潮玩、食品等大众消费品类 [1] 展品特色 - 集中展示大众喜闻乐见的热销产品 [1] - 重点推出"新、奇、特、优"精品 [1]
阿玛尼营业利润暴跌69%;郑志刚退出新世界|二姨看时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08:57
美妆行业动态 - 悦诗风吟关停天猫海外旗舰店 仅保留中国本土生产商品销售 该店曾拥有35.5万粉丝 母公司爱茉莉太平洋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5.7%至1.16万亿韩元 [3] - 欧莱雅以约10亿美元收购护发品牌Color Wow 该品牌2024年销售额超3亿美元 明星产品"梦幻发胶"每4.4秒售一瓶 [7][10] - Kate Moss创立的美妆品牌Cosmoss进入清算程序 欠债400万美元 单品售价媲美La Mer(面霜95英镑 香水155英镑)但销量惨淡 [1][14] 时尚品牌资本运作 - 宝尊电商完成对Sweaty Betty中国业务的收购 该品牌曾与Lululemon齐名 单品定价750至1180元 2023年全球营收下滑3.6% [4] - 斯凯奇以超90亿美元被3G资本收购 2024年收入增速放缓至5% 中国市场贡献超20%营收 [6][9] - Roberto Cavalli确认评估"战略合作伙伴" 2023年销售额1.2亿欧元 潜在买家包括Frasers Group 迅销集团等 [11] 奢侈品与快时尚困境 - Armani 2024年营业利润暴跌69%至6700万欧元 亚太区收入占比从21%降至19% 销售额23亿欧元(同比-6%) [8] - H&M创始人家族增持4275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4% 2024年净利润暴跌68%至12.89亿瑞典克朗 [5] - 法国快时尚品牌Comptoir des Cotonniers和Princesse tam tam申请破产 法国中档成衣市场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2% [12][13] 人事变动 - 郑志刚辞任新世界发展非执行董事 掌舵期间集团市值蒸发逾720亿港元 2024年首亏20亿港元 [2][7]
中国公司收购「英国版lululemon」; 奢侈品行业或进一步恶化;胖东来上半年销售额超117亿|品牌周报
36氪· 2025-07-06 21:53
品牌收购与业务拓展 - 宝尊电商完成对英国高端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的收购 延续其品牌管理转型策略 由负责Gap和Hunter的原班团队接手 [1] - Sweaty Betty定位高端瑜伽服市场 产品定价750至1180元人民币 略高于lululemon部分核心产品 [1] - 宝尊已构建Gap(基础服饰)、Hunter(功能户外)、Sweaty Betty(高端运动)的三品牌矩阵 覆盖多维消费需求 [2] - 欧莱雅收购美国护发品牌Color Wow 该品牌明星产品Dream Coat Supernatural Spray每4.4秒售出一瓶 整体销售额略高于3亿美元 [5][6] - 欧莱雅近三年完成三宗重大交易 包括今年6月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估值10亿欧元) [6] 奢侈品与时尚行业动态 - 2025年Q2全球奢侈品行业加权有机销售额预计同比下跌3% 较Q1跌幅扩大 LVMH和开云等巨头拖累板块表现 [3] - 汇率波动、中美游客购买力下降及旅游零售减弱是压制奢侈品市场的关键因素 日元贬值带来的价格红利效应消失 [3] - Armani集团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6%至23亿欧元 营业利润大跌69% 亚太区收入占比从21%降至19% 主因中国市场放缓 [4] - Armani采取温和定价政策 涨幅低于通胀率 专注质量而非数量的分销策略 [4] 新品发布与产品升级 - 闻献DOCUMENTS发布第七季纯萃盘香及浓香水系列「沉檀龙麝」 融合中国四大名香与现代制香工艺 [7] - 橘朵第四代「双翼精华」钢管睫毛膏上市 添加3重精华矩阵 前代产品累计销量突破1100万支 [8] - HOKA发布新一代竞速跑鞋Rocket X 3 搭载翼型碳纤维推进板和双密度PEBA中底科技 [10] - 茶颜悦色推出首款短保糕点蛋黄酥 含芋泥和红豆两种口味 售价29.9元/盒 [9] 市场营销与联名活动 - lululemon发起2025年"夏日乐挑战"活动 携手贾玲和游泳冠军汪顺 倡导运动理念 [11] - 瑞幸咖啡与多邻国以"结婚"为主题推出联名周边 双方19-35岁用户群高度重合(瑞幸占比70.2%) [14] - 三顿半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合作推出5款冻干咖啡 7月9日开售 [14] - 韩国品牌emis在杭州开设快闪店 产品价格区间200-500元 因明星佩戴走红 [12][13] 