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灯
icon
搜索文档
“聪明车”必须是“安全车”
科技日报· 2025-07-18 07:3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0%,全球最高,泊车辅助驾驶技术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过20% [1] - 2030年及之后的两三年可能是L3、L4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 [1] - 2025年上半年自动驾驶商业化迎来关键拐点,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 [1] - 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阶段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并在智能化领域取得终端先行优势 [1] 技术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正从规则驱动与数据驱动向认知驱动演进,目标是构建具备人类脑推理特征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系统 [2] - 2025年AI与汽车融合正在触发范式级突破,DeepSeek等技术普惠化加速汽车智能化升级 [2] - AI技术不仅重塑汽车核心竞争力,更深刻影响用户体验,将成为决定未来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2] 企业实践与挑战 - 安全是自动驾驶不可跨越的鸿沟,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不带来2-3倍成本负担是较大挑战 [2] - 法雷奥中国团队开发智能大灯产品只需8-10个月,而欧美需要两年左右,中国研发效率和能力领先全球 [2] - 整车企业代表展示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汽车智能化已走到全球比较前沿的位置,建议整车厂与ICT企业联合推动产业升级 [3] - 未来汽车产业需要以更开放模式链接更多智能化能力,车企需与算力、算法公司无缝链接 [3] - 跨界融合将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发展活力 [3]
试驾 | 一汽奥迪Q6L e-tron既有领先技术,更有关怀的温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10:21
产品定位与技术平台 - 奥迪Q6L e-tron基于PPE纯电平台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定位豪华电动旗舰车型 [2] - 采用全域800V高压架构,支持Bank Charging技术,兼容400V充电桩时峰值功率达135kW [11] 设计与科技配置 - 外观保留奥迪家族元素,配备星辰矩阵数字大灯(3个LED模块/灯)和数字OLED尾灯(360个独立发光单元),支持迎宾灯光秀 [3] - 内饰采用4屏交互系统:88英寸AR-HUD(全系标配DLP技术)、11.9英寸虚拟座舱、14.5英寸中控屏、10.9英寸副驾屏,支持5屏联动 [5] - AR-HUD实现虚实结合导航,减少驾驶员低头频率,降低误判风险 [5] 智能驾驶与本土化适配 - 搭载34个传感器(2激光雷达+13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采用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强化中国场景应对能力(如加塞车辆、"鬼探头") [8] - 3D环境建模可预判突发状况(如公交车前窜出的外卖骑手),自动调整跟车距离 [8] 性能与操控 - 四驱版0-100km/h加速4.9秒,后桥电机采用"发卡"绕组设计+碳化硅功率单元,动力输出平顺 [10] - 前后五连杆悬架+FSD减震器+后轮转向系统,车身长4881mm但转弯直径仅11.4米 [10] 续航与补能 - 107kWh宁德时代电池CLTC续航765km,城市综合路况实际续航约680km [11] - 800V架构下充电功率达260kW,30%-80%充电仅需18分钟 [11] 豪华体验与本土调校 - 内饰采用超纤绒材质+真皮方向盘+25处氛围灯+B&O音响,营造沉浸式体验 [13] - 针对中国道路进行200项底盘专项调校,优化电机扭矩输出和能量回收,减少后排晕车 [13] 市场竞争力总结 - 融合奥迪传统造车工艺与电动科技,PPE平台实现空间与性能双重提升 [15] - 深度本土化智能系统(华为智驾+思必驰语音,支持多方言)精准匹配中国需求 [7][8][15] - 产品成熟度与平衡感突出,树立豪华电动新标杆 [15]
法雷奥中国CTO:中国是全球汽车的“健身房”,研发效率超越欧美
快讯· 2025-07-15 14:53
公司战略 - 法雷奥中国提出"中国创造,服务全球"的在华发展战略 [1] - 公司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汽车的"健身房" [1] 研发能力 - 中国研发效率和团队能力全球领先 [1] - 中国团队开发智能大灯产品仅需8-10个月 [1] - 同样产品在欧美开发周期需两年左右 [1] 制造能力 - 中国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特别是自动化生产 [1] - 深圳工厂今年年初被评为全球灯塔工厂 [1] - 该工厂是法雷奥集团首家灯塔工厂 [1] - 全球灯塔工厂总数不足200家 [1]
(百姓关注)质保承诺不兑现、过度维修、配件以次充好……4S店维修保养让人不省心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04
4S店服务质量问题 - 多位车主反映4S店存在质保推诿、条款模糊、以次充好等问题,例如拒绝理赔电池损坏(非自然损坏理由)或使用副厂件替换原厂配件[1] - 五菱缤果车主购买3399元"终身质保"服务后因条款不明确被拒赔,宝马车主更换大灯时发现新配件有使用痕迹[1] - 质保期内免费维修存在陷阱,如车窗配件被替换为副厂件且店家态度敷衍[1] 行业监管与厂商责任 - 厂家对经销商考核侧重销量和售后营收,缺乏服务质量约束,配件渠道管控松散导致副厂件流入[2] - 售后政策模糊(如"不在4S店保养则失去质保"条款)变相强制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2] - 车企未有效监管经销商行为,投诉处理中厂家与经销商互相推诿[1][2] 消费者维权困境 - 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维修合理性,维权举证困难[3] - 维权成本高(第三方鉴定费用数千元远超损失),流程繁琐致多数消费者放弃[3] - 维修纠纷多被认定为合同纠纷而非欺诈,难以适用"退一赔三"惩罚性赔偿[3] 政策与行业改进建议 - 专家建议将售后投诉率纳入厂家考核体系,公开原厂配件价格及工时费标准[3] - 建立4S店黑名单制度并顶格处罚违规企业,制定维修服务规范明确"过度维修"标准[4] - 推动维修过程透明化(如引入维修记录系统),发展独立第三方维修连锁品牌形成竞争[4]
