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钥匙
icon
搜索文档
华阳集团(002906) - 002906华阳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2 18: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 [6]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长28.10% [6]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8.52% [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HUD产品市占率位列国内第一,车载无线充电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7] - 电子后视镜/座舱域控/车载摄像头/数字钥匙等产品收入大幅增长 [7] - 精密压铸业务在激光雷达/新能源三电系统/光通讯模块等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7] - 镁合金压铸产品获国内外客户定点,订单金额大幅增长 [9] - 光通讯模块零部件收入快速增长并获国际客户新定点 [9] 客户与业务拓展 - 前五大客户占比均衡,新势力及国际车企客户占比提升 [7] - 获得Stellantis/福特/大众/通用等超10家国际品牌客户定点项目 [8] - HUD产品新获长城/奇瑞/比亚迪/小鹏等超12家客户定点 [9] - 已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推进海外业务 [7] - 惠州/上海/长兴/江苏等多地产能扩建项目已开工 [7]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率先实现SR-HUD和VPD虚拟全景显示量产 [8] - 基于Lcos的AR-HUD获多个定点,推出景深式3D AR-HUD [8] - 前瞻布局光波导、裸眼3D等HUD技术 [8] - 现有技术可延伸至机器人领域,正探索市场机会 [9]
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5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其中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增长23.37%),精密压铸业务收入12.92亿元(增长41.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扣非净利润3.23亿元(增长16.53%)[5]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8.22亿元(增长28.10%),净利润1.86亿元(增长28.52%)[5] 业务发展情况 - 汽车电子业务:HUD产品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新势力及国际车企客户销售占比提升,包括长安、小米、Stellantis等客户收入大幅增长[6] - 精密压铸业务:智能化零部件及新能源三电系统相关产品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客户博格华纳、比亚迪等营收大幅提升[6] - 报告期内获得大众集团"DISPLAY INNO.DAY 2025"等多项行业奖项[7] 订单与技术突破 - 新开拓汽车电子订单显著增长,获得Stellantis、福特、上汽等国际品牌及长安、小米等自主品牌新定点项目[8][9] - 研发投入4.40亿元(占营收8.29%),同比增长17.92%,推出全球首款量产VPD产品,推进高通等多平台座舱域控解决方案[10] - 精密压铸技术持续优化,获得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创新产品奖[11]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推进惠州、上海、长兴、江苏等多地产能扩建项目[12] - 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拓展海外业务[12]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拟变更注册资本至524,917,041元,修订《公司章程》[25] - 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将节余募集资金6,789.95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1] - 续聘德勤华永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273万元[18] 行业动态 - 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加速,公司通过AAOP平台整合"芯片+OS+AI"一体化解决方案[10] - 智能化与新能源零部件需求推动精密压铸业务高增长[6]
中国电科打造可信供应链 助力中国“芯”驱动中国车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领跑全球 [1] - 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趋势推动车内芯片需求急剧扩大,解决"卡脖子"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 - 国家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和制造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1]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电科实施"一巩固三做强"业务布局,构建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可信供应链 [1] - 打造汽车芯片IDM综合技术产业平台,覆盖研发、制造、应用验证、软件适配全流程 [1] - 重点提升硅基集成电路、碳化硅、MEMS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设计制造能力 [1] 技术研发突破 - 2024年完成7类50余项车规芯片自主研发,新增12款通过认证,8款纳入行业推荐示范 [2] - 功率类芯片累计保障超25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出货量超千万只 [2] - 攻克MEMS工艺技术,车规级传感器累计装车超百万辆,打破国外垄断 [2] - SiC MOSFET新一代产品获国内车企多平台车型定点 [2] 产品应用验证 - 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保险丝盒等系统产品中优化应用国产芯片 [3] - 整车控制器采用全自主车规芯片并实现上车应用 [3] - 向主流车企交付汽车电子产品超900万件/套 [3] - 智能驾驶摄像头量产,行泊一体产品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 [3] 软件生态建设 -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上线,服务200余家企业及60余所院校 [4] - 完成17款芯片在ADAS、激光雷达等场景的适配 [4] - OS、WDG产品单元获功能安全ASIL D认证 [4] 制造能力提升 - 6英寸特色模拟集成电路工艺线完成车规认证,20余款产品流片下线 [5] - 6英寸碳化硅和MEMS工艺线完成自主工艺研发 [5] - 8英寸特色模拟与数模混合信号工艺线全面建设中 [5] 资源投入与任务承担 - 投入数十亿专项经费支撑汽车芯片技术突破 [6] - 承担十余项各级重大任务,引入社会股权投资基金 [6] 质量体系认证 - 10余家单位获IATF16949认证,2家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 [7] - 牵头或参与1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7]
