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

搜索文档
彭永涛:上半年服务业经济持续向好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国家统计局· 2025-07-16 10:04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60.2% 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 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增速5.7%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贡献率61.2% [2] - 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 延续快增态势 [2] 行业细分数据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 [3]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8.1% 其中研发试验/多式联运/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1.4%/11.3%/10.7% [2] - 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9.9% 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分别增长13.4%/11.1%/10.4% [4] -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收增长11.2% 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 [4] 消费与服务贸易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增长5.3% 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比45.5% [5] - 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长31.9% 文化体育平台增长7.4% 文化艺术业/休闲观光业营收分别增长14.8%/14.5% [5]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32543.6亿元 增长7.7% 其中旅行服务增长12.2% 维修维护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46.5% [6] 外资与新兴业态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比超70%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146% [6]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良好 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8.5% [5]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至55国 清明/五一假期出入境人次分别增长19.7%/28.7% [6] 景气度与预期 -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50.2% 电信/金融/资本市场指数超60% [7][8]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56.7% 文化娱乐/邮政/航空运输预期指数超60% [8]
郑学工:上半年经济稳步前行 向新向好
国家统计局· 2025-07-16 10:04
上半年,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 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 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中向好,展现较强韧性。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上半年,我国GDP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同 比增长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2%;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为60.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7%、36.2%和59.1%。 二季度,我国GDP为3417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59亿 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47亿元,同比增长4.8%,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2%;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对经济增 ...
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
国家统计局· 2025-07-16 09:30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我国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GDP 核算结果如下。 | | 绝对额(亿元) |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 | --- | --- | --- | --- | --- | | | 二季度 | 上半年 | 二季度 | 上半年 | | GDP | 341778 | 660536 | 5.2 | 5.3 | | 第一产业 | 19459 | 31172 | 3.8 | 3.7 | | 第二产业 | 127147 | 239050 | 4.8 | 5.3 | | 第三产业 | 195172 | 390314 | 5.7 | 5.5 | | 农林牧渔业 | 20687 | 33224 | 4.0 | 3.9 | | 工业 | 104206 | 202550 | 6.2 | 6.2 | | #制造业 | 87771 | 169885 | 6.5 | 6.6 | | 建筑业 | 23781 | 38211 | -0.6 | 0.7 | | 批发和零售业 | 35129 | 68226 | 6.0 | 5.9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620 ...
向好、活力、增长!从多个关键词中读出“十分信心” | 数说中国经济半年报
