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恋与深空
icon
搜索文档
40% Steam游戏收入不到100美元,游戏行业回暖背后的“幸存者偏差”
第一财经· 2025-10-24 23:48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为880亿元,同比下降约4% [2]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50亿美元,同比下降超3% [2] - 行业收入下降部分受《黑神话:悟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等高基数产品热度衰退影响 [3] - 游戏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状态,市场规模和机会未有实质性变化 [8] 市场竞争格局与马太效应 - 2025年Steam平台新上线游戏超1.3万款,其中约40%的游戏收入不足100美元,60%左右的游戏收入不足1000美元 [3] - Steam平台收入排名后30%的游戏平均收入仅为37美元,而前5%的头部游戏平均收入超过30万美元 [4][5] - 2025年第三季度移动游戏流水前十产品中,腾讯游戏一家独占七款,并包揽前四名 [6][7] - 市场呈现二八分化格局,头部厂商带动行业回暖,中腰部厂商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 [2][7] 独立游戏与中小厂商困境 - 独立游戏盈利能力下滑,行业淘金热可能在2024年已达到顶峰 [4] - 约50%的新游戏无人问津,除非深入研究特定类型 [6] - 中腰部厂商向上难以在品质和制作上与大厂竞争,投入后失败概率高 [8] - 中小厂商的生存策略在于要么提升品质,要么切入垂直细分品类并做到该生态位头部 [8] 成功要素与行业特性 - 建立稳定的粉丝群体和愿望清单对游戏成功至关重要,有助于平台算法推荐 [6] - 游戏作为文创行业,其特点是当整体作品质量提升时,行业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8] - 头部厂商如腾讯和网易正专注于打造常青游戏和进行长期运营 [8]
《恋与深空》“盗号售号风波”一周 叠纸游戏信任危机解除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20
事件概述 - 叠纸游戏旗下产品《恋与深空》爆发盗号售号风波,持续一周仍未完全平息,有玩家反映账号被盗并在电商平台被售卖 [1] - 电商平台存在多个《恋与深空》初始号售卖,价格范围在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1] - 公司官方回应称账号系统整体安全,未存在泄露情况,并已就售卖账号行为提交有关部门处理 [1] 玩家反应与问题焦点 - 玩家对公司回应并不完全买账,呼吁从技术层面完善登录机制,如增加人脸识别登录、新设备登录强制验证码等 [2] - 玩家不满集中于游戏登录机制,多数受害者表示被盗时未收到任何安全提醒 [4] - 有玩家账号遭盗取后资源被恶意消耗,其自5月入坑以来每日积攒的资源在十几分钟内损失殆尽 [3] - 盗号产业链形成投诉-下架-换名-重开的恶性循环,引发玩家焦虑,部分玩家频繁修改密码甚至考虑注销账号 [4] - 玩家认为账号是承载情感投入的核心资产,内含限定卡牌和剧情进度是花钱买不回的情感寄托 [3][4] 公司商业表现与运营矛盾 - 公司在2024年迎来商业奇迹年,全球收入同比增长660%,达到2019年至2023年收入之和 [5] - 产品《恋与深空》全球累计收入达6.5亿美元,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曾登顶超过30个国家与地区的iOS榜单 [5][6] - 公司运营模式被玩家诟病为密集排期与强制催氪,新卡池与限时活动接踵而至,免费资源无法支撑进度,迫使玩家持续氪金 [6] - 2025年7月产品爆发虚假宣传争议,实际活动效果与宣传片存在显著差异,引发玩家强烈不满甚至组建停氪联盟维权 [7]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乙女游戏行业核心在于情感付费,此次盗号事件切断了玩家与游戏角色的情感链接,消耗了游戏的情感价值 [6][8] - 行业共识认为女性向游戏用户黏性的核心是情感而非氪金强度 [8] - 专家指出公司面临用户流失风险,若不能及时挽回可能错失行业增长红利 [8] - 专家建议公司需对被盗号玩家采取实质性补偿,建立完善安全体系,优化内容运营策略避免过度催氪,并构建兼顾情感体验与安全保障的系统工程 [8]
《恋与深空》“盗号售号风波”一周,叠纸游戏“信任危机”解除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6:31