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伯特利、新泉米食、福耀季丰、拓普、智源、宇树、众擎、优选、乐剧、特斯拉、通用、宝马、大众、丰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市场策略 - **智能化领域**:激光雷达、芯片和线控制动等技术预计快速增长,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0亿增长到2028年的120亿,芯片市场可能从200亿以上增长到500亿以上,线控制动系统有望从150亿增长到260亿以上,受益于消费者购车重点转向智能化,智能化渗透率约10%,正处快速爆发期[1][3][4][5][6] - **科技化领域**:座椅、车灯和玻璃等赛道虽无爆发性增长,但配置力度提升使ASP持续上升,如座椅功能增加、车灯升级、玻璃产品应用使单车价显著增加,24 - 28年车灯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小米调光天幕价格达3000元[1][3][4][6] 海外市场策略 - **出海情况**:中国零部件厂商在欧美日韩国家出海更顺利,在墨西哥建厂接订单情况良好、利润率优异,海外市场空间约为国内三倍,部分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超国内,出海业务因贸易战影响持续增长[1][4][7] - **墨西哥设厂优势**:墨西哥零关税优势明显,2024年产量约400万辆,超75%出口美国,车企在墨投资扩建,设厂能解决美国订单问题并利用本土市场潜力[8] - **欧洲市场现状及新能源车趋势**:欧洲汽车市场总量下降,但2025年新能源车重启增长,一季度渗透率达19%,同比增约4%,受碳减排政策推动,今年需达24%渗透率,年底取消燃油车补贴将降低电动车购置成本[3][9] 机器人转型策略 -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25年机器人行业增长超预期,产量增加、成本下降、技术迭代显著,但ToB端应用发展慢,未来关键在于大脑和减速器技术突破及灵巧手研发进展,如特斯拉G2机器人减重提升效率[2][10] - **与汽车行业协同效应**:汽车与机器人行业工业属性、零件应用和生产工艺相似,汽车零部件厂商可拓展到机器人领域,应关注特斯拉技术进步及产业供应链发展[3][11] 投资标的选择 当前应关注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核心公司,如国内智能化赛道的伯特利、新泉米食,全球化布局的福耀季丰,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拓普[3][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汽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方面,近三年和近十年的PTM,整个汽轮板块估值都处于50%以下,不存在估值过高风险,且通过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盈利水平稳步提升[4] - 2019 - 2022年欧洲因补贴政策推动,信贷渗透率迅速提升至20%以上,2023 - 2024年补贴退坡,渗透率回落[9]
小米SU7大灯驱动板拆解:国产芯含量极低
芯世相· 2025-07-09 12:40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 -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差异显著,智能照明系统是实现科技感与安全性的核心部件 [5] - 小米SU7前大灯驱动模块需完成车规级高精度光型控制、动态照明、通信交互及能耗管理,功能高度集成 [5] 小米SU7大灯驱动模块拆解 - 模块后壳为塑料材质,与问界M7全金属设计不同,但拆解难度高因底壳与金属前盖采用大量胶粘合 [7] - PCB板布局简洁,背面仅含对外接口,正面元器件分布清晰 [8] 核心硬件方案 - 主控采用英飞凌车规级MCU(CYT2B75CADQ0AZEGS),基于Arm Cortex-M4内核,负责照明逻辑运算、PWM生成及故障诊断 [11] - 通信冗余设计:两颗恩智浦CAN总线控制器(TJA1042基础版与TJA1043支持CAN FD,速率5Mbps)分别用于车身网络与高带宽照明指令传输 [11] - 电源管理:MPS线性稳压器(MP2019)覆盖12V车辆瞬态波动,安森美微步进电机驱动器(NCV70517)支持AFS自适应转向照明 [12][13] - 电压跟踪与LED驱动:罗姆电压跟随器(BD42530)确保光束控制精度,德州仪器双通道LED驱动器(TPS92682Q)与同步降压驱动器(TPS92520Q)分别驱动主/辅助光源 [14] 供应链策略 - 核心器件依赖国际大厂(英飞凌、恩智浦、德州仪器),功率器件引入国产供应商如苏州固锝电子(MOSFET型号AMBRP10100),体现供应链替代潜力 [14][16] - 硬件方案与问界M7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不同技术路线选择 [16] 模块BOM清单 - 主控:英飞凌CYT2B75CADQ0AZEGS [15] - 通信:恩智浦TJA1042/TJA1043 [15] - 电源与驱动:MPS MP2019、安森美NCV70517、罗姆BD42530 [15] - 功率器件:美台DMPH4015SPSQ/DMTH8008LPSQ、苏州固锝AMBRP10100 [15] - LED驱动:德州仪器TPS92682Q/TPS92520Q [15]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4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电变革下行业持续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零部件投资有三条主线,即国内智能化升级及国产替代、海外全球化布局企业收获、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行业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6][19] 