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玄戒 O1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1Q25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亏损收窄-20250604
国信证券· 2025-06-04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小米集团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毛利率同比提升,各业务表现良好,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亏损收窄,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和底层核心技术研发,上调盈利预测看好业绩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 1Q25公司总营收1113亿元(YoY +47%),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YoY +65%),毛利率22.8%(YoY +0.5pct),营业费用率13.9%(YoY -2.2pct) [1] 各业务营收情况 -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506亿元(YoY+8.9%),出货量同比增长3.0%至4180万部,平均单价同比增长5.8%至1211元 [2] - IoT业务营收323亿元(YoY +59%),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4%,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6%,全球出货量首次排名前三 [2] - 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91亿元(YoY+13%) [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营收181亿元,ASP 23.8万元 [3] 各业务毛利率情况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12.4%(YoY -2.4pct) [2] - IoT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5.4pct至25.2% [2] - 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7pct至76.9% [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23.2% [3]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情况 - 1Q25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亏损5亿元,持续收窄,Xiaomi SU7系列交付新车7.6万辆,累计交付量超25.8万台,5月Xiaomi YU7正式亮相,截至3月31日已开业235家汽车销售门店 [3] 技术研发情况 - 5月发布自研旗舰处理器玄戒O1、搭载玄戒O1的产品及小米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1Q25研发费用67亿元,同比增长30% [3]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62/464/660亿元(前值2025 - 2027年为316/424/608亿元),同比增速53%/28%/42% [4]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0,970|365,906|484,168|611,037|721,950| |(+/-%)|-3.2%|35.0%|32.3%|26.2%|18.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475|23658|36220|46356|66012| |(+/-%)|606.3%|35.4%|53.1%|28.0%|42.4%| |每股收益(元)|0.67|0.91|1.40|1.79|2.54| |EBIT Margin|4.3%|5.1%|8.1%|8.4%|10.4%| |净资产收益率(ROE)|10.7%|12.5%|16.1%|17.1%|19.6%| |市盈率(PE)|70.5|52.1|34.0|26.6|18.7| |EV/EBITDA|90.2|61.1|33.5|26.8|19.4| |市净率(PB)|7.51|6.53|5.48|4.54|3.65| [5]
2025年6月海外金股推荐:扰动收敛,港股再启程
国盛证券· 2025-06-03 16:5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6月海外市场,分析近期重点事件与行情,推荐海外金股组合,涵盖消费、能源、科技等多领域公司,认为各公司在业务增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潜力,建议关注并投资 [1][4]。 各部分总结 近期重点事件 - 中美关税政策扰动告一段落,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一揽子关税政策非法,特朗普政府已上诉 [1][8] - 6月中上旬CVPR将召开,这是全球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 [1][8] - 特斯拉6月计划推出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初期投放约10辆车试运行,顺利则扩至数千辆 [2][9] - 2025陆家嘴论坛6月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2][9] - 中汽协、工信部发声反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2][9] - 苹果、华为6月将举办开发者大会 [3][10] 市场情况 - 港股5月整体上涨,恒生指数涨幅5.