事件概述 - 《恋与深空》游戏爆发持续一周的盗号售号风波,多位玩家在社交平台反馈账号被盗并在电商平台被低价售卖,价格范围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1] - 公司官方客服回应称账号系统整体安全,未存在泄露情况,并已就售号店铺提交有关部门处理,但未对登录机制修改做出声明且对采访表示暂无回应 [1][5] - 玩家不满集中于登录机制缺乏异常登录检测、设备绑定等防护措施,盗号时未收到安全提醒,并呼吁增加人脸识别、强制验证码等安全验证 [5][7] 玩家影响与行业特性 - 玩家账号被视为承载情感投入的核心资产,盗号导致数月积累的珍贵道具、限定卡牌和剧情进度被恶意清空,造成严重的情感价值损失 [6] - 乙女游戏专为女性玩家设计,核心玩法围绕情感连接与剧情互动,用户黏性依赖于情感付费而非氪金强度 [8][11] - 盗号产业链形成“投诉-下架-换名-重开”的恶性循环,引发玩家群体焦虑,导致未被盗号玩家频繁修改密码甚至考虑注销账号 [8] 公司商业表现与运营风险 - 公司2024年全球收入同比增长660%,达到2019至2023年收入之和,《恋与深空》全球累计收入达6.5亿美元,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并登顶超30个国家地区iOS榜单 [8] - 公司运营模式被诟病为“密集排期+强制催氪”,新活动接踵而至且免费资源不足,迫使玩家持续氪金,侵蚀玩家信任 [9] - 行业专家指出公司面临用户流失风险,盗号事件切断了玩家与游戏的情感链接,消耗游戏情感价值,若不能及时挽回将错失行业增长红利 [9][11] 历史争议与信任危机 - 2025年7月公司爆发“虚假宣传”争议,游戏活动实际效果与宣传片存在显著差异,引发玩家强烈不满并组建“停氪联盟”发律师函维权 [10] - 乙女游戏社群常演变为“饭圈式骂战”,玩家因偏好不同角色互相攻击,加剧社区矛盾 [10] - 专家建议公司需采取实质性补偿、完善安全体系、优化内容运营并加强社群管理,以构建兼顾情感体验与安全保障的系统工程 [11]
《恋与深空》玩家打上热搜,乙游社区的扭曲与失控
36氪· 2025-10-17 16:03
游戏社区生态 - 《恋与深空》玩家群体间因角色偏好爆发激烈冲突,例如“哥推”(夏以昼粉丝)与“彻推”(秦彻粉丝)的对抗从微博延伸至豆瓣论坛,并登上热搜榜[1] - 不同男主角的拥护者(如“星推”与“鱼推”)之间的摩擦在游戏中是常见现象,已成为乙女游戏市场的常态,头部游戏均难以避免[3] - 玩家社区被持续不断的争吵和骂战主导,尽管存在高质量的二创同人作品和游戏攻略,但负面内容影响了整体社区氛围[9] 玩家行为与心态演变 - 部分玩家行为呈现极端化,包括人身攻击、发布“鬼图”等,其心态从追求恋爱陪伴感转变为类似追星的偶像崇拜[5] - 玩家心态从重视自身情感体验的主体性,转变为将自我价值依附于游戏角色,导致社区出现攀比角色人气、流水等饭圈化生态[5] - 新玩家更容易受到集体情绪影响而被异化,加剧了社区生态的失控[7] 游戏设计对社区的影响 - 《恋与深空》的3D建模技术使角色更接近虚拟偶像,增强了真实感但同时也促进了玩家的偶像崇拜心理[7] - 游戏剧情弱化女主角的存在感和个性,强化男性叙事,使玩家难以产生自我认同,转而将情感完全寄托于男主角[7][12] - 游戏设计追求极致的代入感,以牺牲女主角的鲜明个性为代价,这偏离了早期乙女游戏强调女性主体和视角的初衷[12] 行业趋势与市场演变 - 乙女游戏市场在发展中逐渐偏离初衷,从提供包含自我认同的多元情感寄托,转向强调“恋爱”而忽略“自我”的极端[10] - 国产乙女游戏,例如从《恋与制作人》到《恋与深空》,显示出女主角形象被不断弱化的行业趋势[12] - 扭曲的社区生态导致玩家难以从游戏中获得正面情绪,影响了游戏所能提供的核心情感价值[12]
叠纸回应恋与深空账号安全问题:未存在泄露情况
新浪科技· 2025-10-14 17:42
事件概述 - 游戏《恋与深空》玩家反映账号被不法商家通过撞库手段盗取,并在购物平台以“自抽号”形式售卖 [1] 公司回应与措施 - 公司官方回应称一贯高度重视账号安全与玩家体验,已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排查 [1] - 公司确认当前账号系统整体安全,未存在泄露情况 [1] - 公司提醒玩家注意个人账号安全,避免账号交易、共号等风险行为,并避免在多平台使用相同密码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优化升级各类账号安全措施以保障账号安全 [1] - 公司已关注到部分平台存在售卖游戏账号的店铺,并提交至有关部门跟进处理,证据固定和相关后续工作持续推进中 [1]
太火爆!万达电影“崩了”,最新致歉→
证券时报· 2025-10-02 18:55
