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8

搜索文档
“摘要”酒跌超百元,华润 130 亿白酒“梦碎”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1 09:38
"目前整个白酒行业都在深度调整,所以白酒业务营业额是略有下降的状态。但我们白酒业务的毛利率基本上处于 持平的状态,在65%以上水平。"华润啤酒相关负责人在财报沟通会上表示。 自2019年收购 山东景芝白酒,正式进军白酒行业以来, 华润啤酒在白酒业务上已累计投入超百亿,其 在白酒市 场中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图源:华润啤酒财报 导语 :啤酒业务飙涨,白酒业务却掉链子!华润啤酒上半年"冰火两重天。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0291.HK)的啤酒与白酒业务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华润啤酒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为57.8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3%,创历史新高。 其中,啤酒业务表现亮眼,营业额为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同比上升 2.5 个百分点至 48.3%,喜 力、老雪、红爵等销量涨幅较大 ;而白酒业务营业额约为7.8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缩水近4 亿元,跌幅超三成, 与啤酒业务业绩相比,反差较大。 "摘要"下跌超百元,白酒业绩"拖后腿" 相比啤酒业务的增长,被寄予厚望的白酒板块,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财报显示,面 ...
每经品牌100指数上周跌0.49% 成分股中国银行周市值增2291.37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2 20:37
市场表现 - 上周A股市场缩量调整,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5个交易日低于1.3万亿元 [1] - 上证指数周跌0.51%至3359.9点,深证成指周跌1.16%至10005.03点,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周跌1.66%和1.55% [2] - 每经品牌100指数相对抗跌,上周微跌0.49%至1059.41点 [1][2] 行业与公司表现 - 防御性板块走势较强,白酒与银行行业表现突出 [2] - 中国重汽、山西汾酒、立讯精密、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上周周涨幅超过5% [2]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周市值增长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周市值增长高达2291.37亿元 [2] 经济数据与趋势 - 5月社零增速为2024年以来高点,超出市场预期,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 [2] - 国内经济仍具有较强韧性,但7月和8月关税暂缓期结束后,出口对经济的拖累或逐步显现 [2] - 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在震荡曲折中走向缓和,"类平准"基金兜底尾部风险 [3] 新进成分股表现 - 每经品牌100指数新进9家公司,整体表现平稳,其中古井贡酒周涨幅达4.4% [4] - 古井贡酒2024年稳居安徽白酒市场市占率第一,计划2025年省内收入占比维持在60%以上 [4] - 唯品会上周股价小幅上涨,长期深耕特卖赛道,2025年预计股东回报率12% [5] 酒类行业投资机会 - 酿酒行业短期存在投资机遇,白酒产业或完全进入库存周期后半段 [6] - 酒ETF2025年跌幅达9.42%,但份额增加15.07亿份,年初至今份额变动为7.39% [7] - 中证酒指数主要权重股为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权重占比超过50% [7]
地方“政商酒”被重创,古井贡酒会怎样?
