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芯3C6000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能力:自立自强有底气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7
科技创新战略与成果 -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期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到2497亿元,占研发投入比例达6.91% [2][3] 重点科技领域突破 -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并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从月背带回样本 [2]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地壳一号"钻探设备取得突破 [2] - "奋斗者"号深潜器探秘万米深海,大型LNG运输船技术全球领先 [2] 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期末增长42% [3][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10.4% [7] - 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期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 [5] 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 -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6]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产品 [6] -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6] 高端制造与装备发展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374万架 [7]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4.3% [7] - 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分别达51.7%、68.3%和64.9% [7] 创新生态与体系建设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3]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 [12] -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达52.4万家,专利数量372.7万件,占国内总量74.4% [12] 人才与科研基础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3]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人 [12] -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培养出多个突破性技术团队 [11][12]
龙芯中科股价微涨0.25% 溪洛渡水电站核心控制系统完成国产化替代
金融界· 2025-08-05 02:2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龙芯中科股价报130.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2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23002手,成交金额达3亿元 [1] - 振幅为1.24%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销售及服务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领域 [1] 产品进展 - 2025年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 [1] - 该产品不依赖任何国外技术授权和境外供应链 [1] 应用案例 - 基于龙芯处理器打造的傲拓科技自主可控NJ400系列PLC已在溪洛渡水电站筒形阀正式投运 [1] - 成功替换原用的施耐德Premium系列与西门子S7-300系列PLC [1] - 标志着溪洛渡水电站筒形阀控制系统核心控制设备全面实现国产化 [1]
“科创家”汇聚科创板 产学研融合创新加速孵化新质生产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16:38
科创板人才结构特征 - 超六成公司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或行业专家 [1] - 75家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具备高校教授或博导任职经历 其中21人次教龄超10年 [2] - 超三成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拥有海外求学经历 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达五成 [3] - 近四成公司关键少数有博士学位 19家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后经历(生物医药占9席) [4] - 研发人员总数超24万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近三成 [7] 产学研合作成果 - 近四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1] - 近三年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超八成 合作项目超4000项 [6] - 联合985/211高校或中科院开展合作研发的公司超七成 人才联合培养超四成 共建实验室超三成 [6] - 近三年推动1100余项合作项目实现研发成果产业化 [1] - 1300余项合作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立项 [6] 技术突破与产业贡献 - 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件 2024年新增超2万件 [7] - 龙芯3C6000处理器性能比肩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 [3] - 安集微电子打破国外对CMP抛光液和湿电子化学品的垄断 [3] - 联影医疗推出世界首款2米PET/CT及5.0T全身磁共振 [4] - 华海清科实现超500台12英寸CMP装备出机并进入知名芯片企业 [6] 资本与创新协同 - 龙芯中科通过科创板融资35亿元攻克芯片自主可控里程碑 [2] - 超七成公司运用股权激励工具 覆盖核心技术人员超14万人 [7] - 天合光能联合复旦建设国家级实验室 创造29次世界纪录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6] - 百济神州耗时7年5个月研发出美国上市的首款中国抗癌新药泽布替尼 [2]
“科创家”会聚科创板 产学研融合加速孵化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6:24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成果 - 科创板六年来通过制度创新和生态建设为科学家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 [1] - 超六成科创板公司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四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近三年推动1100余项合作项目实现研发成果产业化 [1] 科学家创业特色 - 科创板公司中近三成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科学家创业成为鲜明特色 [2] - 百济神州共同创始人王晓东带领团队耗时7年零5个月研发出第一款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创造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产品 [2] - 佳驰科技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国盾量子参与研制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并在"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 