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胺

搜索文档
兴化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降7.1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亿元,较上年同期-2.59亿元亏损收窄25.77%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改善22.6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因榆神能化停车检修导致销售收入减少 [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07元/股,同比改善25.76% [3] - 总资产107.1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98%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 [4] 业务运营概况 - 公司为控股平台,主要经营实体为全资子公司兴化化工和控股子公司榆神能化,均属于煤化工行业 [5] - 兴化化工具备年产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10万吨甲胺及DMF的基本产能 [5] - 榆神能化具备年产50万吨煤基乙醇产能,试生产负荷达到90%,产品纯度保持在99.8%以上 [5][26] -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氨、甲醇、甲胺、DMF、乙醇、乙酸甲酯等基础化工原料 [5][9][10][11] - 采用"以产定销"与产销联动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19] 产品结构与市场分布 - 乙醇产品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29.37%,占营业收入比重44.52% [29] - 醋酸甲酯收入2.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3.00%,占比14.03% [29] - 液氨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4.49%,占比16.18% [29] - 混胺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3.16%,占比6.82% [29] - 二甲基甲酰胺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8.80%,占比10.19% [29] - 华南地区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84.81%,占比20.57% [29] - 西南地区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303.29%,占比2.68% [29] - 西北地区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32.44%,占比34.21% [29]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地处煤炭产地陕西,具备原材料采购的地理优势 [25] - 合成氨与甲醇生产工艺实现有效气体互补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25] - 煤基乙醇产能位居国内前列,生产技术具有独特优势 [26] - 工艺设计优化,气体分离装置渗透气完全回收,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26] - 在控股股东延长集团支持下,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平台扩大 [27] 技术工艺特点 - 兴化化工采用煤浆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甲醇、甲胺及DMF [11][12] - 榆神能化采用二甲醚羰基化法制乙醇技术,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创新技术 [26][40] - 生产过程中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建立动态成本核算体系 [24] - 乙醇产品衍生品多达300种以上,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22] 资金与投资情况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11.66%,较上年末下降1.22个百分点 [30]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80.60%,较上年末上升1.71个百分点 [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89亿元,同比减少61.84%,主要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1亿元,同比改善74.41%,主要因上年同期支付并购款项 [29] - 募集资金余额5.38亿元,将用于产业升级就地改造项目后续资金支付 [32][33][35] 行业发展环境 -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发展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 [6] - 煤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7] - 国家政策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强化煤炭主体能源地位 [7] - 行业面临环保要求提高、能耗双控目标约束等多重压力 [8] - 产品价格受上游煤炭价格和下游市场需求双重影响 [16]
兴化股份、华锦股份、金煤科技,这些化工企业连年中报亏损
新浪财经· 2025-08-14 11:05
