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大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48
外资加仓中国整体趋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1] - 深圳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 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深圳全市比重35.2%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同比大增122.2% [8] 重点城市外资引进表现 - 深圳: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同比增长51.5% 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 [3] - 广州:1-5月新设外资企业3516家增长8.7% 实际使用外资132.49亿元增长1.5% [3] - 上海: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3019家增长0.4% 实际使用外资85.21亿美元(约612.85亿元)下降16.4% [3] - 北京:1-5月新设外资企业961家同比增长31.1% [3] - 香港: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吸引超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 首年运营带来逾1600亿港元外商直接投资 [3] 外资投资领域偏好 - 电信领域:全国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超2600家同比增长27% 深圳新设外资电信企业635家同比增长60% [2][16] - 医疗领域:深圳新设外资医疗企业113家同比增长85.2% 西门子医疗投资超10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2][5][17] - 高技术领域:外资加速布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赛道 深圳法雷奥工厂入选WEF"灯塔工厂" [6][8][9] 跨国企业典型案例 - 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超10亿元建设第二个研发制造基地 本土化率超80% 全球每3台磁共振设备有1台产自深圳 [5] - 法雷奥集团:深圳工厂为全球最大产能基地 智能大灯产品开发周期仅8-10个月(欧美需2年) [6]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筹建深圳分行 将发挥母行在欧洲、拉美优势服务湾区客户全球布局 [9] 城市功能定位与外资布局差异 - 北京:外资偏好基础研究型研发中心 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11] -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042家 近期签约56个外资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总投资36.8亿美元 [12] - 广州:侧重研发、采购等专业职能 黄埔区推动赛默飞、施耐德等外资项目扩产 [12] - 深圳:聚焦研发制造与产学研转化 引入Plug and Play、Kickstarter等国际创新平台 [13][14] 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影响 - 国务院批复155项服务业开放试点任务 涵盖电信、医疗等重点领域 [16] - 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约七成 深圳15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 [16] - 外商独资医院加速落地 深圳绿叶医疗项目为全国首个外商独资专科医院项目 [17][18]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38
外资加仓中国趋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1] - 深圳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2] - 外资逆周期加仓中国,电信、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新风口 [1][15] 重点城市外资引进情况 - **深圳**: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同比+51.5%),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11.3%),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同比+122.2% [2][8] - **上海**:新设外资企业3019家(同比+0.4%),实际使用外资85.21亿美元(约612.85亿元,同比-16.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042家 [2][12][13] - **北京**:1-5月新设外资企业961家(同比+31.1%),生物医药领域吸引阿斯利康25亿美元单笔投资 [12] - **广州**:1-5月新设外资企业3516家(同比+8.7%),实际使用外资132.49亿元(同比+1.5%) [2][13] 外资投资领域偏好 - **医疗行业**:深圳新设外资医疗企业113家(同比+85.2%),西门子医疗投资超10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4][16][17] - **电信行业**:全国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超2600家(同比+27%),深圳新设635家(同比+60%) [16][18] - **高技术制造业**:深圳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35.2%,法雷奥深圳工厂入选WEF"灯塔工厂" [6][8] 跨国企业典型案例 - **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超10亿元建设第二个研发制造基地,本土化率超80%,全球1/3磁共振设备产自深圳 [4] - **法雷奥集团**:深圳工厂为全球最大产能基地,智能大灯研发周期仅8-10个月(欧美需2年) [5][6] - **外资机构布局**:璞跃中国大湾区创新中心落地深圳,聚焦人工智能;Kickstarter设立全球服务中心助力创新产品出海 [14] 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 - 国务院批复155项服务业开放试点任务,涵盖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 [15] - 全国40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绿叶医疗在深圳建设全国首个外商独资专科医院 [16][17] - 外资独资医院引入将带来技术、管理和服务模式溢出效应,丰富医疗供给结构 [17] 全球资本与中国科技共振 - 德银研报称2025年为"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外资加速布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 [10] - 国际投行如大摩、瑞银、高盛等"看多"中国资产,中阿智能产业基金聚焦智能产业、数字经济 [8][9] - 中国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吸引外资,如康方生物、来凯医药等获外资基金支持 [9]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深圳抓住这一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08
南方财经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先声已至,加仓入华。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此外,深圳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在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上,深圳以半年新设5581家的成绩,维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外资逆周期加仓中国,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有偏好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电信、医疗等领域正成为外资"抢滩"新风口。例如,上半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医疗企业113家、同比增长 85.2%;新设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635家,同比增长60.0%。 | | | 2025年上半年部分城市外资引进情况 | | --- | --- | --- | | 城市 | | 外资引进情 | | 深圳 | | 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同比增 | | | | 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 | | 广州 | | 1-5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16家,增长8 | | | | 1-5月,实际使用外资132.49亿元人民币, | | 上湿 | | 上半年新 ...