企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宝尊2025年Q1营业收入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3.27% [2] - 胖东来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7.07亿元 超市/珠宝/电器分别贡献63.50亿/11.82亿/11.80亿 [15] - 孩子王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亿-1.6亿元 同比增长50%-100% [19] - Kappa母公司中国动向新财年扭亏为盈 实现净利润2.07亿元 核心品牌Kappa销售额15.66亿元 [23] 渠道拓展与全球化布局 - 名创优品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9个月销售额破亿 IP系列贡献79.6%的销售 [20] - 元气森林冰茶系列进入印尼市场 覆盖超3万个零售网点 同期青竹葡萄柚气泡水同步上架 [21] - 袁记云饺泰国首店即将落成 马来西亚吉隆坡门店已在规划中 [22] - 英国跑步品牌SOAR进军中国 同步开设天猫旗舰店 主打"英伦竞速美学" [16] 产能建设与组织变动 - 农夫山泉林芝工厂正式投产 总投资3.5亿元 规划年产能59.48万吨 [17] - 花西子联合创始人飞慢离职 曾为品牌关键决策人 今年2月视觉合伙人文渊也已离职 [18]
一周新消费NO.316|喜茶推出第三款藏地灵感新品;宾利Bentley推出首个野餐系列
新消费智库· 2025-07-06 21:02
一周新品动态 - M Stand推出青芒甘蔗气泡美式和青芒甘蔗气泡特饮,同时推出单肩编织包、柠檬汉堡冰淇淋和柠檬挂件 [3][4] - 喜茶推出第三款藏地灵感新品「牦牛乳酥油茶」,以醇厚牦牛乳搭配定制黑苦荞藏茶作底,并打造酥油云顶 [4] - 五丰行与雪花啤酒合作推出"雪花啤酒口味雪糕",采用3D"扎啤杯"造型包装,搭配优质乳脂和酸甜菠萝汁 [4][5] - 妙可蓝多上新奇炫奶酪棒,干酪添加量≥51%,每100g产品钙含量>30%NRV,有龙泉驿水蜜桃味和经典巧克力味两种风味 [5] - 洽洽推出冰爽西瓜味瓜子,真实添加8%浓缩西瓜汁和2.8%薄荷叶,超1小时焖煮入味 [8][9] 品牌合作与战略 - 柠季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泰国及东南亚市场拓展、零售渠道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协同升级 [9][10] - 泡泡玛特与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深度合作,加快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步伐 [9] - 皇氏集团与香园食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码布局新消费 [11] - 百雀羚与亚什兰达成战略合作,聚焦高生物利用率原料研发及配方技术革新 [24] 投融资与收购 - 欧莱雅收购美国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并入集团专业美发产品事业部 [14] - 卫生巾品牌「安雅Enya」获得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500Global,资金将用于品牌建设和开拓中国市场 [14] - 万洲国际旗下波兰子公司Morliny Foods完成收购宠物食品生产商Pupil Foods,布局欧洲宠物食品市场 [16] - 英国营养补剂品牌Tonic Health完成280万英镑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开发、拓展零售渠道和健康教育内容投入 [17] - 联合利华旗下风险投资公司领投美发品牌Messy,投资金额500万美元 [17] 食品饮料创新 - 康师傅上新"长岛冰茶"风味冰红茶,0添加酒精但模拟微醺口感 [18] - 大窑查元香推出五款1L装茶饮料新品,其中金桂乌龙茶、白兰乌龙茶两款为0糖0脂0能量 [20] - 茶颜悦色推出首款短保糕点蛋黄酥,有芋泥、红豆两种口味,一盒4个装 [21] - 迎驾山泉推出草本护驾新口味,包括石斛桑椹水和石斛桂圆水两款,0脂肪 [21] - 日清食品在日本发售"神秘鳗鱼饭",不含动物源性材料但口感接近鳗鱼 [22] 美妆与时尚 - 中国本土高端香水品牌闻献DOCUMENTS正式入驻丝芙兰,推出三款独家首发香型 [23] - 宾利Bentley推出首个野餐系列Hyde,包含编织野餐篮、杯套和羊毛野餐毯 [24] - 法国奢侈品牌梅森·马吉拉宣布孙颖莎为品牌代言人,主打高端香水、香氛及蜡烛 [24] - 橘朵第四代「双翼精华」钢管睫毛膏焕新上市,采用双头设计 [25] - 开云集团任命卢卡·德·梅奥为新任首席执行官,美妆细分业务保持增长 [26] 零售与渠道 - 新希望白帝牛奶铺在合肥开业,限量供应新鲜现打鲜奶,主打"新鲜只卖当天" [9] - 全球体育用品零售商Fanatics中国首店落户广州天环广场,主营球星卡、签名球衣等收藏品 [9] - 跳海酒馆首个酒店项目「跳海Living」即将落地深圳南头古城,预计8月开业 [11] - 話梅首家机场概念店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以「航旅叙事」为核心设计语言 [25]
