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这轮牛市特有的味道?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33
基金限购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多类型产品集中限购现象,包括主动权益、量化策略、QDII等,限购行为从绩优产品扩散至多元策略产品,反映基金公司对资金管理、策略执行和行情预判的全面权衡 [1][7] - 限购动因从传统的业绩驱动(如防止资金过快涌入稀释收益)扩展到分红安排、份额调整、清盘准备等技术性原因,以及行业政策导向变化(如"限薪令"推动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5][6] - 限购潮背后隐含市场风格轮动预警,尤其是小盘股占优环境下量化策略面临规模与流动性矛盾,同时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控制申购以稳定持仓 [7][8] 绩优产品限购特征 - 年内涨幅居前基金集中限购: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年内涨超60%)、永赢睿信混合(涨46.91%)、信澳匠心回报混合(涨65.97%)等均设置100万元以下申购上限 [2] - QDII高弹性产品限购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年内回报144.41%居市场第一,7月28日起暂停申购以避免非理性资金稀释收益 [3] - 量化策略产品规模敏感性强:诺安多策略上半年净值涨近60%,规模从7.72亿膨胀至25亿后启动5000元限购,防止策略失效 [3][4] 限购驱动因素分类 业绩与规模管理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年内回报超90%)限制单日申购5万元,控制资金流入节奏 [3] - 国金量化多因子、招商成长量化等"绩优+小盘"策略产品因规模承载力有限,设置1万-500万元不等限额 [4] 技术性原因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因新增F份额(直销专属)限制C类份额单日申购1万元、F份额15万元 [5] - 分红前限购防套利:海富通悦享一年、东方红欣和积极等基金在8月初分红前设限 [6] - 清盘风险隔离:大成丰华稳健六个月等发起式基金提前限制申购以避免放大清盘成本 [6] 行业政策影响 - "限薪令"推动激励模式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头部公募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护净值表现和持有人利益 [6] 市场风格关联 - 小盘股行情下量化策略限购密集,如诺安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等面临"买不进卖不出"的流动性矛盾 [7] - 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限购(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优先保障老持有人利益 [7] - 限购行为从"爆款信号"转变为基金公司成熟度的体现,强调合理节奏吸纳稳定资金 [8]
又有绩优主动基金宣布限购
中证网· 2025-08-06 13:05
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自8月6日起限制单日单个账户申购金额超过100万元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150% [1]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自8月4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大额申购 近一年回报率超65% [1]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自8月4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大额申购 近一年回报率超147% [1] - 诺安多策略混合、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国金量化多因子等多只量化策略基金近期加入限购行列 [1] 限购原因分析 - 主动管理型基金限购主要为控制产品规模 避免短期过快扩张 [2] - 限购可化解基金"船大难掉头"问题 限制资金借道基金套利停牌个股的行为 [2] 市场展望 - 短期震荡不会改变市场向上趋势 我国股票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周期 [2] - 优质科技资产在三季度或有显著超额收益 [2]
“牛基”大调仓!基金经理买入这些股票
天天基金网· 2025-07-21 13:55
算力端投资逻辑变化 - 财通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多只产品在二季度进行"大调仓",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为仕佳光子、生益电子、新易盛等新晋标的 [3] - 调仓核心逻辑从超配国内算力转向超配海外算力,因海外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持续加码,光模块、PCB等"出海算力"板块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提振 [3] - 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类份额二季度净值增长率达11.23%,显著跑赢同期业绩基准1.34% [3]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同样增持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海外算力标的,A类份额二季度净值增长12.69%,近一年涨幅超110% [4] 热门科技板块配置调整 - 中欧基金冯炉丹系统性减仓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认为其智能化水平尚未达决定性突破临界点 [6] - 万家基金莫海波持相反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未来10年将迎黄金发展期,计划逢低增持 [6] - 万家价值优势基金二季度加仓快手-W、阿里巴巴-W等互联网股票,看好国内科技巨头在AI应用端的投入潜力 [6] - 冯炉丹强调AI应用需满足"实际落地"和"盈利模式清晰"标准,其基金亦新增快手-W等互联网标的 [6] AI产业趋势展望 - 德邦基金指出除北美和国内大厂外,各国主权AI投入刚起步,同时AI应用商业化进入起量阶段 [7]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20亿美元,验证推理需求主导的商业闭环逻辑将推动算力资源持续投入 [7] - 下半年海内外大模型厂商将发布重磅基模更新,进一步催化算力需求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