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地图
icon
搜索文档
微信、抖音、快手联合,为公益内容创作者提供激励
新浪科技· 2025-09-05 10:31
公司公益活动规模与覆盖 - 腾讯公益与腾讯地图联合推出"身边公益"平台 覆盖381座城市 汇聚855个公益项目和18.8万个公益点位 涉及32个省级行政区[1] - 超过140项腾讯旗下业务参与久久公益节 包括元宝 QQ 王者荣耀 和平精英 腾讯视频 腾讯新闻等产品线[1] - 平台联合麦当劳 绝味鸭脖 7-Eleven CoCo都可等全国连锁企业 并联动顺丰 EMS提供物流支持[1] 公益参与形式与激励机制 - 用户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完成公益行为可获得"小红花"标识 并展示于微信头像状态栏[2] - 无偿献血者通过"全国电子献血证"小程序领取荣誉标识 文博爱好者可在500余家机构参与数字文物守护行动[2] - 提供图书捐赠扫码上门取件服务 支持女性健康免费筛查等多元化公益参与方式[2] 跨界合作与传播渠道 - 联合视频号 公众号 抖音 微博 快手等内容平台 为公益内容创作者提供激励措施[1] - 在深圳 上海等城市推出"城市公益漫游路线" 联动全国26所高校开展"小红花久久校园行"活动[1] - 公益点位扩展至公园 博物馆 商场 餐饮店等场景 通过"小红花码"实现扫码即时参与[1]
腾讯地图上线“鹅家守护”保护家人安全
长江商报· 2025-08-22 08:09
产品功能特点 - 提供一键SOS求助按钮 紧急情况下守护人立即收到电话提醒[1] - 支持设置专属安全区域 被守护人偏离区域时系统迅速发出预警[1] - 具备大声鸣笛功能 即使手机静音也能收到响亮提示音[1] - 支持远程叫车服务 守护人可随时跟进行程变化[1] - 可设置守护范围 针对老人常活动区域或孩子学校公园等范围[2] - 接入微信服务号通知 守护者通过微信实时接收位置动态与安全提醒[2] 技术实现与隐私保护 - 实时更新移动轨迹 避免找不到人或导航延迟问题[1] - 支持多人协同守护 家庭成员通过邀请码完成绑定[3] - 限定守护对象为22岁以下或55岁以上用户 需通过专属App身份认证[2] - 守护圈内仅显示被守护对象位置 家庭成员互不可见[2] - 后台数据经过加密保护 防止信息泄露或恶意利用[2] 产品定位与市场推广 - 专为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打造全方位安全守护服务[1] -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上线 用户可通过最新版腾讯地图搜索使用[3] - 腾讯地图将其定义为科技力量为家庭安全带来温暖守护的实践[3]
腾讯地图推出新功能 支持实时查看老人、孩子位置与状态
凤凰网· 2025-08-19 16:41
产品功能上线 - 腾讯地图正式上线"鹅家守护"新功能 依托领先LBS技术能力 实时显示老人孩子位置及状态 [1] - 功能支持动态实时追踪 用户可查看被守护人实时位置和行进路线 位置信息随时刷新 [1] - 用户可回看完整历史轨迹 全面掌握被守护人行动动态 [1] 技术实现与安全措施 - 功能依托动态定位与智能算路技术 实时同步更新被守护人位置信息 [1] - 所有守护提醒直接发送至微信"鹅家守护"服务号 实现微信直通 [1] - 采用多重加密技术存储数据 全方位筑牢隐私安全防线 [1] 使用限制与认证流程 - 功能仅限22岁以下及55岁以上用户使用 防止功能滥用 [1] - 开通需完成身份证与人脸识别双重认证 [1] - 用户通过最新版腾讯地图搜索功能 创建群组生成邀请码 被守护人输入邀请码完成绑定 [1]
腾讯C端市场加码元宝,巨头纷纷“砸钱”,AI流量入口争夺战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8-15 11:45
腾讯AI战略与元宝推广 - 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加大对AI助手腾讯元宝的推广力度 并加强其与现有平台的整合工作 [2] - 公司强调会持续增加AI投入 但必须聪明地花钱 避免不节制的资源采购和疯狂招聘 [2] - 元宝被定位为更成熟的产品 拥有清晰的使用场景 而腾讯智能工作台仍处于探索产品定位阶段 [3] 元宝生态整合进展 - 元宝目前已与微信 腾讯文档 腾讯新闻 腾讯地图 腾讯视频 微信读书 QQ音乐等十余款腾讯产品实现打通 [3] - 元宝被设计为连接器 连接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企业微信等腾讯内部所有生态 [4] - 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4.11亿 展示出强大的生态能量 [4] 财务表现与AI贡献 - 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845亿元 同比增长15% 经营利润(Non-IFRS)692.5亿元 同比增长18% [5] - 增值服务业务占比近50%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占比30% 营销服务业务占比近20%且同比增长20% [5]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 [5] 市场竞争与用户规模 - 元宝在2024年3月 6月和7月的预计投放金额均超过10亿元 而夸克6月最高投放超6亿元 豆包3月投放约9000万元 [7] - 截至8月14日 豆包位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 元宝位列第五 夸克第十二名 DeepSeek第三十名 [7] - 2024年6月元宝App用户规模约0.25亿 同期DeepSeek用户规模1.63亿 豆包用户规模1.4亿 [7] 市场观点与股价表现 - 专家认为元宝功能定位相对单一 且在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方面面临挑战 [8] - 截至8月15日盘中 腾讯股价报591.5港元 同比增长0.25% 总市值5.41万亿港元 [8]
AI地图,“填坑”才能走得更远
36氪· 2025-08-06 18:0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地图行业正经历全面AI化转型,高德宣布推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小高老师",实现全旅程AI服务[1] - 地图从导航工具演变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入口,"地图AI三国杀"影响智慧交通和本地生活服务格局[1] - 头部企业如百度、高德加速AI融合,百度地图推出智能眼镜解决方案并接入DeepSeek,高德推出拟人化AI形象[13][14] 用户反馈与产品痛点 - 部分用户认为AI功能实用性不足,存在语音识别错误(十句话八句无用)、目的地误改等基础功能缺陷[5][9] - 导航核心功能问题突出:高速定位偏差2公里、出口指引不清晰导致安全隐患[8][9] - 广告泛滥问题持续,60-70%营收依赖广告导致导航变"导购",用户无法关闭借贷类广告[18][19] 技术挑战与商业模式 - AI地图存在算法偏见:过度依赖历史数据导致绕路推荐,山区导航误导至未开放路段[16]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成熟,多方言环境识别准确率低,语音交互体验差[17] - 盈利模式单一,某头部地图公司今年才首次盈利,主要依赖广告和本地生活导流[18] 隐私与数据安全 - 存在过度收集位置数据行为,即使用户未主动使用导航仍记录轨迹[20] - AI工具未经授权调取搜索记录,缺乏关闭按钮引发隐私担忧[20] - 部分企业可能将用户轨迹数据出售给第三方用于广告精准投放[20] 未来优化方向 - 技术层面需提升算法透明度、引入AR导航增强直观性、结合自动驾驶数据优化实时路况[24] - 商业模式应探索企业定制服务替代广告依赖,限制推送频率保障核心功能[26] - 隐私保护需提供"隐私导航"模式,遵守数据使用法规避免信息滥用[25][26]
出行平台的下半程:高德难破“阿里局”,滴滴寻觅“新大陆”
36氪· 2025-06-20 21:04
高德地图的市场地位与盈利突破 - 高德地图在2025年3月成为出行服务行业TOP1应用,月活用户达8.73亿,位列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1][3] - 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日均单量达800万单,聚合打车业务在2022年9月日均单量550-600万单时已盈利[2][6] - 对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用户的忠实转化率分别为10.7%和38.6%[6] 商业化挑战与战略转型 - 地图平台商业化难度大,谷歌地图年营收97亿美元仅占母公司总营收5%[1] - 高德地图尝试向"出门好生活"平台转型,整合口碑业务并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用户心智迁移困难[4] - 2024年8月启动分级收费,高级版商用服务定价10万元[4] 技术投入与生态协同 - 三维实景地图更新、北斗定位优化等技术投入成本高昂[4] - 在阿里生态中定位微妙,2025财年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来自高德和饿了么[8] - 与抖音、美团等平台竞争加剧,面临服务闭环能力受限的挑战[8] 国际化发展对比 - 滴滴海外业务GTV增速28%,亏损收窄至1.8亿,在拉美等14国建立完整服务生态[9][11] - 高德受限于阿里日本合作框架,难以复制滴滴的海外扩张模式[9] - 滴滴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4.9%,日均单量1099万单[9] 未来发展方向 - 高德需平衡生态协同与独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突破"工具型应用估值天花板"[7][13] - 滴滴通过海外业务寻求增量,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尝试复制成功模式[11][12] - 高德需在保持流量优势的同时解决平台独立性和盈利模式问题[13]
2025年了,腾讯汽车云「最大的机会」在哪?