“聪明车”必须是“安全车”
科技日报· 2025-07-18 07:3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0%,全球最高,泊车辅助驾驶技术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过20% [1] - 2030年及之后的两三年可能是L3、L4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 [1] - 2025年上半年自动驾驶商业化迎来关键拐点,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 [1] - 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阶段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并在智能化领域取得终端先行优势 [1] 技术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正从规则驱动与数据驱动向认知驱动演进,目标是构建具备人类脑推理特征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系统 [2] - 2025年AI与汽车融合正在触发范式级突破,DeepSeek等技术普惠化加速汽车智能化升级 [2] - AI技术不仅重塑汽车核心竞争力,更深刻影响用户体验,将成为决定未来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2] 企业实践与挑战 - 安全是自动驾驶不可跨越的鸿沟,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不带来2-3倍成本负担是较大挑战 [2] - 法雷奥中国团队开发智能大灯产品只需8-10个月,而欧美需要两年左右,中国研发效率和能力领先全球 [2] - 整车企业代表展示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汽车智能化已走到全球比较前沿的位置,建议整车厂与ICT企业联合推动产业升级 [3] - 未来汽车产业需要以更开放模式链接更多智能化能力,车企需与算力、算法公司无缝链接 [3] - 跨界融合将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发展活力 [3]
法雷奥中国CTO:中国是全球汽车的“健身房”,研发效率超越欧美
快讯· 2025-07-15 14:53
公司战略 - 法雷奥中国提出"中国创造,服务全球"的在华发展战略 [1] - 公司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汽车的"健身房" [1] 研发能力 - 中国研发效率和团队能力全球领先 [1] - 中国团队开发智能大灯产品仅需8-10个月 [1] - 同样产品在欧美开发周期需两年左右 [1] 制造能力 - 中国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特别是自动化生产 [1] - 深圳工厂今年年初被评为全球灯塔工厂 [1] - 该工厂是法雷奥集团首家灯塔工厂 [1] - 全球灯塔工厂总数不足200家 [1]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4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电变革下行业持续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零部件投资有三条主线,即国内智能化升级及国产替代、海外全球化布局企业收获、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行业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6][19] 引言:如何看待当下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 智电变革下行业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下半年及后续零部件有数倍成长空间,投资有国内、海外、机器人三条主线 [19] - 从估值看,近期零部件长短期估值均处历史中枢之下,2021 年以来产业环境变化推动估值中枢提升;从盈利能力看,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使零部件板块盈利平稳提升 [21][23] 国内:智能化打开新空间,国产替代格局改善 - 智能科技化带来零部件增量空间,本土 Tier1 崛起,智驾系统相关零件随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科技化配置升级带动相关领域放量,国内企业有望大幅配套 [25] - 部分细分赛道国产化率开始提升,未来诸多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有望从约 10%提升至约 30%以上,国内头部企业在部分行业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29] - 智能化成整车厂胜负手,消费者更关注汽车智能化程度,预计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 90%,NOA 标配搭载量超 2300 万辆 [29] - 中国汽车电动化进入下半程,智能化平价时代已至,随着相关因素推动,国内智驾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 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国内市场由国内厂商主导,2024 年市场空间 37.9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27.5 亿元,CAGR 为 35.4% [34] -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 217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496 亿元,CAGR 为 23.0%,国产智驾芯片具备挑战海外龙头的竞争力 [39] - 