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复
icon
搜索文档
一心堂:公司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紧密融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18:3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大力投入医养板块 打造专业贴心的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加剧趋势 [1] - 公司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紧密融合 拓展业务边界并构建医康养生态圈 [1] - 通过医养板块投入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 [1]
向新,看中原
河南日报· 2025-06-21 07:39
农业与食品产业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余万亩,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 [9][13] -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 [12]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 [13] - 双汇、思念、白象、卫龙等老品牌与嗨吃家、食族人等新兴品牌共同打造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14] - 小麦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赤藓糖醇、谷朊粉、蛋白肽等高端原料,以及可降解生物塑料 [15] 制造业与工业升级 - 洛阳轴承集团生产从机器人轴承到盾构机轴承的全系列产品,展示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16] - 郑州比亚迪新能源车生产基地一期产能40万辆、二期60万辆,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整车 [17] -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突破95%,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行业第一,超聚变服务全球10000多家客户 [18] - 工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33] 文化与旅游产业 - 双槐树遗址通过3D、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发展可视化互动新业态 [39]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出1600余件文物,建筑空间达1.97万平方米 [40] - 洛阳应天门等地推出战国袍、唐襦裙等传统服饰体验,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消费 [43] - 南阳武侯祠、邓州花洲书院等文化IP与餐饮结合,形成日用型文化产品 [4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温室加速小麦育种进程 [10][11] - 新乡"中原农谷数智大脑"整合气象、墒情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8] -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实现"算天、算地、算人",赋能千行百业 [33] - 兰考县打通27个部门数据接口,实现"刷脸办理"政务业务 [25] 生态环保与绿色经济 - 三门峡小秦岭矿山生态修复后,林麝、豹猫等野生动物重现 [31] - 民权林场6.9万亩林地构筑黄河故道绿色屏障 [31] - 全省创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3014个 [34] - 碳减排领域预计2030年前年需投入2.2万亿元,带来产业新机遇 [34]
了不起的河南“智”造——从洛阳透视科技赋能河南现代制造业
河南日报· 2025-05-26 07:41
洛阳轴承集团及河南制造业发展 - 洛阳轴承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比达70% "十四五"期间13项科技成果达国际水平 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样本 [1] - 洛阳鸿元轴承攻克人形机器人轴承核心技术 一季度相关产值同比增200% 研发投入占营收6% [4][5] - 河南形成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95% 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第一 宇通客车出口超11万辆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55.8% 技术合同成交额193亿元同比增25% 研发强度3.47%全省第一 [3][4] - 中信重工推出世界最大智能化自磨机 轴研科技研发全球首台25兆瓦风电主轴轴承 参与"神舟""蛟龙"等国家项目 [3] - 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部署2000P算力集群 郑州比亚迪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焊接速度达2000毫米/秒 [7]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河南实施"7+28+N"产业链群战略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代化体系 [9] - 专家建议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9] - 计划培育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 建立梯次培育机制 打造创新生态 [12][13] 企业创新案例 - 超聚变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1万多家客户 翔宇医疗研发康复医疗机器人 成为行业引领者 [6] - 普莱柯建成中部最大生物安全P3实验室 龙门实验室创新运营机制 洛阳创新平台总量达3949家 [3]
耕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15 06:15
服务业开放试点成果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推出全链条医疗服务,吸引28家跨国药企设立创新中心,带动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投入增长200% [1] -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自2015年起分3批在11个省市开展,2024年试点地服务业吸收外资2932亿元,约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一半 [1] - 试点地区形成丰富创新成果,包括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集聚、上海自贸试验区外籍医师执业便利化、博鳌乐城国际新药使用等 [1] 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政策 - 国务院新增9个试点城市,提出155项试点任务,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免予外汇登记、外籍专业人才从业便利等措施 [2] - 政策聚焦经营主体实际需求,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深水区开展攻坚,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束缚 [2] - 试点工作强调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如成都推出"双千万"激励和外资环境优化20条,上海自贸区推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3] 服务业开放战略意义 - 服务业开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满足居民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新需求 [1][3] - 开放政策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促进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3] - 试点经验正转化为"中国标准",展示中国推进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决心,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2][3]
