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下行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TCL中环误判形势年亏近百亿 高开工参与竞争存货跌价33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84亿元,同比下降超50%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98亿元,成为A股68家光伏企业的"亏损王"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523.35% [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至6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下降11.74%,归母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下降49.90% [4] - 2013年至2022年营收净利连续10年双增,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亿元、40.30亿元、68.19亿元 [4] 行业与市场状况 - 光伏全产业整体供需错配,博弈加剧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 [6] - 行业产能过剩,产能释放过快 [2] 公司经营策略与问题 - 2024年上半年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 [7] - 2024年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居于行业第一 [8] - 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超过66% [8] - 2024年中期末存货82.33亿元,达到历史高位 [8]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3.37亿元,创历史新高 [2][9] - 核心产品硅片毛利率为-20.53%,"卖一片亏一片" [1][9] - 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光伏硅片收入占比58.58%,光伏组件收入占比20.45% [9] - 光伏组件出货量8.3GW,未进入行业前十 [9] - 电池组件业务初期相对竞争力不足,产品路线单一、N型产品转型速度慢于预期 [9] 海外业务 - 海外子公司Maxeon在2024年陷入经营转型期,业绩下滑 [10] - Maxeon连续2年大幅亏损(2023年、2024年) [10] 公司管理层表态 - 对市场竞争的严酷性预判不足 [1][9] - 积极应对市场风险,2024年一季度末材料业务、组件业务均有所改善 [10]
煤炭篇:2012-2015年熊市周期与当前周期的比较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4 1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长视角煤焦产业下行周期难见底,煤炭开采洗选业应收账款长期偏高,价格风险可能转为信用风险,与上轮周期资产负债表现有差距,虽此次去产能程度或不及当时,但行业会议影响市场预期 [1][18][20] - 静态看两轮周期焦煤底部成本支撑不同,国内主焦煤资源稀缺,吨煤完全成本上行,当前是结构性过剩,价格寻底震荡时间或拉长 [1][20] - 动态看国内供应压力释放,后续变量取决于进口规模,国内过剩产能矛盾缓解,安监常态化限制超产,进口不确定性强,此轮下跌或动态寻底,政策加剧现实和预期博弈 [2][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12 - 2015年周期背景介绍 - 2012 - 2015年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2年达顶峰,生产能力40亿吨左右,在建规模11亿吨,经济增速下滑使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库存高、价格降、效益差,2015年亏损面超90%,行政性减产政策使价格上行 [5] 与当前周期的比较 成本端 - 两轮周期焦煤底部成本支撑不同,煤炭成本受多因素影响,工资及雇员福利占比最高达25%左右,材料和折旧成本在12 - 13%附近,国内主焦煤资源稀缺,吨煤完全成本结构性上行,价格下行周期底部与历史不同 [7] - 代表公司财报测算显示,过往几年历史成本有100 - 300元/吨提升,主产区代表煤矿吨精煤完全成本达800 - 1000元/吨 [7][20] 供需端 - 焦煤产量增速不及原煤,上下游库存割裂,国内煤炭产能经历三阶段,2012 - 2023年原煤及焦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2%和 - 0.88%,终端受地产拖累,上下游利润格局劈叉,下游低库存按需采购,产业链库存分化 [12] - 进口政策转向,蒙俄填补澳煤空缺,2020年后澳煤进口断崖式下跌,蒙俄煤炭进口高增,俄煤出口受铁路运力和制裁影响,2025年4月海运出口量同比 - 6.4%,1 - 4月累计同比 - 3.7%,约50%出口受限;蒙煤受内需和库存影响,拿货积极性放缓,内外因素或压制焦煤进口 [14][16]
只有茅台能留在牌桌上?