雷峰网· 2025-06-16 18:29
智驾平权与汽车云赛道 - 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加剧,需兼顾技术先进性与合规性,既要快速发展又要稳健落地[2] - 智驾功能已普及至20万价位车型,智能汽车进入大众消费市场[2] - 腾讯汽车云凭借C端超级入口(微信、QQ音乐等)与B端技术势能的双重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2][3] 座舱体验优化 - 车载导航体验是用户核心痛点,2017年腾讯开始优化离线地图更新慢、定位不准等问题[6][7][8] - 2020年后行业转向云端求解,腾讯通过"云图一体"战略实现导航无缝衔接室内外场景,已覆盖全国100城5000个停车场[14] - 地图正从导航工具升级为"解决方案入口",整合AI Agent与微信生态实现语音点单、餐厅排队等闭环服务[16][18][19] 智驾研发效率提升 - 智驾技术路径从专家系统转向BEV+Transformer,20万价位主流车型普遍采用该方案[22] - 腾讯"智驾地图8.0"实现舱驾一体,共享数据降低训练成本,提升研发效率25%[25] - 通过云图一体化架构,提供实时更新的高质量训练数据,加速模型迭代[23] 合规与基础设施 - 腾讯构建国内最大规模智能驾驶云专区,采用物理隔离(非逻辑隔离)满足自然资源部合规要求[31][32][33] - 依托甲级图商资质与金融级加密技术,实现全流程数据合规[29][30] - 发布全栈AI能力,覆盖算力底座、数据平台到座舱应用,助力车企快速部署大模型[35][36]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云IaaS层技术趋同,腾讯凭借"车端-云端-车端"闭环形成多维服务优势[38] - 打通C端物理世界与B端数字世界的完整数据链条,成为市场核心诉求[38][39]
App适老化评测报告:2025十大优质应用名单发布
新京报· 2025-06-04 15:15
评测样本与方法 - 评测样本覆盖iOS和6个安卓应用市场热门榜前200名应用,最终形成84个有效样本,剔除输入法、浏览器、邮箱等老年群体使用率偏低的应用[2] - 评测方法升级,从2024年简单的"有/无"评估转向对语音输入准确率、流畅度等技术指标的深度评测,并采用直接操作和互联网检索相结合的方式[2] - 统一将各类适老化模式命名为"长辈模式",与"标准模式"形成对比[2] 评测指标体系 - 基于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设立5个一级指标: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安全性和创新性[3] - 可感知性关注字体大小、颜色对比度等视觉要素,可操作性评估按钮尺寸、语音输入等交互设计,可理解性侧重使用引导,安全性聚焦广告过滤和支付保障[3] - 创新性指标专门用于识别简化流程、AI技术应用等突破性改造,形成"23+X"维度的完整评价体系[3][4] 优质应用评选结果 - 十大适老化标杆应用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铁路12306、滴滴出行、微信、全民K歌、淘宝、58同城、好大夫在线、腾讯地图[5][7] - 分领域优质应用:金融服务类突出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旅游出行类推荐腾讯地图和滴滴出行,电商购物类优选淘宝和京东[9] - 社交娱乐领域微信、抖音、全民K歌表现突出,生活服务类58同城和美团上榜[10]
腾讯多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 R1-0528
快讯· 2025-05-30 13:25
腾讯AI应用接入DeepSeek R1-0528 - 腾讯旗下多款AI应用包括腾讯元宝、ima、搜狗输入法、QQ浏览器、腾讯文档、腾讯地图、腾讯乐享等宣布接入DeepSeek R1-0528模型 [1] - 用户可在不同产品中选择DeepSeek模型R1深度思考功能,体验最新的深度思考、编程和长文本处理等能力 [1] - 该服务免费且不限量使用 [1] 腾讯云上线DeepSeek-R1-0528 - 腾讯云上线DeepSeek-R1-0528模型,企业和开发者可通过腾讯云直接调用API接口 [1] - 开发者可通过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内置的RAG、工作流和智能体开发能力快速搭建专属智能体应用 [1] - 开发者还能通过腾讯云TI平台对模型进行精调 [1]
腾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3年新增2.8万校招岗位,AI等技术岗位占比超六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5-26 15:32
腾讯招聘计划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其中2025年将招聘1万名校招实习生,并加大转化录用[4] - 校招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五大类70余种,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包括大模型、研发、算法等[2][4] - 公司已进入36所高校开展宣讲会,线上空中宣讲会覆盖超40万人才,提供八大专场[6] 人才战略与培养 - 推出"青云计划"专项招聘,重点投入大模型领域,提供专项培养、高管对话及学术资源[5] - 建立"双通道发展体系",技术人才可选择专业通道(工程师至杰出科学家)或管理通道[5] - 过去五年通过校招吸纳1.6万名人才,未来扩招旨在支持新芽业务如AI大模型的发展[4][5] 就业市场背景 - 202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压力显著[3][4] - 平台企业被视为"就业蓄水池",公司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招聘力度以稳就业[3][4] 微信生态就业带动 - 微信生态(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7] - 生态内衍生小程序开发、视频号运营等上百种新职业,服务商企业规模从几十至几千人不等[7] - 微信生态下沉三四线城市,助力低学历从业者及小镇青年获得就业机会[7] 数字化就业创新 - 上线"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覆盖全国5个城市2.6万个岗位,聚合3000多个公众号招聘信息[8] - 腾讯地图推出便民修补小店专属地图,帮助60万家小店及残障人士就业[8] - 与政产学研合作提供技能培训,包括AI培训、兴乡人才培育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