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

搜索文档
杭汽轮B:高技能人才建设成果获表彰 多人入选省市级技能领军人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2:07
公司人才战略 - 公司作为省内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其2024年度新入选省技能领军人才与新认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接受表彰 集中展示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成效 [1] - 公司构建培育—选拔—激励—使用全链条发展体系 将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核心引擎 [2] - 形成拜师学艺+专项培训+技能竞赛三维培育模式 年均开展汽轮机装配 焊接 数控加工等核心工种培训超30场 覆盖1200余人次 [2] - 推行名师带高徒机制 近三年累计结对65组师徒 培养中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120人 [2] - 以赛促练广泛开展机械加工 装配 焊接等多类技能竞赛 累计涌现省市技术能手60余名 [2] - 建立以技能水平 业绩贡献 能力特质 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四大量化评审体系 推进技能ABC人才工程 完善定期考核与人才升降机制 [2] - 率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 自主开展装配钳工 镗工 车工 铣工等工种认定 近三年共组织32批次403人获证 [2] - 2023年获批浙江省第二批新八级工试点单位 两人经评审成为浙江省钳工特级技师 实现技能成才通道全面畅通 [2] - 明确人才为核心资源 注重专业化分工与跨专业协同 鼓励一专多能 通过打破部门界限 建立人才储备库 完善考核制度等措施 推动技能人才跨岗位跨部门交流与多岗位历练 [3] 行业合作与政策支持 - 多家先进企业代表分享产教融合 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以及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机制 [1] - 杭州市副市长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水平就业的关键 [1] - 杭州市人社局强调要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将杭州建设成为技能型社会的城市样本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与政府及行业企业共建浙江省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 推进工程师引进培育 实战实训与项目孵化 [3] - 实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双通道 建立技能专业人才+管理干部双向发展模式 [3] - 加强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 聚焦智能装备操作 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 以更完善人才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3] - 助力杭州市高技能人才强市建设 [3]
汇通达网络(09878.HK)拟9.94亿元收购金通灵科技25%股权
格隆汇· 2025-09-05 19:55
收购交易概况 - 汇通达网络拟以人民币9.94亿元收购金通灵科技25%股权 [1] - 金通灵科技成立于1993年4月9日 注册资本人民币14.89亿元 [1]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鼓风机、压缩机、汽轮机及工业锅炉产品制造 [1] 收购战略价值 - 以市场价50%的公允成本获得优质稀缺资产 [2] - 目标公司属于高端制造业第一梯队 行业地位和竞争力较强 [2] - 通过破产重整使企业摆脱困境 预计重整完成后迅速扭亏为盈 [2] - 完成H+A资本运作平台搭建 便利获取境内外优质资本资源 [3] - 打造多层次的潜在资本运作路径 [3] 产业协同效应 - 基于集团经营管理经验和供应链优势对目标公司业务赋能 [4] - 借助目标公司留存资金围绕大消费和智能制造进行产业布局 [4] - 产业布局由产业互联网向高端制造业延伸 [4] - 构建"大消费+智能制造"双产业布局创造新成长空间 [4]
中国动力: 中国动力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6.51亿元,同比增长1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93.35%,主要受益于船舶行业增长势头、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扩大、产品价格提升及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9][15] - 新签合同339.19亿元,同比增长25.42%,手持合同627.