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市场本币债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富达基金: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凸现,中国股市长牛趋势不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9 15:43
美国宏观经济与资产前景 - 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企业盈利预期从4月后持续上调,三季度盈利预测在7%至10%之间[3] - 劳动力市场数据虽走弱但总体平衡,经济处于向上周期但增长速度放缓,并受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周期推动[3] - 美国通胀较为温和,4月初由关税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已持续消散,关税尾部风险基本消退[4] - 美联储政策重心转向劳动力市场,确定了降息周期前景[4] 美国股票市场 - 标普500指数年内回报约13%,纳斯达克指数回报更高,每股回报主要由盈利驱动,估值扩张影响有限[5]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90%分位,但未达互联网泡沫等历史极端水平,在美联储降息与利率下行背景下仍有上涨空间[5] - 科技股与其他非科技股估值差异显著,建议适度分散配置,对利率敏感度高的股票如罗素2000指数成分股表现可能不错[11] 美元与美债展望 - 美联储降息及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因历史上财政主导政策趋势下常通过本币贬值化解债务[6] - 美债长期利率中枢难以下降,因经济未衰退,短期利率因降息预期已充分计价,长期利率变化有限[5] - 长期美债因期限利差走阔而避险性价比下降[12] 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 - 美元走弱趋势降低美国本土股票性价比,使得分散配置非美资产更为必要[6] - MSCI亚太指数年内累计攀升22%,跑赢标普500指数约8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企业盈利上修幅度已基本赶上美国[6] - 美元走弱是新兴市场资产的利好催化剂,且全球AI上行周期使新兴市场受益[6] 中国资产投资价值 - 中国基本面慢慢好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带动企业盈利预期不断上修[6] - MSCI中国指数估值低于新兴市场整体,在美元走弱背景下估值上升空间更大[6] - 海外资金正实质性增配中国资产,A股波动率平稳,政策支持与宽松货币政策改善市场结构[8] - 中国科技、AI及创新药企业处于盈利改善过程,对新质生产力有正向贡献[9] - 海外投资者对MSCI中国指数、港股、A股的配置处于历史低位,增持空间较大[9] 韩国市场投资机会 - 韩国新政府推动企业治理改善,若解决治理问题则股票估值具吸引力[7] - 韩国本土科技上市公司涉及芯片、存储领域,能受益于AI上行周期且处于价值洼地[7] - 海外投资者对韩国股市的配置持续增加[7] 科技股与AI产业趋势 - AI软件端应用发展,相关ETF阶段性涨幅甚至超过AI硬件股,市场对AI应用前景置信度不断走高[10] - 软件企业提高对AI硬件应用的投资,AI软件端拓展反哺上游硬件端算力迭代[10] - AI发展将促发美国电网改造升级,带来新的投资主题[10] 贵金属市场展望 - 黄金作为储值资产与股票债券低相关,在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背景下其功能凸显[12] - 全球央行购金规模与黄金ETF净流入持续增加,若与股票低相关持续则配置需求将增[13] - 经济周期基本面支撑工业金属如铜价上涨,因新科技发展需这些金属,整体存在供应缺口[14] - 白银具一定储值功能且贝塔值较强,但贵金属价格逻辑需关注与股票黄金的相关性[14] 全球固收资产配置 - 发达经济体利率债由财政主导,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波动大且久期长,配置需谨慎[16] - 信用债在经济良好、违约率低环境下比利率债更具投资性价比,高收益债券能提供更高回报[16] - 新兴市场本币债因美元走弱、基本面改善、票息吸引且久期不长而具投资性价比[17] - 亚洲区久期3至4年内的高评级主权债、信用债平均票息收益率处在历史不错水平[17]
每日机构分析:9月22日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56
瑞典央行与瑞郎走势 - 北欧银行分析指出瑞典央行预计将政策利率维持在2.0%不变,认为其降息周期已经结束,因经济担忧缓解而通胀持续高企[1] - 机构分析指出瑞士央行对负利率持谨慎态度且瑞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降低政策宽松预期,支撑瑞郎走强,市场预计瑞郎将保持坚挺[2] 韩元与韩国市场 - 高盛策略师指出韩元表现不佳部分源于韩国本土散户投资者资金流出股市,以及国民年金公团减少外汇对冲操作,同时韩国出口动能减弱,尤其对美国出口数据不及预期[1] - 高盛策略师预期美联储降息将降低外汇对冲成本,可能鼓励更多对冲操作,同时市场对韩国股市的乐观情绪有望维持海外资金流入[1] 美元与主要货币对 - Monex Europe表示若美联储因劳动力市场疲软而更快、更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美元兑加元中期可能下行,短期内汇率将受风险情绪和美国数据驱动[2] - 宏利投资管理投资组合经理指出美联储行动强化了"美元走弱、利率下行"预期,这对新兴市场股债均有利[3] 新兴市场债券与资产配置 - 双线资本投资组合经理表示已加大巴西、南非和匈牙利债券持仓,认为美联储政策转向和美元走弱将利好这些高收益市场[1] - 