虎嗅· 2025-05-21 20:59
出品 | 妙投APP 但另一方面,山西汾酒2024年营收破360亿挤进前三,且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速;古井贡酒净利增速也高 达20.22%,在一众下滑数据中非常显眼。 在茅台降维打击态势越发明显时,为何这些酒企能斜冲出来?未来白酒业的格局会如何改变?或许可以 从2024年和2025年Q1各家酒企的财报中看出些端倪来。 茅台会一家独大吗? 作者 | 段明珠 头图 | 视觉中国 白酒业仍处于寒冬中,动销疲软、价格倒挂、库存高企,好像成了三大顽疾;加上周末刚出台的新禁酒 令,5月19日白酒板块跳空低开,全天未能翻红。 身处其中的酒企则冷暖自知。从财报来看,上市20家酒企2024年营收合计为4390亿元,同比增长 7.27%;归母净利合计1666.31亿元,同比增长7.40%。但这主要由头部酒企带动的,行业CR3(茅台、 五粮液、汾酒)市占率突破65.4%,利润集中度达73.92%。尤其是贵州茅台,其2024年营收和利润双增 长均超过15%,即便是今年也仅是将目标下调为营收同比增9%,仍是很多酒企难以企及的增长速度。 相比之下,即便是万年第二的五粮液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创下了自2017年来的最低水 平; ...
九厂放量有望推动收入稳步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5-13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买入”评级,目标价 43.0 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产能持续饱满,12 英寸产能稳步爬坡,后续有望增厚收入;全年价格或稳健,ASP 随着产品组合改善存在上升空间;模拟和电源管理收入稳健增长,受益于关税下国产化趋势加速 [1] 各部分总结 华虹 1Q25 业绩回顾 - 营收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2.8pct,环比-2.2pct,符合指引 9% - 11%;展望 Q2,营收指引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3.5%),毛利率 7 - 9%,受折旧影响 [1][16]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8.2%/+13.1%/+11.7%至 21.68/24.53/27.39 亿美元,预计净利润同比-10.0%/+57.7%/+17.6%至 0.52/0.82/0.97 亿美元 [18] 1Q25 业绩会议要点回顾 - 收入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因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2.8pct,环比-2.2pct,符合指引;1Q25 资本支出 5.11 亿美元,4.78 亿用于华虹制造、1840 万美元用于华虹无锡、1430 万美元用于 8 寸 [20] 2Q25 和 2025 业绩展望 - 预计 2Q25 收入 5.5 - 5.7 亿美元(环比+1.7% - +5.4%),毛利率 7% - 9%;Q1 大致符合预期,Q2 延续,下半年有不确定性但预估不差于 2024 年;消费市场弱,工业市场健康,AI 业务强劲,汽车市场库存调整后增长;第二条 12 寸产线稳步爬坡,年中 20 - 30kwpm,年底超 40kwpm,明年 Q1 60kwpm 左右,年中满载 70kwpm;暂未看到关税对经营重要影响,80%客户是国内设计公司,产品多国内消费,Q1 美国客户收入增加且产品主要中国销售 [21] 业绩板块回顾 - 8 英寸晶圆:1Q25 收入 2.06 亿美元(同比-5.2%,环比-8.9%),占总收入 38.0% [22] - 12 英寸晶圆:1Q25 收入 3.10 亿美元(同比+40.8%,环比+8%),占总收入 57.3% [24] - 1Q25 各技术平台贡献收入: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1.30 亿美元(YoY+9.3%,QoQ-5%),受益于智能卡芯片和 MCU 产品需求;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0.43 亿美元(YoY+38.0%,QoQ-7%),受益于闪存产品;功率器件营收 1.63 亿美元(YoY+13.5%,QoQ-1%),受益于 MOSFET 产品需求;逻辑及射频营收 0.67 亿美元(YoY+4.0%,QoQ-1%);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 1.37 亿美元(YoY+34.8%,QoQ+12%),受益于电源管理芯片需求 [26] 估值方法 - 2014 年来华虹股价区间震荡,对应 0.5 - 3.5 倍一年期前向 BVPS;以台积电、联电等代工企业为可比公司;维持目标价 43.0 港币,基于 1.5 倍 2025 年 PB(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 倍,因预期 ROE 较低) [29] 晶圆代工行业展望 - 中芯国际指引 2Q25 营收环比下滑 4% - 6%,受 Q1 厂务一次性突发事件和设备验证问题影响;华虹指引 2Q25 营收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3.5%),毛利率 7 - 9%;联电指引 Q2 UTR 环比+1pct 至 70% [12]