联名活动事件概述 - 万达电影与手游《恋与深空》的联名活动因预约过于火热导致系统瘫痪,公司为此发布致歉声明[1] - 活动于当日中午12时上线联名周边,但自11:57起系统即出现无法登录、加载页面或加购商品的问题,故障持续超1小时且至18:00仍未完全恢复[4] - 公司虽已提前增设服务器,但瞬时访问流量依然超出预期,导致万达电影+小程序和万达电影APP出现加载卡顿、无法加购等现象[1] 公司IP联名战略与成效 - 公司积极拓展影院消费新模式,持续围绕二次元、游戏、潮玩等领域打造超级IP主题活动,构建“线下体验—线上传播—衍生品销售”的完整链路[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第五人格》联名开展七周年线下影城活动,6月与《光与夜之恋》的联名主题活动吸引了超过40万玩家走进影院[7] - 春节档推出的“四喜财神”摆件销售表现亮眼,《第五人格》和《光与夜之恋》联名主题活动成效显著,为公司在非热门档期通过IP场景运营推动消费转化提供了支撑[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7.5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亿元,同比增长372.55%[8]
2025东京电玩展新变量:近110家中国厂商集中亮相 国产游戏日本市场逆风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2:52
展会宏观数据 - 2025东京电玩展展会规模创下新高,参展商达1136家,展区数量达4157个,官方预估参展人数超26万,实际到场人数远超预期[1] - 展会现场人潮涌动,排队等待体验热门游戏的队伍蜿蜒曲折,不少玩家为试玩心仪游戏不惜花费数小时等候[1] 中国厂商参展规模与影响力 - 今年中国游戏厂商几乎遍布1至12号展馆,包括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腾讯、网易等近110家厂商悉数登场,参展规模空前[1] - 中国参展商的影响力从宣传推广、现场人气及内容输出等不同层面深入触达日本市场,给日本市场带来不小冲击[3] - 在TGS上,中国游戏展现强大势能,日本玩家和媒体对中国游戏接受度非常高,与在德国科隆游戏展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5] 重点厂商与产品表现 - 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与《Kingshot》两款SLG力作在核心展区亮相,成为焦点;《Whiteout Survival》搭建大规模展区并策划本地化舞台节目,加强与北海道冰雪节、浅草寺等本地元素联动[3] - 叠纸公司携《无限暖暖》《恋与深空》以C位亮相,展台现场排队最长;《无限暖暖》是基于UE5引擎的多平台开放世界游戏,《恋与深空》曾获德国科隆游戏展"最佳移动游戏奖"[4] - 中国二次元游戏在TGS大放异彩,完美世界《异环》、蛮啾网络《蓝色星原:旅谣》、网易《无限大》等游戏的海报在电车及地铁站吸引大量玩家目光[3] 日本市场价值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日本手游市场IAP收入达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4亿元),位居全球第二,玩家ARPU值达欧美市场的1.8倍,具有高付费意愿、高用户留存、高品牌忠诚度特性[6][10] - 日本游戏市场主要被本土厂商主导,本土IP占据63%市场份额,任天堂、万代南梦宫等巨头凭借国民级IP形成强势垄断,海外产品难以跻身畅销榜TOP20[10] 中国厂商成功策略与案例 - 世纪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凭借长线思维、深度本地化、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产品在日本市场实现"逆风破局";《Whiteout Survival》长期盘踞免费榜TOP20、畅销榜TOP10,《Kingshot》上线后进入iOS畅销榜TOP20[10][11] - Century Games旗下多款产品在不同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如《Family Farm》系列在欧美市场成功运营14年,《Truck Star》瞄准小众市场,《Tasty Travels:Merge Game》结合合并玩法与烹饪冒险[11] - 日本游戏从业者对中国项目认可度提升,网易《无限大》登上日本知名游戏杂志《Fami通》的TGS专刊封面;中国游戏核心竞争力最终回归游戏本身品质、研发专业水准及运营精细化能力[12]
中国游戏闪耀东京电玩展“C位”
解放日报· 2025-09-28 07:52
