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地图

搜索文档
出行平台的下半程:高德难破“阿里局”,滴滴寻觅“新大陆”
36氪· 2025-06-20 21:04
高德地图的市场地位与盈利突破 - 高德地图在2025年3月成为出行服务行业TOP1应用,月活用户达8.73亿,位列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1][3] - 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日均单量达800万单,聚合打车业务在2022年9月日均单量550-600万单时已盈利[2][6] - 对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用户的忠实转化率分别为10.7%和38.6%[6] 商业化挑战与战略转型 - 地图平台商业化难度大,谷歌地图年营收97亿美元仅占母公司总营收5%[1] - 高德地图尝试向"出门好生活"平台转型,整合口碑业务并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用户心智迁移困难[4] - 2024年8月启动分级收费,高级版商用服务定价10万元[4] 技术投入与生态协同 - 三维实景地图更新、北斗定位优化等技术投入成本高昂[4] - 在阿里生态中定位微妙,2025财年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来自高德和饿了么[8] - 与抖音、美团等平台竞争加剧,面临服务闭环能力受限的挑战[8] 国际化发展对比 - 滴滴海外业务GTV增速28%,亏损收窄至1.8亿,在拉美等14国建立完整服务生态[9][11] - 高德受限于阿里日本合作框架,难以复制滴滴的海外扩张模式[9] - 滴滴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4.9%,日均单量1099万单[9] 未来发展方向 - 高德需平衡生态协同与独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突破"工具型应用估值天花板"[7][13] - 滴滴通过海外业务寻求增量,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尝试复制成功模式[11][12] - 高德需在保持流量优势的同时解决平台独立性和盈利模式问题[13]
2025年了,腾讯汽车云「最大的机会」在哪?
雷峰网· 2025-06-16 18:29
智驾平权与汽车云赛道 - 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加剧,需兼顾技术先进性与合规性,既要快速发展又要稳健落地[2] - 智驾功能已普及至20万价位车型,智能汽车进入大众消费市场[2] - 腾讯汽车云凭借C端超级入口(微信、QQ音乐等)与B端技术势能的双重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2][3] 座舱体验优化 - 车载导航体验是用户核心痛点,2017年腾讯开始优化离线地图更新慢、定位不准等问题[6][7][8] - 2020年后行业转向云端求解,腾讯通过"云图一体"战略实现导航无缝衔接室内外场景,已覆盖全国100城5000个停车场[14] - 地图正从导航工具升级为"解决方案入口",整合AI Agent与微信生态实现语音点单、餐厅排队等闭环服务[16][18][19] 智驾研发效率提升 - 智驾技术路径从专家系统转向BEV+Transformer,20万价位主流车型普遍采用该方案[22] - 腾讯"智驾地图8.0"实现舱驾一体,共享数据降低训练成本,提升研发效率25%[25] - 通过云图一体化架构,提供实时更新的高质量训练数据,加速模型迭代[23] 合规与基础设施 - 腾讯构建国内最大规模智能驾驶云专区,采用物理隔离(非逻辑隔离)满足自然资源部合规要求[31][32][33] - 依托甲级图商资质与金融级加密技术,实现全流程数据合规[29][30] - 发布全栈AI能力,覆盖算力底座、数据平台到座舱应用,助力车企快速部署大模型[35][36]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云IaaS层技术趋同,腾讯凭借"车端-云端-车端"闭环形成多维服务优势[38] - 打通C端物理世界与B端数字世界的完整数据链条,成为市场核心诉求[38][39]
App适老化评测报告:2025十大优质应用名单发布
新京报· 2025-06-04 15:15
评测样本与方法 - 评测样本覆盖iOS和6个安卓应用市场热门榜前200名应用,最终形成84个有效样本,剔除输入法、浏览器、邮箱等老年群体使用率偏低的应用[2] - 评测方法升级,从2024年简单的"有/无"评估转向对语音输入准确率、流畅度等技术指标的深度评测,并采用直接操作和互联网检索相结合的方式[2] - 统一将各类适老化模式命名为"长辈模式",与"标准模式"形成对比[2] 评测指标体系 - 基于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设立5个一级指标: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安全性和创新性[3] - 可感知性关注字体大小、颜色对比度等视觉要素,可操作性评估按钮尺寸、语音输入等交互设计,可理解性侧重使用引导,安全性聚焦广告过滤和支付保障[3] - 创新性指标专门用于识别简化流程、AI技术应用等突破性改造,形成"23+X"维度的完整评价体系[3][4] 优质应用评选结果 - 十大适老化标杆应用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铁路12306、滴滴出行、微信、全民K歌、淘宝、58同城、好大夫在线、腾讯地图[5][7] - 分领域优质应用:金融服务类突出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旅游出行类推荐腾讯地图和滴滴出行,电商购物类优选淘宝和京东[9] - 社交娱乐领域微信、抖音、全民K歌表现突出,生活服务类58同城和美团上榜[10]
