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机器人IRON

搜索文档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忽视关税噪音,关注自主科技
东吴证券· 2025-05-05 20:23
本周市场回顾 - 上周全A量能1.1万亿,较前一周缩量438亿,与4.14 - 4.18当周量能基本持平[9] - 上周风格偏向于小盘成长,北证50周涨跌幅2.38%居首,大盘价值周涨跌幅 - 0.92%垫底[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相对优势在负数区间震荡,成长股相对价值股优势在负数区间震荡回升[14][17] - 上周私募持仓表现最佳,私募重仓指数周涨跌幅1.18%,国家队指数周涨跌幅 - 1.14%表现最差[20] - 两融余额缓慢减少至低于1.8万亿,上周每日跌停家数较前一周有所增加[28] 产业趋势交易回顾与展望 - 上周强势方向有人形机器人和AI,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上海车展,总书记考察上海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39] - 2025年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等,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等,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等[40] - 下周TMT类有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泛科技类有神经科技创新论坛;非科技类有美联储利率决议和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43]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风险[46]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忽视关税噪音,关注自主科技-20250505
东吴证券· 2025-05-05 15:39
本周市场回顾 - 上周全A量能1.1万亿,较前一周缩量438亿,与4.14 - 4.18当周量能基本持平[9] - 上周风格偏向小盘成长,北证50周涨跌幅2.38%居首,大盘价值周涨跌幅 - 0.92%垫底[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和成长股相对优势在负数区间震荡,成长股相对价值股优势震荡回升[14][17] - 上周私募持仓表现最佳,私募重仓指数周涨跌幅1.18%,国家队指数周涨跌幅 - 1.14%表现最差[20] - 两融余额缓慢减少至低于1.8万亿,上周每日跌停家数较前一周有所增加[28] 产业趋势交易回顾与展望 - 上周强势方向有人形机器人和AI,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上海车展,总书记考察上海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39] - 2025年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等,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等,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等[40] - 下周TMT类有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泛科技类有神经科技创新论坛;非科技类有美联储利率决议和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43]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事件、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46]
人形机器人成上海车展“新宠” 小鹏、比亚迪等都有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3:14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上,人形机器人成为“新宠”,多家车企展示相关产品并加速布局该领域,行业前景广阔但也存在泡沫化风险 [1][3][4] 车展概况 - 2025上海车展4月23日开幕,汇聚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参展规模创新高,车辆总数约1300辆,首发新车超百款 [1] 车企人形机器人展示情况 - 小鹏机器人IRON身高178cm、体重70kg、有22个可动自由度,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2026年规模化工业量产 [1] - 奇瑞自主研发的Mornine gen - 1身高167cm、体重65kg、有41个自由度,具备多模态环境感知等能力,可用于多场景 [2] - 上汽荣威等展台有机器人“模特”上岗,荣威展台的是智元远征A2交互服务机器人,上汽是智元机器人股东之一 [2] -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成为深蓝汽车“员工”,与观众握手互动 [2] 车企布局情况 - 广汽2024年底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已在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 [3] - 特斯拉CEO宣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今年计划生产5000台,已订购1 - 1.2万台组件,目标2026年生产5万台 [3] - 比亚迪2022年成立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发多种机器人产品,还通过投资入股智元机器人和帕西尼感知科技布局该领域 [3][4] 行业观点 - 中科院研究员指出机器人研发对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有较大帮助 [4] - 花旗集团分析团队称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数量将达6.48亿台 [4]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强调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萌芽期,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存在泡沫化风险 [4]