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6%,2025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6.1%、15.7%;美股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也上涨 [11] - 港股通5月南下资金净流入456亿港元,近30个交易日资金从4月净流入2298亿港元减为净流入697亿港元 [12] - 5月资本货物、医药、耐用消费品与服装等行业领涨,半导体与生产设备等行业领跌 [16] - 5月恒生综指PE(TTM)提升,港股地产建筑业、金融、必需性消费等板块估值上涨,资讯科技板块估值小幅下降 [17] 当前配置建议 - 关注龙头消费企业,如泡泡玛特 [5][21] - 关注成长性可期的能源企业,如中国秦发 [5][21] - 关注AI for Science领袖企业,如晶泰控股 [5][21] - 关注受益于AI发展的互联网及硬件企业,如小米集团 [5][21] - 关注产品周期强势、受益于智驾趋势的新势力,如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 [5][21] - 关注估值调整、盈利性强的零部件企业,如丘钛、瑞声科技、舜宇光学 [5][21] 2025年6月海外金股组合 - **泡泡玛特**:2025Q1营收同比增165%-170%,境内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增85%-90%、140%-145%,境外亚太、美洲、欧洲收入高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238.00/308.00/361.00亿元,归母净利润55.38/71.72/85.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2][23][24] - **中国秦发**:2024年营收26亿,净利润5.0亿,财务成本下降,资产负债率降至59.6%;印尼煤矿初现经营,后续热值有望提升;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6/10.4/15.4亿元 [27][30][32] - **晶泰控股**: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为客户;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4.22/6.84/9.5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3][34][35] - **小米集团 - W**:2025Q1收入和利润创新高,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IoT高端化和国际化,汽车YU7亮相,发布自研芯片;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867/6345/7648亿元,重申“买入”评级 [37][38][39] - **理想汽车 - W**:2025Q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Q2交付12.3 - 12.8万辆;首款纯电SUV i8 7月发布,VLA模型7月推出;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58/75/87万辆,维持“买入”评级 [41][42][44] - **零跑汽车**:2025Q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全年销量50 - 60万、毛利率10% - 12%、净利润盈亏平衡;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55/75/87万辆,总收入600/846/99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6][47][49] - **小鹏汽车 - W**:25Q1销量增长,净亏损收窄,预计Q2销量10.2 - 10.8万辆;多款新车型将上市,海外表现亮眼;预计2025 - 27年销量47/75/103万辆,总收入832/1465/207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2][53][57] - **丘钛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摄像头模组升级,车载及IoT起量;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84/207/237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79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59][60][61] - **瑞声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光学推进高端化,车载产品协同,开拓机器人及眼镜新场景;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312/354/395亿元,上调目标价至7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62][63][64] - **舜宇光学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光学升级需求确定,多场景布局;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40/494/559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65][66][67]
大厂自研三两事系列:从哲库到玄戒:手机APSoC自研的启示