摩根大通资管投资官指出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后新兴市场债券平均回报为6%—8%,其全球债券机遇基金目前仍超配新兴市场资产[3] -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称投资者对新兴市场本币债等非美元资产的兴趣"自2012年以来从未见过",市场存在明确的多元化配置需求[3] 美联储降息与市场影响 - 高盛分析师指出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宽松的金融环境,包括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和财政刺激为企业提供的充裕回购资金[1] -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策略师指出美联储降息后一年,标普500指数历史涨幅中值为13%—14%,若降息未伴随经济衰退,涨幅中值可达21%,并引用1995年12月案例,其后股市年涨幅近20%[2] - 瑞士罗斯柴尔德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表示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可能提振债券市场,LSEG数据显示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底前很可能再降息两次[3] 日本央行与股市 - Julius Baer指出日本央行逐步退出ETF和REITs持仓的计划对股市长期影响甚微,因其持股占比较小,完全退出需要120年[2]
美元指数下跌创纪录 或触发全球资金再配置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14:13
美元指数走势 - ICE美元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计下跌近11%,创1973年以来历年上半年的最大跌幅 [1] - 美元指数已进入新一轮下行期,或将持续6-7年,最低点可能低于71.3或止步于80附近 [1] - 7月初美元指数大幅下挫逼近三年低位,近期出现小幅反弹 [2] - 渣打银行预计美元在未来6-12个月走弱,下半年仍受短期周期性因素压力 [2] 美元走弱原因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美元出现预期性贬值调整 [2] - 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 [2] - 二季度美联储利率稳定但美元指数快速下跌,出现股债汇"三杀"现象 [2] - 全球资金正在"疏远美元资产",美国以外股市涨幅明显好于美股 [2] 人民币及中国市场影响 - 美元长期走弱可能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 有利于吸引跨境资本流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 - 中国经济创新活力和稳定基本面成为国际资本重要配置目的地 [1] - 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增强中国资产吸引力 [3] 新兴市场投资机会 - 美元走弱促使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亚洲(除日本)股票市场预计表现领先 [3] - 渣打银行建议投资者考虑资产类别和地域多样化配置 [3] - 看好中国科技、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 [3] - 中国权益资产有望在结构性轮动中稳步上扬,重估进程持续演进 [3]
渣打最新全球市场展望!
券商中国· 2025-07-09 19:09
全球股票配置 - 公司继续看好全球股票,并将亚洲(除日本)股票上调至超配 [3][11] - 公司预计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亚洲(除日本)股票市场将表现领先 [4] - 公司维持超配中国股票的配置,看好科技、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 [7] - 公司倾向于略微看好股市多于固定收益,认为股票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6] - 公司将美国股票下调至核心持仓,因"去美元化"论调削减过多持仓 [12] 固定收益配置 - 公司预计美元走弱,增加对新兴市场本币债的配置,并上调至超配 [4][7] - 公司将全球债券作为核心配置,超配新兴市场本币政府债 [9] - 公司低配发达市场投资级公司债,因估值高企及美国经济增长不确定性 [9] - 公司看好新兴市场亚洲本币债、英国国债和美国国库抗通胀债券 [9] 外汇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美元在未来6-12个月走弱,欧元、英镑和日元可能成为赢家 [4][13] - 公司认为美元主导地位逐渐被削弱,贸易流动变化和结构性债务忧虑是主因 [14][15] - 新兴市场贸易逐渐绕过美元结算,以当地货币或其他货币进行交易 [16] 黄金与另类投资 - 黄金吸引力上升,全球央行加大购买力度,76%央行预计黄金储备比例将上升 [18] - 黄金在全球储备中占比从2018年的11%升至目前的18% [19] - 黄金具备对冲功能和象征意义,尤其在通胀上升和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 [19]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投资者考虑资产类别和地域多样化,以维持长期卓越回报 [5]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且盈利增长稳健,通胀受控支持股票配置 [10] - 美国重新加征关税、通胀和经济数据疲软是主要风险 [4]