公司业绩与亏损情况 - 兴化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8亿-2.1亿元,连续第三年中报亏损 [1][2]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1.76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59亿元 [3] - 亏损原因为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处于低位、市场需求不足,尽管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业绩回升 [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氨、甲醇、甲胺及DMF,年产能分别为30万吨、30万吨、10万吨 [3] - 2023年收购榆神能化51%股权,新增乙醇类产品业务 [3] - 2025年上半年合成氨市场价格同比下调17.49%,山东地区出厂价2387元/吨 [3] - 甲醇价格半年累计下跌约18%,呈现"先强后弱"走势 [3] - 2023年上半年甲胺、DMF价格同比降幅达65.97%、64.8%,综合毛利率下降41.76%,毛利额减少6.75亿元 [4] 公司背景与资产结构 - 控股股东为陕西延长石油,陕西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延长石油直接及间接持股69.37% [4][5] - 兴化股份为控股平台,旗下兴化化工(100%控股)和榆神能化(51%控股)负责生产 [5] 资产重组与并购 - 2023年2月以9.95亿元收购榆神能化51%股权,新增乙醇业务 [6] - 2023年10月计划投入3.44亿元收购兴化新能源80%股权 [6] - 2024年6月拟现金收购凯越煤化51%股权,布局合成气制乙醇产业 [6]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石化行业营收16.28万亿元(+2.1%),利润总额7897.1亿元(-8.8%),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2.4%) [7] - 行业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2.8%,2023年-20.7%,2024年-8.8% [7] - 化工终端产品价格降幅超过成本端下降幅度,产能过剩与"内卷"式竞争加剧 [7] - 多家化工企业业绩承压:华锦股份亏损9.89亿元(连续三年亏损),金煤科技亏损0.73亿元(连续八年亏损),中化国际由盈转亏(亏损8.07亿-9.49亿元) [7][8] - 部分盈利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中盐化工(-88.04%)、诚志股份(-89.78%)、雪天盐业(-78.56%) [8] - 机构预计下半年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国内资本开支下降及海外产能退出或推动供给端优化 [8][9] - "反内卷"政策预期或提振行业估值回归,但尚无具体政策出台 [9]
兴化股份: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煤制合成氨等的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8:49
公司业务调整 - 硝酸铵业务已于2016年重组过程中置出公司 [1] -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煤制合成氨、甲醇、甲胺、DMF、乙醇、乙酸甲酯的生产和销售 [1]
兴化股份(002109.SZ)子公司兴化化工完成装置年度检修计划恢复运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0:13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兴化化工按计划于2025年6月29日进行例行停车检修,预计停车34天 [1] - 检修期间完成多项设备维护工作,包括更换甲胺装置催化剂、甲醇装置分离器滤芯、乙醇装置催化剂及热电偶等 [1] - 对硫回收装置进行提标改造,维修保养大型运转设备并对部分设备进行清洗消漏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兴化化工已完成全部检修计划,并于2025年8月6日全面恢复生产运行状态 [1] 生产管理 - 检修目的是确保后期生产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1] - 通过检修为生产系统后续"安、稳、长、满、优"运行筑牢基础 [1]
兴化股份:子公司兴化化工完成年度检修计划恢复运行
新浪财经· 2025-08-06 20:13
公司检修情况 - 全资子公司兴化化工于2025年6月29日开始例行停车检修,预计停车34天 [1] - 检修期间更换了甲胺装置催化剂、甲醇装置分离器滤芯、乙醇装置催化剂及热电偶等 [1] - 对硫回收装置进行提标改造,维修保养大型运转设备并对部分设备清洗消漏 [1] 生产恢复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兴化化工已完成全部检修计划 [1] - 公司于2025年8月6日全面恢复生产运行状态 [1]
4天2板兴化股份:子公司兴化化工甲醇装置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 2024年对外销售约6.23万吨
快讯· 2025-06-18 16:08
兴化股份甲醇生产与销售情况 - 公司子公司兴化化工甲醇装置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 [1] - 2024年度甲醇实际产量达32.29万吨 超出设计产能7.6% [1] - 甲醇产品主要用于内部配套生产甲胺、DMF、乙醇等下游产品 [1] - 2024年度对外销售甲醇6.23万吨 占全年产量19.3% [1] - 甲醇对外销售额(不含税)1.22亿元 折合单价1958元/吨 [1] 兴化化工产业链布局 - 甲醇产能实现自给自足 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1] - 甲醇作为关键中间体 支撑甲胺/DMF/乙醇等衍生品生产 [1] - 甲醇外销比例较低 显示公司以深加工为主导业务模式 [1]
兴化股份(002109) - 002109兴化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5:4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31 亿元,同比增长 11.89%;营业成本 39.96 亿元,同比增长 5.78%;利润总额 -3.80 亿元,同比增长 16.