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烷
icon
搜索文档
凯盛科技(600552.SH):合成石英砂项目已投料试产
格隆汇· 2025-08-22 15:41
项目进展 - 合成石英砂项目已投料试产 目前持续优化操作工艺参数并不断调整配方 [1] 产品订单 - 前端有机硅 副产品硅烷及电子级硅溶胶今年可形成小批量订单 [1]
泉果基金调研和远气体,高纯氢销售呈现增长态势
新浪财经· 2025-07-28 14:13
泉果基金调研和远气体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63 96亿元 旗下6只基金 5位基金经理 旗下最佳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近一年收益33 22% [1] - 泉果基金非货币基金近1年回报前六名中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C分别以33 22%和32 69%收益位列前两名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C分别以27 31%和26 82%收益紧随其后 [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宜昌 潜江化工园资源区位优势 投资30余亿元建设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 形成电子特气及化学品 硅基新材料 大宗气体等六大业务方向 [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高纯氨 高纯氢等产品已量产 电子级氯化氢 氯气等将于Q3稳产 Q4进入半导体面板企业认证 潜江产业园整体进入稳产增产阶段 [3] - 宜昌产业园三氯氢硅 硅烷等主产线稳定运行 硅基功能性新材料 氟基电子特气试生产顺利 一期规划产品2025年全部投产稳产 下半年开始产生收益 [3] 产能与经营展望 - 两大产业园逐步投产稳产叠加工业气体项目增加 公司经营将实现稳步增长 建议投资者聚焦中长期价值 [3]
【私募调研记录】弘尚资产调研和远气体
证券之星· 2025-07-28 08:11
公司调研信息 - 弘尚资产近期对和远气体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交流 [1] - 公司保持氧氮氩等大宗气体的发展势头 同时利用宜昌 潜江化工园的资源 区位和技术优势 创新升级全产业链循环供应体系 [1] - 投资30余亿元建成宜昌 潜江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 潜江产业园的高纯氨 高纯氢 高纯一氧化碳已量产并稳产 高纯氢销售呈现增长态势 [1] - 电子级氯化氢 氯气 羰基硫将在第三季度达到稳产 第四季度开始进入半导体 面板企业认证 [1] - 潜江产业园整体已进入稳产和增产阶段 效益将在今年体现 [1] - 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的三氯氢硅 硅烷 四氯化硅主产线已稳定运行 硅基功能性新材料 氟基电子特气试生产顺利 [1] - 一期规划产品将在今年全部投产稳产 下半年开始产生收益 [1] - 随着两大产业园逐步投产稳产量产及工业气体项目增加 公司经营将实现稳步增长 [1] 机构背景 - 弘尚资产由公募基金优秀团队与红杉资本联合创建 成立于2013年10月 是红杉资本在中国唯一的权益证券资产管理平台 [2] - 公司凭借优秀业绩和稳健运作 屡获金阳光 金长江及金牛奖等行业大奖 跻身国内知名阳光私募基金公司 [2] - 专注于绝对收益目标的权益类投资策略 以基本面研究驱动的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2] - 投研团队包括大型基金公司高管 外资投研主管 金牛基金经理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资深投研大将 [2] - 非投研板块业务带头人全部来自公募基金 具有深厚管理经验和行业影响力 [2] - 公司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 具备投顾资格 [2]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08:30
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24日上午11:00 - 12:00,下午15:00 - 16:00,地点在公司总部,形式为现场参观交流 [2] - 参与投资者包括中信证券、山东嘉信、泉果基金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上市公司参与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吉鹏和证券事务代表崔若晴 [2] 公司发展情况 - 公司近几年利用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区位及自身技术优势,创新升级全产业链循环供应体系,投资30余亿元建成宜昌、潜江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形成六大业务方向 [2] 产业园生产情况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 - 高纯氨、高纯氢、高纯一氧化碳等产品已量产并稳产,高纯氢销售呈增长态势 [2] - 电子级氯化氢、氯气、羰基硫将在第三季度达到稳产,第四季度进入半导体、面板企业认证,产业园整体进入稳产和增产阶段,今年效益将体现 [2] 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 - 三氯氢硅、硅烷、四氯化硅主产线稳定运行,硅基功能性新材料、氟基电子特气试生产顺利 [2] - 一期规划产品今年全部投产稳产,下半年开始产生收益 [2] 公司经营预期 - 随着两大产业园逐步投产稳产量产及一批工业气体项目增加,公司经营将稳步增长,希望投资者聚焦公司中长期价值 [2]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复杂度、安全审核影响,电子产品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经营可能波动 [3] - 本次沟通交流中公司项目建设和经营情况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提醒投资者理性判断,注意投资风险 [3]