腾讯多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 R1-0528
快讯· 2025-05-30 13:25
腾讯AI应用接入DeepSeek R1-0528 - 腾讯旗下多款AI应用包括腾讯元宝、ima、搜狗输入法、QQ浏览器、腾讯文档、腾讯地图、腾讯乐享等宣布接入DeepSeek R1-0528模型 [1] - 用户可在不同产品中选择DeepSeek模型R1深度思考功能,体验最新的深度思考、编程和长文本处理等能力 [1] - 该服务免费且不限量使用 [1] 腾讯云上线DeepSeek-R1-0528 - 腾讯云上线DeepSeek-R1-0528模型,企业和开发者可通过腾讯云直接调用API接口 [1] - 开发者可通过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内置的RAG、工作流和智能体开发能力快速搭建专属智能体应用 [1] - 开发者还能通过腾讯云TI平台对模型进行精调 [1]
腾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3年新增2.8万校招岗位,AI等技术岗位占比超六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5-26 15:32
腾讯招聘计划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其中2025年将招聘1万名校招实习生,并加大转化录用[4] - 校招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五大类70余种,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包括大模型、研发、算法等[2][4] - 公司已进入36所高校开展宣讲会,线上空中宣讲会覆盖超40万人才,提供八大专场[6] 人才战略与培养 - 推出"青云计划"专项招聘,重点投入大模型领域,提供专项培养、高管对话及学术资源[5] - 建立"双通道发展体系",技术人才可选择专业通道(工程师至杰出科学家)或管理通道[5] - 过去五年通过校招吸纳1.6万名人才,未来扩招旨在支持新芽业务如AI大模型的发展[4][5] 就业市场背景 - 202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压力显著[3][4] - 平台企业被视为"就业蓄水池",公司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招聘力度以稳就业[3][4] 微信生态就业带动 - 微信生态(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7] - 生态内衍生小程序开发、视频号运营等上百种新职业,服务商企业规模从几十至几千人不等[7] - 微信生态下沉三四线城市,助力低学历从业者及小镇青年获得就业机会[7] 数字化就业创新 - 上线"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覆盖全国5个城市2.6万个岗位,聚合3000多个公众号招聘信息[8] - 腾讯地图推出便民修补小店专属地图,帮助60万家小店及残障人士就业[8] - 与政产学研合作提供技能培训,包括AI培训、兴乡人才培育等[8]
2024年新能源城市NOA智驾地图市场,腾讯、高德占据主流
搜狐网· 2025-05-23 09:50
城市NOA与智驾地图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城市NOA搭载智驾地图已超过70万套 [1] - 腾讯地图和高德地图分别以49.01%和47.90%市占率占据行业前两名 [1] - 城市NOA成为辅助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战场 [1] 智驾地图技术路线革新 - 行业从"高精定位+高精地图+车端传感器"方案转向"重感知、轻地图"路线 [2] - 高精地图面临采集成本高、泛化难、更新慢等挑战 [2] - 复杂场景仍需要高质量地图数据支撑 [2] 图商转型与轻地图方案 - 图商推出语义要素更少、精度更低的轻量级高精地图 [3] - 腾讯推出"多图合一"模式,融合标准导航地图、轻量级高精数据与高精地图 [3] - 高德推出HQ Live MAP,简化城区普通道路场景中不必要的地图元素 [4] 车企与图商合作模式 - 车企与图商通过数据共享与共建实现双向赋能 [4] - 腾讯与长安汽车合作,利用车辆行驶数据优化地图 [4] - 腾讯地图已为蔚来、乐道、极氪、魏牌等品牌提供城市NOA服务 [4] 地图数据在自动驾驶中的长期价值 - 地图数据可作为算法模型训练的"真值"数据 [5] - 高级别自动驾驶(L4/L5)中地图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5] - 地图提供感知范围外道路信息,辅助预测、决策和规划 [5]
MCP不是万灵药
腾讯研究院· 2025-05-07 16:29
MCP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 MCP是一种开放技术协议,旨在标准化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工具的交互方式,相当于AI世界的通用翻译官[5] - 解决AI工具调用两大痛点:接口碎片化(不同LLM使用不同指令格式)和开发低效(需为每个API编写定制代码)[6] - 采用通用JSON-RPC格式,实现一次学习即可与所有支持协议的工具交互[8] - 技术架构由三部分组成:MCP Host(执行环境)、MCP Client(通信枢纽)、MCP Server(服务终端)[11] MCP的工作原理与定位 - 类比现代企业通信系统:大模型如高管决策,Agent如执行秘书,MCP如标准化通信平台[13] - 不是Function Call的替代品,而是基于Function Call的工具箱,三者关系为"Function Call + Agent + MCP系统"[18][19] - 典型案例:用户(老板)通过大模型(办公室主任)下发指令,Agent(秘书)通过MCP系统(采购平台)调用工具(咖啡供应商)[21] - 