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显示订单储备充足 [9]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8161元(含税),合计1.84亿元,延续股东回报政策 [1][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76.51亿元(+11.22%),营业成本230.92亿元(+5.36%),毛利率提升4.80个百分点至16.37% [15] - 归母净利润9.19亿元(+93.35%),扣非归母净利润8.65亿元(+106.39%),因柴油机及船用机械板块量价齐升 [9][15][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88亿元(+10.91%),因订单交付增加及收款改善;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65亿元(-91.87%),因定期存款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36亿元(-12.77%),因分红支出 [15] - 货币资金416.05亿元(+10.20%),合同负债232.14亿元(+12.02%),反映预收款增长及资金充裕 [15] 业务板块表现 - 柴油机板块:低速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18%,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47%;中高速柴油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35%,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32% [10] - 船用机械板块:锚绞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11%,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26%;舵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26%,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61%;吊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375% [10] - 应用产业:燃气轮机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56%,铅酸蓄电池新接只数同比增长1.7%,锂电池新接功率同比增长20%,偏航变桨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62%,风电齿轮箱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81% [10] 行业与市场地位 - 船舶行业持续增长,公司为国内海军舰船动力主要供应商,在防务领域占据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如汽轮机装置100%份额) [3][13][14] - 民用领域:低速柴油机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具备MAN、WinGD全系列制造能力及双燃料(LNG、甲醇等)技术;中高速柴油机在应急发电等细分市场领先;化学动力产品适配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厂 [5][6][7] - 新兴领域布局:锂电储能聚焦家庭与风光储能,核电业务覆盖特种阀门、辐射监测(KRT系统市占率领先),工业齿轮箱打破国外垄断 [8][14]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柴油机技术:交付甲醇双燃料低速机10X92DF-M-1.0-LPSCR、8S50ME-C9.7-GI-HPSCR双燃料发动机等,推进低碳零碳转型 [10][21] - 化学动力:推出118款海外适配电池产品及5款驻车空调用电池,提升市场适配性 [10] - 机电配套:完成偏航变桨第三代产品在金风科技的应用,拓展高附加值领域 [10] 公司治理与战略 - 推进发行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收购中船柴油机100%股权,交易获交易所受理,旨在整合动力资产 [11][12] - 完善治理结构:增补董事、聘任总会计师/董秘,优化管理层考核与任期制 [23] - 深化成本工程与供应链建设,三项费用压控见效(销售费用-9.61%,财务费用-69.62%) [15] 行业环境与风险应对 - 全球新船订单2025年上半年显著下降,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低碳零碳技术)及客户维护应对不确定性 [19] - 原材料价格波动通过集中采购、价格联动机制管控;汇率风险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远期外汇合约)对冲 [19][20] - 环保合规投入加大,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法规 [20]
从“钳工小白”到“技术大拿”——记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石化建修公司东部检修车间维修九班班长崔岩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1:12
职业成就 - 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1] - 收获国家级创新成果1项、省部级创新成果5项,改革创新工作法6项,获专利1项,发表论文5篇 [1] - 仅用3年时间从普通钳工成长为建修公司最年轻的主操,2019年担任班长,2023年晋升为高级技师 [2] 技术创新 - 攻克乙烯装置美国进口X8002汽轮机振动值超标问题,发现缸体变形、定位销松动是主因 [3] - 自主设计汽轮机现场修复装备,实现不拆卸设备现场修复,缩短检修工期90天,节约成本500万元 [3] - 该创新成果荣获中国石油第二届创新大赛一等奖 [3] 团队培养与管理 - 累计开展各级培训授课500余学时,培养出技师7人,学员均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4] - 编制《检修任务分配手册》解决大型设备检修管理问题,在2024年吉林石化全区大检修中发挥重要作用 [4] - 负责的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325个关键点提前5天完成检修,检修质量全部达标 [4]
哈电集团同日与三家能源央企高层会谈
中国电力报· 2025-08-15 09:51