日本停滞35年,迎来“中国时刻”
凤凰网财经· 2025-07-05 22:01
日本宏观经济现状 - 日本GDP全球占比从1989年15.3%降至2022年4.18%,排名从全球第二跌至第四[1] - 2025年Q1日本GDP再次负增长,经济停滞状态已持续35年[1] - 日本电商市场规模达1690亿美元,全球第三,但渗透率不足10%[3][21] - 日本电商销售额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5.2%,预计2025-2030年CAGR达14.3%[3][17] 中国电商平台进军日本市场 - TikTok Shop于2025年6月登陆日本,依托4000万用户基础开展直播带货[2] - Temu 2023年7月进入日本,月活超3000万,主打极致低价+半托管物流[2] - SHEIN 2020年12月上线日本,用户804万+,采用快时尚+小单快反供应链[2] - 京东日本站与阿里旗下TAO均于2024年12月上线,分别侧重本土仓配和精品电商[2] 日本消费市场特征 - 线下零售生态完善:百年老店4.5万家,东京大丸百货平日客流量8万人次[11] - 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3%,60岁以上移动支付使用率低于25%[12][16]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从1996年550万日元降至2021年440万日元[25] - 中产阶级占比从1985年63.9%降至2018年58.1%,高收入阶级占比升至10.3%[26]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供应链优势:资生堂、花王等日企在华生产基地覆盖美妆、日化、汽车零部件[23] - 性价比优势:中国商品价格普遍比日本同类低30%-50%,如Temu沙发售价仅亚马逊1/3[42] - 创新速度优势:EcoFlow移动储能通过众筹募资5亿日元,SwitchBot智能家居60%收入来自日本[27][28] - 品牌认知提升:花西子日本销售额占海外总营收40%,部分产品溢价超国内[30] 日本市场挑战与机遇 - 物流成本高企: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占商品售价10%-15%,是中国的2倍[38][39] - 支付系统割裂:二维码支付手续费达3%-5%,各平台互不兼容[40] - 消费者行为谨慎:电商退货率仅5%-10%,但品牌忠诚度高[36] - 汇率红利:2024年日元汇率创1986年新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9] 日本电商发展路径 - 线上线下融合:智能贩卖机采集用户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如香氛试用[45] - 非侵入式创新:SwitchBot通过后装设备实现家电智能化,不破坏原有结构[28] - 文化适配关键:需精通日语人才运营,如乐天市场要求严格合规认证[41] - 长期培育市场:花西子从上线亚马逊到开设银座首店耗时5年[35]
停滞35年的日本,迎来“中国时刻”
创业邦· 2025-07-04 19:01
日本宏观经济现状 - 日本GDP全球占比从1989年的15.3%降至2022年的4.18%,2025年Q1再次负增长,经济停滞已持续35年 [3] - 日本GDP总量先后被中国、德国超越,跌至全球第四 [3] - 2025年日本政府文件"风险"一词出现18次,反映对经济形势担忧 [6] 中国电商平台进军日本市场 - TikTok Shop于2025年6月登陆日本,依托4000万用户基础主打直播带货 [5][6] - Temu 2023年7月进入日本,月活超3000万,策略为极致低价+半托管物流 [6] - SHEIN 2020年12月上线日本,用户804万+,采用快时尚+小单快反供应链 [6] - 日本为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规模达1690亿美元 [5] 日本消费市场特征 - 电商渗透率不足10%,但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4.3% [7][20] - 线下零售占主导,东京大丸百货平日客流8万人次,福袋经济规模300亿日元 [15] - 日本百年老店超4.5万家,全球第一 [14]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3%,60岁以上群体移动支付使用率低于25% [15][19]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供应链与日本头部企业(如资生堂、丰田)共享生产基地 [24][25] - 