东吴证券· 2025-06-03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比OPPO哲库与小米玄戒在自研SoC芯片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性,高强度研发投入与终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位影响哲库项目可持续性,长期战略投入与终端规模效应的有效协同支撑玄戒芯片商业化进程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写在前面:为什么要对比哲库&玄戒 - 手机品牌大厂竞争中自研SoC芯片是追求,OPPO哲库自研无疾而终,小米发布玄戒O1与T1芯片性能超预期,将从发展脉络、产品布局、投入产出等方面对比两家自研芯片团队 [11] OPPO哲库:跨越马里亚纳海沟的芯片野心 - 哲库自2019年8月成立,至2023年5月关停前团队规模达3300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00%,人员覆盖全技术链环节,核心技术骨干占比高,硕博人才比例近80%,应届生年薪总包40 - 50万元,8 - 10年经验核心研发人才薪酬总包120 - 150万元 [12] OPPO哲库芯片版图梦碎,从马里亚纳到未竟的4nm旗舰芯 - 哲库通过A、B、C、R四大研发中心构建全栈技术布局,已量产芯片有影像专用NPU芯片马里亚纳X和蓝牙音频SoC马里亚纳Y,未完成项目中4nm AP芯片首次流片后因哲库关停未能进入回片测试环节,后续3nm迭代项目终止 [14][15] 哲库团队的经济账怎么算 - 哲库累计三年研发支出约100亿元,年均人力成本约20亿元,三年累计约60亿元,IP及EDA工具年采购费用达20亿元,6nm及4nm工艺流片累计支出超20亿元;量产影像NPU芯片仅搭载于OPPO高端机型,2022年中国区出货占比不足10%,OPPO全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8.2%,无法摊薄高额研发成本 [17][18] 小米玄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小米2014年开启自研之路,2017年发布澎湃S1芯片,后转型研发小芯片;2021年重启大芯片计划,玄戒团队成立,计划至少投资十年500亿;2025年5月22日发布玄戒O1和玄戒T1芯片 [19][23] 性能超市场预期,小米自研3nm SoC追平上代旗舰 - 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拥有自研旗舰手机SoC芯片的厂商,玄戒O1采用3nm制程,集成190亿晶体管,CPU采用“十核四丛”设计,实验室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多核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玄戒O1有多项自研技术,如边缘供电技术、超低功耗设计等 [25][29] 同样百亿研发投入,为什么小米能坚持到现在 - 3nm芯片自研研发投入约98亿元,500万颗芯片从研发到量产总计需144亿元,单颗成本预估2880元,外购骁龙8 Gen 3成本约1440元;若量产1000万颗芯片,总成本190亿元,单颗成本1900元;小米近几年出货量增长态势好,在自研SoC芯片经济性方面有优势 [33][35]
电子行业点评报告:大厂自研三两事系列-从哲库到玄戒-手机AP SoC自研的启示
东吴证券· 2025-06-03 14: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比OPPO哲库与小米玄戒在自研SoC芯片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性,高强度研发投入与终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位影响哲库项目可持续性,长期战略投入与终端规模效应的有效协同支撑玄戒芯片商业化进程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写在前面:为什么要对比哲库&玄戒 - 手机品牌大厂竞争中自研SoC芯片是追求,OPPO哲库自研无疾而终,小米发布玄戒O1与T1芯片超市场预期,将从发展脉络、产品布局、投入产出等方面对比两家自研芯片团队 [11] OPPO哲库:跨越马里亚纳海沟的芯片野心 - 哲库自2019年8月成立,至2023年5月关停前团队规模达3300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00%,人员覆盖全技术链环节,核心技术骨干占比高,硕博人才比例近80%,应届生年薪总包40 - 50万元,8 - 10年经验核心研发人才薪酬总包120 - 150万元,吸引资深工程师加入 [12] OPPO哲库芯片版图梦碎,从马里亚纳到未竟的4nm旗舰芯 - 哲库通过四大研发中心构建全栈技术布局,量产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X仅搭载于OPPO高端机型,蓝牙音频SoC马里亚纳Y未商用,4nm AP芯片完成首次流片后因哲库关停未进入回片测试环节,3nm迭代项目终止 [15] 哲库团队的经济账怎么算 - 哲库三年累计投入约100亿元,人力成本约60亿元,IP及EDA工具年采购费用20亿元,流片累计支出超20亿元,因量产芯片搭载规模不足,无法摊薄高额研发成本,且OPPO手机出货量下滑,或成哲库关停诱因 [17][18] 小米玄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小米2014年开启自研之路,有过澎湃S1研发经验,后转向小芯片领域,2021年重启大芯片计划,承诺10年500亿元投入,截至25Q1研发投入超135亿元,2025年发布玄戒O1与玄戒T1芯片 [19][23] 性能超市场预期,小米自研3nm SoC追平上代旗舰 - 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拥有自研旗舰手机SoC芯片的厂商,玄戒O1采用3nm制程,集成190亿晶体管,CPU采用“十核四丛”设计,实验室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多核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还在边缘供电、超低功耗、超大缓存、ISP技术、NPU等方面有自研创新 [25][29] 同样百亿研发投入,为什么小米能坚持到现在 - 3nm芯片自研研发投入约98亿元,500万颗芯片从研发到量产总计需144亿元,单颗成本约2880元,采购骁龙8 Gen 3成本约1440元,若量产1000万颗芯片,自研成本降至1900元,成本差距缩减,小米在自研SoC芯片经济性上有优势 [33][34]
英伟达发布一季度财报,华为尊界S800全球首发