渣打银行:2025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报告-美元转向 运筹决胜
搜狐财经· 2025-07-08 08:49
全球股票配置 - 超配全球股票,因政策放宽、美国经济软着陆及美元走弱利好风险资产 [1][4][21] - 亚洲(除日本)股票上调至超配,韩国、中国和印度股票受国内财政政策支持 [1][25] - 美国股票盈利强劲,欧洲股票估值低廉且财政支出支持盈利增长,日本股票受益于公司治理改革 [1][25] - 中国和韩国股票在亚洲(除日本)市场预计表现领先,印度股票结构性因素有吸引力 [1][25] 债券市场展望 - 看好5-7年期美元债券,因能在收益率与价格上涨间取得较好权衡 [1][29] - 新兴市场本币债上调至超配,可能获益于美元疲软及新兴市场央行减息 [1][29] - 美国国债收益率未来6-12个月或处于4.00-4.25%区间,5-7年期债券提供最佳风险调整回报 [29][89] 外汇市场展望 - 预计美元未来6-12个月走弱,欧元、日圆和英镑将受益 [1][24] - 瑞郎可能保持区间震荡,新加坡元预料将从政策区间上端回落 [1][24] - 美元疲软对非美国股票表现有利,历史显示美元疲软时期非美国股票表现优于美国股票 [25][26] 黄金与另类投资 - 黄金被视为重要多元化投资工具,央行需求有望支持价格上涨 [2][30] - 黄金在债券无法发挥作用时能起到多元化作用,另类投资策略可减少波动 [2][21] - 黄金在整固一段时间后预计央行需求将支持价格再次上涨 [30] 宏观经济展望 - 核心情境为美国经济软着陆几率提升,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减息 [2][7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宽松将支持新兴市场及欧洲增长,但存在下行和上行风险 [2][76] - 中美贸易休战令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性由50%提升至55%,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在2025年第三季达成初步贸易协议 [76][80] 资产配置模型 - 基础资产配置模型聚焦传统资产类别,基础+模型包括私人资产配置 [38][40] - 风险状况属均衡的基础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54%,债券占比38% [39] - 风险状况属均衡的基础+资产配置中另类资产占比20%,股票占比43% [40] - 多资产收益策略继续录得约5.7%的稳定收益率,在目前利率环境下仍然吸引 [46][53]
中外资机构热议下半年投资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1:12
全球金融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国关税战、地缘政治冲突和AI技术革命等因素剧烈震荡[2] - 机构普遍关注下半年市场前景及资产配置策略[2] 中国股市投资策略 - A股和港股或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基本面改善可能带动盈利预期上调[12] - 南下资金放量可能收窄A/H溢价,新消费板块和科技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12] - 科技行业热情可能向更广泛行业传播,A股对海外资金吸引力持续增强[12] - 采用"杠铃型"配置策略,兼顾国企高派息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13] - 重点关注高质量成长股、深度价值股及政策支持的消费和科技创新领域[14] 人民币汇率走势 - 人民币汇率预计呈现温和升值、双向波动走势[15] - 中国经济基本面趋稳向好,美联储降息可能缩小中美利差[15] -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约1%,为汇率稳定提供基础[15] - 全球投资者减少美元资产配置可能支撑人民币等亚洲货币[1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将注重托底增长与结构优化,支出前置聚焦民生保障、绿色转型等领域[17]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可能有一次降息和一次降准[18] - 政策支持体现在消费投资刺激、房地产股市稳定及科技行业扶持[18] - 7天期逆回购利率可能再下调10个基点,银行间流动性保持充裕[19] 美国经济与政策影响 - "大而美"法案可能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1] - 法案短期刺激经济但长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不稳定[21] - 美联储可能放宽银行资本金要求,预示监管改革[21] - 美联储政策重心或转向保增长,预计2025年降息75-100个基点[22] - 中美"贸易休战"提高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至55%[22]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 美元走弱可能缓解全球债务负担,推动资本流向非美元资产[25] - 资金回流欧洲及亚洲市场可能增强本地资产估值支撑[25] - 超配全球股票特别是亚洲(除日本)股票,看好5-7年期美元债券[26] - 新兴市场本币债、黄金和另类投资策略具有吸引力[26] - 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关注黄金、优质债券和另类资产机会[27] - 非美货币与实物避险资产的配置比重可能提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