央企与哈电集团高层会谈 - 中国华能、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三家央企于8月13日分别与哈电集团举行高层会谈 [1][2][7][13] 中国华能合作方向 - 中国华能希望与哈电集团在清洁能源发电、煤电低碳化改造方面深化合作 [4] - 哈电集团提议围绕水电、核电、火电等领域加强合作 [6] 国家电投合作领域 - 双方计划在供应链协同、新能源发展、核电项目建设、重燃项目推进、新一代煤电机组建设及国际化业务方面加强合作 [9] - 国家电投提及哈电集团参与其贵州金元织金项目,供应2×660兆瓦发电机和汽轮机,其中1号机组于今年8月5日投入商业运行 [12] 国家能源集团合作重点 - 双方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及人才交流培养深化合作 [15] - 国家能源集团强调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能源转型 [15] 哈电集团战略定位 - 哈电集团致力于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6][9][15] - 公司以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目标 [15]
黑龙江吉林辽宁:看了美国的五大湖才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衰落
搜狐财经· 2025-07-09 02:04
东北地区经济竞争力分析 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 - 东北地区因低效率导致高生产成本,同时运输费用相对偏高 [1] - 长三角和珠三角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东北三省仅有1亿人,商品需运往关内,额外承担运输费用 [1] - 长三角的上海和珠三角的深圳拥有巨型海港,便于商品出口,而东北其他地区产品需先运到大连港,陆路运输成本较高 [1] - 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双双偏高,使得东北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1] 地域差异与政策影响 - 东北成本高不仅因效率低下,地域差异和政策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3] - 哈尔滨高端制造业几乎只剩汽轮机生产,但未考虑将其搬到成本更低地区 [3] - 每个省份有独特产业定位,东北可能存在某些成本优势产品,关键在于市场化与政策支持 [3] 全球化与市场规则 - 无论成本高原因如何,最终结果是东北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中竞争力不足 [5] - 同样价格下,长三角和珠三角企业能盈利,黑龙江工厂可能亏损甚至关停 [5] - 经济规律决定政策难以持久逆转,美国五大湖、德国鲁尔工业区等均有类似衰退案例 [5] 效率竞争与经济衰退 - 经济本质在于效率较量,东北效率无法竞争将导致年轻人和资本流失 [6] - 参考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衰退非偶然,缺乏增长环境下资源必然外流 [6]
研判2025!中国热工装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梯队及未来前景展望:高端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国产热工装备发展迅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7 09:18
行业概况 - 热工装备是通过热加工技术改变材料性能的专业设备,涵盖机械、电气、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1][2] - 行业应用领域从金属材料拓展到非金属材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下游行业高速发展[1][7]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275.1亿元,较2020年增长6.85%,预计2025年将超1300亿元[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包括耐热钢、耐火砖、碳纤维、真空泵、PLC等[3] - 中游为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楚江新材、力聚热能、顶立科技、晶升股份等[3] - 下游应用覆盖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九大领域[3]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锅炉、汽轮机、热交换器,2024年热交换器市场规模达929.3亿元(占总量72.9%)[9] - 高端装备如碳纤维热工装备国产化率突破50%,但2300℃以上超高温设备仍与国际存在差距[6][7]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超大型智能化碳纤维装备,打破西方封锁[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超1000家,规上企业仅100余家,年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约10家[11] - 高端市场由外资主导,国内仅北方华创、顶立科技等少数企业具备竞争力[13] - 外资代表包括法国ECM(晶体生长炉)、德国易普森(真空炉)、日本岛津(烧结炉)[14] 重点企业表现 - 力聚热能2024年营收10.65亿元(同比-11.6%),主营真空相变锅炉[14] - 晶升股份2024年营收4.25亿元(同比+4.78%),专注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炉[16] 发展趋势 - 智能化:AI算法、物联网技术应用使能耗降低18-23%,数字孪生技术普及[18] - 绿色化: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业余热回收技术加速商业化[19] - 高端定制化:大尺寸/高真空设备需求增长,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20]
三年来首例“B转A”方案高票通过 杭汽轮董事长:迈出关键一步
证券时报· 2025-06-10 01:55