汽车智能小钥匙 每年吸金8个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1
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 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研院)已孵化223家科技企业,近100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落地,依托7所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高速路"[2][4] - 工研院柔性进驻超200名科学家,协同16个实验载体与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4] - 典型案例:澳多科技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汽车检测实验室,年产值从2亿元增长至预计8亿元[3] 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案例 - 澳多科技专注汽车智能零部件及车联网生态,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产品全球化布局[2] - 精量光电子研发智能光纤预警系统,覆盖地铁、水库大坝等工程安全监测,形成全链条解决方案[3] - 广东菁萃开发纯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剂替代化学合成品,年产量400吨,客户超200家[5]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中山市科技局通过专项资金(如数百万元支持国科瑞诺)及配套政策(2022-2023年完善两项资金使用办法)助力企业突破"死亡谷"[6] - 国科瑞诺攻克壳聚糖水溶性技术,持有4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年产值破8000万元[6] - 广东菁萃2018年成立即获创新专项支持,2020年火炬高新区配套资金到位[5] 市场定位与业务转型 - 聚云软件从物联网转向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建成广东省首个运营中心,并拓展城市道路智能监测[7] - 正德材料从3D打印转向"表面工程"领域,纳米涂层材料实现进口替代,2023年获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8] - 企业普遍经历"技术优等生"到"赛道领跑者"的转型,如正德材料进入锂电池、钢铁等行业[8][9]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通讯和工程监测,精量光电子实现实时沉降与斜面变化感知[3] - 生物医药领域,国科瑞诺技术解决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问题[6] - 正德材料定制化涂层产品覆盖纺织、石油等多行业[8]
AI+自助取还:汽车租赁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缩影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2:30
行业趋势 - 自助取还订单占比突破25%,成为行业效率革命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钥匙技术助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适配车型达500种 [13] - 星闪数字钥匙标准被比亚迪、一汽等车企采用,定位精度和安全性超越蓝牙与UWB方案 [14] 用户体验 - 自助取还模式实现秒级响应,取车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一秒 [2] - 油量计量精确到0.1升,减少70%的消费者投诉 [4] - 数字钥匙支持异地取还,如三亚至海口高铁站间实现无感还车 [8] 企业效率 - 1名员工管理车辆从10-15辆提升至75-100辆,效率提升近5倍 [4] - 每辆车油耗损失从22元/单降至10元/单,年节约成本上百万 [5] - 数字钥匙集成防拆报警、远程断油电、生物识别三重防护,盗车风险降低90% [6] 平台生态 - 平台实时掌握车辆数据,提供有车保障,解决旺季无车问题 [7] - 数字钥匙实现动态保险、共享调度、车联网服务,催生万亿级生态 [17] - 神州租车通过数字钥匙每辆车年降本增效近万元,订单量提升20% [9] 国际对比 - 国内自助取还服务覆盖100%会员,远超国际部分会员、部分地区的模式 [11] - 国外采用智能蜂巢柜模式,国内采用汽车数字钥匙扫码取车 [11] - 欧美市场倾向CCC标准,推动NFC与UWB技术普及 [14] 政策支持 - 交通运输部专项资金扶持数字钥匙技术,重点支持新能源车分时租赁 [15] - 工信部推动星闪技术与UWB技术融合,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15] - 政策要求租赁企业建立数字钥匙"一键报警"功能,与公安系统联动 [15]
维科精密(30149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13
2025-05-13 16:40
行业发展前景与公司竞争力提升 - 汽车电子制造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未来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2] -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团队结构开发独特产品,精益生产与集中采购控制成本,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等策略提升竞争力 [3] 公司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16.77万元,较去年增加11.13%,净利润4,530.33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37万元,同比增长14.83%,净利润1,200.81万元,同比增长22.37% [3] 新能源业务开拓 - 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多领域,2024年新能源产品收入达1.17亿元,同比增加47.19% [4] - 未来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驾驶领域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 [4] 材料开发与应用 - 公司具备加工PEEK料的能力,部分产品开发已使用该材料 [4] 海外布局 - 泰国工厂2024年通过ISO9001认证及多家客户供应商认证审核,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4] 主要研发项目 - 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高端模具技术及工业应用领域 [5] - 智能线控底盘有转向连接器产品在研,碳化硅IGBT侧框产品量产,鱼眼端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审核认可 [5] 产品供应链情况 - 智能驾驶领域推出电子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等产品,增强产品线多样性 [5] - 800V高压平台领域部分产品适用于该平台,已进入联合电子、博世等供应商供应链体系 [5] 公司政策与计划 - 公司将保持稳定分红政策,重视股东回报 [5] - 公司积极探寻外延式发展契机,如有重组并购计划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华阳集团(002906):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业务双轮驱动,加速国内外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5-12 18: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业务双轮驱动,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国内外布局,随着汽车智能和轻量化趋势,有望持续受益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1.58亿元,同比增长42.33%;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0.13%;扣非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43.47%。