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搜索文档
盘龙药业:“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显成效
证券之星· 2025-08-30 16: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6013.52万元(同比增长0.81%),扣非归母净利润5285.75万元(同比增长4.19%)[4] - 自产中成药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2.29%),毛利率提升至87.26%;中药饮片营收1.23亿元(同比增长380.89%),占比达21.42%[5]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派发现金1059.07万元[6] 战略与业务结构 - 以"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为核心,聚焦骨科慢病领域,形成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产品阵容[4] - 覆盖超5000家等级医疗机构、3万余家零售药房及2万家基层医疗单元,构建"医疗+零售"双轮驱动格局[3][5] - 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数增至310个,已完成多省市挂网准入[9] 核心产品竞争力 - 独家专利产品盘龙七片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7.73%,入选8部国家级诊疗指南及4个专家共识[7] - 围绕盘龙七片形成风湿骨病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等差异化产品[8] - 通过"学术+数字+合规"三维协同营销模式,实现抖音科普推广带动搜索量增长[8] 研发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1585.01万元(同比增长11.18%),拥有79项专利(含36项发明专利)[10] - 中药改良新药PL-JT004进入CDE临床受理,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待报产[9] - 新获批"陕西省专家工作站",依托6大国家级与省级技术平台强化产学研融合[10] 产业投资与协同 - 秦龙药康基金投资项目乐明药业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11] - 卓恰医疗镁合金空心钉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镁合金骨科植入物[11] - 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中药创新药研发平台聚焦骨科慢病领域[13]
“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显成效,盘龙药业中报营收净利双增,研发管线多点突破
证券之星· 2025-08-28 1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26.06% [2] - 归母净利润6013.52万元,同比增长0.81%;扣非净利润5285.75万元,同比增长4.19%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派发1059.07万元 [4] 业务板块表现 - 自产中成药营收3.19亿元(占比55.5%),同比增长2.29%,毛利率提升至87.26% [3] - 中药饮片营收1.23亿元(占比21.42%),同比大幅增长380.89% [3] - 医药商业配送及大健康产品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核心产品竞争力 - 独家专利产品盘龙七片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7.73% [5] - 入选8部国家级诊疗指南、4个专家共识及多项行业权威榜单 [6] - 围绕盘龙七片形成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产品矩阵 [2] 营销与渠道建设 - 覆盖超5000家等级医疗机构及3万余家零售药房 [1][3] - 建立650余家商业合作伙伴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3] - 智能营销中台使管理效率提升40%,营销响应速度提升60% [3] 研发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1585.01万元,同比增长11.18% [7] - 中药改良新药PL-JT004进入临床受理阶段,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 [7] - 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数增至310个,已完成多省市挂网准入 [7] 技术与知识产权 - 拥有79项专利(含36项发明专利),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项 [8] - 新获批"陕西省专家工作站",依托6大国家级与省级技术载体 [8] 产业投资与协同 - 产业基金投资项目取得进展: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9] - 镁合金空心钉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镁合金骨科植入物 [9] - 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中药创新药研发平台聚焦骨科慢病领域 [9]
中国生物制药两大核心企业入选“医药工业百强” 正大天晴首进全国前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06 18:23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企业上榜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首次进入全国前10,最新排名第9位 [1] - 北京泰德制药最新排名第65位,连续13年上榜 [1] - 两家企业双双获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1]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创新成果 - 连续10年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20 [2] - 在"全面创新"战略下,已获批8款1类创新药,包括安罗替尼 [2] - 在研创新项目近80项,未来三年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上市 [2] - 在美国肿瘤学会年会上有12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中国药企纪录 [2] - 安罗替尼占据9项口头报告,创中国创新药纪录 [2] - 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战胜全球"药王"K药 [2] 北京泰德制药的技术优势 - 国内透皮贴剂及外科/镇痛领域龙头企业 [2] - 构建四大技术平台:凝胶贴膏、热熔胶贴剂、透皮贴剂及微针贴剂 [2] - 已有5款贴剂产品获批上市 [2] -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连续多年保持外用镇痛市场第一品牌 [2] - 今年自主研发的妥洛特罗贴剂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双双获批上市 [2] 中国生物制药的战略方向 - 在行业生态加速重构背景下,两大核心企业表现出强劲竞争活力 [3] - 将持续聚焦核心优势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3] - 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制药企业加速迈进 [3]
