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钥匙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科打造可信供应链 助力中国“芯”驱动中国车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领跑全球 [1] - 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趋势推动车内芯片需求急剧扩大,解决"卡脖子"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 - 国家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和制造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1]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电科实施"一巩固三做强"业务布局,构建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可信供应链 [1] - 打造汽车芯片IDM综合技术产业平台,覆盖研发、制造、应用验证、软件适配全流程 [1] - 重点提升硅基集成电路、碳化硅、MEMS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设计制造能力 [1] 技术研发突破 - 2024年完成7类50余项车规芯片自主研发,新增12款通过认证,8款纳入行业推荐示范 [2] - 功率类芯片累计保障超25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出货量超千万只 [2] - 攻克MEMS工艺技术,车规级传感器累计装车超百万辆,打破国外垄断 [2] - SiC MOSFET新一代产品获国内车企多平台车型定点 [2] 产品应用验证 - 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保险丝盒等系统产品中优化应用国产芯片 [3] - 整车控制器采用全自主车规芯片并实现上车应用 [3] - 向主流车企交付汽车电子产品超900万件/套 [3] - 智能驾驶摄像头量产,行泊一体产品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 [3] 软件生态建设 -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上线,服务200余家企业及60余所院校 [4] - 完成17款芯片在ADAS、激光雷达等场景的适配 [4] - OS、WDG产品单元获功能安全ASIL D认证 [4] 制造能力提升 - 6英寸特色模拟集成电路工艺线完成车规认证,20余款产品流片下线 [5] - 6英寸碳化硅和MEMS工艺线完成自主工艺研发 [5] - 8英寸特色模拟与数模混合信号工艺线全面建设中 [5] 资源投入与任务承担 - 投入数十亿专项经费支撑汽车芯片技术突破 [6] - 承担十余项各级重大任务,引入社会股权投资基金 [6] 质量体系认证 - 10余家单位获IATF16949认证,2家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 [7] - 牵头或参与1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7]
国内芯片企业加速入局车规级UWB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6-15 21:28
2025.06. 15 本文字数:112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根据ICV数据,2022年UWB数字钥匙的渗透率仅为2.1%,市场规模也只有0.96亿美元。但随着技术 的提升、相关法规的完善以及成本的下降,汽车主机厂们将会更积极地导入UWB数字钥匙解决方 案,预计到2027年UWB数字钥匙的渗透率将超过5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56亿美元。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趋势,陈嘉澍表示,2023年加特兰就正式决定进入到车用UWB芯片的开发,在行 业内招募了50位无线通信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公司已有的数模车规芯片的开发团队构建了超过百人 的专职UWB开发团队。迄今,加特兰在UWB领域已申请60余项专利,包含2项标准必要专利。 近日,车规级无线感知和通信芯片企业加特兰发布符合IEEE 802.15.4ab新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芯 片,该芯片命名为"Dubhe"(天枢)。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公开表示,汽车"新四化"的变革和汽车电子、电气方面的创新密不可 分、相辅相成,汽车的半导体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单车的半导体价值会从过去一辆燃油车时代的单 车不到500美元,迅速增长到未来一辆智能电 ...
国内芯片企业加速入局车规级UWB市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5 20:19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汽车半导体价值从燃油车时代的单车不到500美元增长至智能电动车时代的超过1500美元,新兴车用半导体需求巨大 [1] - UWB技术凭借厘米级定位精度、低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开始渗透进汽车行业,2021年宝马率先应用UWB技术实现数字钥匙功能 [1] - 2022年UWB数字钥匙渗透率仅为2.1%,市场规模0.9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渗透率将超过50%,市场规模达22.56亿美元 [2] - UWB技术从高端车型开始普及,逐步向中端及大众化车型扩展,汽车市场成为UWB第二大应用市场 [2] 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加特兰发布符合IEEE 802.15.4ab新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芯片"Dubhe"(天枢),送样时间为今年7月,量产时间在今年年底 [1][3] - 加特兰2023年正式进入车用UWB芯片开发,组建超过百人的专职UWB开发团队,已申请60余项专利,包含2项标准必要专利 [2] - 国内芯片企业如纽瑞芯、杭州优智联、欧思微等加速车规级UWB芯片量产上车,国内UWB技术从样品测试向规模化量产过渡 [3] 竞争格局与供应链 - 车规级UWB芯片市场过去由国外企业主导,包括NXP(恩智浦)、Qrovo,其中恩智浦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3] - 国内企业如加特兰、纽瑞芯等布局车规级UWB产品,争抢国产替代红利,部分企业已实现量产 [3]