虎嗅· 2025-06-20 18:5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6 41%和20 22%,25年Q1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10 38%和12 84%,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一 [3] - 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收入180 86亿,占总营收比例高达76 71%,吨价上涨5%,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量价齐升 [7] - 2024年销售费用61 82亿,同比增长13 7%,其中综合促销费25 63亿(+22 7%),广告费13 09亿(+18 87%),均超营收增速 [12]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年份原浆"面临真假年份争议,虽诉讼被驳回但争议持续发酵,且竞品如洋河、珍酒也主打年份概念 [11] - 产品策略为古20稳价(批发价下探至480元,与550元出厂价倒挂15%),古7/8/16放量冲业绩,古5保盘保量 [11] - 产品力不足,年份原浆多处于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需提升品牌力以缩小与"茅五泸"的差距 [9][12] 渠道与区域表现 - 深度分销模式深入,安徽市场稳固("东不入皖"),但全国化进展缓慢,华北/华南大区营收占比下滑 [9][20] - 2024年华中地区(含安徽)营收201 5亿(+17 8%),省外拓展依赖大商模式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20] - 渠道控制力强,核心区域设直营公司,2024年销售人员3975人,平均每家经销商配比至少2人 [16]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末合同负债35亿(25年Q1升至37亿),应收账款融资29 67亿(Q3为11 53亿),净现比82%(去年96%) [17] - 推测通过合同负债释放业绩或放松经销商收款政策,但销售政策已较激进(6-7成银票付款) [20] - 营收增长主要靠拓展经销商数量实现,单家经销商销售吨数稳定但营收贡献提升 [20] 管理层与战略 - 管理层稳定且激励得当(总经理年薪255万),持股平台设计科学保持持续激励效果 [22] - 灵魂人物梁金辉或面临2026年换届,其留任意愿强但存在不确定性 [23] - 战略延续性好,如2008年提出的"三通工程"至今仍为操作指引 [2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安徽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GDP突破5万亿,+5 8%),带动白酒主流价格带提升至200-300元 [14] - 安徽政府提出2025年白酒营收500亿目标,培育超200亿企业1家(指向古井贡酒) [16] - 行业趋势显示主销价格带由300-500元向100-300元下沉,次高端赛道受挤压 [12]
古井贡酒(000596):跟踪报告:砥砺前行,价值显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0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古井贡酒评级上调至优于大市,目标价为191元,现价为135.90元(2025年06月19日收盘价)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刚需属性不变,长期主义打造优质名酒,公司2025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古20与古16双轮驱动 [3][12] - 公司历史营收利润表现亮眼,2025年经营以稳为主,策略转向优化经营质量 [3][13] - 公司毛销差稳步提升,2025年持续降本增效,降本增效已见成效 [4][14] - 公司省内巩固大本营市场,省外借鉴模式、攻占重点城市,实现全国化布局 [4][15] - 预计公司2025年分红率有望提高到70%以上,对应股息率有望超5.4%,给予2025年18xPE,上调至“优于大市”评级 [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形势 - 白酒行业虽面临周期性调整,但社交、文化属性决定其刚性需求本质,存量竞争常态化阶段市场份额将向全国和地方名酒集中 [3][1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2025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依托古20高端化布局抢占消费升级人群,强化古16宴席属性,深耕渠道、巩固场景渗透,实现双轮驱动 [3][12] - 省内计划维持收入占比60%以上,保持基本盘稳健增长;省外核心地区借鉴省内“三通工程”模式提升古20份额,非核心省区攻占重点城市并以大众产品为流量入口,匹配差异化策略 [4][15] 营收利润表现 - 2021 - 2023年公司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20%,2024年增速放缓但仍领跑行业 [3][13] - 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实现收入180.9亿元,同比+17.3%,占公司总营收比重76.7%,成为冲击200亿营收核心引擎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242/254/2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7/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6/10.9/11.4元 [5][16] 成本与费用 - 2021 - 2024年公司毛销差逐年改善,由44.9%提升至53.7%,创历史最高水平 [4][14] - 净利率2021 - 2023年持续增长,2024年增速略放缓(+0.7pct),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2025年公司持续降本增效,25Q1销售/管理/期间费用率同比 - 0.6pct/-0.4pct/-2.0pct,净利率同比+0.5pct [4]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报告给出2024A - 2027E公司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多项财务指标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最严禁酒令”重创地方“政商酒”,古井贡突然进入冰河期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5 19:39
