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酱
搜索文档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沃野新程 向强而行——“强省进行时”系列观察报道之一
河南日报· 2025-11-20 07:19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正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开放合作三大路径,系统性地推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现代化转型 [2][5][6][8] 科技创新 - 种业振兴成效显著,培育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1家,建成15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3] - 小麦、花生、生猪等品种的供种能力位居全国首位 [3] - 建成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14个国家级农业科创平台,并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农业种业”大模型 [5] - 智慧农业技术得到应用,例如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远程“巡田”,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5] 产业升级 - 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以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大但融合度不高的问题 [6] - 西峡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通过深加工将香菇制成酱、脆片等产品,实现价值提升,累计出口创汇突破百亿美元 [6] - 成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进入资源整合与集群发展的新阶段 [6] - 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例如兰考县张庄村通过打造主题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年接待团队超5万人次,村民宿年均入住率达85%以上 [7] - 省政府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规划特色果蔬、农文旅融合等多元发展 [7] 开放合作 - 在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上,与多家顶尖科研院校签约共建12个项目 [8] - 河南农投集团联合省内企业在国际会议上与乌拉圭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8] - 通过在上海、海口等地设立出口服务平台,将食用菌、烘焙食品等特色农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科技助力,湖北随州盘活文旅大棋
新京报· 2025-11-18 16:20
核心观点 - 湖北随州正通过核心景区升级、多元业态创新和田园创意消费的组合策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消费增长,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30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0.38%,旅游总收入15.73亿元,同比增长22.24% [2] 核心景区升级 - 随州博物馆完成综合提升工程,主馆展厅面积约8900平方米,六大主题展览呈现1600余件文物,并运用VR、AR、地屏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4] - 炎帝神农景区推出"寻迹炎帝神农"行浸式科技秀,以全息影像、沉浸光影等技术打造25分钟光影幻境,国庆中秋假期吸引10万人次 [7] - 将炎帝神农景区、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三大景点一体化整合,形成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全力冲刺国家5A级景区 [7] 多元业态创新 - 香菇食品企业"菇的辣客"开放国家级5G智慧工厂发展工业旅游,游客可透明观光香菇酱智能化生产流程 [8] - 公司联合科研团队计划在随县三里岗镇打造原生态食用菌文化体验科普中心,配套展示型大棚、研学馆等设施,推进农文体旅融合 [9] - 随州作为全国专用汽车产业高地,全产业链收入超600亿元,房车板块年均增速35%,通过举办全国汽车露营集结赛等活动,推动从"房车生产基地"向"露营经济生态体"跨越 [10] 田园创意消费 - 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提档升级后焕新开园,总面积26.1平方公里,拥有银杏树超52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1.7万余株,千年以上308株,新增稼穑咖啡、侠隐庄等"五境十二景"实现全年可游 [11] - 园区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银杏博物馆,未来将建设"世界银杏基因库"并计划承办世界银杏大会 [11] - 培育高端民宿集群、深度体验业态和乡村生活空间等多元业态矩阵,围绕"大休闲、慢生活"理念发展 [11]
河南供应链,有多厉害?
36氪· 2025-11-04 09:08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凭借其强大的食品供应链体系,正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迈进,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完整的产业链条、高效的物流网络和成熟的产业集群上 [1][17] 河南食品企业的“明星势力” - 三全食品是中国冷冻食品行业领军企业,其发展得益于河南的粮食资源、人口资源和铁路物流优势,京广铁路使其产品能以低成本、短时间推广至全国 [2] - 三全产业链上有中小企业7800余家,其中上游供应链中小企业2600多家,超60%在河南区域内,完善的配套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思念食品通过“公司+标准+合作组织(公司)+基地”模式,在多地建立订单农业基地,每年加工转化数十万吨农产品 [5] - 王守义十三香依托驻马店香辛料种植基地,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每小时可生产20吨调味品,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辛料调味品企业 [7] - 仲景食品依托西峡县香菇资源,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其香菇酱、葱油酱连续多年全国销量第一 [7] 品牌崛起背后的产业优势 - 通许县是全国最大酸辣粉生产基地,主料种植面积达29万亩,年产酸辣粉7.2亿桶,产品占据全国市场60%,全国市场每10桶酸辣粉有8桶产自河南,其中6桶出自通许 [8] - 温县作为“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拥有全国最大速食调味料生产基地,年产调味料60万吨,占全国市场60%以上,为广西螺蛳粉提供90%核心原料,为河南酸辣粉提供80%调味料 [10] - 息县和原阳的预制菜加工基地代表河南供应链的现代化转型,原阳预制菜产业园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周期运营服务体系 [10][11] 供应链助推下的“胖东来现象” - 胖东来70%生鲜实现基地直采,与鄢陵县合作基地实现叶菜类12小时从田间到货架,采购成本降低22% [13] - 胖东来商品结构中河南本土品牌占比显著,其定制化商品合作企业中70%为河南本土中小企业,例如与许昌本地面粉厂联合开发的产品推动企业产能提升3倍 [13][14] - 胖东来与京东物流打造的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已投入运营,依托其8大种类100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通过智能物流仓储服务满足全国需求 [14] 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支持 - 河南省将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首,计划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16] - 河南已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和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州航空港拥有航空、铁路、公路和海运四位一体的运输体系 [16]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白酒批价震荡,推荐大众品结构性成长-20251027
招商证券· 2025-10-27 09: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状态 [1][5] 报告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批价短期仍有扰动,但中期产业出清、需求激发、批价企稳是积极信号,板块买点可能在年底出现 [1][17] - 大众品板块存在结构性成长机会,推荐关注零食、饮料等方向,并建议加大对保健品板块的关注 [1][4][18] - 报告基于临近双十一大促及年底回款、产业出清进度等短期因素,以及需求激发等中期展望进行分析 [1][17] 核心公司跟踪总结 - **贵州茅台**:茅台集团发生重大人事调整,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董事长,新领导预计接棒落实2025年既定目标 [2][12] - **金徽酒**:25Q3收入同比-4.9%,归母净利润同比-33.0%,利润受所得税率上升拖累,渠道库存维持在2个月内合理水平 [2][12] - **东鹏饮料**:25Q3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30.4%,归母净利润同比+41.9%,电解质饮料收入同比+83.8%,华北及线上渠道引领增长 [2][13] - **中炬高新**:25Q3收入同比-22.8%,归母净利润同比-45.7%,公司处于调整期,利润端毛利率改善但费用投入增加导致盈利能力承压 [2][13] - **仲景食品**:25Q3收入同比+0.1%,归母净利润同比+9.1%,营收环比二季度改善,成本下降提升盈利 [3][14] - **洽洽食品**:25Q3收入同比-5.9%,归母净利润同比-72.6%,传统产品需求承压,高价原材料及新品推广费用增加拖累盈利 [3][14] - **劲仔食品**:25Q3收入同比+6.5%,归母净利润同比-14.8%,鱼制品实现超10%增长,零食量贩渠道增长50%以上 [3][15] - **乖宝宠物**:25Q3收入同比+21.9%,归母净利润同比-16.6%,受出口及销售费用上升拖累利润,境内自主品牌增长延续 [3][16] 投资建议总结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1)零食板块的西麦食品、卫龙美味、盐津铺子;饮料龙头的农夫山泉、百润股份、东鹏饮料 [4][18] 2)保健品板块的H&H国际控股、民生健康、寿仙谷、仙乐健康 [4][18] 3)宠物板块回调后的中宠股份、乖宝宠物、源飞宠物 [4][10] 4)白酒板块报表出清后的龙头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及珍酒李渡、迎驾贡酒、洋河股份 [10][18] - 其他传统消费方面,建议关注需求恢复的大众品,如业绩稳健的海天味业(H股)及股息有支撑的龙头伊利股份 [10][18]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143只,总市值4860.0十亿元,占市场4.6%,流通市值4625.3十亿元,占市场4.8% [5][9] - 行业指数近1月绝对表现+0.5%,近6月+4.9%,近12月+17.8%;相对沪深300指数近1月表现-1.5%,近6月-18.2%,近12月-0.8% [7]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贵州茅台**:市值18158亿元,25E归母净利润931.2亿元,25E市盈率19倍 [19] - **五粮液**:市值4669亿元,25E归母净利润293.6亿元,25E市盈率16倍 [19] - **东鹏饮料**:市值1564亿元,25E归母净利润45.6亿元,25E市盈率34倍 [21] - **伊利股份**:市值1726亿元,25E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25E市盈率15倍,股息率4.5% [21]
仲景食品(300908):收入环比改善,成本下降盈利提升
招商证券· 2025-10-23 14:02
投资评级 - 对仲景食品维持“增持”评级 [1] - 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1.25元,对应市盈率为23倍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0%,收入环比第二季度有所改善 [1][4]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受益于花椒、小香葱、八角等原材料成本下降,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43.76%,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7.7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1][4] - 公司核心产品香菇酱表现稳健,但葱油酱因竞争加剧导致线下渠道增长承压,公司正积极应对竞争并发展新渠道,认为葱油酱品类仍有增长空间 [1][4] - 