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

搜索文档
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超预期却盘后股价下跌,新CEO大刀阔斧调整战略
环球网· 2025-07-25 10:2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1286亿美元 超出华尔街预期的1192亿美元 [3] - 调整后每股亏损10美分 净亏损29亿美元 合每股亏损67美分 去年同期净亏损161亿美元 合每股亏损38美分 [3] - 第三季度预计营收131亿美元 位于预期中值 分析师平均预期为1265亿美元 预计盈利将实现盈亏平衡 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4美分 [3] 战略调整 - 大幅削减芯片工厂建设 取消德国和波兰晶圆厂项目 整合越南和马来西亚测试组装业务 [4] - 放缓俄亥俄州尖端芯片工厂建设步伐 取决于市场需求及大客户获取情况 [4] - 计划2025年将运营支出削减170亿美元 已完成15%裁员 年底员工总数控制在75万人 [3][4] 业务部门表现 - 客户端计算部门销售额79亿美元 同比下降3% [4]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9亿美元 同比增长4% 包括部分AI芯片但主要为服务器CPU [4] - 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 运营亏损高达317亿美元 [4] 管理层举措 - CEO陈立武亲自审查批准所有芯片设计流程 加强对设计的把控 [5] - 承诺减少官僚主义和管理层级 重新夺回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份额 [3][4] - 新芯片制造工艺14A将根据客户承诺打造 强调每项投资需具经济意义 [4] 市场反应 - 盘后交易股价下跌约5% 2024年股价暴跌60% 创有记录以来最差表现 [1][5] - 今年迄今股价上涨约13% 市场关注战略调整能否扭转公司局势 [5]
紫光展锐启动IPO辅导:CEO任奇伟是海归博士,曾任职荷兰飞利浦半导体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8月26日 注册资本553,191.72万元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 - 控股股东为北京紫光展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直接持股32.22% 其他股东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英特尔资本 碧桂园创投等 [1][2] - 公司于2024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 名称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约55.32亿元 [2] 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2G/3G/4G/5G Wi-Fi RedCap 蓝牙 电视调频 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 [2] - 在5G领域 公司是全球公开市场3家5G手机芯片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 基带芯片 射频前端芯片等 [2] - 公司场测覆盖全球140+国家和地区 通过270+运营商出货认证 拥有500多家品牌客户包括荣耀 小米 三星等 [2] 研发与人才储备 - 公司员工总数超5000人 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5% [2] - CEO任奇伟为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学士/硕士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 拥有20余年集成电路技术及管理经验 [3][4] - 董事长马道杰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士 挪威管理学院信息通信管理硕士 法国雷恩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资本运作进展 - 公司已在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监局进行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和中信建投 [1] - 近3年内公司不存在IPO申请被终止审查 不予核准或不予注册的情形 [1]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6-30)
远峰电子· 2025-06-29 21:18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华天科技(+10.06%)、澳弘电子(+10.02%)、新亚电子(+10.02%)、深圳华强(+10.00%)、好上好(+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太龙股份(+20.01%)、创益通(+20.01%)、中光防雷(+20.00%)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龙芯中科(+13.56%)、方邦股份(+8.39%)、灿瑞科技(+8.11%) [1] - 活跃子行业包括SW集成电路封测(+3.37%)、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3.33%) [1] 国内新闻 - LOHO和光粒联合发布的户外AR智能运动眼镜预计10月发售,具备实时数显、导航、音乐等功能,聚焦户外运动场景,支持近视用户特殊设计 [1] - 紫光展锐完成辅导备案并启动IPO,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覆盖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 [1] - 世界先进董事长方略表示客户需求积极,下半年美元营收同比有望温和成长,全年预计健康成长 [1] - 希微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国产Wi-Fi 6芯片市场拓展及Wi-Fi 7芯片预研,加速产品组合布局 [1] 公司公告 - 科达自控拟以现金20,910万元收购海图科技51%股份(25,500,001股),成为控股股东 [3] - 微创光电智慧交通募投项目延期,原计划2025年6月30日完成,现调整为2025年12月31日 [3] - 锦富技术因2021年金属品贸易业务会计处理错误导致三份季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第一季度5,293.88万元、半年度11,132.06万元、前三季度17,234.83万元),被江苏证监局警告并罚款400万元 [3] - 钜泉科技核心技术人员张旭明因退休辞去职务,公司聘任其为技术顾问继续指导研发 [3] 海外新闻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境内全面停止营运 [3] - Nordic Semiconductor将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初创企业Memfault,获取其物联网云端设备监测平台,该平台现有100家客户 [3] - 美光推出Micron 2600 QLC SSD,采用PCIe 4.0接口,提供512GB-2TB版本及三种尺寸,性能对标TLC [3] - Neuralink已有七位志愿者成功植入脑机介面设备,展示意念操作成果,马斯克提出明年恢复视力、三年内与AI整合的目标 [3]