九典制药(300705) - 300705九典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22:5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4 日下午 2:00 - 3: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曾蕾,参与的机构投资者代表共 9 人,来自国泰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 [2] 公司战略规划 - 未来战略聚焦三大领域,包括拓展销售渠道、加大院外市场渗透并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新产品开发,优化生产流程强化成本控制 [2] 销售相关 - 公司将通过拓展院外市场、优化营销模式降低销售费用 [2] - 公司强化院内销售同时拓展院外市场,制定新销售策略,加大院外资源投入,打造“久悦”贴膏品牌 [3] 产品上市节奏 - 2025 年预计获批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等 4 种贴膏类产品,2026 年预计获批酮洛芬贴剂和氟比洛芬贴剂 [4] 产品特性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和酮洛芬凝胶贴膏均为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含水量高、亲肤性好、不易过敏的剂型优势,但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不同,前者载药量 100mg/贴,适应症更广,后者分子量小、药物渗透性更好、作用更全面 [5] 市场竞争 - 洛索洛芬凝胶贴膏和酮洛芬凝胶贴膏在终端市场推广时互为补充,不会相互抢占市场 [7] 产品价格 -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推开,药品价格下降是行业趋势,公司需调整策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8] 收并购方向 - 公司收并购关注契合自身发展战略的标的,结合市场需求等因素寻找有潜力的并购对象 [9] 原辅料投入 - 公司坚持“制剂 + 原料药 + 药用辅料”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完整生产体系,自主生产原料药和关键辅料以控制成本 [10] 业绩预期 - 2025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10 - 20% [11][12]
云南白药(000538):业绩实现开门红 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30 10:40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 41亿元 同比增长0 62% 归母净利润19 35亿元 同比增长13 67% 扣非归母净利润18 87亿元 同比增长11 65% [1] - 医药工业收入44 70亿元 同比增长7 63% 工业毛利率68 34% 同比提升1 76pct 商业及其他板块收入63 71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 14亿元 同比增长35 39% 销售费用率9 9% 同比下降1 6pct 管理费用率1 4% 同比下降0 3pct 研发费用率0 55% 同比持平 存货同比下降5% [1] 产品战略 - 公司深化"大单品"战略 加快重要品种二次开发 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短期布局上市品种二次创新开发 中药大品种11个 开展项目25个 气血康口服液完成109例患者数据收集 宫血宁胶囊完成269例入组 [2] - 中期推进创新中药开发 全三七片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入组578例 附杞固本膏完成Ⅲ期临床前期准备 贴膏剂4个在研品种进展顺利 [2] - 长期布局核药创新药 INR101完成I/1a期临床总结报告 INR102完成非临床研究 递交pre-IND申请 IIT临床研究入组10例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27/454/481亿元 同比增速7%/6%/6% 归母净利润52/57/62亿元 同比增速9 9%/9 4%/8 5% 对应PE为20/18/17X [3]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20250326
海通国际· 2025-03-26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5.52,现价HK$3.55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产品围绕四大领域布局,有望拉动2025年收入双位数增长,2025年7款创新产品有望上市,多个研发管线有临床数据读出 [3][4][5] - 考虑生物药集采和科兴分红影响,调整2025 - 26E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公司2025年PE 25.2x,对应目标价HKD5.52,维持“优于大市”评价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9亿元(同比+10.2%),毛利率81.5%(同比+0.5pcts),研发费用51亿元(同比+15.6%),研发费用率17.6%(同比+0.8pcts),SG&A费用122亿元(同比+9.9%),SG&A费用率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50.1%),经调整的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33.5%),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3] 点评 - 2024年创新药收入121亿元(同比+22%),仿制药收入168亿元(同比+3%),肿瘤和外科镇痛板块是2025年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预计收入双位数增长 [4] - 