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中渐成标配,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46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261 亿元,CAGR 为 15.6%,国内伯特利等本土供应商已开始突破 [41] -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提升推动市场空间扩大,2024 年为 119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442 亿元,CAGR 为 4.8%,继峰股份有望成新头部企业 [50] - 车灯智能化升级和个性化发展开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20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706 亿元,CAGR 为 9.1%,国内市场由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主导 [56] - 汽车玻璃产品升级,市场有望扩容,2024 年市场空间为 265.3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447.0 亿元,CAGR 为 13.9%,福耀玻璃国内龙头地位稳健 [60] 海外:优质零部件出海打开新篇章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优势切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海外扩张,201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上升,未来中国汽零有 2 倍以上成长空间 [64] - 美国加征关税未使整体进口波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高关税下仍具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较好 [68][72] - 中国和墨西哥出口美国关税情况不同,符合美墨加协议的企业仍处零关税,利好全球产能布局企业 [74][76] - 墨西哥产量增加,美国产能向其转移,整车新增投资超百亿,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76][82] - 中国零部件企业广泛开启全球化布局,在北美多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在欧洲主要选择德国、波兰等地,通过并购和建厂布局市场 [89][106]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短期冲高,碳排放政策延缓和取消企业燃油车补贴将影响新能源发展 [97][103] 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 0→1,打开汽零中长期广阔成长空间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迎来加速发展期,在量产、成本、技术上有突破,技术路线多样,场景应用积极 [109][111][123] - 减速器以谐波、行星为主,探索新型减速器,三者应用领域成熟稳定,可替代性低 [126][132] - 国内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发展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企业快速追赶,腱绳传动式中 UHMWPE 纤维是主流腱绳材料 [135][139] - 机器人轻量化可提高运动和续航能力,材料优化是主要方式,镁铝合金和 PEEK 材料受关注,LCP、PPS、PA 等塑料材料也有应用 [141][146][150] - 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0 亿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2025 年量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151][157] 投资建议:把握国内优质赛道、全球化以及人形机器人转型机遇 - 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国内推荐伯特利、福耀玻璃等,海外推荐新泉股份、敏实集团等,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等 [10][161]
【招商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手机光学创新趋势持续,车载、XR、机器人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电子· 2025-06-24 17:40
车载业务 - 智能驾驶快速发展驱动2025年车载镜头及摄像模组市场增长 预计全球新车单车镜头搭载量将从2024年3.5颗增至2025年超4.3颗 全球车载镜头总需求量将超过4亿颗 [1] - 公司在车载镜头领域凭借高技术、高质量、高性价比和快速反应优势 有望实现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车载摄像模组业务起步较晚但成长空间大 目标3-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车载视觉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拓展激光雷达、HUD、智能大灯等业务 激光雷达已有20多个量产定点 项目总金额超15亿人民币 多款智能车灯产品实现量产交付 新增多个AR-HUD PGU模组项目定点 [1] 手机业务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微增0.2%至11.75亿部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2.2%至2.84亿部 手机摄像头模组采购金额预计同比增长7.1% [2] - 手机光学产品创新趋势持续 小型化、OIS摄像模组、长焦类摄像模组、玻塑混合等细分赛道需求增长 