华虹半导体(01347):九厂放量有望推动收入稳步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5-13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买入”评级,目标价 43.0 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产能持续饱满,12 英寸产能稳步爬坡,后续有望增厚收入;全年价格或稳健,ASP 随着产品组合改善存在上升空间;模拟和电源管理收入稳健增长,受益于关税下国产化趋势加速 [1] 各部分总结 行业展望 - 中芯国际指引 2Q25 营收环比下滑 4%-6%,受 Q1 厂务一次性突发事件和设备验证问题影响;华虹指引 2Q25 营收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 +3.5%),毛利率 7 - 9%;联电指引 Q2 UTR 环比 +1pct 至 70% [12] 华虹 1Q25 业绩回顾 - 营收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 +2.8pct(产能利用率提升),环比 -2.2pct(受新产线折旧影响),符合 9% - 11%指引;展望 Q2,营收指引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 +3.5%),毛利率 7 - 9%,受折旧影响 [1][16]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 +8.2%/+13.1%/+11.7%至 21.68/24.53/27.39 亿美元,预计 2025/2026/2027 年净利润同比 -10.0%/+57.7%/+17.6%至 0.52/0.82/0.97 亿美元 [5][18] 1Q25 业绩会议要点回顾 - 收入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 +2.8pct(产能利用率提升),环比 -2.2pct(受新产线折旧影响),符合 9% - 11%指引;1Q25 资本支出 5.11 亿美元,4.78 亿用于华虹制造、1840 万美元用于华虹无锡、1430 万美元用于 8 寸 [20] 2Q25 和 2025 业绩展望 - 预计 2Q25 收入 5.5 - 5.7 亿美元(环比 +1.7%~+5.4%),毛利率 7% - 9%;Q1 大致符合预期,Q2 预计延续,下半年有不确定性但预估不比 2024 年差;消费市场偏弱,工业市场健康,AI 相关业务强劲,汽车市场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第二条 12 寸产线稳步爬坡,第一阶段年中预计达 20 - 30kwpm,年底超 40kwpm,明年 Q1 预计达 60kwpm 左右,明年年中达满载 70kwpm,第二阶段爬坡速度更快;目前暂未看到关税对经营产生重要影响,80%客户是国内设计公司,大部分产品在国内消费,Q1 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有所增加,产品主要在中国销售 [21] 业绩板块回顾 - 1Q25 8 英寸晶圆收入 2.06 亿美元(同比下降 5.2%,环比下降 8.9%),占总收入 38.0%;12 英寸晶圆收入 3.10 亿美元(同比上升 40.8%,环比上升 8%),占总收入 57.3% [22][24] 1Q25 各技术平台贡献收入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1.30 亿美元(YoY+9.3%,QoQ - 5%),受益于智能卡芯片和 MCU 产品需求增加;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0.43 亿美元(YoY+38.0%,QoQ - 7%),受益于闪存产品增加;功率器件营收 1.63 亿美元(YoY+13.5%,QoQ - 1%),受益于 MOSFET 产品需求增加;逻辑及射频营收 0.67 亿美元(YoY+4.0%,QoQ - 1%);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 1.37 亿美元(YoY+34.8%,QoQ+12%),受益于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增加 [26] 估值方法 - 2014 年来华虹股价整体维持区间震荡,对应 0.5 - 3.5 倍一年期前向 BVPS;采取台积电、联电等代工企业作为可比公司;维持公司目标价 43.0 港币,基于 1.5 倍 2025 年 PB(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 倍,主因预期 ROE 较低) [29]
中信证券:地产业来到下行周期尽头 行业转向综合素质竞争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09:27