汽车智能小钥匙 每年吸金8个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1
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 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研院)已孵化223家科技企业,近100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落地,依托7所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高速路"[2][4] - 工研院柔性进驻超200名科学家,协同16个实验载体与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4] - 典型案例:澳多科技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汽车检测实验室,年产值从2亿元增长至预计8亿元[3] 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案例 - 澳多科技专注汽车智能零部件及车联网生态,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产品全球化布局[2] - 精量光电子研发智能光纤预警系统,覆盖地铁、水库大坝等工程安全监测,形成全链条解决方案[3] - 广东菁萃开发纯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剂替代化学合成品,年产量400吨,客户超200家[5]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中山市科技局通过专项资金(如数百万元支持国科瑞诺)及配套政策(2022-2023年完善两项资金使用办法)助力企业突破"死亡谷"[6] - 国科瑞诺攻克壳聚糖水溶性技术,持有4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年产值破8000万元[6] - 广东菁萃2018年成立即获创新专项支持,2020年火炬高新区配套资金到位[5] 市场定位与业务转型 - 聚云软件从物联网转向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建成广东省首个运营中心,并拓展城市道路智能监测[7] - 正德材料从3D打印转向"表面工程"领域,纳米涂层材料实现进口替代,2023年获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8] - 企业普遍经历"技术优等生"到"赛道领跑者"的转型,如正德材料进入锂电池、钢铁等行业[8][9]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通讯和工程监测,精量光电子实现实时沉降与斜面变化感知[3] - 生物医药领域,国科瑞诺技术解决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问题[6] - 正德材料定制化涂层产品覆盖纺织、石油等多行业[8]
AI+自助取还:汽车租赁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缩影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2:30
行业趋势 - 自助取还订单占比突破25%,成为行业效率革命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钥匙技术助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适配车型达500种 [13] - 星闪数字钥匙标准被比亚迪、一汽等车企采用,定位精度和安全性超越蓝牙与UWB方案 [14] 用户体验 - 自助取还模式实现秒级响应,取车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一秒 [2] - 油量计量精确到0.1升,减少70%的消费者投诉 [4] - 数字钥匙支持异地取还,如三亚至海口高铁站间实现无感还车 [8] 企业效率 - 1名员工管理车辆从10-15辆提升至75-100辆,效率提升近5倍 [4] - 每辆车油耗损失从22元/单降至10元/单,年节约成本上百万 [5] - 数字钥匙集成防拆报警、远程断油电、生物识别三重防护,盗车风险降低90% [6] 平台生态 - 平台实时掌握车辆数据,提供有车保障,解决旺季无车问题 [7] - 数字钥匙实现动态保险、共享调度、车联网服务,催生万亿级生态 [17] - 神州租车通过数字钥匙每辆车年降本增效近万元,订单量提升20% [9] 国际对比 - 国内自助取还服务覆盖100%会员,远超国际部分会员、部分地区的模式 [11] - 国外采用智能蜂巢柜模式,国内采用汽车数字钥匙扫码取车 [11] - 欧美市场倾向CCC标准,推动NFC与UWB技术普及 [14] 政策支持 - 交通运输部专项资金扶持数字钥匙技术,重点支持新能源车分时租赁 [15] - 工信部推动星闪技术与UWB技术融合,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15] - 政策要求租赁企业建立数字钥匙"一键报警"功能,与公安系统联动 [15]
宝马持续押注中国市场,新世代将推出中国专属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7:40
在交出了中国市场承压的一季度报后,宝马仍坚定押注中国市场。 日前,宝马启动了2025年系列创新行动。为了让新世代车型更有"中国味",宝马将通过"为宝马新世代 设计非遗+智能概念性文创"等四大举措,开展一场"BMW中国文化之旅"。 宝马新世代将拥有中国市场专属车型。举例来讲,具体到车型功能上,新世代操作系统X将会带来"二 十四节气"主题显示。 今年以来,宝马还在加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3月17日,宝马宣布与华为终端合作,将推出包括BMW数 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 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借助鸿蒙系统完善手机、车机、智能家居 之间的互动。3月26日,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合作,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智行与宝马签订合 作协议,还将共同开发宝马定制AI引擎。 这些前沿技术创新都将应用在宝马令人期待已久的新世代车型上。根据此前消息,宝马集团基于全新电 子电气架构的新世代车型将在2025年投产,2026年将在沈阳工厂投产后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新车15.52万辆,同比下降17.2%,中国市场成为宝马全球销量降 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但宝马依旧在加大中国市场的投入。在此前的 ...