有机硅:火灾造成供给端减少,有机硅短期供需或有错配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 有机硅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火灾影响** - 核心观点:山东某有机硅企业火灾致供给端减少,短期供需错配,影响显著 [1][2] - 论据:该企业产能占国内 10%,上半年产量占 12%,正常满足需求 14%;DMC 价格涨 1000 元/吨,下游接受;引发市场恐慌,相关股价波动 [1][2][7] 2. **复工情况** - 核心观点:复工受多因素影响,各期生产线恢复时间不同 [4][6] - 论据:一期、二期或 1 个月内恢复,三期至少 2 - 3 个月;受设备修复、政府执法、重大活动安检等因素制约 [4][6] 3. **市场反应** - 核心观点:火灾后市场恐慌,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应对策略不同 [5] - 论据:部分单位统一分配或不报价,部分小幅试探调价;DMC 涨 1000 元/吨,下游接受 [5] 4. **行业生产情况** - 核心观点:行业满负荷生产,供应失衡,恢复需时间 [10] - 论据:新疆鄯善工厂满负荷运转,新泰接单排到 8 月上旬;恢复停产工序时间难判断,货源偏少 [10] 5. **供需关系** - 核心观点:供给有缺口,需满负荷生产弥补,下游需求稳定且有增长 [13][14][15] - 论据:2025 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 5.4%,开工率 76%低于合理水平;需求增长来自新能源、日化等领域;所有设备满负荷且无故障才能平衡供需 [12][13][14] 6. **下游需求** - 核心观点:下游需求集中在多领域,新兴领域增长显著 [16][17] - 论据:硅橡胶占 60% - 75%,新能源、光伏占比约 15%;医美、医疗、日化等领域需求增长迅速 [16][17] 7. **价格情况** - 核心观点:价格有上涨空间,但受成本等因素制约 [20] - 论据:DMC 从 10200 元涨至 12000 元,涨幅 20%;未来涨幅预计 10% - 20%,金属硅成本下降或抑制涨幅 [20] 8. **消费量增速** - 核心观点:2024 年表观消费量增速显著提高 [19] - 论据:增速达 20%,因价格低需求增加和出口量增 40%,剔除出口国内消费增速 10% - 11% [19] 9. **成本优势** - 核心观点:国内外企业成本有差异,国内西部企业有能耗成本优势 [22] - 论据:新疆与浙江相比,蒸汽和电价成本低,综合成本西部比东部便宜五六百块;东部下游产品盈利能力强 [22] 10. **未来需求预期** - 核心观点:有机硅需求长期旺盛,未来复合增长率可观 [24] - 论据:2024 年增长率 16%,预计 2025 年平均增速 8%,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 8% - 10%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合盛硅业资金链紧张,新疆检修延迟工资支付致员工辞职,泸州和嘉兴工厂停产,减少 2/3 工业硅生产 [8] 2. 三友集团因成本高,行业价格低迷时每月亏损 2 - 3 千万,40 万吨单体仅 10 万吨硅氧烷生产 [8] 3. 国内有机硅行业基本无库存,处于负库存状态,部分企业已接完 8 月上旬计划产量 [8] 4. 有机硅建设周期长,从空地建设至少两年,技术改造需 3 - 6 个月,且需考虑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15] 5. 国家反内卷背景下,氟硅协会向工信部反映问题,多晶硅整顿成功后可能延伸至有机硅领域 [22]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0:03
战略布局与产业优势 - 以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供气和尾气回收模式降低成本,形成园区化竞争力 [2][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部分产品已量产稳产,部分进入稳产阶段;宜昌产业园主产线稳定运行,部分产品试生产顺利,力争下半年稳产并启动认证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 - 拥有气体分离等核心技术,产品对标国际企业,覆盖多领域,投资超1亿元建设研发检测中心 [3] - 潜江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 - 15亿元(2025 - 2027年释放),宜昌产业园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5 - 40亿元(2025 - 2028年释放)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导入 - 光伏领域已完成头部企业导入,半导体/面板领域加速产品认证,新兴领域布局产业气体需求 [3] - 与兴福电子合资成立公司布局电子大宗气体赛道 [3] 政策与行业 - 契合国家战略,融入产业集群,受地方政府支持,产品规划契合新兴产业需求 [4] -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电子特气需求快速扩容 [4] - 多渠道融资保障现金流,实控人定增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内 [4]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和安全审核影响,半导体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4] - 项目进展介绍和业绩预测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注意风险 [4]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天目先导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会议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由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天目先导核心技术布局 - 公司依托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和李泓研究员技术 