核心观点 - "禁酒令"升级对白酒行业影响深远,尤其冲击中高端及"政商酒"品类,古井贡等依赖政务资源的品牌受显著波及 [1][3][7][30] - 古井贡过去13年通过"政商"渠道实现品牌跃迁,但当前政策环境下该模式难以为继,需调整战略方向 [11][15][32] - 行业分化明显:300元以下中低端酒受影响较小,500元以上高端酒价格承压(茅台跌破2000元/瓶) [5][6] 行业影响 - 价格带分化:中高端白酒(古20/古16)受政策冲击大于大众消费带产品,政商场景占比高的品牌股价跌幅居前(山西汾酒-15.2%,今世缘-13.11%) [4][5][8][9] - 历史对比:2012年"三公"限制曾为次高端品牌创造机会,但本次"禁酒令"全面压制政务需求 [12][13] - 区域差异:缺乏本地政务资源的民营酒企(如口子窖、迎驾贡酒)长期聚焦中低端宴席市场 [25][26] 古井贡业务分析 历史发展 - 产品策略:2013-2018年推出古8(100元)、古16(300元)、古20(500元)填补政务需求缺口,2018-2019年高端线收入跃迁(古16及以上从6.91亿增至10.51亿) [14][18][19] - 渠道模式:通过"圆心辐射"策略渗透政商圈层,初期以赠酒/团购折扣培育消费心智,后期商商场景占比提升 [15][17][20] - 资源优势:地方国企身份助力获取政府支持,省内无竞品能复制其资源整合能力 [22][27] 当前挑战 - 政务资源失效:省内政务渠道影响力归零,品牌升级进程受阻 [1][32] - 省外拓展瓶颈:品牌认知/渠道/资源在省外市场基础薄弱,江苏成为最可行突破口(依托皖籍人口优势) [35][36] - 战略两难:向中低端发力(古16以下)短期可行但损害长期品牌力,全国化扩张需长期投入且见效慢 [33][39][43] 行业数据 - 价格变动:茅台终端价从2080元/瓶降至1960元/瓶(-5.8%) [6] - 财务表现:古井贡高端产品线收入占比从2014年10.7%(古8+古16)提升至2022年43.3%(古8+古16及以上) [19] - 股价表现:禁酒令发布后20天内,"政商酒"属性企业平均跌幅超10%(古井贡-12.4%) [8][9] 战略方向 - 省外优先:聚焦江苏及无强势本土品牌的省份(冀/鲁/豫/浙),利用全国化品牌稀缺性 [36][37][38] - 省内补位:加强宴席和中端商务渠道,以精细化运营维持业绩(渠道人海战术为现有护城河) [40][41] - 行业规律警示:历史表明向下调整品牌定位将导致长期竞争力衰退,需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战略 [42][43]
酒商商讯:前4月白酒产量超130万千升;古井回应投资者;青啤/酒便利人事
搜狐财经· 2025-05-26 06:36
白酒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30 8万千升 同比下降7 8% 其中4月产量28 1万千升 同比下降13 8% [1] 公司动态与合作 - 泸州老窖与中国食品院探讨博物馆建设、沉浸式体验及智能感官赋能营销等议题 [1]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超70% 省内省外结构占比6:4 持续推行"全国化、次高端"战略 [2] -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强调品质建设为首要任务 提出升级庄园体验及强化生产与品牌协同 [3] - 古贝春推出三款战略新品"金装""银装""鸿装" 深耕济南市场并推进宴席品牌全省化布局 [3] - 青岛啤酒选举姜宗祥为董事长 暂代总裁职责 同时聘任多名高管包括营销总裁、制造总裁等 [5] - 枝江酒业总经理张道红当选宜昌市企业联合会会长 [5] - 酒便利任命张立为总经理 其为公司联合创始人 [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古井贡酒核心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市场 同时扩大古8、古5等大众产品份额 [2] 价格指数 - 5月中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下跌0 03% 名酒环比下跌0 06% 地方酒环比下跌0 01% 基酒价格稳定 [3] - 同期白酒定基价格总指数上涨8 80% 名酒定基上涨10 86% 地方酒上涨4 47% 基酒上涨10 22% [4] 投资项目 - 贵州播州区启动50亿元酱酒项目 计划年产5万吨酱香型白酒 配套建设酿造车间、研发中心等设施 [5] 行业监管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开展专项检查 重点排查投入品使用及产品质量 涉及121家葡萄酒生产企业 [6]
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同日举行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7:3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 [2] - 汾酒在长江以南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促销活动 [3]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6:4,计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策略与年轻化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 [4] - 汾酒2025年启动年轻化1.0版本,包含7个维度:产品颜值、表达、品质、文化、传播形式、意见领袖和渠道的年轻化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同时扩大古8、古5等大众产品份额,研发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创新产品 [4] 行业发展现状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 [2] - 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增长,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 [5] - 全国白酒产量呈连年下降趋势,在人口增长放缓和存量竞争下,降速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5] 公司未来规划 - 汾酒2025年将开启复兴纲领第二阶段,坚持稳中求进,以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4] - 古井贡酒将继续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市场建设,聚焦核心省区,落实"抓动销、去库存"方针 [5] - 两家公司均未公布具体增长目标,仅提出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 [5]
被投资者质疑主动降速,古井贡酒:降速发展成为白酒行业共识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8:27