日本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中国高性价比商品优势凸显,如Temu沙发价格仅为亚马逊1/3 [25][45] - 中国品牌认知度提升,如EcoFlow众筹超5亿日元,SwitchBot 60%收入来自日本 [28][29] - 3C家电类产品已建立信任,美妆品牌花西子日本销售额占海外总营收40% [30] 日本市场挑战与策略 - 日本电商退货率仅5%-10%,但用户忠诚度高,复购率强 [39] - 物流成本高企,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占商品售价10%-15%(中国5%-8%) [40][41] - 需长期陪跑,如花西子从上线到开银座首店耗时5年 [39] - 需本土化创新,如SwitchBot通过"非入侵式后装"方案打开市场 [29] 日本社会结构影响 - "团块一代"掌握60%以上社会财富,消费力集中在中老年 [18] - 中产阶级占比从1985年63.9%降至2018年58.1%,家庭收入中位数下降20% [26][27] - 年功序列制导致跳槽者年薪减少150-200万日元,强化职业稳定性 [16] 未来趋势与机遇 - 疫情催生"返乡潮",远程办公推动电商习惯留存 [20][21] - 日元贬值降低运营成本,2024年美元兑日元突破160 [42] - 智能化补充线下体验,如交互式贩卖机采集用户数据 [46] - 日本电商需找到线上线下平衡点,而非简单复制中国模式 [46]
毛利超80%、硬刚香奈儿,林清轩讲不好高端化的新故事 | 智氪
36氪· 2025-07-04 18:34
行业背景 - 2025年新兴消费股成为港股市场最受青睐的概念,老铺黄金涨幅超3倍,泡泡玛特接近2倍 [4] - 毛戈平2025年股价涨幅超80%,市值接近500亿,带动国产美妆行业资本化步伐加速 [5] - 林清轩作为定位高端的国产护肤品牌,向"国产高端护肤第一股"发起冲击 [5] 公司概况 - 公司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支撑12亿营收,但面临"小众"标签挑战 [6] - 2022-2024年总营收从6.9亿增长至12.1亿,CAGR超30% [11] - 毛利率从78%提升至82.5%,净利率达15.4%,高于行业均值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大单品策略:山茶花精华油收入占比从31.5%提升至37%,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 [13] - 直播电商转型:线上营收从3.1亿增至7.1亿,CAGR达51.3%,占比升至59.1% [9] - 高端定位策略:产品定价累计涨幅近3倍,单位价格达16元/ml,溢价近6倍 [18][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1亿,毛利82.5%,净利1.87亿 [12] - 研发费用率2.47%,销售费用率56.9%,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特征 [25] - 专利总数80项(发明专利42项),低于珀莱雅(229项)和贝泰妮(281项) [27] 竞争格局 - 在中国高端抗皱紧致护肤品市场以1.28亿零售额排名第十,市场份额2.2% [32] - 毛利率82.5%显著高于贝泰妮(73.7%)、珀莱雅(71.4%)等竞争对手 [17] - 单位价格16元/ml接近雅诗兰黛小棕瓶(24元/ml)、兰蔻小黑瓶(20.8元/ml) [19] 发展挑战 - 单品依赖严重:山茶花精华油占比近40%,周边产品带动效果有限 [23] - 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0.3亿,仅为销售费用的5.3% [25] - 规模局限:SKU达188个但营收规模显著小于珀莱雅(106.9亿)等竞品 [24] 未来战略 - 短期巩固大单品地位,通过会员增长(430万活跃用户)和复购率(35%)提升业绩 [30] - 中长期规划丰富大单品矩阵,拓展植物研究范围,推进多品牌战略 [31] - 预计合理估值70-80亿,对应PE30-35倍,低于毛戈平(40倍)但高于行业均值(28倍) [35]
植物医生以科研创新驱动增长,展现国货品牌的科技突围之路
金投网· 2025-07-04 15:2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呈现稳步增长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 [1]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51,836.02万元、177,288.65万元和182,495.88万元 [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1,410.32万元、84,858.92万元和100,011.45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92%、1.00%和0.31%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 [2] - 采用"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包括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和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等 [2] - 成功提取高活性石斛寡糖,可激活肌肤细胞自主合成胶原蛋白 [3] - 选用"昆植1号"铁皮石斛,其多糖含量相较药典标准高出约15% [3] 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布局 - 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例如铁皮石斛研究成果应用于抗衰护肤 [3] - 构建"一个中心、五大研发基地"的科研网络,并通过全资自建顺德工厂实现全产业链品控 [4] -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4] 品牌建设与行业地位 - 秉持"敬仰自然,崇尚科学,回馈社会"品牌理念,得到《大国品牌》栏目认可 [4] - 建立的科研标准为美妆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5] - 将民族植物应用智慧转化为国际化护肤语言 [5] 行业挑战与展望 - 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化 [6]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6] - 未来有望凭借研发和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7] - 国际化进程中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更好结合 [7]
日本停滞35年,迎来“中国时刻”
虎嗅APP· 2025-07-03 23:02
日本经济现状与电商市场机遇 - 日本GDP全球占比从1989年15 3%降至2022年4 18%,排名从全球第二跌至第四[3] - 2025年Q1日本GDP再现负增长,经济停滞状态已持续35年[3] - 日本电商市场规模达1690亿美元,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但渗透率不足10%[3][5] - 中国电商平台TikTok Shop、Temu、SHEIN等2020-2024年密集进入日本市场[3] 日本消费市场特征 - 线下零售占主导,东京大丸百货平日客流量达8万人次,福袋经济规模年均300亿日元[12] - 日本百年老店数量全球第一,达4 5万家,2024年预计新增2000家[12]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 3%,老龄化推动便利店密度达每2253人一家[13][15] - 移动支付普及率低,60岁以上群体使用率不足25%[16] - 中产阶级占比从1985年63 9%降至2018年58 1%,家庭收入中位数从1996年550万日元降至2021年440万日元[24] 中国企业的日本市场机会 - 日本电商市场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4 3%[16] - 中国供应链与日本头部企业深度绑定,资生堂、花王等均在华设生产基地[23] - 中国移动储能品牌通过日本众筹平台筹款超5亿日元,创当地纪录[25] - 智能家居品牌通过IFTTT技术实现"非入侵式后装",60%收入来自日本[26] - 花西子日本销售额占海外总营收40%,蒙古族唇纱等产品实现溢价[27] - 日本电商退货率仅5%-10%,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34] 日本市场挑战与差异化策略 - 物流成本高企,东京仓储租金达176-235元/㎡·月,是上海2倍以上[35] - 快递员时薪75元人民币,最后一公里成本占商品售价10%-15%[35] - 日本消费者决策周期长,品牌需1年以上培育期[33] - 无印良品模式证明"有道理的便宜"策略可行,价格可较同类低30%[31] - 支付系统碎片化,二维码手续费高达3%-5%,各平台互不兼容[37] 日本消费趋势变化 - 疫情后远程办公推动"返乡潮",东京连续出现人口净流出[17] - 电商成为线下补充,GlobalData数据显示过去5年增长1 5倍[22]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二手西装、打折食品需求上升[24] - 智能贩卖机等O2O模式兴起,实现线上试妆等体验[40]
人货场重构消费生态,聚焦新消费机遇
华泰证券· 2025-07-03 20:27