央视网· 2025-07-16 09:2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3] - 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5% [3] - 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5][9] 工业与制造业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超20% [5]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8]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8] - 体育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8] 居民收入与就业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4%,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2%,快于城镇居民 [6] 农业与服务业 - 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畜牧业平稳增长 [3]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3]
皖通科技通过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乙方)二级复审认证
快讯· 2025-07-16 09:17
公司动态 - 皖通科技成功通过DCMM二级(受管理级)复审认证 [1] - 公司于2022年首次通过DCMM认证 [1] - 复审通过表明公司在数据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流程化管控及标准化落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 行业标准 - DCMM是我国数据管理领域的国家标准 [1] - DCMM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 [1] - DCMM旨在系统评估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水平 [1]
恒生电子(600570):发布25H1业绩预告,布局虚拟资产交易系统
国投证券· 2025-07-16 0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42.18 元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生电子作为国内金融 IT 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 未来有望依托恒云科技拓展海外市场 布局虚拟资产交易业务打开新需求场景 预计 2025/26/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69.29/72.79/76.71 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 11.40/12.59/13.62 亿元 [10] 各部分内容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2.51 亿元 同比增加约 2.21 亿元 增加比例约 740.95%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1.83 亿元 同比增长 35.30% 营业收入 24.22 亿元 同比下降 14.59% [1] 行业与公司经营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承压 一方面受市场形势影响 金融机构 IT 预算收紧 客户需求减少 市场竞争加剧 采购流程周期延长 另一方面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 收缩部分非核心业务 行业整体景气度依然承压 但公司产品能力和竞争力较强 未来待行业复苏有望释放收入弹性 [2] -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增长较快 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同比显著增长 约增加 1.7 亿元 去年同期投资股票有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本期会计计量标准调整带来利润弹性 且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 [2] 海外市场拓展与业务布局 - 恒云科技是恒生电子境外子公司 服务超 250 家金融机构 业务遍及亚太地区 提供多元化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依托恒云有三方面业务拓展 [3] - 为在港券商打造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 2025 年 6 月恒云科技新一代系统在广发证券(香港)完成全业务上线 具有业务扩展、交易保障、风控合规、业务运营等优势 [3] - 助力在港券商打造虚拟资产交易系统 是香港首批供应商 近两年助力多家金融机构上线 完成与虚拟资产交易所对接 2024 年 12 月以来与中资券商合作 半年推动系统建设 [9] - 与在港加密货币交易所合作 2023 年 5 月恒云科技与 HashKey 签署合作备忘录 探索虚拟资产与金融服务领域合作 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 目标用户为持牌证券机构及金融产品经纪商 [9]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26/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69.29/72.79/76.71 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 11.40/12.59/13.62 亿元 [10] - 对公司 2023 - 2027 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指标进行预测 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 以及成长性、利润率、运营效率、投资回报率、偿债能力、分红指标等财务指标 [12]