仅提供统一工具接口标准,不参与决策/任务规划等智能层面工作[23] MCP的市场应用现状 - 本地客户端应用(如Claude Desktop、Cursor)受益最大,实现AI助手能力无限扩展[27] - 云端应用存在局限性:需预设工具集,难以实现动态发现功能[30] - 大型企业服务商面临额外适配成本,双链接机制导致工程复杂度[29] - 协议已优化:3月26日更新支持streamable HTTP transport,兼容无状态服务场景[32] 行业生态发展现状 - 市场呈现野蛮生长:三个月涌现数千个MCP工具,但80%存在严重问题或缺乏实用价值[34] - 缺乏评价体系导致工具选择低效,Agent需反复试错浪费资源[35] - 头部公司差异化布局:百度"心响"主攻C端移动场景,字节扣子空间聚焦生产力工具,阿里集成至支付宝生态[41] - 腾讯多线布局:发布AI开发套件、代码助手Craft,地图/云存储推出MCP SERVER[42] MCP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 - 本质是工具插座标准,不应期待其解决智能系统的全部问题[39] - 需与Agent框架、大模型能力协同构建完整解决方案[40] - 未来可能演变为底层基础设施,结合A2A架构提升抽象层次[43] - 行业正经历技术炒作周期,市场自然选择后将形成精简有价值的工具生态[36]
雷军曾看好的国产导航之光,为何沦为资本弃子?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01
行业格局演变 - 2025年导航软件排行榜显示高德、百度、腾讯稳居前排 [1] - 凯立德曾垄断中国车载导航市场77%份额,现已被边缘化 [5] - 2013年凯立德在后装市场份额达71.1%,2014年仍保持56.6%领先地位 [10][12] - 2014年高德市场份额仅8.1%,四维图新占16% [12] 公司发展历程 - 凯立德成立于1997年,创始人张文星为武汉大学教授 [5] - 2006年成为首家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的导航电子地图服务商 [7] - 2014年挂牌新三板,年营收突破2亿,净利润5000万,利润率近40% [12] - 2015年净利润从5000万跳水至亏损1600万,2016年亏损扩大至超1亿元 [16] 资本运作 - 2014年雷军旗下公司斥资8400万元购入700万股 [12] - 中国平安以13.5元/股价格注资 [12] - 新三板股价从巅峰22元跌至1.6元 [16] - 2019年公司正式退市 [16] 技术优势与壁垒 - 打造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引擎 [7] - 早期是唯一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民营企业 [10] - 5年内陷入12场诉讼,11起与地图版权相关 [19] - 技术落伍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19] 商业模式转型 - 早期采用"装车机收授权费"的"印钞机"模式 [10] - 2015年提出"车联网战略"转型为"超级连接者" [14] - 尝试"硬件+软件"路径,推出电子狗、后视镜等产品 [20] - 未能及时跟进"免费+移动互联网"趋势 [16] 竞争环境变化 - 阿里收购高德,腾讯投资11.73亿元入股四维图新 [12] - 手机地图App崛起,提供免费、实时更新服务 [16] - 高德、百度分别结合阿里和百度生态系统 [18] - 腾讯地图与微信、QQ等社交工具打通 [18] 战略失误 - 忙于IPO准备错失市场竞争时机 [23] - 地图更新需手动操作且收费 [16] - 界面老旧、交互落伍 [16] - 资源分散导致主业受影响 [20]
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腾讯推出高性能算力、模型和数据闭环|最前线
36氪· 2025-05-01 17:10
文章核心观点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展示多款智能化产品,覆盖车企全链路,在多领域有应用成果且数据安全合规,助力车企发展并为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便利 [1][2][3] 产品与服务覆盖范围 - 腾讯介绍为汽车及出行行业打造的智能化产品,包括高性能算力、精准数据闭环和可迭代AI模型,覆盖车企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用户服务全链路 [1] 业务服务成果 - 腾讯智慧出行已服务100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公司,汽车公有云增速位居行业首位,是市场平均增速两倍,腾讯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超1500万辆车 [1] 各领域应用成果 研发生产领域 - 腾讯云代码助手辅助代码任务,融合深度思考能力后准确率提升30% [1] - 腾讯云TI平台为车企提供全栈AI开发服务,支持主流大模型及特定领域模型训练等 [1] 销售获客领域 - 腾讯企点基于大模型推出“线索精益产品”,在一汽大众等企业应用中,线索成本降低25%,转化率提升20% [1] 服务领域 - 腾讯将企业知识库融入大模型构建新一代智能客服,问题独立解决率超84% [2] - 腾讯结合社交娱乐服务生态与AI智能体能力,打造零触控操作的座舱服务 [2] 组织管理领域 - 腾讯乐享的AI知识库功能帮助车企打通业务板块,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2] 数据安全与应用 - 腾讯依托地图优势保障车端数据传输合规,云上处理数据时进行有效隔离 [2] - 腾讯地图数据可用于端到端算法训练,如长安汽车采用其数据支持模型研发 [2] 合规资质 - 腾讯获400多项专业认证和20多项合规资质,是国内首家获CISPE牌照云服务厂商,符合国际数据保护最高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