国投证券· 2025-06-02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一季度财报表现良好,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新财年Q2营收有预期但受出口限制有损失,2026财年第一季度Blackwell芯片全面投产 [1] - 华为尊界S800全球首发,加入多种技术,瞄准豪华车市场制高点,向国际豪华车市场发起挑战 [3] - 电子行业本周涨幅1.29%,不同子版块PE和PE百分位有差异,投资建议关注英伟达产业链、存储产业、消费电子/AI终端产业链相关公司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闻一览 - 半导体领域,长飞先进半导体申请专利可提高半导体器件迁移率,国际团队合成二维混合材料石墨烯可用于量子器件等 [16] - AI领域,英伟达将为中国市场推基于Blackwell架构芯片,天津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德国电信等合作建AI数据处理中心 [16] - SiC领域,基本半导体递表港交所IPO,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投产,碳化硅成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宠” [16] - 汽车电子领域,特斯拉在欧洲销量下滑,上汽集团和三菱汽车注册量增长,上海峰梅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 [17] - 消费电子领域,雷鸟X3 Pro AR眼镜发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涨价潮 [17] 行业数据跟踪 - 半导体方面,小米推出自研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及4G手表芯片“玄戒T1”,性能与功耗优异,市场反响热烈 [18] - SiC方面,基本半导体冲击港交所IPO,是行业领先企业,产品组合全面,服务多领域 [20] - 消费电子方面,雷鸟X3 Pro AR眼镜搭载新一代光引擎,实现全彩输出,佩戴体验好 [22] 本周行情回顾 - 涨跌幅方面,全行业中电子行业排名13/31,指数上涨1.29%;电子行业中汽车跌幅最大,环保涨幅最大;电子标的涨幅前三为远望谷、商络电子、天津普林,跌幅前三为太龙股份、福立旺、茂莱光学 [29][32][34] - PE方面,电子指数PE为49.42倍,10年PE百分位为69.29%,不同子版块PE和PE百分位不同 [37][44] 本周新股 - 报告给出本周IPO审核状态更新表格,但未填写具体内容 [50]
再投2000亿,雷军还想赌一次
投中网· 2025-05-29 14:56
小米重启造芯业务 - 公司发布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已搭载于小米15S Pro和小米Pad 7 Ultra [2] - 业内评价该芯片为全球顶级序列SoC,采用台积电3nm N3E工艺,CPU部分采购Arm设计,GPU部分采购Imagination的Immortalis-G925型号 [3][7] - 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团队规模超2500人,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 [6][16] SoC芯片技术特点 - SoC芯片包含基带芯片、CPU、GPU、DSP、ISP等重要IP模块,核心作用是统筹手机运算、通信、影像等功能 [4] - 研发旗舰SoC芯片成本高昂,若销量仅100万台,单台芯片研发成本超1000美元 [5] - 公司计划未来5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 [7] 公司造芯历史 - 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发布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成为全球第4家能造芯的终端手机厂商 [9] - 初期团队仅20人,3年投入超10亿元,团队扩至200人 [9] - 第二代芯片澎湃S2研发遇挫,业务转向IoT芯片,保留"小芯片"研发路线 [9][10] 重启战略背景 - 2021年公司确定两大战略:造车和重启手机SoC芯片业务 [5][14] - 重启造芯是为支持高端化战略,计划至少投资10年、500亿元 [14][15] - 2020年公司手机出货量达1.46亿台,同比增长17.5%,重返全球第三 [15] 研发体系布局 - 设立三个研发层次:当前产品研发、1-3年预研、3-5年颠覆性创新研发 [10][11][12] - 2017年成立120亿元规模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已投资超45家半导体企业 [12] - 研发团队通过吸纳OPPO哲库关停后的行业人才快速扩张 [16][17] 市场机遇与挑战 - 自研芯片可带来手机定价优势,未来可能拓展至车载芯片领域 [20][21] - 面临原创性质疑,公司回应CPU/GPU多核及系统级设计均为自主研发 [21] - 实际性能需经市场检验,重点考验SoC系统集成能力 [22]
电子行业周报:科技情绪回暖,重点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及端侧SoC创新-20250528
国信证券· 2025-05-28 2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技情绪回暖,看好20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当前重点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及端侧SoC创新 [1] - ADI看到的需求改善信号表明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 [2] - 存储价格结构性分化,看好存储产业链产业升级机遇 [3] - 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 [7] - LCD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且其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的出海竞争力 [8] 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下跌0.57%、0.46%、0.18%;电子行业整体下跌2.17%,二级子行业中消费电子跌幅较大,下跌3.18%,电子化学品跌幅较小,下跌1.03%;恒生科技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下跌0.65%、4.47%、1.49% [11] - 过去一周电子板块涨幅前十的公司为富乐德、绿联科技、国科微等,跌幅前十的公司为慧为智能、三孚新科、金龙机电等 [16] 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 - 2025年Q1中国市场智能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苹果份额下滑到15% [34] - 机构发布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销量榜,小米第一、苹果第二 [34] - 年内最大潜力爆款小米YU7重磅发布,或成4D毫米波雷达规模上车担当 [34] 重点公司公告 - 福立旺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核查 [34] - 闻泰科技担保实施进展、归还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34] - 环旭电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限制行权期间提示、“环旭转债”停止转股提示、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 [34] - 澜起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差异化分红事项专项法律意见 [34] - 京东方A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并注销暨通知债权人、回购公司社会公众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34][35] - 扬杰科技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进展 [34] - 景旺电子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进展、控股股东等减持股份计划 [34] - 富创精密联合投资人共同对外投资收购股权阶段性进展、独立董事辞任、高级管理人员辞任暨由总经理代行财务总监职责 [34][35] - 韦尔股份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及数量、董事会换届选举等 [34][35] - 东微半导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相关公告 [34] - 康冠科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延期 [34][35] - 江海股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34] - 芯朋微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差异化权益分派特殊除权除息核查 [34] - 士兰微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四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相应股票期权 [34] - 峰岹科技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暨关联交易进展 [34] - 雅克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34] - 思瑞浦参与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暨关联交易进展 [34] - 江波龙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 [34] - 光弘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34] - 传音控股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 [34] - 创维数字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 [34] - 万业企业年度预计担保事项进展 [34] - 鼎龙股份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并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等 [34] - 杰华特参股基金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核查、购买股权、参股基金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 [34] - 纳芯微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核查、股东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 [34][35] - 沪硅产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相关一系列公告 [35] - 顺络电子为控股公司提供担保进展情况 [35] - 兆易创新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等一系列草案 [35] - 中微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35] - 纳思达重大资产出售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35] - 四川九洲回购报告书 [35] - 东山精密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35] - 北京君正股东减持股份实施情况、对部分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和减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相关公告 [35][36] - 通富微电大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 [36] - 卓胜微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预披露 [36]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 - 蓝思科技、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等 [9] 半导体 - 中芯国际、翱捷科技、恒玄科技等 [9] 