已建立固态电解质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三大核心材料专利群 累计专利近350项 [1] - 在固态电池领域通过合资公司江苏三合开展半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生产 该项目一期厂房建设完成 两条涂布膜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1][2] - 参与中科院物理所牵头的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联合北京卫蓝等企业开发高离子电导功能固态电解质浆料 [2] 硅基负极技术进展 - 采用CVD法硅碳负极技术 产品可支持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 [2] - 在河南许昌布局研发实验室 规划研发产能200吨/年 2025年3月已通过环评 [2] - 许昌生产基地为全国最大新型硅碳生产中心 规划总产能6万吨/年 总投资7 2亿元 一期1万吨产能进入试生产 2025年预计产出600-1000吨 对应产值3-5亿元 [2][3]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河南生产基地实现硅烷原料本地化供应 通过园区内河南硅烷科技管道直供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自主性 [3] - 当前总年化产能达45000吨 包括12000吨硅基负极 10000吨硬碳负极 3000吨固态电解质 [3] 市场合作与资本认可 - 新型硅碳产品已导入ATL CATL 三星 LG化学 亿纬锂能 远景动力等头部电池厂商 [3] - 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和中科院创投等产业资本注资 [3]
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金”
科技日报· 2025-05-22 08:04
高纯石英矿技术突破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科研团队成功将矿石中的硅元素提炼成纯度极高的多晶硅,为高纯石英的提炼提供技术支撑 [1] - 高纯石英矿纯度达99.995%,每10万个原子中仅有5个杂质,具有耐高温、绝缘性强、高透光性等特性,是光伏板高温炉管、光纤预制棒的核心原料 [1] - 全球90%的高端高纯石英砂曾长期依赖美国等国的矿山 [1] 国内高纯石英矿资源与提炼技术 - 我国在河南东秦岭和新疆阿勒泰发现与美国矿床品质相近的高纯石英矿 [1] - 天津大学团队研发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通过层层过滤杂质,使多晶硅纯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1] - 采用"多塔差压耦合"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能耗,实现绿色制造 [1] - 一体化反应精馏技术将传统多道工序浓缩至一个反应塔,使我国硅烷产量提升至全球90%以上 [1] 产能与行业影响 - 该技术有望使我国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年产能突破5万吨,中低端产品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2] - 过去依赖进口的制造材料现可通过本土矿石提炼,打破外国企业在定价权上的垄断 [2]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08:32
公司业绩与经营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3.55 亿,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 2520 万,同比下降 16.47%,主要因分期确认员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费用及部分项目转固新增折旧影响 [3] - 2024 年研发费用约 5000 万,同比增加 28.71% [5] - 2024 年工业氨气销量增长 18.3%,2025 年一季度除春节期间正常停产外,已实现满产满销 [8] 公司战略与发展目标 - 2025 年加大工业气体板块新项目开拓和市场占有率提升,聚焦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产品量产和稳产,提升销量和业绩 [2] - 制定的战略符合国家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中长期目标未变,仍具长期投资价值 [3] 公司项目进展与预期 - 潜江、宜昌两大产业园相关产品逐步稳产量产后,预计 2025 年二季度开始经营情况向好 [3] - 力争上半年三氯氢硅、硅烷、四氯化硅、正硅酸乙酯主产线稳产,三季度硅基系列材料稳产,三氟化氮等电子特气开始导入,部分产品年底有望满产 [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 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上升到 70%多,在资金计划实施范围内,流动资金宽裕,短期偿债能力不受影响,实控人定向增发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 70%以内 [3] 公司定增情况 - 定增事项按规定补充年报一季报等资料,进展正常,有进展会及时披露 [3]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为 2381 亿元,2026 年有望增长至 2842 亿元,年复合增速约 10%,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电子特气市场潜力巨大 [9] 公司市场与客户合作 - 大宗工业气体通过保证客户用气安全等增强客户黏性,内部提升产品竞争力稳定价格和提升份额 [7] - 电子特气及化学品产品销售占比和市场占有率将快速提升 [7] - 与宜昌邦普时代签订 4 万方/小时的氮气供应合同 [7] - 在 2025 九峰山论坛与多家下游客户和上游设备供应商达成合作意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