引言:如何看待当下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 智电变革下行业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下半年及后续零部件有数倍成长空间,投资有国内、海外、机器人三条主线 [19] - 从估值看,近期零部件长短期估值均处历史中枢之下,2021 年以来产业环境变化推动估值中枢提升;从盈利能力看,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使零部件板块盈利平稳提升 [21][23] 国内:智能化打开新空间,国产替代格局改善 - 智能科技化带来零部件增量空间,本土 Tier1 崛起,智驾系统相关零件随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科技化配置升级带动相关领域放量,国内企业有望大幅配套 [25] - 部分细分赛道国产化率开始提升,未来诸多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有望从约 10%提升至约 30%以上,国内头部企业在部分行业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29] - 智能化成整车厂胜负手,消费者更关注汽车智能化程度,预计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 90%,NOA 标配搭载量超 2300 万辆 [29] - 中国汽车电动化进入下半程,智能化平价时代已至,随着相关因素推动,国内智驾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 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国内市场由国内厂商主导,2024 年市场空间 37.9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27.5 亿元,CAGR 为 35.4% [34] -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 217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496 亿元,CAGR 为 23.0%,国产智驾芯片具备挑战海外龙头的竞争力 [39] - 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中渐成标配,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46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261 亿元,CAGR 为 15.6%,国内伯特利等本土供应商已开始突破 [41] -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提升推动市场空间扩大,2024 年为 119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442 亿元,CAGR 为 4.8%,继峰股份有望成新头部企业 [50] - 车灯智能化升级和个性化发展开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20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706 亿元,CAGR 为 9.1%,国内市场由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主导 [56] - 汽车玻璃产品升级,市场有望扩容,2024 年市场空间为 265.3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447.0 亿元,CAGR 为 13.9%,福耀玻璃国内龙头地位稳健 [60] 海外:优质零部件出海打开新篇章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优势切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海外扩张,201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上升,未来中国汽零有 2 倍以上成长空间 [64] - 美国加征关税未使整体进口波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高关税下仍具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较好 [68][72] - 中国和墨西哥出口美国关税情况不同,符合美墨加协议的企业仍处零关税,利好全球产能布局企业 [74][76] - 墨西哥产量增加,美国产能向其转移,整车新增投资超百亿,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76][82] - 中国零部件企业广泛开启全球化布局,在北美多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在欧洲主要选择德国、波兰等地,通过并购和建厂布局市场 [89][106]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短期冲高,碳排放政策延缓和取消企业燃油车补贴将影响新能源发展 [97][103] 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 0→1,打开汽零中长期广阔成长空间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迎来加速发展期,在量产、成本、技术上有突破,技术路线多样,场景应用积极 [109][111][123] - 减速器以谐波、行星为主,探索新型减速器,三者应用领域成熟稳定,可替代性低 [126][132] - 国内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发展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企业快速追赶,腱绳传动式中 UHMWPE 纤维是主流腱绳材料 [135][139] - 机器人轻量化可提高运动和续航能力,材料优化是主要方式,镁铝合金和 PEEK 材料受关注,LCP、PPS、PA 等塑料材料也有应用 [141][146][150] - 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0 亿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2025 年量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151][157] 投资建议:把握国内优质赛道、全球化以及人形机器人转型机遇 - 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国内推荐伯特利、福耀玻璃等,海外推荐新泉股份、敏实集团等,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等 [10][161]