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80 亿元,同比增长 7.84%;期间费用合计 3.20 亿元,同比增长 35.5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68 亿元,同比增加 26.87% [8] - 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公司资产总额 112.76 亿元,较年初减少 9.04%;负债 57.77 亿元,较年初减少 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45.02 亿元,较年初减少 18.58% [8]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较 2024 年同期大幅提升 [9] 现金流与财务风险 -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增加 26.87%,投资活动现金流为支付购建固定资产支出,虽 2023、2024 年公司亏损,但现金流保持稳定增长,无财务风险 [3] ST 风险 -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不存在被实施*ST 或 ST 的情形 [3] 政府补助与盈利能力 - 2024 年计入利润的政府补助为 260.49 万元,公司盈利不依赖非经常损益,通过精细化管理等手段提升效益 [3] 费用情况 - 2024 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10.32%,因子公司榆神能化 2023 年 6 月固定资产转固,2023 年管理费用计入核算仅 6 个月,2024 年为全年 [3][4] - 2024 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20.07%,公司持续优化销售政策,提高投入产出比 [5] - 2024 年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是子公司榆神能化支付的固定资产贷款利息,因转固时间差异,财务费用不具同比性 [9] 应收账款与坏账风险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大幅减少,很少有账龄超过 90 天的应收账款,公司对非关联客户先款后货,关联方有一定信用期限,坏账风险控制有效 [5] 扣非净利润与扭亏措施 - 2024 年扣非后净利润较 2023 年增长 9.60%,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波动大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报表,公司通过优化工艺等提升效益 [5] 盈利增长点 - 公司深耕化工行业,以现有产业为主线,延伸下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挖掘深加工产品价值,提升抗风险能力和业绩 [7] 行业对比与前景 - 2024 年化工行业景气度低,产品价格下行,2025 年一季度煤炭降价为企业降本提供支撑,公司减亏显著,有相对竞争优势 [10] - 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是新型煤化工,走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集群化”,国家发布政策指引其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11][12] 业务相关问题 - 自 2016 年重组后公司已无浓硝酸、硝酸铵、电子级硝酸铵业务 [12][14] 库存与存货周转率 - 2024 年存货周转率为 14.12 次,同比下降 0.86 次,公司坚持产销平衡,动态调整生产计划降低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14] 营收与利润转化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1.8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7.84%,下半年原料煤价格下降使效益回升 [14] 债务结构 - 2024 年末短期借款增加是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重新分类,债务主体是子公司榆神能化,债务结构未改变,公司注重资金管控 [14][15] 募集资金安排 - 公司前期增发的“投资建设产业升级就地改造项目”未使用募集资金,是基于市场和环保政策的审慎决定,陕西兴化集团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正在推进 [11]
鲁西化工,大涨147.79%
DT新材料· 2025-04-27 23:14
鲁西化工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90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27.30%,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33.81%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68亿元,同比增长4.9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9%,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 [3] - 2024全年营业收入297.63亿元,同比增长17.37%,归母净利润20.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7.79%,扣非净利润19.62亿元,同比增长126.90% [3][4]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工新材料板块营收203.66亿元,同比增长26.83%,占总营收68.43%,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16%,主要产品包括聚碳酸酯、尼龙6、有机硅等 [4] - 基础化工板块营收57.95亿元,同比下降7.41%,产品包括甲烷氯化物、烧碱等 [4] - 化肥板块营收30.65亿元,同比增长17.85%,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6%,受益于全球粮食安全需求回升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满负荷运行,40万吨有机硅项目全流程打通,24万吨乙烯下游一体化、15万吨丙酸等项目有序推进 [4] - 30万吨双氧水装置恢复生产,支撑化肥业务销量提升 [4] 成本控制措施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30.44%,管理费用优化11.19%,销售费用同比增加93.75%以加大市场开拓 [3] 行业背景 - 化工行业需求复苏偏弱,部分产品售价降幅大于原材料采购价降幅,导致毛利收窄 [3] 生物基产业展会信息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将于2025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包含5大论坛、17大专场及终端品牌对接会 [6][7][8] - 展会覆盖生物基化学品、材料、设备全产业链,特色活动包括汽车/鞋服/食品品牌材料需求对接会 [6][7] - 同期举办新品发布会、科技成果对接及人才招聘专场,展示1000+生物基相关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