美图公司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美图公司[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增长阶段** - 第一阶段(2008 - 2016 年):推出爆款应用获大量流量,通过广告业务变现,月活跃用户数从 2013 年的 0.88 亿增长到 2016 年的 4.46 亿,广告收入快速增长[3] - 第二阶段(2017 - 2019 年):尝试多元化业务,包括电商和直播,但最成功的变现模式仍是广告业务,因投入精力尝试其他业务,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且亏损波动加剧[3] - 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进行订阅制转型,软件订阅收入成核心,付费订阅用户从 2020 年的 170 万增至 2024 年的 1,260 万,订阅渗透率从 0.7%提升至 4.7%,受益于 AI 产业变革[5] 2. **短中长期驱动力** - 短期:生产力工具在 B 端用户中拓展提升订阅渗透率,内容创作产业规模大、创作者付费能力强、生态竞争加剧使创作者对 AI 工具需求增强,AI 赋能提升用户体验,挖掘高付费能力客户实现商业化闭环[6] - 中长期:专注影像与设计产品领域,推出创新 AI 应用和功能吸引用户、提高粘性,优化软件订阅模式,提高毛利率和利润率实现可持续发展[6] 3. **AI 应用落地成功原因** - 聚焦生产力工具 B 端场景,具备原生变现能力[7] - 拥有稳定用户规模,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月活跃用户数能匹配中国 TOP10 甚至 TOP5 的 AIGC 原生应用,提供坚实流量基础[7] - 明确需求场景,核心产品定位明确、用户群体清晰,捕捉真实场景需求信号,形成快速循环[7] - 构建付费用户生态,B 端生产力工具用户有付费能力,工具能带来变现效应,收入天花板和中长期成长性乐观[7] 4. **发展路径与 Adobe 相似之处** - 均通过 AI 迭代,从图像编辑到图像创作,再到多模态发展,Adobe 开放第三方模型、提供后端营销分析、推出整合流程平台,美图也在 AI 领域迭代创新[8][9] - 在专业设计领域,都通过类似方式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正向业绩促进[9] 5. **海外市场重要意义** - 是未来增量流量主要来源,国内美颜修图领域 MAU 稳定,业务聚焦付费用户转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10] - 海外用户付费能力高于国内,有助于推动营收增长,如 Canva 付费率达 10.6%,2024 年 ARPU 值为 129 美元高于公司现有水平[1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对公司成长性持乐观态度,目标估值为 551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1.1 港元,给予买入评级,看好享受 AI 产业红利,认为其已做好迎接 AIGC 产业红利准备[4][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美图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广告、影像与设计产品以及美业设计产品,影像与设计产品是未来增长核心引擎,公司将在该领域全面进行 AI 赋能[5]
海外积微成著,国内星火初燃 - 全球B端AI应用进展如何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应用、B端软件、C端应用、制造业、教育、医疗、云计算、广告、精准医疗、HR、电商、企业服务软件、ERP及CRM等 [1][3][7] - **公司**:字节跳动、快手、美图、鼎捷数字、科大讯飞、讯飞医疗科技、Applovin、Tems AI、北森控股、光云科技、SAP、Salesforce、Palantir、金蝶国际、用友网络、麦富石、迪斯范氏、泛微网络、赛意信息、金桥信息、迪安诊断、卫宁健康、佳发教育、新智软件 [1][3][21][2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应用商业化进展**:全球和国内AI应用进入商业化阶段,中国C端应用走在全球前列,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C端产品生态和竞争优势,字节跳动、快手、美图等公司体现了AI赋能效果和商业化成果 [2] - **国内B端AI应用发展情况**:虽与海外有差距,但AI赋能带来变革,海外大型管理软件和垂直细分领域公司已实现AI赋能,国内人力招聘、电商等领域也有产品商业化,如北森控股和光云科技受益明显,光云科技智能客服机器人快卖小智在2024年双十一活动中表现出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05% [3][21] - **国内B端AI应用优势细分产业**:制造业是优势领域,电子、汽车、机械等行业公司掌握丰富行业知识,AI工具应用有竞争力且落地快,如鼎捷数字 [5] - **教育和医疗领域B端AI应用进展**:采用ToB再ToC模式,科大讯飞及其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成效显著 [6] - **国内C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情况**:发展迅速,Deepseek、豆包等APP月活用户破亿,截至今年3月,三家去重后合计月活用户达2.5亿,中国人口规模和教育普及程度为其提供土壤,头部科技公司起主导作用 [7] - **国内C端市场发展特点**:头部公司贡献大,消费者驱动技术创新,C端AI应用容错率高,更易普及 [9] - **美图公司成功因素**:产品用户基础广泛,2022年月活用户达2.43亿,VIP付费用户达560万;AI产品设计人性化,如美图秀秀功能提升用户体验,2024年付费用户数达1261万,比2022年翻一倍多 [10][11] - **国内B端市场挑战**:付费难,国内企业倾向硬件付费、软件免费模式,付费率和利润率偏低,需注重AI实际效果 [12] - **Applovin业绩增长方式**:通过自主研发的XOY AI广告引擎,高效竞价机制精准匹配广告主需求和媒体流量供给,推动从点击付费转向效果付费模式,提升业绩和股价 [13] - **Tems AI商业成功方式**:通过精准医疗,在医院端按病例收费,药企端获提成,患者端通过APP收订阅费,2024年贡献收入4.45亿美元 [1][15] - **传统与AI时代软件及服务区别**:传统云计算时代采用订阅模式,针对软件市场,技术驱动力是云计算和软件功能;AI时代体现为成果模式,替代劳动力,对应服务市场,技术驱动力是生成式AI和代理性推理能力 [16] - **全球软件市场发展情况**:2010 - 2024年全球软件市场规模从3500亿美元增长到6500亿美元,云计算占比超60%,2024年纯AI软件收入仅30亿美元,企业在AIGC领域投资潜力大 [17] - **国内IT支出与海外差距**:2024年全球IT支出5万亿美元,占比超20%,中国国内IT支出3.9万亿人民币,仅占比7% [18] - **海外AI应用先发优势原因**:海外巨头2022年底或2023年获GPT大模型开发,更早进入效果付费阶段,国内经历模型混战期,2025年春节后主流大模型才脱颖而出 [20] - **AI技术在制造业应用前景和方式**: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还能打破信息孤岛问题;具体应用包括作为智能数据桥梁、挖掘数据价值、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如SAP公司将AI