股市必读:光峰科技(688007)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9.48万元,占总成交额2.67%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15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4.15元,下跌1.19%,换手率1.21%,成交量5.54万手,成交额7854.4万元 [1] - 7月4日资金流向:主力资金净流出209.48万元(占成交额2.67%),游资资金净流入928.51万元(占成交额11.82%),散户资金净流出719.03万元(占成交额9.15%) [1][4]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4.1857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贡献超6亿元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31万元,同比下降72.91%,扣非净利润3213.36万元,同比下降22.88%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722.06万元,同比下降76.04%,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下降73.91%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比10.24%,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 [1] - 现金分红与回购合计1.3085亿元,占净利润的468.12%,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 [1] 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4.6138亿元,同比增长3.6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35.96万元,同比下降147.95% [2][4] - 扣非净利润亏损2397.49万元,同比下降3948.6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412.74万元,同比增长424.57% [2]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下降1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8%,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6301.58万元,同比增长16.65%,占营收比例13.66%,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 [2] ESG与业务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2.48亿元(占营收10.24%),研发人员505名(占总人数35.09%) [3] - 汽车光学业务收入突破6亿元,推出全球首款一体化激光智能大灯 [1][3] - ALPD®技术帮助影院客户节电6.82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68万吨,新总部获深圳绿色建筑认证 [3] - 员工培训时长16824小时,展厅接待8821人次,捐赠设备支持社会公益 [3] - 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强化治理,披露信息安全与供应链管理举措 [3]
【招商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手机光学创新趋势持续,车载、XR、机器人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电子· 2025-06-24 17:40
车载业务 - 智能驾驶快速发展驱动2025年车载镜头及摄像模组市场增长 预计全球新车单车镜头搭载量将从2024年3.5颗增至2025年超4.3颗 全球车载镜头总需求量将超过4亿颗 [1] - 公司在车载镜头领域凭借高技术、高质量、高性价比和快速反应优势 有望实现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车载摄像模组业务起步较晚但成长空间大 目标3-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车载视觉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拓展激光雷达、HUD、智能大灯等业务 激光雷达已有20多个量产定点 项目总金额超15亿人民币 多款智能车灯产品实现量产交付 新增多个AR-HUD PGU模组项目定点 [1] 手机业务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微增0.2%至11.75亿部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2.2%至2.84亿部 手机摄像头模组采购金额预计同比增长7.1% [2] - 手机光学产品创新趋势持续 小型化、OIS摄像模组、长焦类摄像模组、玻塑混合等细分赛道需求增长 公司凭借核心平台技术优势和制程能力实现产品结构改善 [2] - 北美大客户发展良好 未来北美及韩国客户的产品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打开三年维度的增长空间 [2] XR及机器人业务 - XR市场进入快车道 预计2025-2026年MR头显及智能眼镜出货均将突破1000万台 光学器件在MR/智能眼镜中BOM占比分别约40%~60%/40%~70% [3] - 公司具备XR全链路光学产品覆盖+垂直整合+规模量产能力 在交互模组、显示模块、光机、光波导等多细分领域实现单项冠军 [3] - 机器人业务由功能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迈进 定位由视觉方案提供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升级 已拿到超20亿项目订单 [3] 公司整体展望 - 手机业务受益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及安卓高端机型光学影像创新趋势 车载业务受益于智驾平权浪潮 XR/机器人业务前瞻布局有望实现长线成长 [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总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对应EPS及PE估值具备吸引力 [4]