报告核心观点 消费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变革,在政策、技术和消费者需求驱动下呈现高质量增长和多级分化态势。内需“压舱石”地位巩固,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提振下半年消费。看好国货崛起、情绪消费、银发经济、AI+消费四大主线共振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相关领域核心标的[1][2][4]。 “人、货、场”变革驱动新消费崛起 人 - Z 世代“悦己”需求推动情绪与体验消费扩容,超半数消费为奖励自己[17][19] - 2023 年“她经济”规模超 10 万亿,不同年龄段女性消费呈现代际差异[20] - 老龄化放大“银发产业”供需敞口,消费从“生存型”向“享乐型”转型[21][26] 货 - 产业链与文化自信推动高品质国货崛起,国货护肤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9] - 感官体验成品牌价值核心,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体验升级受关注[32] 场 - 互联网催生新消费场景,线上即时零售等模式涌现,消费路径精准转化[40] - 网购与直播成重要消费场景,2025 年 1 - 5 月网上零售额高个位数增长[41] - 用户注意力转向短视频与直播,私域流量兴起,营销模式去中心化[47][49] 内需“压舱石”地位巩固,政策支持再添活力 政策导向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化提振内需,需求端提升消费意愿,供给端强调多元发展[50] - 政策密集出台,涵盖补贴、投资、消费贷贴息等多方面协同发力[54][55][56] 政策效果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成效显著,2025 年 5 大品类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57] - 数字消费增长提速,1 - 4 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 8.4%[57] - 服务消费景气度不减,1 - 4 月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同比增长 12.1%[57] 四大主线共振 国货崛起 - 供需注重质价比,国货品牌在多领域涌现优质龙头,占领消费者心智[59] 情绪消费 - 需求层次升级推动市场扩容,潮玩、餐饮、新型烟草等品类受益[61] 银发经济 - 2023 年市场规模突破七万亿,消费升级,相关行业和公司有望受益[64] AI+消费 - AI 赋能企业降本提效,智能硬件与 AI 技术结合创造新成长空间[66] 主线一:国货崛起——产品力升级为基,渠道变革为矛 美妆 - 行业大盘边际复苏,抖音增长快,护肤、彩妆香水、个护清洁部分品类增速亮眼[67][68] - 部分企业把握渠道与品类红利,如丸美生物线上转型,营收和净利率提升[71] - 板块估值修复,距 21 年高点有距离,未来聚焦创新与外溢[73][76] 医美 - 需求端景气待修复,供给端产品扩容,材料多元化[86][87] - 企业打造多元产品矩阵,出海成新方向,如爱美客并购拓展国际化[91][92] 黄金珠宝 - 市场扩容,消费分化,精品金饰渗透率提升,公司估值向品牌商重塑[93][98][106] 个护 - 市场规模大且增长,电商驱动,消费者注重功效与质价比[110][111] - 女性护理产品升级,国货崛起,口腔护理国货通过差异化突围[119][125] 纺织服装 - 社零和出口增长,品牌服饰运动鞋服景气,城市奥莱发展,纺织制造看好龙头[134][135][150] 主线二:情绪消费——既能“悦己”,又是“社交货币” IP 潮玩 - 市场规模增长,新兴品类崛起,企业创新成长,如泡泡玛特等在细分领域领先[154] - 上半年新兴品类高景气,板块估值上行,下半年龙头引领创新、破圈、出海[159][173] 餐&饮 - 上半年供需理性,龙头经营分化,下半年龙头差异化破局,注重质增[184][191] 新型烟草 - 全球加热烟草市场空间广,HNB 产品迭代升级,思摩尔国际有望受益[198][202] 主线三:银发经济——需求升维、供给创新、政策规范 酒旅 - 上半年休闲游景气,商旅平淡,酒店表现峰谷分化[207][210] - 下半年酒店马太效应或强化,关注旅游结构化增量[214] 家居 - 2025 年地产数据承压,家居需求磨底,但国补政策带动零售增长[223][227] - 板块估值受政策与数据影响,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欧派家居[231][232] 主线四:AI+消费——技术迭代,新工具赋能运营提质增效 AI 融合 - 政策与技术驱动“AI+消费”,技术嵌入消费全链路,提升运营效率与体验[235] 新型零售 - 消费情绪谨慎,零售行情分化,部分企业基本面出现拐点[241][245] - 看好零食量贩等新模式,关注传统零售龙头业绩拐点[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