设备及材料 -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等 [9] 被动元件 - 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 [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昨收盘(元) | 总市值(亿元) | EPS(2025E) | EPS(2026E)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0981 | 中芯国际 | 优于大市 | 38.37 | 3625 | 0.52 | 0.73 | 73.8 | 52.6 | | 688220 | 翱捷科技 - U | 优于大市 | 78.00 | 326 | -0.98 | 0.11 | -79.8 | 709.3 | | 001309 | 德明利 | 优于大市 | 111.23 | 180 | 2.23 | 3.05 | 49.8 | 36.5 | | 300433 | 蓝思科技 | 优于大市 | 20.97 | 1045 | 1.03 | 1.29 | 20.3 | 16.2 | | 1810 | 小米集团 - W | 优于大市 | 48.59 | 11582 | 1.22 | 1.63 | 39.9 | 29.8 | | 603501 | 韦尔股份 | 优于大市 | 130.19 | 1584 | 3.72 | 4.59 | 35.0 | 28.4 | | 2382 | 舜宇光学科技 | 优于大市 | 57.02 | 573 | 3.16 | 3.77 | 18.0 | 15.1 | | 688608 | 恒玄科技 | 优于大市 | 379.00 | 455 | 7.37 | 9.99 | 51.4 | 37.9 | | 688536 | 思瑞浦 | 优于大市 | 145.17 | 192 | 1.24 | 2.34 | 116.7 | 62.1 | | 688141 | 杰华特 | 优于大市 | 31.01 | 139 | -0.21 | 0.16 | -150.6 | 195.2 | | 002138 | 顺络电子 | 优于大市 | 26.91 | 217 | 1.36 | 1.67 | 19.7 | 16.1 | | 688012 | 中微公司 | 优于大市 | 174.53 | 1091 | 3.57 | 5.02 | 48.9 | 34.8 | | 002371 | 北方华创 | 优于大市 | 424.86 | 2269 | 14.56 | 18.51 | 29.2 | 22.9 | [10]
3nm 工艺破局,玄戒 O1 重构小米竞争壁垒
国泰君安· 2025-05-27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2日小米发布自研旗舰SoC芯片玄戒O1,是小米技术实力展现和中国半导体产业高端芯片设计重要突破,小米正构建完整技术闭环,为“硬核科技公司”战略奠定基础 [4] - 玄戒O1是中国大陆首款3nm工艺手机芯片,使小米成全球第四家发布3nm芯片企业,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集成190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采用创新“2+4+2+2”十核架构设计,处理能力强劲,能效优势明显,在AI推理任务中表现突出 [4] - 玄戒是小米“十年造芯计划”核心成果,考虑多终端适配能力,自2021年重启SoC研发累计投入超135亿元,未来五年计划投入超2000亿元,目标跻身全球芯片设计第一阵营,实现核心产品芯片自研闭环 [4] - 催化剂为搭载玄戒O1的相关产品出货量超预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为兆易创新、慧智微,相关标的为小米集团 - W [4] 芯片性能 - 玄戒O1的CPU单核成绩3017 - 3119分,多核成绩9264 - 9673分,超越天玑9400+,某些测试小幅领先高通骁龙8至尊版,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约18%,配备6核心NPU,算力达44TOPS,搭载10MB专属片上缓存,在小米端侧大模型部署场景下实测生成速率达62.13 Tokens/s,优于iPhone 16 Pro Max,且功耗仅为后者的60% [4] 终端适配 - 手机方面,小米15S Pro为首发机型,支持2K 120Hz LTPO屏幕、UWB无感解锁等功能;平板方面,小米平板7 Ultra搭载该芯片,结合14英寸3.2K大屏和120W快充,强化生产力场景;手表方面,小米手表S4搭载玄戒T1芯片,为未来“芯片 + 通信”全栈技术闭环埋下伏笔 [4] 推荐公司估值 | 公司名称 | 代码 | 收盘价 | 盈利预测(EPS) | | | PE | |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兆易创新 | 603986.SH | 116.03 | 2.35 | 2.92 | 3.69 | 49.37 | 39.74 | 31.44 | 增持 | | 慧智微 - U | 688512.SH | 10.19 | 0.00 | 0.48 | / | / | 21.23 | / | 增持 | [5]
东兴证券晨报-20250527
东兴证券· 2025-05-27 17:23
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 2024 年复苏,2025 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同环比快速增长,虽受特朗普美国关税政策干扰,但仍看好自主可控领域投资机会;中国海油财务指标向好、成本优势巩固且产量目标增长,维持盈利预测并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房地产新房及二手房销售显著增长,多举措推进城市更新,建议关注估值修复和龙头企业;锂电行业动力及储能需求增长但营收整体负增长,利润向下游分配,建议关注下游龙头和中游导电剂企业 [2][3][4][8][12][17][18][20] 电子行业 - 2025 年一季度电子板块基金持仓占比降低,基金重仓九成为半导体行业标的;年初至 2025 年 5 月 9 日,电子行业指数(中信)上涨 2.77%,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与创业板指数,受开源模型创新浪潮和终端侧 AI 应用迭代升级驱动,算力产业链一季度表现强劲,后续受特朗普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2] - 2024 年电子行业营业收入 34801.15 