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深市龙头公司积极发挥“压舱石”作用 202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8.24%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9:07
深市龙头公司表现 - 深市共有36家千亿元市值龙头公司,覆盖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 [1] - 2024年36家龙头公司合计营收4.56万亿元(同比+7.76%),占深市总营收21.93% [1] - 2024年36家龙头公司合计净利润4858.02亿元(同比+18.24%),占深市总净利润60.21% [1] 经营业绩分析 - 宁德时代2024年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15.01%),动力电池毛利率提升5.81个百分点至23.94%,储能电池毛利率提升8.19个百分点至26.84% [2] - 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02亿元(同比+29.02%),汽车业务收入6173.82亿元(同比+27.70%),手机部件业务收入1596.09亿元(同比+34.60%) [2] - 立讯精密通过垂直整合和跨学科技术布局,巩固OEM业务并拓展ODM业务,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 [3] 业绩驱动因素 - 销售规模扩张和毛利率提升是业绩增长核心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 [3] -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龙头公司凭借品牌、技术、渠道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3] 投资者回报 - 中兴通讯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35%,近三年累计分红81亿元,平均分红占净利润比例31.4% [4] - 蓝思科技承诺通过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等多种形式持续回报股东 [4] - 2024年多家龙头公司实施股份回购,优化资本结构并提振市场信心 [5]
巨头退场!松下宣布关闭光伏业务部门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18:22
公司战略调整 - 松下集团宣布关闭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结束40年探索,正式退出光伏制造赛道 [1] - 公司强调将继续履行产品保修义务,为现有客户及在建项目提供支持 [1] - 战略调整旨在优化业务结构,将资源集中于更具战略价值的核心业务 [1] 业务发展历程 - 松下光伏制造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2009年收购三洋电机推动HIT组件全球化 [1] - 2010年代在美国布法罗工厂启动本土化生产,并在日本、马来西亚设立组件制造基地 [1] - 2022年停止自主生产,将组件制造外包至第三方代工厂 [1] 行业竞争环境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大尺寸电池技术迫使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升级产线 [2] - 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均价跌至0.15美元/瓦,较2010年下降逾85% [2]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80%以上产能,日韩企业逐步退出中游制造 [3] 未来业务方向 - 松下未全面放弃能源业务,电池板块加速转向电动汽车领域 [3] - 公司选择退出制造端后,曾尝试专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营但未能挽回颓势 [2] - 行业趋势显示企业正聚焦上游材料或下游应用技术 [3]
宁德时代成为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起点锂电· 2025-04-30 17:53
宁德时代通过新国标检测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检测范围涵盖电池单体与电池包 [2] - 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检测报告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颁发 公司测试验证中心团队参与见证 [3] 新国标实施时间 - GB 38031-2025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 计划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3] 技术领先性认可 - 检测报告颁发验证了新国标有效性 同时表明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4] 市场应用规模 - 截至今年2月 全球超1800万辆汽车搭载公司电池 [7] 未来技术方向 - 公司将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热扩散 底部防护 快充安全等关键技术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 [7] - 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技术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9]
国内首家通过!宁德时代获得两张动力蓄电池安全新国标检测报告【附宁德时代企业分析】
前瞻网· 2025-04-30 14:24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龙头企业,技术领先且市场份额占比高,通过新国标检测彰显其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能力,未来将持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2][6][8] 分组1:宁德时代新国标检测情况 -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两张GB 38031 - 2025新国标检测报告,成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 [2] - 通过检测产品涵盖电池单体与电池包,采用麒麟电池,报告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颁发 [2] - 首份检测报告颁发验证标准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认可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领先能力 [2] 分组2:新国标相关情况 - 新国标GB 38031 - 2025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2] - 新国标是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电池安全性能要求更严苛,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 [2] 分组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情况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池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整车制造,下游是充电及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3] - 动力电池是产业链核心,其性能决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指标,关乎行驶安全 [3] 分组4:宁德时代市场地位情况 - 2024年1 - 11月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前三强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遥遥领先,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中,宁德时代以超33.5%市场份额高居榜首 [8] - 截至今年2月全球超1800万辆汽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市场对其产品高度认可与信赖 [2][8] 分组5:宁德时代生产规模情况 - 2021年动力电池PACK产业中,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量162.30GWh,同比增长213.87% [10][11] - 2021年锂电池材料产量23.38万吨,同比增长255.86% [10][11] 分组6:宁德时代研发投入情况 -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186亿元创历史新高 [11] 分组7:宁德时代产品优势情况 - 做强锂电池产业关键在于先进工艺装备,宁德时代抓住“快、精、特、新” [11] - “快”体现在研发速度与生产效率,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 [11] - “精”代表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各环节严格把关 [11] - 动力电池应用到全球90%以上主流车企,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 [11] 分组8:宁德时代未来规划情况 - 未来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多方面安全水平,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减亏 动力电池出口销量全国第三
证券日报· 2025-04-30 13: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减亏15.38亿元 [2] - 动力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第三 [2] 技术研发进展 - SPS大软包产品正式量产,实现技术突破 [2] - 开发出超级快充铁锂体系,LFP电池具备超过6C快充能力、5000次以上循环寿命,适用于PHEV、BEV、储能领域,已通过国标认证并应用于部分项目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330Wh/kg)预计2025年量产 [3] -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400Wh/kg)引入多项新技术,显著提升热稳定性及安全性,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 [3]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围绕绿色出行、智慧储能、新兴业务三大条线,采用多种技术路线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3] - 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将推动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等前沿场景 [3]
宁德时代成为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鑫椤锂电· 2025-04-30 09:04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检测的企业,检测产品包括电池单体与电池包 [2] - 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检测报告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颁发,公司与该中心团队共同见证颁发仪式 [4] - 截至2025年2月,全球已有超1800万辆汽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6] 技术进展 - 新国标GB 38031-2025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首份检测报告验证了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 公司将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在热扩散、底部防护、快充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6] 行业活动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行业会议,主题未明确但涉及新能源领域 [9]
早报|辽宁辽阳火灾事故饭店经营者已被控制;海归商会让董明珠道歉;奈雪回应“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张家界通报160名老人被扔服务区
虎嗅APP· 2025-04-30 07:56
腾讯AI架构重组 - 腾讯重构混元大模型研发体系 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 分别负责探索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前沿技术 [22] - 加强大模型数据能力和平台底座建设 数据平台部专注大模型数据全流程管理与建设 机器学习平台部聚焦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 [22] - 调整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研发流程 提升AI领域长期技术作战能力 [22] 波导股份退市风险 - 波导股份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值 扣除无关业务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 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3] - 股票4月29日停牌1天 4月30日起复牌并更改为*ST波导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23][24] - 今年股价已下跌近46% [23] 宁德时代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的企业 [30] - 通过检测产品含麒麟电池单体与电池包 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30] 保时捷业绩调整 - 保时捷一季度销售利润7.6亿欧元同比下降40.6% 销售回报率8.6%低于上年同期14.2% 新车交付量71,470辆同比下降7.9% [32] - 下调2025财年展望:营业收入预期从390-400亿欧元降至370-380亿欧元 销售回报率从10%-12%降至6.5%-8.5% [32] - 因电动化进程放缓 电池业务战略调整 特殊费用总额从8亿欧元增至13亿欧元 [32] - 保时捷中国回应"在华停售电动汽车"系误读 称将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进程 下一款纯电车型为全新纯电动Cayenne [33] 国有银行治理变革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大行均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并撤销监事会议案 [27] - 招商银行不再设置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 同步废止监事会相关规则制度 [29] 阿迪达斯关税影响 -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表示美方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导致无法上调全年营收和经营利润预期 [25] - 预计新增关税将导致在美市场所有产品成本上升 因产品主要产地集中于亚洲国家 [25] - 公司难以制定价格策略和评估消费者反应 因美方与多个出口国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25] 亚马逊关税标注争议 - 亚马逊将展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商品额外成本 在产品标价旁明确显示关税所占金额比例 [33] - 白宫怒斥此为"敌对政治行为" 可能损害公司与特朗普政府关系 [33] - 亚马逊表示主站点从未考虑标注进口费用 [34]