人形机器人成2025上海车展“新宠儿”!小鹏、比亚迪等车企都布局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上海车展“新宠儿”,多家车企展示相关产品并加速布局该赛道,行业前景被看好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1][2][10] 车展概况 - 2025上海车展4月23日开幕,汇聚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企业参展,参展规模创新高 [1] - 参展车辆总数约1300辆,首发新车超百款 [1] 车展上的人形机器人展示 - 小鹏机器人IRON身高178cm、体重70kg,有22个可动自由度,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2026年规模化工业量产 [2] - 奇瑞人形机器人Mornine gen - 1身高167cm、体重65kg,有41个自由度,可用于汽车销售咨询等场景 [3] - 上汽荣威、长安汽车等展台有机器人“车模”上岗,宇树科技机器人成为深蓝汽车AI员工 [5] 车企布局情况 - 广汽集团2024年底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已在主机厂车间和产业园区示范应用 [6]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今年计划生产5000台,目标2026年生产5万台 [8] - 比亚迪2022年成立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发多种机器人产品,还投资入股智元机器人和帕西尼感知科技 [8] 行业观点 - 中科院研究员认为机器人研发对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有较大帮助 [10] - 花旗集团分析团队称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数量达6.48亿台 [10]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强调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萌芽期,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和泡沫化风险 [10]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33.87亿 电商有望回归良性竞争 北水加仓阿里巴巴(09988)超1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33.8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38.9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净卖出5.03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 - W、美团 - W、小鹏汽车 - W,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中国移动、中海油、腾讯 [1]。 个股资金流向情况 - 小米集团 - W买卖总额47.78亿港元,净流出2.7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 - W买卖总额34.99亿港元,净买入14.45亿港元 [2] - 美团 - W买卖总额25.85亿港元,净买入8.50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5.78亿港元,净买入1.11亿港元 [2] - 赤峰黄金买卖总额15.27亿港元,净买入4026.00万港元 [2] - 中国移动买卖总额13.02亿港元,净卖出3.9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12.01亿港元,净卖出1.21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 - W买卖总额11.48亿港元,净买入1.47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HK 09926买卖总额8.46亿港元,净流出5553.66万港元 [4] - 信达生物HK 01801买卖总额7.51亿港元,净买入5827.33万港元 [4] 个股消息面情况 阿里巴巴 - W - 获净买入16.1亿港元;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未来电商平台全面取消 “仅退款” 回归良性竞争意义重大;中国跨境电商App热度快速攀升,敦煌网在97个国家交易额增速超100%,淘宝及阿里国际站下载量跃居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下载量前三 [4] 美团 - W - 获净买入13.12亿港元;花旗称美团不存在ADR退市风险,业务收入不依赖美国市场;瑞银预测美团今年外卖订单量将增长10%至每日6600万单,可能需增加约50亿元人民币用户补贴来捍卫市场份额,增量开支相当于经调整纯利约一成 [5] 小鹏汽车 - W - 获净买入2.56亿港元;4月23日小鹏P7 + 超长续航Max旗舰版本正式上市,价格20.88万元;配备60个可动关节的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小鹏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2026年实现规模化工业量产 [5] 赤峰黄金 - 获净买入4025万港元;上交所、深交所将其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自4月7日起生效;国信证券认为公司黄金产量有望持续增长,生产成本存在下降空间,对金价享有较高利润弹性;中信期货表示黄金长线维持乐观,关注美国4月PMI数据及美联储政策信号,经济数据疲软或推动金价重返高位 [6] 中海油 - 遭净卖出2.83亿港元;周三国际油价大幅下挫,WTI6月原油期货收跌2.20%报62.27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跌1.96%报66.12美元/桶;多个OPEC + 国家寻求6月进一步扩大增产额度,哈萨克斯坦发表对减产负面言论;中银国际预计中国石油板块三大龙头首季盈利同比下降 [6] 中国移动 - 遭净卖出3.57亿港元;首季营运收入2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2%;股东应占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前2月电信行业端增量不增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放缓,1Q25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1Q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5%,因主动加快对中小企业及农民工付款进度 [7] 腾讯、中芯国际、小米集团 - W - 分别遭净卖出2.83亿、2.5亿、1.05亿港元 [8]
雷军缺席,周鸿祎成上海车展“最忙车模”?|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财经· 2025-04-24 09:04