亿元,同比增长 17.4%,归母净利润 1379.13 亿元,同比增长 35.85%;25Q1 营收 8641.17 亿元,同比增长 17.97%、环比下降 14.57%,归母净利润 367.35 亿元,同比增长 29.76%、环比增长 23.42% [3] - 分板块来看,2024 年半导体市场复苏,数字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设备增速亮眼,预计 2025 年延续增长;元件板块 2025Q1 营收利润双增长,PCB 一季度利润高增;24 年光学光电子板块利润扭亏为盈,25Q1 部分面板产品价格上涨,归母利润同比增长 249.24%;消费电子板块 2024 年业绩恢复增长,2025Q1 延续复苏态势;电子化学品板块国产化进程加快,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68% [3] - 投资建议为看好海外压力下的自主可控,推荐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以及材料等相关企业,如江丰电子,受益标的有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AIOTSoC 芯片相关受益标的有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等;AI 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算力芯片相关受益标的有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4] 中国海油 - 2024 年营业收入 4205.06 亿元,同比上升 0.94%,归母净利润 1379.36 亿元,同比上升 11.38%;25Q1 营业收入 1069 亿元,同比降低 4%,归母净利润 365.6 亿元,同比下降 7.9% [4] - 2024 年财务指标稳健向好,聚焦油气主业,持续增储上产,油气产量、销售净利率上升和国际油价波动综合影响,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5] - 2024 年桶油成本 28.52 美元/桶,同比下降 1.08%,桶油作业费为 7.61 美元/桶油当量,与 23 年基本持平 [8] - 2025 年维持高额资本开支且优化支出结构,聚焦开发板块,全年预算 1250 - 1350 亿元,与 23 年预算相比保持稳定;产量目标 760 - 780 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 5.9% [8] - 盈利预测与评级为看好公司储产空间高、成本管控能力强、业绩稳定、产量超预期,预测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7.59 亿、1434.45 亿、1446.7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94、3.02 和 3.04 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8] 重要公司资讯 - 美团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866 亿元,同比增长 18%,围绕“零售 + 科技”战略,季度研发投入 58 亿元,年交易用户数和年活跃商户数再创新高,未来三年将投入 1000 亿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9] - 小米回应“玄戒 O1 是定制芯片”争议,称玄戒 O1 是自主研发设计的 3nm 旗舰 SoC,基于 Arm 标准 IP 授权,但多核及访存系统级设计、后端物理实现完全自主设计 [9] - 紫金矿业计划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 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9] - 福田汽车拟与亿纬锂能共同出资 5 亿元设立合资公司,拓展新能源重卡业务,提供电池租赁解决方案 [9] - 京东方第 6 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总投资 290 亿元,占地面积 42 万平方米,设计月产能达 5 万片 [10] 房地产行业 - 新房销售显著增长,40 城本周(05/18 - 05/24)新房销售面积为 379.9 万平,上周为 328.5 万平;年内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11.1%,前值为 4.6%;当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6.5%,上个月整月为 - 5% [12] - 二手房成交热度提升,19 城本周二手房销售面积为 280.7 万平,上周为 271.2 万平;年内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45.2%,前值为 27%;当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20.6%,上个月整月为 23.9% [13] - 18 城本周新房及二手房销售面积为 471.1 万平,上周为 448.1 万平;年内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26.4%,前值为 11.2%;当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 13.5%,上个月整月为 9% [14] - 房管局城市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新房和二手房年内累计及当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有不同变化 [15] - 行业要闻为我国将多举措加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住建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财政部加大资金投入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国家发改委将下达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金融监管总局制定贷款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出台用地政策 [16] - 投资建议为短期关注政策增量落地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中长期聚焦具备核心城市优质产品资源和不动产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推荐保利发展、新城控股,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有望受益 [17] 锂电行业 - 需求端动力及储能继续维持高速增长,2024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 1886.2 万辆,同比 + 24.8%,国内销量 1285.1 万辆,同比 + 36.1%,渗透率 47.0%,同比 + 10.4pct;2024 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功率达 165.4GW,其中锂电储能累计装机功率 161.3GW,占比 98%,同比 + 82.3%,国内锂电储能装机功率持续攀升,24 年中国市场锂电储能累计装机功率 76.0GW,同比 + 126.5%,占全球锂电储能装机功率 47.1%,同比 + 9.2pct,新增锂电储能装机功率 42.5GW,同比 + 99.5%,增速远超海外市场(+ 26.3%) [18] - 价格下降导致营收整体负增长,尽管出货量增长,但产品单价下滑使整体营业收入增长不明显,结构件、铜箔实现收入增长,其余细分领域下滑,正极 2024 年营业收入 2481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润 55.19 亿元,同比 - 22%;负极营业收入 451 亿元,同比 - 3%,归母净利润 19.81 亿元,同比 - 44%;电解液营业收入 613 亿元,同比 - 1%,归母净利润 11.71 亿元,同比 - 74%;隔膜营业收入 377 亿元,同比 - 8%,归母净利润 6.99 亿元,同比 - 87%;铜箔营业收入 453 亿元,同比 + 27%,归母净利润 - 5.3 亿元,同比 - 181%;电池环节表现较好,营业收入 6203 亿元,同比 - 6%,归母净利润 589 亿元,同比 + 12% [19] - 利润向下游分配,多数细分领域保持正向利润,行业主要利润向下游分配,电池行业取得全产业链主要利润(588 亿元),其中宁德时代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507 亿元;锂电中游主要环节的单位净利润总体呈现下滑趋势,格局优化后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中游环节议价能力提升 [20] - 投资建议为 2024 年锂电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产业利润向下游集中,主材环节出清节奏不一致,中游环节产能扩张节奏放缓,正极、导电剂环节合同负债增长映射下游需求,认为锂电行业下游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有望持续实现业绩增长,中游环节导电剂如天奈科技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新技术的推广 [20]
早报|小米回应「芯片自研风波」/马斯克:AI 将替代传统搜索/美团 CEO 谈京东外卖百亿补贴:非理性且低质
搜狐财经· 2025-05-27 09:27
小米玄戒芯片自研风波 - 小米发布自研芯片「玄戒 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十核心四丛集CPU架构(2颗超大核+4颗大核+2颗小核+2颗超小核),16核GPU [4] - 小米否认玄戒O1是向Arm定制的芯片,强调基于Arm标准IP授权但多核及访存系统级设计、后端物理实现完全自主完成 [5] - 玄戒O1的CPU超大核心(Cortex-X925)主频达3.9GHz,超过Arm公布的3.8GHz规格,重新设计超过480种标准单元库 [5][6] AI替代传统搜索趋势 - 马斯克预测AI将替代传统搜索,Google搜索市场份额自2015年来首次跌破90%至89.71% [8] - 苹果服务高级副总裁指出Safari搜索量首次下降,归因于AI搜索使用增加,未来可能在Safari中添加AI搜索功能 [8] - IBM高管预测2025年是AI Agent规模应用的拐点,认为技术突破已为爆发奠定基础 [24][25][26] 哪吒汽车股权冻结事件 - 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名下4050万股权被冻结,执行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民法院 [9] - 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名下2000万股权同日被冻结,公司关联企业合众新能源汽车存在多条股权冻结信息 [10] - 公司回应破产申请为司法程序正常受理动作,但自去年12月起持续传出负面消息 [10] AI行业动态 - 红杉中国推出AI Agent基准测试工具「xbench」,首轮测试中OpenAI的o3模型表现最佳 [11][13][14] - 英国AI编程公司Builder.ai破产,曾估值15亿美元,被曝用印度程序员冒充AI功能 [15][16] - 前OpenAI华人副总裁翁荔的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获超2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00亿美元 [21][22] 科技产品发布 - Google Pixel 10真机曝光,将采用自主设计Tensor G5 Soc及台积电3nm工艺 [27][32] - 红魔发布10S Pro系列游戏手机,搭载骁龙8至尊超频版处理器,7500mAh电池,起售价4999元 [33][35][36] - 李未可发布View AI拍摄眼镜,搭载骁龙AR1平台,支持180种语言翻译,首发价1699元 [38] 互联网企业动态 - 美团Q1收入865.57亿元同比增长18.1%,净利润100.57亿元同比增长87.3%,CEO王兴回应将不惜代价应对外卖竞争 [48][49][50]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App,自称全球首款基于AI Agent架构的Office智能体手机应用 [44][45] - 微信语音界面在8.0.60版本测试新设计,「取消」「转文字」按钮改为长条形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