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 - 房地产行业已接近下行周期尽头 企业负债端主体债务置换即将完成 资产端因收储和房价止跌回稳使得质量有保证 持续现金回款成为可能 [1] - 行业竞争从简单资金实力比拼转向开发能力、产品溢价、运营能力等综合竞争 看好具备优质资产和运营能力的开发企业及市占率提升的服务平台 [1] 企业经营与现金流 - 企业经营活动全方位收缩 可售货值持续走低 房地产市场不再需要庞大新增供给 [1] - 2024年14家样本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净流入 维持2020年水平 2025年一季度现金流表现创8年来除2023年外最小季度流出 [1] - 2024年样本企业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7% 较2021年高点下降30% 万科/金地/新城合约负债规模较2021年下降约70% [2] 资产质量与开发计划 - 2024年样本企业总资产9.2万亿元同比下降7% 存货4.1万亿元同比下降14% 开发成本总额降25% 开发产品总额增21% [3] - 2024年样本企业规划中面积/在建面积比值提升5.6pcts至53.8% 在建面积降幅大于规划中面积 [2] - 2024年样本企业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2% 2025年计划再降32% 收储价格较历史成交价仅折价12% [2][3] 负债结构与融资渠道 - 2024年样本企业有息负债2.3万亿元同比微降1% 公司信用融资余额同比下降15.2% 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0% [4] - 信用融资占总融资规模比例下降3.9pcts至22% 融资渠道转向以资产抵押为主 更匹配行业特点 [4] 盈利能力与库存管理 - 2024年样本企业结算毛利率下降2.7pcts至12.8% 积极去化老库存并补充新货 2022年后拿地企业或率先受益于市场企稳 [3]
TCL中环拟拓展海外组件销售 将适度增加BC技术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20:58
公司业绩与行业现状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净利润亏损98.18亿元,主要因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及非理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急速下跌 [1] - 光伏行业进入周期底部,产能结构性调整加速,公司对市场竞争严酷性预判不足 [1]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出现抢装,但抢装结束后价格重回下行通道,长期看光伏仍是增量市场,去产能化是必然 [1] 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当前行业库存水平健康,需求反映迅速影响价格,下半年抢装后需求将回归稳定并推动价格稳定 [1] - 行业通过协会平台建立厂商沟通机制,开工率预测和调整相对稳定 [1] - 中国及海外市场下半年均有需求机会,但中长期价格波动快,难以预测 [2] 硅片业务与成本优势 - 公司通过晶片细线化、晶体端研发转化及产能提升实现降本,最近半年效果显著 [2] - 公司硅片成本比行业第二、三梯队领先3%-5%,比第一梯队非硅成本领先2%-3% [2] - 电池组件是公司相对薄弱环节,2024年策略调整为产品多元化升级,叠瓦与半片并行,并发力BC产品 [2] 战略调整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未来几年仍以材料业务为主,但战略调整聚焦满足欧美市场需求,组件销售端重点扩展海外业务 [3] - 子公司Maxeon在BC业务上具备知识产权和跨代技术优势,公司计划适度增加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筹建2GW BC组件产线 [3] - 公司推动海外供应链独立化,与沙特PIF子公司合作建立海外最大晶体晶片工厂,加速全球化战略 [3]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公司光伏板块国内无新投项目规划,半导体材料板块保持正常资本开支,海外项目进展将影响后续支出 [4] - 2024年含汇票经营性净现金流39.5亿元(现金部分28.4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4.9亿元,尽管亏损但现金流持续为正 [4][5] - 2025年经营目标为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通过成本改善、市场价格应对及流动资产管控实现 [5]
面对三十年来首度“双降” 伊利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5-01 20:01
2024年,包含全脂奶粉、产成品在内的存货计提减值12.3亿元。 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落后导致设备、建筑物闲置,带来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减值3.7亿元。 前所未有的行业压力,让乳制品龙头伊利(600887.SH)终结了连续三十年的增长。 2024年营收确定为1157.8亿元,同比下滑8.24%;净利润84.5亿元,同比下降了18.9%。 四季度,伊利进行了高达52亿元的大额计提,导致单季度亏损24.2亿元,进一步让全年利润承压。 其中主要项目为对澳优(1717.HK)的30.4亿元商誉减值。 四年前,伊利斥资62亿元收购澳优三分之一股权,看重其位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黄金奶源地"的供应 链布局,以及在高端羊奶粉市场的优势。 然而行业急转直下,澳优业绩连续下滑,近三年市值萎缩近七成。 扣除对澳优"隐雷"的主动触发,这份计提资产减值报告中的其他项目,流露了不少行业之难。 雪上加霜的原奶供过于求与持续跌价,让部分原奶供应商还款能力下降。 伊利计提收提应收保理款、小额贷款、应收账款等信用减值5.6亿元。 本轮原奶下行周期已持续三年以上,奶价相比2021年已下跌超过三成。 伊利的压力可想而知。 龙头苦周期 2022年, ...