财务表现与增长战略 -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35.78亿元,同比增长16.41%,归母净利润55.17亿元,同比增长20.22% [2] - 未提及2025年业绩目标,因行业从放量增长转向结构增长,面临产能过剩、库存企稳、价格倒挂等问题 [2] - 白酒行业全国产量连年下降,人口增长放缓与存量竞争导致降速发展成为共识 [2] 市场拓展与竞争策略 - 全国化覆盖率已达70%以上,省内与省外结构占比为6:4,计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 [3] - 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消费群体,同时扩大古8、古5等大众产品份额 [3] - 安徽省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省外聚焦核心省区推进"三通工程",稳住存量并开拓增量市场 [3] 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 面临"禁酒令"和结婚人数下降对宴席场景的压力,以及外来酒企在安徽的渗透 [3] - 行业分化加剧,公司深化市场建设,落实"抓动销、去库存、拓渠道、稳价格"方针 [2] 股价表现与市值管理 - 股价从2024年初的210元降至2025年初的169元,再跌至目前的157元 [4]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聚焦白酒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回报 [4]
两大白酒同日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汾酒长江以南下沉县级空白市场 古井贡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9:5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优势市场主要在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长江以南市场是近年开拓重点 [2] - 汾酒针对长江以南机会型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消费培育和终端促销活动 [2]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已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为6:4,计划借鉴省内经验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与品牌策略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核心驱动产品为青花30组合、青花20、玻汾、老白汾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群体,同时扩大古8、古5、献礼及老名酒等大众产品份额 [4] - 汾酒启动"7个年轻化"探索1.0版本,涵盖产品颜值、品质表达、文化传播等维度,目标建立年轻消费者共情 [4] - 古井贡酒实施"白酒+"战略,结合新消费场景研发创新产品,通过体验式营销融合品牌与文化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白酒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汾酒计划通过清香品类优势和全国化布局实现稳健增长 [2]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竞争激烈等问题,全国白酒产量连年下降,古井贡酒将聚焦"抓动销、去库存、拓渠道、稳价格"方针 [5] - 汾酒未披露具体增长目标,强调"稳健经营、科学营销"的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计划通过文化深耕、产能提升、数智赋能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4] 投资者关注焦点 - 省外进展为两家公司共同被关注的问题,汾酒省外扩张策略与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成焦点 [2][3] - 汾酒明确暂无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否认通过收购兼并扩大清香型市占率的可能性 [5]
山西汾酒称国际市场将成未来重要突破方向;古井贡酒全国化与次高端“双轮驱动”丨酒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9:16
山西汾酒业绩增长趋势 - 白酒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 高端化 集中化趋势显著 公司将继续把握清香品类优势 通过全国化布局实现稳健增长 [1] - 国际市场将成为白酒行业未来重要突破方向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提升白酒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 [1] - 清香型白酒在北方市场根基深厚 具备口感清爽 适口性强的大众化潜力 国际化路线机遇与挑战并存 需考虑海外烈酒消费习惯等文化差异 [1] 古井贡酒战略布局 - 公司坚持全国化与次高端双轮驱动战略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持续深耕不同价位段产品 [2] - 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消费群体 同时扩大古8 古5 献礼及老名酒等大众产品市场份额 [2] - 白酒行业竞争加剧 呈现向头部名酒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双集中态势 公司围绕白酒+战略 结合消费新模式新场景 将品牌和文化深度融合 [2] - 研发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创新产品 需平衡传统工艺与创新需求 避免稀释品牌价值 [3] 酒类行业发展趋势 - 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十大任务之首 [4] - 酒类商品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促进消费 创造税收等方面作用显著 未来需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4] - 通过品牌推广 品类创新 渠道优化以及绿色健康理念深化 实现精细化 集约化发展 [4] - 高端化 个性化 文化属性挖掘或成为刺激消费新增长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