舜宇光学科技(02382):手机光学创新趋势持续,车载、XR、机器人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证券· 2025-06-24 0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手机业务受益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安卓高端机型光学影像创新及自身产品结构改善;智驾浪潮驱动车载相关业务增长;前瞻布局XR/机器人业务有望伴随市场发展和大客户新品推出实现长线成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095百万股,香港股1095百万股,总市值713亿港元,香港股市值713亿港元,每股净资产22.6港元,ROE(TTM)为10.9,资产负债率53.0%,主要股东为王文鉴,持股比例38.5914% [1]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5%、-8%、29%,相对表现分别为4%、-27%、-3%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车载 - 2024 - 2025年全球新车单车镜头搭载量从3.5颗增至超4.3颗,2025年全球车载镜头总需求量超4亿颗,公司有望提升全球市占率;车载摄像模组起步晚,目标3 - 5年成长为全球前三的车载视觉方案提供商;激光雷达项目有20多个量产定点、总金额超15亿人民币,多款智能车灯量产交付,新增多个AR - HUD PGU模组项目定点 [5] 手机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同比微增0.2%至11.75亿部,中国市场同比+2.2%至2.84亿部,手机摄像头模组采购金额同比+7.1%;小型化、OIS摄像模组等细分赛道需求将增长,公司有望改善产品结构;北美大客户发展良好,北美及韩国客户产品份额有望提升 [5] XR及机器人 - XR市场进入快车道,2025 - 2026年MR头显及智能眼镜出货均将突破1000万台,公司具备XR全链路光学产品能力,多细分领域成单项冠军;机器人业务自2014年布局多类型产品,定位升级,已拿到超20亿项目订单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财务数据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832|38294|43135|48930|54894| |同比增长|-5%|21%|13%|13%|12%| |营业利润(百万元)|750|2243|2935|3896|4816| |同比增长|-72%|199%|31%|33%|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99|2699|3479|4122|4731| |同比增长|-54%|146%|29%|18%|15%| |每股收益(元)|1.00|2.47|3.18|3.77|4.32| |PE|59.2|24.1|18.7|15.8|13.7| |PB|2.9|2.6|2.3|2.1|1.9| [7] 财务比率 |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营业收入 | -5% | 21% | 13% | 13% | 12% | | 营业利润 | -72% | 199% | 31% | 33% | 24% | | 净利润 | -54% | 146% | 29% | 18% | 15% | | 获利能力毛利率 | 14.5% | 18.3% | 18.9% | 19.5% | 19.8% | | 净利率 | 3.5% | 7.0% | 8.1% | 8.4% | 8.6% | | ROE | 4.9% | 10.9% | 12.6% | 13.2% | 13.5% | | ROIC | 4.8% | 10.3% | 10.7% | 11.9% | 12.7% |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 | 54.5% | 53.0% | 52.2% | 51.5% | 50.8% | | 净负债比率 | 11.1% | 11.0% | 9.9% | 9.0% | 8.1% | | 流动比率 | 1.7 | 1.7 | 1.7 | 1.8 | 1.9 | | 速动比率 | 1.4 | 1.4 | 1.5 | 1.5 | 1.6 | | 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率 | 0.6 | 0.7 | 0.7 | 0.7 | 0.8 | | 存货周转率 | 5.5 | 5.7 | 5.6 | 5.6 | 5.6 |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4.3 | 4.6 | 4.5 | 4.5 | 4.5 | | 应付帐款周转率 | 2.0 | 1.8 | 1.8 | 1.8 | 1.8 | | 每股资料(元)每股收益 | 1.00 | 2.47 | 3.18 | 3.77 | 4.32 | | 每股经营现金 | 2.43 | 3.16 | 4.51 | 5.25 | 6.02 | | 每股净资产 | 20.44 | 22.62 | 25.30 | 28.43 | 32.00 | | 每股股利 | 0.20 | 0.49 | 0.64 | 0.75 | 0.86 | | 估值比率PE | 59.2 | 24.1 | 18.7 | 15.8 | 13.7 | | PB | 2.9 | 2.6 | 2.3 | 2.1 | 1.9 | | EV/EBITDA | 21.8 | 13.6 | 12.3 | 10.8 | 9.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