公司B转A进程 - 杭汽轮B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实现B转A 方案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赞同票达87.57% [2][7] - 这是近3年来B股市场首次出现B转A案例 也是公司27年B股上市后首次迈出实质性转A步伐 [2][3] - 方案尚需履行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等程序 完成后将实施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与换股合并 [8]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杭州汽轮机厂 现为全球工业汽轮机第一梯队企业 与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竞争 [3] - 1998年4月在深交所B股上市 募集资金1.71亿港元 但受限于B股市场融资功能 上市后未能再融资 [5] - 近10多年多次尝试B转A未果 2024年11月再次启动并公布具体方案 [4] B转A动因 - 提升融资能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拓宽融资渠道 借力资本市场打造更优质上市公司 [5] - 维护股东利益:B股流动性弱、估值较A股存在较大抑价 转A有望提高交易活跃度及估值水平 [5] - 方案设计保障中小股东权益 包括网络投票平台、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等安排 [4] 交易方案细节 - 采用与A股上市公司海联讯换股吸收合并方式 海联讯为杭州市国资委旗下电力信息化企业 [4][8] - 海联讯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率达93.99% 杭汽轮中小股东参与率达84.52% [7][8] - 1743名股东参与投票 代表股份3.07亿股 占总股本26.15% [7] 未来发展计划 - 重组后形成"一主一辅"业务格局:工业透平机械为主 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为辅 [9] - 聚焦装备制造主业 以绿色、智能为导向 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9] - 规划包括研发创新、品牌出海、燃气轮机技术攻关、深化西门子合作等 [9] - 转A后将利用定增、可转债等工具融资 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 [10]
志“汽”凌云的匠心独运者——记大唐保定热电厂设备部汽机点检员林志勇
中国能源网· 2025-04-30 18:13
汽机设备维护与创新 - 林志勇29年专注汽机设备维护,形成包含5000多个阀门型号参数的"金牌宝典",通过持续学习积累提升故障响应效率[1][3][4] - 创新工作室研发成果包括轴系转子偏差调整、凝汽器挠性连接、氢气纯度提升等技术,通过"匠心传承计划"培养年轻工程师[7][8] - 在2024年供暖季前低压转子更换中,采用"温差补偿测量法"精准修正热膨胀误差,保障设备安全运行[5] 生产运营管理 - 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林志勇团队在突发设备故障时能快速诊断并实施解决方案[5] - 汽轮机安装调试阶段详细记录168小时试运行数据,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4] 人才培养体系 - 通过笔记本资料库系统传承技术经验,涵盖机组大修记录、新设备安装数据等核心知识[7] - 推动技术迭代创新,指导团队成功应用新型密封材料,实现传统工艺与新技术融合[8] 企业文化建设 - 以"万家灯火优先于小家团圆"理念驱动员工奉献精神,形成全天候生产保障文化[5] - 通过劳模示范效应强化责任担当,将设备参数监控精度提升至十分钟级测温记录[5]
金通灵(300091) - 300091金通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4-30 17:4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731.68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1,449.81 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 160.03% [4][5] - 2024 年公司汽轮机业务较 2023 年营收增加 486.68% [2] - 2024 年公司国外业务同比增长 41.7% [3] - 2024 年公司鼓风机营业收入 41,970.72 万元,占比 29.82%,同比增长 17.41% [4] 业务发展情况 汽轮机业务 - 营收增长主要因承接盛阳广宗热电联产等项目销售收入确认增加,业务受客户定制化订单影响,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2] 国际市场业务 - 超低温环境风机等产品出口海外,单机高速鼓风机等远销多国,未来将巩固东南亚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 [3] 新能源领域业务 - 依托高端高效核心装备,向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系统集成应用方向发展,推进余热余气热电联产等业务 [3][4] 各产品业务市场拓展 - 鼓风机深挖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压缩机发展单体设备销售、开拓相关业务;汽轮机推进技改项目、拓展余热利用市场;工业锅炉巩固市场地位、提高占有率;工程项目拓展压缩空气站集成业务、深耕相关领域并开拓国际市场 [3][4][5] 公司相关事项 - 临时管理人与公司正推进预重整相关事项,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4] 行业发展前景 - 2024 年多部门发布文件,表明未来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服务化、节能环保型制造业发展,公司将聚焦主业,向系统集成和项目运营转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