国产CPU龙头兆芯集成IPO受理 多领域市场拓展获突破性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18:16
公司概况 -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正式受理 [1] - 公司全面掌握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 [1] - 是国内领先的可同时面向桌面PC、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等多领域并持续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设计企业 [1] 技术研发 - 公司专注于通用处理器芯片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 [1] - 研发团队全建制、全覆盖、专业能力突出 [1] - 已实现自主指令集的定义、扩展和创新 [1] - 完全掌握CPU内核设计方法,可自主研发CPU内核微架构 [1] - 完成五代内核微架构的演进升级 [1] 市场表现 - 在政务、金融、教育、能源、通信、交通、工业、医疗等领域市场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2024年在联想开天、软通计算机、紫光、升腾、视源等头部桌面PC厂商的国产终端出货中,搭载公司CPU的产品占比位列第一 [2] 生态建设 - 处理器产品支持统信、麒麟、中科方德、欧拉、龙蜥等操作系统 [2] - 与超过3000家合作伙伴在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及云平台等环节实现适配认证和内核级产品优化 [2] - 形成超过20万个软硬件适配和优化项目 [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投向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研发中心项目 [2] - 募投项目达成后将巩固公司在桌面PC重点行业的市场领先地位 [2]
Techlnsights:5月半导体行业整体展现韧性 保持预期增长态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5:52
人工智能半导体行业 - 英伟达因出口管制限制报告45亿美元资产减记 但半导体行业整体保持韧性并维持预期增长态势 [1] - 预计2030年全球AI处理器芯片和加速器市场规模将达457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3% [1] - GPU加速器有望引领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 ASIC加速器在谷歌亚马逊等云服务商推动下获关注 [2] - 行业短期挑战包括提升内存容量 改进连接协议 解决功耗问题 [2] 自动驾驶AI技术 - 端到端AI是自动驾驶主流方法 但Mobileye推广的CAIS模型提供更高效安全替代方案 [4] - CAIS架构将AI任务分为Primary Guardian Fallback三组件 丰田Guardian系统已采用该技术 [4] - 大众和北极星等车企已采用CAIS 但多数OEM仍倾向开发自有端到端AI模型 [4] 先进封装技术 - HPC和AI市场推动2.5D/3D封装技术发展 核心是高密度互连解决方案 [5] - 超低间距微凸点(1微米)和混合键合技术成为主流 TSV垂直互连广泛应用 TIV替代方案正在开发 [5] 半导体资本支出 - 台积电联发科日月光等厂商Q1收入增长强劲 主因HPC和AI应用对3nm/5nm制程需求旺盛 [6] - 半导体设备销售预测呈积极趋势 行业有望克服关税和宏观经济压力实现目标 [6] 数据中心电力架构 - AI工作负载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 现有54V系统接近极限 英伟达探索±400V/800V HVDC架构 [7] - 800V HVDC可直接提高效率并减少布线 功率半导体供应商需开发WBG技术应对转型 [7]
海光信息“吞并”中科曙光预案出炉 现金选择权太“鸡肋”?业内人士:企业不想大量现金流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4:10
合并事项市场反应 - 海光信息复牌首日竞价阶段一度触及涨停 开盘涨幅8.72% 午盘收涨4.22% 中科曙光则一字涨停至午盘 [2][5][10] - 中科曙光股东对换股比例 换股价格及现金选择权价格存在争议 认为定价未达心理预期 [1][7] - 公司回应合并流程需数月完成 期间股票可自由交易 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且不反对即可参与换股 [5] 换股方案核心条款 - 海光信息换股价定为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143.46元/股 中科曙光换股价在基准均价72.05元/股基础上上浮10%至79.26元/股 [6] - 最终换股比例确定为1:0.5525(每1股中科曙光换0.5525股海光信息) 除权息等特殊情况外比例不调整 [6] - 现金选择权定价61.90元/股(基准日前一日收盘价) 低于换股价 业内解读为企业引导股东选择换股以减少现金流出 [9] 财务与战略价值分析 - 中科曙光资产总额366.17亿元 营收131.48亿元 均高于海光信息(资产285.59亿元 营收91.62亿元) 合并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8] - 海光信息掌握AI基础核心技术 其技术溢价能力被认为高于中科曙光的服务器终端产品 [2][8] - 合并后将实现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的闭环布局 强化x86架构生态优势 降低应用迁移成本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算力芯片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华为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 海光以CPU起家并兼容算力需求 [10] - 行业痛点从人才短缺转向科技投资缺口 本次合并或为补足资本短板 [11]
英特尔陈立武,艰难任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3 09:26