公司凭借核心平台技术优势和制程能力实现产品结构改善 [2] - 北美大客户发展良好 未来北美及韩国客户的产品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打开三年维度的增长空间 [2] XR及机器人业务 - XR市场进入快车道 预计2025-2026年MR头显及智能眼镜出货均将突破1000万台 光学器件在MR/智能眼镜中BOM占比分别约40%~60%/40%~70% [3] - 公司具备XR全链路光学产品覆盖+垂直整合+规模量产能力 在交互模组、显示模块、光机、光波导等多细分领域实现单项冠军 [3] - 机器人业务由功能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迈进 定位由视觉方案提供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升级 已拿到超20亿项目订单 [3] 公司整体展望 - 手机业务受益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及安卓高端机型光学影像创新趋势 车载业务受益于智驾平权浪潮 XR/机器人业务前瞻布局有望实现长线成长 [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总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对应EPS及PE估值具备吸引力 [4]
舜宇光学科技(02382):手机光学创新趋势持续,车载、XR、机器人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证券· 2025-06-24 0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手机业务受益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安卓高端机型光学影像创新及自身产品结构改善;智驾浪潮驱动车载相关业务增长;前瞻布局XR/机器人业务有望伴随市场发展和大客户新品推出实现长线成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095百万股,香港股1095百万股,总市值713亿港元,香港股市值713亿港元,每股净资产22.6港元,ROE(TTM)为10.9,资产负债率53.0%,主要股东为王文鉴,持股比例38.5914% [1]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5%、-8%、29%,相对表现分别为4%、-27%、-3%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车载 - 2024 - 2025年全球新车单车镜头搭载量从3.5颗增至超4.3颗,2025年全球车载镜头总需求量超4亿颗,公司有望提升全球市占率;车载摄像模组起步晚,目标3 - 5年成长为全球前三的车载视觉方案提供商;激光雷达项目有20多个量产定点、总金额超15亿人民币,多款智能车灯量产交付,新增多个AR - HUD PGU模组项目定点 [5] 手机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同比微增0.2%至11.75亿部,中国市场同比+2.2%至2.84亿部,手机摄像头模组采购金额同比+7.1%;小型化、OIS摄像模组等细分赛道需求将增长,公司有望改善产品结构;北美大客户发展良好,北美及韩国客户产品份额有望提升 [5] XR及机器人 - XR市场进入快车道,2025 - 2026年MR头显及智能眼镜出货均将突破1000万台,公司具备XR全链路光学产品能力,多细分领域成单项冠军;机器人业务自2014年布局多类型产品,定位升级,已拿到超20亿项目订单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财务数据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832|38294|43135|48930|54894| |同比增长|-5%|21%|13%|13%|12%| |营业利润(百万元)|750|2243|2935|3896|4816| |同比增长|-72%|199%|31%|33%|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99|2699|3479|4122|4731| |同比增长|-54%|146%|29%|18%|15%| |每股收益(元)|1.00|2.47|3.18|3.77|4.32| |PE|59.2|24.1|18.7|15.8|13.7| |PB|2.9|2.6|2.3|2.1|1.9| [7] 财务比率 |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营业收入 | -5% | 21% | 13% | 13% | 12% | | 营业利润 | -72% | 199% | 31% | 33% | 24% | | 净利润 | -54% | 146% | 29% | 18% | 15% | | 获利能力毛利率 | 14.5% | 18.3% | 18.9% | 19.5% | 19.8% | | 净利率 | 3.5% | 7.0% | 8.1% | 8.4% | 8.6% | | ROE | 4.9% | 10.9% | 12.6% | 13.2% | 13.5% | | ROIC | 4.8% | 10.3% | 10.7% | 11.9% | 12.7% |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 | 54.5% | 53.0% | 52.2% | 51.5% | 50.8% | | 净负债比率 | 11.1% | 11.0% | 9.9% | 9.0% | 8.1% | | 流动比率 | 1.7 | 1.7 | 1.7 | 1.8 | 1.9 | | 速动比率 | 1.4 | 1.4 | 1.5 | 1.5 | 1.6 | | 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率 | 0.6 | 0.7 | 0.7 | 0.7 | 0.8 | | 存货周转率 | 5.5 | 5.7 | 5.6 | 5.6 | 5.6 |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4.3 | 4.6 | 4.5 | 4.5 | 4.5 | | 应付帐款周转率 | 2.0 | 1.8 | 1.8 | 1.8 | 1.8 | | 每股资料(元)每股收益 | 1.00 | 2.47 | 3.18 | 3.77 | 4.32 | | 每股经营现金 | 2.43 | 3.16 | 4.51 | 5.25 | 6.02 | | 每股净资产 | 20.44 | 22.62 | 25.30 | 28.43 | 32.00 | | 每股股利 | 0.20 | 0.49 | 0.64 | 0.75 | 0.86 | | 估值比率PE | 59.2 | 24.1 | 18.7 | 15.8 | 13.7 | | PB | 2.9 | 2.6 | 2.3 | 2.1 | 1.9 | | EV/EBITDA | 21.8 | 13.6 | 12.3 | 10.8 | 9.7 | [9]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2025年投资者日:手机升级动能不减 车载+XR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格隆汇· 2025-06-23 02:58
公司近况 - 6月19日参加了舜宇光学2025年度投资者日活动 公司分享了手机 车载 XR及机器人等领域的行业趋势及技术进展 [1] 手机光学 - 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机销量同比微增0 2% 摄像头采购金额有望同比增长7 1% [1] - 1~5月手机摄像模组/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降25%/5% 但预计ASP和毛利率或同增明显 [1] - 聚焦高端和质量 动态调整量价平衡 [1] - 创新方向包括可变光圈 压电云台防抖 连续变焦 模组马达一体化 玻塑混合等 [1] - 看好未来2~3年行业升规升配 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 [1] 车载光学 - 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镜头需求量超过4亿颗 同比增速超过26% [1] - 17MP镜头预计于2026年量产 [1] - 国内外车企或将相继升级智驾 带动行业扩容 高端镜头迭代有望加深公司壁垒 [1] - 推进激光雷达小型化 经济化和快速交付 [1] - 跟进智能大灯/投影小灯应用普及并提升份额 [1] - 抓住AR-HUD渗透率提升的机遇 [1] - 增强环境感知模组的全场景性能 实现市占率提升 [1] - 第二成长曲线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1] XR和机器视觉 - XR领域具备全链路光学产品覆盖且均处于单项领先地位 [1] - 在研的刻蚀工艺SRG光波导配合碳化硅有望达到FOV50+和>1000nits/lm [1] - 有望抢占XR窗口红利 [1] - 机器人领域已覆盖扫地机 无人机 配送机器人 割草机等多个细分市场 [1] - 发挥视觉感知模块的核心枢纽作用 从视觉传感延伸到整机共创 [1] - 有望打开更广阔的可触达空间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35 19/40 85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 18 8x/16 0x [2] - 目标价99 2港币 对应2025/2026年P/E 28 7x/24 4x 较当前股价有52%涨幅 [2]
星宇股份:合作优质客户,业绩增长稳健-20250512
国盛证券· 2025-05-12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合作优质客户,业绩增长稳健,2025Q1实现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32.7% [1]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强费控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025Q1净利率从2024Q1的10.06%提升到10.41% [2] - 深耕国内、布局欧美,全球化稳步推进,随着欧洲工厂产能释放及注册成立墨西哥星宇和美国星宇,公司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05/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4%/24%,归母净利润19/25/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30%/26%,对应19/14/11倍PE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0,248 | 13,253 | 16,511 | 20,460 | 25,398 | | 增长率yoy(%) | 24.3 | 29.3 | 24.6 | 23.9 | 24.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02 | 1,408 | 1,919 | 2,486 | 3,125 | | 增长率yoy(%) | 17.1 | 27.8 | 36.3 | 29.5 | 25.7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3.86 | 4.93 | 6.72 | 8.70 | 10.94 | | 净资产收益率(%) | 12.1 | 13.8 | 16.0 | 17.3 | 18.0 | | P/E(倍) | 34.7 | 27.2 | 18.5 | 14.3 | 11.3 | | P/B(倍) | 4.2 | 3.8 | 3.0 | 2.5 | 2.0 | [4] 股票信息 | 项目 | 详情 | | --- | --- | | 行业 | 汽车零部件 | | 前次评级 | 买入 | | 05月09日收盘价(元) | 134.00 | | 总市值(百万元) | 38,281.04 | | 总股本(百万股) | 285.68 | | 自由流通股(%) | 100.00 |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 | 1.39 |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