国际医学(000516) - 000516国际医学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22:5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全年完成门急诊服务量 257.27 万人次,同比增长 7.70%;住院服务量 20.5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73%;实现营业收入 48.15 亿元,同比增长 4.2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54 亿元,同比减亏 31.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 -2.87 亿元,同比减亏 42.5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0.09 亿元;管理费用率 11.22%,同比下降 0.38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 3.60%,同比下降 1.06 个百分点 [1][2]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97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4.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37%;当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44 亿元;管理费用率 14.07%,财务费用率 4.02% [3] 旗下医疗机构运营情况 - 2024 年西安高新医院实现营业收入 15.25 亿元,同比增长 2.68%;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增长 21.63%;门急诊服务量 115.45 万人次,同比增长 0.30%;住院服务量 6.6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80%;最高日门急诊量 4,185 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 1,713 人 [3] - 2024 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实现营业收入 32.74 亿元,同比增长 7.60%;净利润 -1.65 亿元,同比减亏 36.67%;门急诊服务量 141.8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8.88%;住院服务量 13.9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32%;最高日门急诊量 5,193 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 4,046 人 [3][4] 项目建设情况 - 质子治疗中心项目治疗系统核心部件回旋加速器已于 2024 年 6 月 18 日完成吊装,质子治疗系统进入精密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预计 2025 年底前建成投用 [5][6] 数智化建设情况 - 公司已完成相关医疗智能模型的本地部署,实现了与 HIS、EMR 等核心业务系统的连接,将以“智能驱动、精准管理”为战略导向,构建智慧医疗生态系统 [7] 三甲评审工作情况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2024 年以三甲评审为总抓手,推进制度优化与质量提升,目前创建工作正持续深入推进 [8]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依托医疗服务平台,布局医美整形、辅助生殖等服务,打造特色专科,拓展高附加值医疗健康市场 [9] 适应政策改革措施 - 旗下医疗机构保持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精细化运营调整业务结构、提升运营质效,推进特色专科业务板块,调整业务收入占比 [10]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51.7% 四川搭建起“金字塔”式中医医疗体系
四川日报· 2025-05-09 08:15
中医药服务下沉与基层覆盖 - 四川省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截至2024年底中医药年服务人次超过2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51.7% [5] - 丹棱县已打造7个村级中医阁,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覆盖全县90%的村卫生室 [5] - 全省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中医馆,98.8%村卫生室和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7] 中医医疗体系建设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6] - 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达365家,92.16%县级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及以上 [7] - 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院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投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新院区2024年启用 [6]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优化基层高级职称评定政策,如宜宾市屏山县中医医院医生通过新规获基层主任中医师职称 [8] - 开展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97.2%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8] - 2024年培训550余名县级师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人员,督导15个县(市、区)基层培训 [10] 中医特色专科发展 - 天全县中医医院以陈氏骨科为特色,年门急诊量超62万人次 [9] - 四川省80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名单,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9] - 支持79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2个特色专科+1个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10] 优质资源下沉与帮扶 - 2024年组织100个省级、1012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及1.2万余名县乡医师下基层 [11]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医联体,设60个基层名中医工作站 [11] -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通过5G远程诊疗系统联动9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分级诊疗 [11]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 "十四五"期间推广10类55项适宜技术,培训基层人员33万余人次 [10] - 截至2024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6类10项以上适宜技术 [10] - 超96%村卫生室和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开展4类6项以上适宜技术 [10]
在博鳌感受开放的中国
新华网· 2025-03-24 15:25
博鳌亚洲论坛与区域发展 -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吸引全球政商学界嘉宾齐聚 成为开放中国的生动缩影 [2] - 论坛筹备期间美丽乡村装点"田园会客厅"用于招商洽谈与合作交流 [2][8] 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 依托特许医疗等政策优势成为国际创新药械进入中国主要通道 已引进460多种中国首用特许药械 [2] - 特许药械累计惠及患者11.09万人次 2024年使用量达5.14万人次(增长79.3%) [3] - 2024年医疗旅游人次达41.37万(增长36.8%) 印尼医疗旅游团人均消费超1.2万元 [3] 文化旅游与博物馆发展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意大利普利亚考古文物展 展出214件(套)文物持续3个月 [6] - 博物馆2024年接待观众超144万人次 带动周边乡村海鲜消费与民宿住宿 [8] - "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展示300多位渔民历史 推动休闲渔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8]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 琼海市打造3个美丽乡村集群环带(论坛会址/沙美内海/龙潭岭)服务论坛赋能乡村振兴 [9] - 南强村保留原貌改造基础设施 老砖铺设百年小道延续历史风貌 [8] - 潭门镇发展休闲渔业 年轻一代以新方式传承渔家文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