公司领导层变动 - 陈立武于2025年3月12日被任命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接替帕特·基辛格[1] - 陈立武此前在Cadence设计系统公司担任CEO长达12年,并曾担任风险投资家和中芯国际董事[1][3] - 上任时购买了价值2500万美元的英特尔股票,需持有五年才能获得全额薪酬[3] 公司战略转型 - 英特尔正从半导体制造商转型为芯片代工厂,2021-2024年已投入900亿美元建设代工业务[2]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180亿美元,重点发展18A和14A芯片制造工艺[2][6] - 战略重点转向服务客户需求,采用行业标准EDA工具和设计实践[4][6] 市场挑战 - 自2020年初以来市值缩水70%,面临来自英伟达、AMD和高通的激烈竞争[2] - 在AI芯片市场失去优势地位,CPU被GPU取代成为计算机核心部件[2] - 需要赢得大型代工客户如英伟达、高通或苹果来重建市场信心[5] 运营调整 - 正在进行裁员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官僚主义[10][11] - 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四天返回办公室工作[10] - 管理层直接下属增至15-17人以提高决策效率[11] 技术发展 - 18A工艺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主要供内部使用[6][8] - 下一代14A工艺将面向外部客户生产[6] - 正在改进工艺设计套件(PDK)以提升与台积电的竞争力[6] 行业活动 - 2025年4月举办Foundry Direct Connect活动,展示代工技术能力[5][6] - 强调建立客户信任是服务行业的关键原则[5] - 活动未宣布重大新客户成为遗憾之处[8]
千亿算力重组,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6 21:18
换股吸收合并事项 - 海光信息拟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进行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本次交易有助于两家企业的资源叠加整合,是我国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 [1] - 交易完成后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2]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当前我国以AI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交易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3] - 交易有利于实现协同发展、降本增效,巩固国产算力产业积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3] - 将提升规模效应,为长远发展奠定资本基础 [3] 财务数据表现 - 2025年Q1海光信息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50.76%),中科曙光25.86亿元(同比+4.34%) [3] - 海光信息Q1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75.33%),中科曙光1.86亿元(同比+30.79%) [4][7] - 截至Q1末海光信息总资产310.06亿元(同比+8.57%),中科曙光359.30亿元(同比-1.88%) [3][6][9] AI算力发展规划 - 交易有利于实现AI领域优势企业资源深度融合,共同研发AI全栈解决方案 [10] - 中科曙光系统集成能力将增强海光信息在高端芯片与计算系统的技术协同 [10] - 近期中科曙光已升级ParaStor F9000和S6000系列产品,加速AI技能迭代 [10]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23日收盘,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中科曙光905.70亿元 [10] - 5月26日起两家公司均停牌 [10]
半导体行业事件点评: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东莞证券· 2025-05-26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有望发挥双方优势,加快国产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关注相关布局领先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25日海光信息发布公告,筹划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2] 点评 - 海光信息是国内CPU + DCU领军企业,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色,2024年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2025年一季度营收24.00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产业生态版图不断拓展 [1][4] - 中科曙光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完成“芯 - 端 - 云 - 算”算力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子公司推出的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预期2025年年内商业化项目落地部署 [4] - 海光与中科曙光强强联合,并购有助于强化双方优势,形成产业链闭环和一体化能力;5月16日证监会修订相关办法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本次合并有望实现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及算力领域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 [4]
扶不起来的马来西亚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8 11:33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这些指甲⼤⼩的硅⽚被称为芯⽚,是现代科技的⼼脏,⻢来西亚不愿在这场争夺主导地位的竞赛中 落后。 该国的优势在于将多个芯⽚组合成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这是⼀个价值数⼗亿美元的产业,始 于 1972 年,当时美国科技巨头英特尔在槟城开设了第⼀家海外⼯⼚。 但⼏⼗年来,⻢来西亚早期的领先优势已被削弱。就在全球半导体霸主地位的竞争开始升温之际, 腐败和政治不稳定削弱了⻢来西亚的经济雄⼼。泰国,越南最近印度尼西亚已成为替代性区域中 ⼼,威胁着⻢来西亚的地位。 总理安⽡尔·易⼘拉欣决⼼扭转这⼀趋势。他的愿景是什么?重夺⻢来西亚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 并进军利润丰厚的前端芯⽚制造和设计领域。为了实现这⼀⽬标,他的政府承诺减少繁⽂缛节,提 供廉价⼟地,并提供电⼒和⽔资源补贴,以吸引半导体投资者。 贫穷但⼟地丰富的吉打州⻓期以来⼀直被其⼯业邻州槟城所掩盖,是安⽡尔振兴"⻢来西亚硅 ⾕"计划的核⼼。 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中国威胁对⻢来西亚出⼝产品征收的关税将从 7 ⽉初起上调⾄ 24%, 这带来了不确定性,有关半导体和电⼦⾏业征税的消息不⼀。 来源:内容来自SCMP。 在北部的吉打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