2025年预期7款创新产品上市,重点产品有TQB3616、美洛昔康、二代氟比洛芬贴剂、JAK/ROCK抑制剂等 [5] - 2025年重点数据读出包括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相关数据、CDK2/4/6抑制剂等多个产品临床数据 [8] 各板块情况 - 肿瘤板块2024年收入107亿元(同比+22%),2025年帕托珠单抗等是增长引擎,KRAS等抑制剂将带来收入增长 [5] - 肝病板块2024年收入34亿元(同比-10%),管理层预计2025 - 27年有1个创新药和5个生物类似物或仿制药上市 [5] - 呼吸系统板块2024年收入32亿元(同比+6%),得益于布地奈德拓展下沉市场二次开发 [5] - 外科镇痛板块2024年收入45亿元(同比+19%),二代氟比洛芬贴膏2025年有望上市,布局院外市场 [5] - 心脑血管板块2024年收入22亿元(同比-21%),其他产品收入49亿元(同比+20%) [5] 估值 - 调整2025 - 26E收入预测为324亿/365亿元(前值为339/386亿元),同比增长12.3%/12.7%,调整2025 - 26E归母净利润至38亿/41亿元(前值为35/38亿元) [6]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PE 25.2x,假设RMB:HKD = 1.07:1,对应目标价HKD5.52(前值为HKD5.65) [6] 财务报表 - 2023 - 2026E公司多项财务指标有变化,如收入、净利润、毛利率、ROE等,资产负债和现金流情况也有相应变动 [12]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25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5.52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产品围绕四大领域布局,有望拉动2025年收入双位数增长 [3][4] - 2025年7款创新产品有望上市,多个研发管线有临床数据读出 [5] - 考虑生物药集采和科兴分红影响,调整2025 - 26E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2025年PE 25.2x,对应目标价HKD5.52,维持“优于大市”评价 [6]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9亿元(同比+10.2%),毛利率81.5%(同比+0.5pcts),研发费用51亿元(同比+15.6%),研发费用率17.6%(同比+0.8pcts),SG&A费用122亿元(同比+9.9%),SG&A费用率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50.1%),经调整的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33.5%),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3] 点评 - 2024年创新药收入121亿元(同比+22%),仿制药收入168亿元(同比+3%),肿瘤和外科镇痛板块是2025年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4] - 肿瘤板块2024年收入107亿元(同比+22%),2025年帕托珠单抗等是增长引擎,KRAS等抑制剂将带来收入增长 [5] - 肝病板块2024年收入34亿元(同比-10%),管理层预计2025 - 27年有1个创新药和5个生物类似物或仿制药上市 [5] - 呼吸系统板块2024年收入32亿元(同比+6%),得益于布地奈德拓展下沉市场二次开发 [5] - 外科镇痛板块2024年收入45亿元(同比+19%),二代氟比洛芬贴剂2025年有望上市,布局院外市场 [5] - 心脑血管板块2024年收入22亿元(同比-21%),其他产品收入49亿元(同比+20%) [5] 估值 - 调整2025 - 26E收入预测为324亿/365亿元(前值为339/386亿元),同比增长12.3%/12.7% [6] - 调整2025 - 26E归母净利润至38亿/41亿元(前值为35/38亿元) [6] - 给予公司2025年PE 25.2x(原为2024年32x),假设RMB:HKD = 1.07:1,对应目标价HKD5.52(前值为HKD5.65) [6] 临床数据读出 - 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在1L NSCLC的头对头K药数据、在1L NSCLC头对头替雷利珠单抗数据将在ASCO披露 [8] - CDK2/4/6抑制剂在1L HR+/HER2 - 乳腺癌的III期临床数据读出 [8] - TQB2102(HER2双抗ADC)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I期临床数据在ASCO披露 [8] - TQB2930(HER2双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Ib/II期数据读出 [8] - TQC2731(TSLP单抗)的II期哮喘和II期鼻窦炎伴鼻息肉数据读出 [8] 财务报表 - 给出2023A - 2026E的EPS、BVPS、DPS等关键比率数据,以及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数据 [12]
九典制药:招商证券、鹏扬基金等多家机构于3月25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3-25 18:4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院外市场拓展应对竞品挑战 强化经皮给药领域领先地位[2] - 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集采接续中处于报量阶段 公司计划通过品牌化和渠道投入推动增长[3][4] -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21.46亿元(同比+13.36%) 净利润4.5亿元(同比+45.08%)[9][10] 业务战略 - 凭借原料药和关键辅料自主生产能力实现成本控制[2] - 建立全渠道覆盖体系 重点发展院外市场作为新增长引擎[2] - 持续高研发投入 拓宽产品线 预计氟比洛芬凝胶贴膏2025年底获批[2][7] 产品进展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零售端覆盖骨关节炎患者 肌肉痛患者 外伤患者等多类人群[6] - 酮洛芬凝胶贴膏已开发终端2000多家 包括二三级医院1000多家和一级/民营医院1000多家[5] - 打造"久悦"贴膏品牌 通过先发优势 渠道优势巩固经皮给药领域地位[2][4]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7.8亿元(同比+15.47%) 单季净利润1.66亿元(同比+47.38%)[9][10] - 毛利率达73.76% 负债率26.47% 财务费用1156.8万元[10]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6.92亿元 2027年达8.97亿元[11] 公司行动 - 2025年3月13日完成首次股份回购 将按月披露进展[8] - 积极参与广东联盟及全国集采投标工作[3] - 90天内获4家机构买入评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