行业展会动态 - 东京电玩展于9月25日至28日在日本东京千叶幕张展览馆举行 预计观展人数超过30万[2] - 中国游戏厂商集体亮相且规模空前 成为全球游戏产业年度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 重点参展产品 - 鹰角网络展出《明日方舟:终末地》[2] - 网易展出《无限大》与《逆水寒》两款产品[2] - 叠纸展出《无限暖暖》与《恋与深空》两款产品[2] - 上述产品均成为全场瞩目焦点[2]
七件事,带你看完2025科隆游戏展
36氪· 2025-08-25 19:01
展会规模与行业地位 - 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参展商达1500家,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同比增长11%,创历史纪录 [4] - 展览面积达23.3万平方米,涵盖游戏互动体验、独立游戏、周边销售等多元板块 [9] - 该展会与E3展、东京电玩展并列为国际三大游戏展,是行业新品发布和趋势探讨的核心平台 [1] 中国厂商全球化进展 - 中国参展商数量超50家,同比增长32%,腾讯、鹰角、完美世界等厂商带来多款新作试玩 [13] - 德国游戏产业协会指出中国游戏在欧洲影响力显著提升,2024年有4款中国研发产品进入德国移动游戏下载量前十 [17] - 叠纸总裁姚润昊与米哈游创始人大伟哥现身展会,进一步印证中国厂商的国际化参与度 [15] 产品奖项与技术突破 - 叠纸《恋与深空》获最佳移动游戏奖,成为首款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向游戏,全球玩家数突破7000万 [17][19] - 该游戏海外收入环比增长48%,并投入百万帧数据开发多语种口型适配系统及AR技术 [19] - 《明日方舟:终末地》《原神》入围最佳移动游戏提名,《影之刃零》入围最佳音效提名 [19][24][26] 腾讯多维度战略布局 - 天美工作室群首次设立品牌专区,展示7款产品,《三角洲行动》成为首款支持三端互通的国产FPS游戏 [26] - 《王者荣耀世界》PC版试玩需求火爆,排队时长超2小时,体现产品市场热度 [26] - 腾讯发布AI创作工具VISVISE,覆盖游戏美术全链路6大环节,技术赋能内容生产 [28] 新作发布与玩家反馈 - 游戏科学发布新作《黑神话:钟馗》预告PV,基于中国民间传说题材,预计开发周期3年 [29] - 团队未选择开发《黑神话:悟空》DLC引发部分玩家不满,Steam平台出现差评反馈 [29] 技术演示与体验升级 - 灵游坊《影之刃零》设置500平米体验区,提供60个试玩机位,演示DLSS 4及光追技术 [31][35] - 游戏通过高精度3D扫描还原中国古镇场景,新增多类敌人设计,强化沉浸式体验 [35] 日本厂商奖项表现 - 卡普空《生化危机9:安魂曲》获最佳视觉效果、音效等4项大奖,成为展会最大赢家 [42] - 任天堂《咚奇刚:蕉力全开》获最佳游戏性奖,《马里奥赛车:世界》登顶Switch 2销量榜首 [44][46] 周边商业与市场策略 - 米哈游携《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参展,主打周边销售,价格较国内高3-5倍 [37][38][40] - 《绝区零》展区限定跑车阿斯顿马丁被预定,显示周边产品的高端商业化潜力 [39][42]
政策持续加码、行业景气回升、AI落地加速,游戏板块三重驱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4:04
行业表现 - 中国游戏厂商连续3年获得科隆游戏展最佳移动游戏奖 体现国产游戏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1] - 国内厂商2PGames参与发行的《小小书店》获得"最具影响力"奖 显示中国游戏在国际奖项中的多元化突破 [1] - 政策持续加码、行业景气回升与AI落地加速构成游戏板块三重驱动 短期版号常态化和暑期档新品支撑业绩兑现 [1] - AI技术对研发运营的重塑推动中期降本增效与内容升级 长期全球化拓展持续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1] 公司成就 - 叠纸旗下《恋与深空》获得2025年科隆游戏展最佳移动游戏奖 成为首个获得国际奖项的女性向游戏 [1] - 《恋与深空》全球玩家总数突破7000万 显示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广泛用户基础 [1] - 《原神》《明日方舟:终末地》《影之刃零》均获得科隆游戏奖项提名 体现多款国产游戏获得国际认可 [1] 海外动态 - 《生化危机:安魂曲》收获4个奖项 成为本届科隆游戏展获奖数量较多的海外作品 [1] - 《纪元117:罗马和平》《咚奇刚:蕉力全开》《空洞骑士:丝之歌》等海外游戏均有奖项进账 反映国际游戏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