车展人气与营销策略 - 小米展台通过发放限定矿泉水和限量棒球帽吸引大量人气,雷军虽未到场但通过微博互动维持热度 [3][12]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成为车展焦点,先后现身小鹏汽车和北京越野展台,参与新车发布并引发围观 [5][6] - 华为余承东邀请知名演员黄渤等人展示问界M8防水性能,现场测试倒水36瓶无渗漏 [10] 车企参展与缺席情况 - 上海车展共吸引26个国家近1000家企业参展,媒体日举办193场发布会并首发超100款新车 [13] - 哪吒汽车因经营危机缺席,其CEO张勇已离职,高合、合创等自主品牌同样未参展 [14][15] - 现代、起亚等韩系车企及雪铁龙、标致等法系品牌集体缺席,兰博基尼等超豪华品牌因在华销量下滑未参展 [4][15] 技术竞争与行业趋势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超越比亚迪此前400公里纪录 [17] - 工信部收紧智驾宣传后,理想汽车将"智驾焕新版"更名为"智能焕新版",华为则逆势发布乾崑智驾ADS 4.0 [17][19] - 行业处于L2向L3过渡阶段,华为预计2025年实现L3商用,但强调驾驶员需保持警觉性 [19] 品牌动态与高管表现 - 蔚来CEO李斌为推广乐道L90,亲自演示前备箱钓鱼功能以扭转销量颓势 [10] - 理想汽车CEO李想复出发布MEGA家庭特别版,此前因MEGA风波隐退 [11] - 比亚迪仰望、鸿蒙智行尊界等中国品牌进军超豪华市场,与缺席的国际豪车品牌形成对比 [15]
广东机器人,又火了!这次是在上海车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21:35
上海车展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展示 - 上海车展在AI技术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持续升级,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成为焦点,"粤字号"企业表现突出 [1] - 小鹏机器人IRON首次公开亮相,具备60个关节可模拟人类动作,内置大模型实现平衡控制,计划2025年量产工业级L3人形机器人 [4] - 广汽展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采用可变轮足结构,速度达15km/h,续航6小时,已在生产线应用,计划2025年试产 [7][8] 企业战略与技术进展 - 小鹏汽车董事长预测未来5-10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家庭,类比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5] - 广汽推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研,包括电机/驱动器/灵巧手,计划2026年小批量应用,2028年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批量应用 [8] - 广汽提出3D定位算法架构,使机器人具备复杂环境自主导航能力,目标2030年机器人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10][11] 产业链与区域发展 - 导远科技高精度定位系统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项目,IMU模组支持厘米级定位和姿态测量 [13] - 广东省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13] - 广东出台12条政策措施支持AI与机器人产业,计划每年奖励优秀工业大模型案例最高800万元 [14][15] 行业前景预测 - 何小鹏预测广东未来2-3年将涌现数百家机器人创业公司,10-15年内形成行业巨头 [16] - 广东将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重点攻关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17]
小鹏、广汽领衔,广东车企在上海车展秀出机器人“肌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9:58
核心观点 - 上海车展上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成为焦点 广东企业在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政府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1][2][5][6] 小鹏机器人进展 - 小鹏机器人IRON首次公开亮相 具备超60个关节 可模拟人类站立/躺卧/坐等动作 [1] - 机器人采用内置大模型控制全身平衡 目前已在工厂投用 计划2025年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人形机器人 [1] - 公司预测未来5-10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家庭 [1] 广汽集团机器人布局 - 广汽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 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 最大通行速度15km/h 续航6小时 [2] - 机器人已在小鹏工厂/埃安等生产线和园区开展示范应用 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 [2] - 制定明确发展路线:2025年试产建立应用示范 2026年小批量应用 2027年远程操控大批量推广 2028年具身智能批量应用 [2] - 公司提出3D定位与地图构建高精度算法架构 使机器人具备全自主导航能力 [3] - 目标2030年实现机器人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支持"万亿广汽"战略 [4] 产业链配套企业 - 导远科技高精度定位系统为汽车提供厘米级定位 同时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精准姿态测量 [4] - 公司IMU模组已成功交付国内多家企业的四足和人形机器人项目 [4] 广东省产业支持 -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4.47万台套增长至2024年24.68万台套 [5] - 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产量全国第一 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5] - 出台12条政策措施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企业/打造应用场景等 目标实现"六个一批" [5] - 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方案 每个案例最高奖励800万元 [6] - 将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 加快端到端机器人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