展望未来,成本下降红利有望延续,智能化产线投产将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期待蒜蓉酱、0脂辣酱、香菇贡菜等新品推广为增长贡献增量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3.18% [4] - 第三季度公司现金回款3.0亿元,同比增长0.94%,合同负债0.33亿元,同比增长45.8% [4]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4.4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5.9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费用中计提折旧增加 [4]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11.00亿元,2026年为11.51亿元 [3][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为28.8元,总市值为42亿元,流通市值为35亿元 [2]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2.1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2%,资产负债率为11.1% [2] - 主要股东河南省宛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7.36% [2] - 过去12个月公司股价绝对表现为上涨7% [3]
这个“菌子季”,有啥不一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4 06:50
行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食用菌生产国与消费国,产量连续多年占全球70%以上 [3][8] - 中国食用菌年产量超4000万吨,去年产值已超3800亿元人民币,成为种植业又一个"3000亿元级"产业类型 [8] - 云南昆明市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食用菌交易额占全省市场交易规模的85.7%,今年雨季日均交易量增至30吨以上 [5] 市场消费趋势 - 食用菌消费场景多样化,从金针菇小零食到杏鲍菇"炒一切",再到药膳等新吃法不断涌现 [3] - 食用菌作为优质膳食纤维来源,可补充氨基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备受消费者青睐 [12] - 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平台拓展了食用菌销售范围,提供了全新贸易渠道 [12] 产业链发展 - 湖北省随州市香菇深加工产品已有30余种,深加工品类在全市食用菌出口中占比超八成 [7] - 普通干菇通过精深加工,出口价值能提升15%至20%,如提取香菇多糖、多肽使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7] -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香菇种植基地实现菌棒自产,种植成本降至3.5元/棒,种植利润由每棚2万元增至3.4万元,增幅达70% [10] 科技创新与种质资源 - 加强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强化功能育种和定向育种,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11] - 海南大学食用菌科技小院展开"猎菇行动",筛选优质菌种,培育高温下生长更快的白背毛木耳品种,推赛村种植面积超300亩,干品年产量达600吨 [11] - 中国支持11个省份自主开展食用菌等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强化资源收集 [13] 农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云南省南华县推出"采菌研学游""菌香美食游"特色线路,日均接待3个旅游团队,部分民宿一房难求,形成"菌旅融合"发展模式 [6] - 南华县森林覆盖率达71.77%,已知可食用野生菌种类超1000种,被誉为"中国野生菌之乡" [6] - 云南食用菌畅销海外市场,松茸在日本成为"菌中珍品",香肉齿菌受韩国消费者喜爱,鸡油菌和松乳菇在欧美市场受欢迎 [5]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提出"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 [3][13] - 中国发布实施食用菌相关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20余项,集成推广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13]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设置菌物科学与工程、食用菌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加强人才培养 [13]
仲景食品失速,香菇酱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20 20:27
核心观点 - 仲景食品面临调味食品和调味配料两大业务同时失速的挑战,市场份额被同类产品蚕食[4] - 公司二代接班人孙锋在行业存量竞争时期面临复杂严峻的竞争格局[4] - 公司试图通过新品研发和渠道扩张来突破增长瓶颈,但效果尚待观察[18][15] 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2.50%),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微增0.29%)[5] - 调味食品收入3.10亿元(下降2.31%),调味配料收入2.12亿元(下降1.31%)[6] - 调味食品销量10096.11吨(下降3.43%),调味配料销量1925.26吨(增长4.48%)[6] - 毛利率45.04%(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5] 产品分析 - 香菇酱作为大单品面临老干妈等品牌的竞争压力[4] - 上海葱油产品表现不佳,被众多跟随者蚕食市场份额[8][9] - 2023年推出蒜蓉酱、0脂辣酱和香菇贡菜等新品[18] - 针对餐饮端推出黄焖、藤椒、红烧、酸汤4大系列产品[18] 渠道表现 - 直销(含线上)收入2.99亿元(下降2.90%)[11] - 经销渠道收入2.23亿元(微降0.54%),经销商数量增加108家[11] - 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额2.45亿元(增长29.86%),占比22.31%[15] - 2024年销售费用1.8亿元(增长21.02%),市场推广费0.76亿元(增长40.45%)[15] 管理层与战略 - 2023年5月完成二代交接,孙锋接任董事长[1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6.72%,但2024年降至1.81%[14] -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表现,白芷、辣椒油树脂和孜然采购价分别下降67.39%、37.44%和35.42%[9][15] - 正在研发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布局大健康领域[21] 资产优化 - 计划出售北极蓝公司位于漠河的资产,账面原值约5500.96万元[19][20] - 北极蓝公司持续亏损,已不再重点发展蓝莓果酱业务[21] - 对北极蓝公司投资账面价值余额为2994.00万元[21]