agent融入制造业 [22][24] - **部分公司AI业务发展情况**:SAP云服务收入增速超20%,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和云服务收入有增长;Salesforce推出Agent Force后年度经常性收入达9亿美元,同比增长120%;Palantir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AIP推动商业企业收入增长,2025财年第一财季商业企业收入达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78% [25][26][27] - **国内ERP及CRM领域AI应用进展**:金蝶国际升级平台并签约客户,用友网络推出大模型,麦富石推出营销大模型并建立研究院,迪斯范氏专注决策类产品 [28][29] - **投资建议**:企业服务软件板块、制造业、垂直行业应用等领域的部分公司有发展前景,如金蝶国际、鼎捷数字、讯飞医疗科技等 [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图公司2022年月活用户数达到2.43亿,VIP付费用户数达到560万 [10] - 光云科技智能客服机器人快卖小智在2024年双十一活动中累计服务消费者7700万人次,实现订单数4.82亿单 [21] - Tems AI在医院端一个病例收费1200美元,毛利率约60% [14] - 截至2025年3月底,北森控股累计邀请30万人次面试,并签约240家客户 [21] - 2025财年第四季度,Salesforce的Agent Force处理了38万次自助对话,自助解决率达到84%,仅20%需要人工介入 [26]
YonSuite如何解决大宗贸易业财融合难题?中能储运的数智化转型实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6 08:37
核心观点 - 中能储运通过YonSuite全场景数智化解决方案实现大宗贸易实时结算、业财融合和集团化管控,将传统"付款慢、核算乱、风险高"的困境转化为"实时化、标准化、可控化"的数智优势 [1][4][12] -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存在非标业务特性、资金周转慢、多组织数据孤岛等共性痛点,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决定企业存亡的核心能力 [3][11][12] 行业痛点 - 大宗商品非标特性导致验收计价环节变数多,传统财务系统难以实时对接业务,财务数据滞后1个月甚至1个季度 [2][3][5] - 供应链长且资金周转慢,下游央企客户账期30-90天,上游矿方急需资金周转,企业面临巨大垫资压力 [2][3] - 多组织架构下数据孤岛严重,合并报表需手工汇总Excel,耗时长达10天,管理效率低下 [2][9] 解决方案与成效 业财融合 - 业务到财务核算周期从1个月压缩至3天内,单日业务可当日闭环,每年提升数亿元资金周转效率 [5] - 付款凭证可追溯至采购合同/运输磅单等原始单据,解决"千万付款单不知对应哪个项目"的困境 [5] 费用管控 - 招待费月度消耗从"10天见底"优化为"均衡使用至月底",预算管控实现事前-事中-事后闭环 [7] - 发票OCR识别使费用统计颗粒度从部门级细化到个人-项目级,杜绝重复报销 [7] 人力管理 - 集团薪资核算人员从3人精简至1人,薪资凭证生成效率提升70% [8] - 实现业务-人力-财务全链路联动,人力成本占比和人员效能可实时分析 [8][9] 集团管控 - 合并报表生成时间从10天压缩至1天,财务总监等岗位从"子公司各设1名"优化为"集团统一派驻" [9] - 通过统一会计科目和权限隔离,实现"一套标准管全集团"与数据安全兼顾 [9] 行业影响 - 案例为大宗贸易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数智化转型范本,推动从"贸易中介"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10][11] - 未来将重点推进AI技术在智能估值系统和供应链预测模型的应用,打造"数字孪生"供应链 [11] - 揭示数智化转型是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从"粗放管理"迈向"精准运营"的必由之路 [11][12]
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16 08:25
服务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其中研发试验/多式联运/商务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11.4%/11.3%/10.7%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1] - 二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提升至1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0% [1] - 1-5月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9.9%/9.5%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收增长11.2% [2] 服务消费与文旅产业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增长5.3%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4.9% 网上零售额增长8.5% [2] - 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长31.9%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交易额增长7.4% [2] - 1-5月文化艺术业/休闲观光活动/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收分别增长14.8%/14.5%/12.2% [2] 服务业对外开放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增长7.7% 其中旅行服务进出口增长12.2% [3] - 维修维护服务/业务运营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增长46.5%/20.7% [3]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外资总额比重超70% [3] 行业景气度 -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50.2%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56.7% 保持高景气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