创新研发成势 上市公司显硬核担当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A股公司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2024年5304家A股公司研发支出合计超过1.67万亿元 [2] - 研发支出总额超过50亿元的公司有42家,超过100亿元的有23家 [2] - 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30%的公司有125家,占比超过50%的有39家,占比超过100%的有11家 [2] - 计算机、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比例超过5% [2] 行业研发投入趋势 - 制造业创新动能不断积蓄,向中高端价值链持续迈进,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态势明显 [2]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驾、AR/VR等新技术成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重点领域 [2] - 计算机、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以较高研发投入占比推动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 [7] 龙头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约542亿元,同比增长36%,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0亿元 [3] -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投入186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拥有六大研发中心和2万名研发人员 [4] - 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央企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在200亿元至450亿元之间 [4] - 美的集团、京东方A、海康威视、海尔智家等链主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均超过100亿元 [4] 新兴产业研发动态 - 星环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65%,较上年增加20.77个百分点 [5] - 格科微2024年研发投入9.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91% [5] - 韦尔股份2024年业绩同比大增近5倍,得益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 - 美的集团旗下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已完成谐波减速机系列产品开发 [6] 高研发投入企业案例 - 格灵深瞳2024年研发投入1.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61.18% [7] - 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9.40% [7]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专利授权同比增长57% [7][8]
宁德时代成为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快讯· 2025-04-29 20:38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于4月27日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检测报告 [1]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 [1] - 通过检测的产品包括电池单体与电池包 [1] 行业标准 - 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为新国标 [1]
亿纬锂能江吉兵:大圆柱电池如何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8:0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发展 -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竞争关键 亿纬锂能作为全球领先锂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2] - 公司提出大圆柱电池原位升级方案 在不改变壳体设计情况下通过材料变化实现整包差异化表现 为电池标准化提供新思路 [2] - 新能源汽车发展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 动力电池行业面临"产能错位"核心问题 方形电池定制化程度过高导致成本增加 [5]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大圆柱电池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最优解 通过化学材料体系升级实现原位升级 简化生产流程同时满足多样化需求 [5] - 大圆柱电池可将超级增程车型纯电续航从150-200公里提升至400公里 并在零下30℃实现25分钟超充 [7] - 大圆柱电池采用三元材料体系 实现磷酸铁锂电池无法达到的性能 同时解决低温充电难题 [7] 亿纬锂能竞争优势 - 公司在圆柱电池领域拥有20多年研发生产经验 掌握全极耳技术等关键工艺 [9] - 具备从电芯到系统的完整研发制造能力 形成研发闭环确保技术创新产业化 [9] - 选择大圆柱电池作为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细分市场优势 [9] 市场应用与国际化 - 已与一汽 长安 宝马 蔚来 江淮等企业开展合作 部分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10] - 计划从中高端市场(C级/D级车)切入 目标渗透率10%-30% 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市场 [12] - 大圆柱电池原位升级特性更贴合国际市场需求 可降低海外建厂风险 适应长研发周期 [13] 技术创新与安全 - 开发蛇形管双侧液冷 浸没冷却等多代液冷技术 提升散热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13] - 独创全域发泡技术 膨胀率1:5的发泡胶形成多孔介质结构 提升低温性能和碰撞安全性 [14] - 大圆柱电池磕碰能量标准达300-1000焦耳 远超国标150焦耳 采用定向泄压技术5秒内快速散热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圆柱电池与方形电池将在不同领域并存发展 企业需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 [12] - 大圆柱电池具有更高回收价值 三元材料在生命末期仍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 [16]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 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大圆柱电池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