仲景食品半年报:收入下滑2.5% 大单品增长动能减弱
新浪财经· 2025-08-19 16: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24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微增0.29%扣非净利润增速仅0.63%较往年两位数增长大幅放缓 [1] - 第二季度营收降幅扩大至6.2%净利润增速回升至5.6%但未能扭转整体颓势 [1] - 调味食品板块收入3.10亿元同比下降2.31%毛利率下滑1.47个百分点至41.73%调味配料板块收入2.12亿元同比下降1.31%但毛利率逆势提升5.19个百分点至49.19% [1] - 电商渠道销售额1.06亿元同比下降10.69%反映线上流量获取与转化效率不足 [1] 业务挑战 - 公司面临大单品依赖症与新兴市场冲击双重挤压核心产品香菇酱增长动能显著减弱 [2] - 上海葱油受侵权产品低价冲击与竞争者涌入影响收入同比下降市场份额出现松动 [2] - 调味配料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收入微降 [2] 战略调整 - 公司拟出售漠河土地厂房等账面原值5500.96万元资产优化配置释放聚焦核心业务信号 [3] - 产品端重点推广蒜蓉酱0脂辣酱等新品贵州辣子鸡劲道牛肉酱已跻身京东同品类热卖榜前列 [3] - 布局健康赛道研发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瞄准轻养生需求计划通过电商与张仲景大药房渠道推广 [3] - 渠道端深化线下直营合作与家家悦永辉等商超强化联动采用买A赠B模式推动核心单品交叉引流 [3] - 技术层面应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于风味物质提取未来有望延伸至药食同源原料加工 [3]
仲景食品(300908):电商投放效率提升叠加调味配料成本红利下 25Q2利润端表现优于收入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3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2亿元同比-2.5% 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0.3% 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0.6% [1] - 25Q2收入2.5亿元同比-6.2% 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5.6% 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6.5% [1] - 25H1归母净利率同比+0.5pcts 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0.6pcts 25Q2归母净利率同比+2.3pcts 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2.4pcts [4] 业务板块表现 - 调味配料业务25H1收入2.1亿元同比-1.3% 销量同比+4.5% 售价同比-5.5% 吨成本同比-14.3% [2] - 调味食品业务25H1收入3.1亿元同比-2.3% 销量同比-3.4% 售价同比+1.2% [2] - 调味食品分单品:香菇酱收入增长 上海葱油受竞争冲击收入下滑 贵州辣子鸡和劲道牛肉酱位居京东同品类热卖榜前二 [2] 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25H1收入1.1亿元同比-10.7% 线下渠道调味收入2.0亿元同比+2.7% 占调味食品收入比重升至66% [2] - 深化与家家悦/永辉/胖东来等连锁商超直营合作 拓展定制业务促进销售增长 [2] 成本与毛利率 - 25H1毛利率45.0%同比+1.3pcts 25Q2毛利率44.1%同比+1.1pcts [3] - 调味食品毛利率41.7%同比-1.5pcts 调味配料毛利率49.2%同比+5.2pcts [3] - 白芷采购均价同比-67% 辣椒油树脂-37% 孜然-35% 带动调味配料吨毛利同比+5.6% [3] 费用控制 - 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0.8pcts 市场推广费同比-34.5% 主因减少电商低效投入 [4] - 管理/研发/财务/税金及附加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s/+0.7pcts/+0.7pcts/+0.3pcts [4] - 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3.8pcts 改善幅度显著 [4]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10.8/11.4/11.9亿元 同比-1.2%/+4.7%/+5.0%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9/1.9/2.0亿元 同比+5.2%/+3.1%/+4.3%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陕西延安:昔日抗战后方 今朝发展动能澎湃
新华社· 2025-08-01 19:47
红色旅游产业 - 南泥湾2024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2] - 延安市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4] - 金延安景区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累计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3] - 延安推出《延安保育院》《延安、延安》等红色演艺产品[4] 现代农业发展 - 洛川县拥有53万亩苹果园,苹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5] - 陕西王掌柜农业公司打造1.7万亩绿色认证基地,带动超1万户果农增收[5] - 延安苹果2024年综合产值达551亿元,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6] - 企业智能分选线配备12组相机实现苹果"360度体检"[5] 新兴产业布局 - 延安建成陕西规模最大商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5] - 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5] 农产品加工业 - 南泥湾镇马坊村预制菜产业园签下200万元榨菜供货订单[2] - 村内新建米酒厂即将投产[2] - 72座设施大棚有机蔬果销路稳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