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9.45亿、161.40亿、195.46亿元,增速分别为27.4%、24.7%、2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4亿、11.30亿、14.18亿元,增速分别为32.7%、30.8%、25.5% [3][8] 业务情况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营收76.03亿元,同比增长57.55%,内屏显示等规模化量产产品及座舱域控等新产品线销售收入均大幅增长,HUD出货量突破100万套等,客户结构多元化且新突破大众汽车集团等 [8] - 精密压铸业务2024年营收20.65亿元,同比增长24.39%,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相关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铝合金业务新突破法雷奥等 [8]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8.94% [8] - 汽车电子业务加速产品迭代,华阳开放平台全面迭代,推出多功能融合产品并预研中央计算单元产品 [8] - 精密压铸业务聚焦核心技术领域,增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及半总成装配技术能力 [8] 产能布局 - 定增各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惠州新建厂房已投产 [8] - 2024年在浙江长兴新建精密压铸零部件生产基地,当年投产并成为规上企业 [8] - 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布局海外 [8] 投资建议 - 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5年23倍PE,对应目标价37.95元 [8]
华阳集团系列十九-一季报点评: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产品持续放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29 12: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环比减少24.95%,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环比减少16.71% [2][7] - 2025Q1毛利率18.2%,同比下降2.7pct,环比下降0.8pct,净利率6.3%,同比下降0.9pct,环比上升0.6pct [4][13] - 2025Q1四费率12.6%,同比下降0.9pct,环比上升2.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2.5%/7.5%/0.5% [16]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HUD产品出货量突破100万套(累计超200万套),率先实现5.1寸SR-HUD量产,推出3D AR-HUD和VPD产品(预计2025年量产) [7][29] - 2024年座舱域控产品出货量超30万套,推出基于高通8255芯片的舱泊一体域控和基于高通8775芯片的舱驾一体域控 [7][29] - 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2024年出货超400万套(累计超1000万套),市场份额国内第一 [29] - 为问界M5/M7提供HUD、液晶仪表、无线充电及NFC钥匙模块,为小米SU7 Ultra配套翻转式仪表屏和50W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 [4][5] 客户拓展与合作 - 前五大客户分布均衡、集中度下降,新获Stellantis集团、福特、大众安徽、上汽大众等合资及国际车企定点项目 [7][31] - 持续获得奇瑞、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蔚来、理想等客户新项目 [7][31] - 2024年与华为签约HMS for Car全面合作协议和HUAWEI HiCar集成开发合作协议 [38][39] - 2025年4月与芯驰科技签约合作开发AI座舱与车身域控产品,基于X10系列芯片(计划2026年量产) [45] 精密压铸业务 - 2024年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光通讯模块及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等零部件项目订单额大幅增加 [7][48] - 新突破法雷奥、尼得科客户,持续获得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比亚迪等客户新项目 [48] - 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压铸、高精密阀体加工、摩擦焊接等技术应用项目增多 [48]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8.94%,占营收8.19%,研发人员2643人(占比33.5%) [18][19]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988项(发明专利427项),参与十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18] - 惠州新建厂房已投产,浙江长兴精密压铸基地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 [50]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快讯· 2025-04-28 18:58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 - 强化自动驾驶标准供给 推动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 [1] - 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构建安全基线 [1] - 推进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修订车道保持辅助标准 [1] 车联网技术应用 - 加快LTE-V2X直连通信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标准宣贯实施 [1] - 推进列队跟驰、数字钥匙、网联信息辅助等标准制定 促进网联功能加速应用 [1] 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 - 推动信息安全工程标准发布实施 加快汽车密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 [1] - 完成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标准审查 加快重要数据识别标准研制 [1] 智能座舱与人机交互 - 推进智能座舱功能评价、交互安全、生物滞留监测等标准研制 完善标准体系 [1] - 开展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 引领新技术融合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