滨江集团(002244):2024年年报点评:销售排名持续提升,业绩稳健
东莞证券· 2025-04-28 16: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稳健,在行业下行周期率先实现正增长,销售排名持续攀升,拿地积极且土地储备优质,财务状况稳健,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后续有望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发展可期,建议关注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52亿元,同比下降1.83%;净利润37.91亿元,同比上升32.94%;归母净利润25.46亿元,同比上升0.66%;EPS为0.82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2元(含税) [3] - 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68亿元,同比上升17.96%,季度环比上升71.07%;归母净利润9.12亿元,同比上升1513.03%,季度环比上升95.25% [3] 销售排名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116.3亿元,位列克而瑞行业销售排名第9位,首次进入克而瑞全国房企TOP10阵营,排名较2023年提升2位,是TOP10中唯一的民营房企 [3] - 在大本营杭州,公司已连续7年荣获杭州市场销售冠军 [3] 财务指标 - 2024年末ROE(TTM)为9.25% [3] - 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12.54%,同比下降4.22pct,预计未来毛利率会有所修复;归母净利率为3.68%,同比上升0.09pct [3] - 全年累计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4%/0.79%/0.69%,同比变动+0.02/-0.31/-0.07pct;累计总费用率为2.72%,累计下降0.36pct [3] 土地储备 - 2024年全年获取土地23宗,其中杭州22宗,南京1宗,杭州土地市场占有率37%,新增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187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224.4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土地储备中杭州占70%,浙江省内非杭州城市占20%,浙江省外占10%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权益有息负债305亿元,较年初下降55亿元,权益货币资金余额327亿元,较年初上升10.47%,首次权益货币资金大于权益有息负债 [3] - 并表有息负债规模374.3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0.83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83.2%,直接融资占比16.8% [3] - 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7.88%,净负债率为0.57%;短期债务为103.68亿元,占比28%,现金短债比为3.58倍 [3] - 2024年末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为3.4%,较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46.84亿元、814.06亿元、854.76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3.48亿元、45.73亿元、48.51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44亿元、31.09亿元、33.96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98元、1.00元、1.09元 [5]
贵州茅台:勉强过关,但破碎神话如何重圆?
海豚投研· 2025-04-02 23:56
北京时间4月2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了2024年Q4及全年业绩,整体略好于今年1月份发的2024年全年的生产经营公告中的指引数据,核心要点如 下: 1、业绩略超预期,全年目 标顺利完成 :4Q24茅台共实现营收510亿元,同比增长12.8%,略超市场一致预期(市场预期为505亿元)。在去年四季度高基数的情况 下增速较前几个季度略有放缓也在预期之内,全年维度公司营收端同比增长15.7%,顺利完成了2024年年初制定的15%的目标,再次彰显茅台业绩的确定性 (过去 10年除了2013年国家层面限制"三公消费",其余时间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2、茅台酒:量价齐增 。4Q24茅台酒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年维度来看,2024年全年茅台酒实现销量4.6万吨,同比增长10.2%, 如果从5年前茅台 酒产量来推测当年销量(2019年茅台酒实际产量仅增加了0.02万吨),2024年可供销售的基酒增量其实并不多,而实际销量超预期海豚君推测主要系茅台增加了部 分老酒的投放量。 吨价同比增长4.6%,主要系2023年11月起茅台出厂价的提升(从969提升至1169)。 3、系列酒:控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