维科精密(30149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13
2025-05-13 16:40
证券代码:301499 证券简称:维科精密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 -00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 | 时间 | 2025年05月13日 14:00-15:00 | | 地点 |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董事长:陈燕来先生 | | | 董事、总经理:张茵女士 | |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黄琪先生 | | | 独立董事:刘启明先生 | | | 保荐代表人:张翼先生 Q1.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公司未来如何提升自 | | | 身竞争力? 答: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 |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 | 车将具备更高的自动驾驶能力和更智能的车载互联 ...
华阳集团(002906):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业务双轮驱动,加速国内外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5-12 18: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业务双轮驱动,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国内外布局,随着汽车智能和轻量化趋势,有望持续受益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1.58亿元,同比增长42.33%;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0.13%;扣非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43.47%。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9.45亿、161.40亿、195.46亿元,增速分别为27.4%、24.7%、2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4亿、11.30亿、14.18亿元,增速分别为32.7%、30.8%、25.5% [3][8] 业务情况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营收76.03亿元,同比增长57.55%,内屏显示等规模化量产产品及座舱域控等新产品线销售收入均大幅增长,HUD出货量突破100万套等,客户结构多元化且新突破大众汽车集团等 [8] - 精密压铸业务2024年营收20.65亿元,同比增长24.39%,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相关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铝合金业务新突破法雷奥等 [8]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8.94% [8] - 汽车电子业务加速产品迭代,华阳开放平台全面迭代,推出多功能融合产品并预研中央计算单元产品 [8] - 精密压铸业务聚焦核心技术领域,增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及半总成装配技术能力 [8] 产能布局 - 定增各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惠州新建厂房已投产 [8] - 2024年在浙江长兴新建精密压铸零部件生产基地,当年投产并成为规上企业 [8] - 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布局海外 [8] 投资建议 - 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5年23倍PE,对应目标价37.95元 [8]
加速推进本土化,成合资品牌发展新趋势
36氪· 2025-05-06 08:43
合资品牌市场地位变化 - 合资品牌市占率从历史峰值超70%萎缩至2025年3月不足25% [1] - 中国品牌崛起、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及价格战加剧导致市场格局巨变 [1] - 新晋品牌如问界、小米通过商场体验店和线上购车模式颠覆传统渠道 [2] 产品与技术差距 - 新品牌车型标配智能化配置(如无挡把设计),合资品牌技术迭代滞后 [4] - 消费者对合资品牌定价产生"不值"认知,导致以价换量策略失效 [6] - 合资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速度落后于中国品牌 [6] 本土化战略加速 - 大众与上汽延长合资协议至2040年,计划推出18款新车中15款专为中国开发 [7] - 大众与一汽合作新增11款本土化车型,含6款纯电和2款增程式车型 [7] - 宝马接入华为鸿蒙生态,开发数字化服务如BMW数字钥匙 [9] - 上汽通用宣布2025年起新车型100%围绕中国需求定义 [9] 上海车展本土化成果 - 奥迪A5L国产版搭载双激光雷达,AUDI E5 Sportback研发周期缩短30% [10] - 宝马展示AI合作(阿里巴巴、DeepSeek)及智能驾控技术 [12] - 丰田bZ铂智、奔驰CLA L电动车、大众ID.ERA增程SUV等均由中国团队主导 [12] - 别克GL8陆尚搭载自研插混系统续航超1400km,马自达EZ-60盲订破10000辆 [12] 行业变革趋势 - 合资品牌从"引领者"转为"追赶者",研发体系与技术标准深度本土化 [13] -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如大众布局增程式、宝马融合鸿蒙 [13] - 中国汽车工业崛起重塑全球格局,合资品牌需借力本土创新重返市场 [13]
申华控股(600653) - 申华控股2025年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9 17:2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减16.04%[2] - 净利润 -1195万元,同比减亏56.11%[2] - 商业营收9.15亿元,毛利率 -1.87%,营收降14.04%[1] - 房地产营收928.55万元,毛利率51.55%,营收增875.59%[1] - 内部抵消营收和成本均为8727.72万元,营收增56.36%[1] 销售数据 - 2025年1 - 3月宝马销售2394辆,同比降11%[3] 市场扩张 - 渭南汽博园引进比亚迪方程豹,签约10亩土地,零跑4S店试营业,4S店36家,商用车28个品牌入驻[5] - 申华金融大厦新增租户2家,面积1632平方米,空置率降至14%[5] 能源数据 - 云南省1 - 3月光伏发电量652.98万千瓦时,同比减21.91%,上网电量645.47万千瓦时,同比减21.83%,电价753.96元/兆瓦时[6] 房产去化 - 湘水国际住宅车位去化率40%,商铺去化率26%[6] - 西安“曲江龙邸”车位销售32个,去化率94.6%,商铺销售3套,去化率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