高校教授与产学研结合 - 75家科创板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具备高校教授或博导任职经历,其中21人教龄超过10年 [3] - 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牵头研制我国高性能通用CPU芯片,2025年发布的龙芯3C6000性能比肩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 [3] - 达梦数据董事长冯裕才带领公司成长为年营收突破10亿元的国产数据库厂商 [3] - 超三成科创板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这一比例达五成 [3] 人才与产业集群 - 科创板公司实控人中有约110位本科毕业于中国C9高校,董事长和总经理中毕业于C9高校的达169位 [4] - 联影医疗创始人薛敏带领企业打破高端医疗设备国际垄断,推出世界首款2米PET/CT等创新产品 [4] - 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等半导体设备领军人物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相关专业 [4] - 格科威和思特威分列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企业营收第六、七位,成为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中坚力量 [5] - 近四成科创板公司"关键少数"有博士学位,19家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后研究经历 [5] 产学研合作成果 - 近三年科创板公司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超八成,合作形式包括联合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和共建实验室 [6] - 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联合建设的实验室已创造29次世界纪录,寒武纪累计覆盖上百所高校约2.5万名学生 [6] - 近三年科创板公司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项目超4000项,其中1300余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立项,1100余项实现产业化 [7] - 华海清科和清华大学合作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截至2024年末已实现超500台12英寸CMP装备出机 [7] - 科创板公司合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超2万项 [8] 制度创新与资本助力 - 超七成科创板公司运用股权激励工具,覆盖核心业务及技术人员超14万人 [9] - 科创板公司研发人员合计超24万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近三成 [9] - 2024年11家公司申请再融资近280亿元,投向创新药或芯片研发等项目 [9] - 2024年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 [9]
多项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国产算力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场景攻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07:09
国产算力硬件创新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实现业界规模最大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由16个机柜组成并获评"镇馆之宝" [1] - 沐曦发布训推一体旗舰GPU曦云C600 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 全面对标国际旗舰GPU产品 [2] - 摩尔线程以全功能GPU为核心构建"云边端"产品和解决方案 展示生命科学、物理仿真、空间智能等行业应用案例 [2] 国产处理器技术突破 - 海光C86终端首发亮相 全面覆盖办公、科研、工程、设计等多场景需求 标志国产算力终端向全行业场景突围 [3] - 龙芯3C6000采用自主指令系统和架构 无需依赖国外授权技术 满足通算、智算、存储、工控等多场景计算需求 [3] - 龙芯中科攻克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基础软件设计关键核心技术 构建独立于X86和ARM的第三套生态体系 [3] 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 华为昇腾已适配和开发超过80个大模型 包括讯飞星火认知、DeepSeek、Qwen等 覆盖互联网、金融、政务、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 [1] - 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凝聚超5000家上下游伙伴 形成"芯片-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完整闭环 覆盖金融、通信、能源全行业场景 [4] - 基于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的产品在桌面计算、服务器集群、工业控制等全场景实现质效提升 推动产业生态跨越式发展 [4]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2025年是国产算力软硬件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面推广的关键之年 行业进入全场景攻坚阶段 [1] - 国产算力用户需求从"可用"向"好用"迈进 国产化供给侧在关键产品环节持续取得新突破 [2] - 国产算力生态体系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从兼容国际主流生态转向国产化生态协同创新 [4]
中国芯+量子算力双突破!自主技术迎来高光时刻:比肩国际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7-22 17:37
龙芯3C6000处理器 - 龙芯3C6000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通用处理器,从指令系统到核心部件均不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1][4] - 采用龙架构指令系统,性能达到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水平,涵盖从底层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4] - 获得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公告》二级认证,适用于通信计算、人工智能计算、存储、工业控制等多场景[6] - 同步发布的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领域,支撑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8] 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后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访问量达2900万次[8][9] - 应用领域从基础科研扩展至流体动力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产业,美国用户访问量居首[9][11] - 实现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并接入金融量子云实验平台探索高效解决方案[11] - 推出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毒性预测等三大药物研发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11] 量子计算与AI融合突破 - 全球首次在量子计算机真机上实现十亿级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采用"量子加权张量混合参数微调"方法[13] - 模型参数量减少76%的同时训练效果提升8.4%,心理咨询对话数据集训练损失降低15%,数学推理准确率从68%升至82%[13] - 单批次数据可生成数百个量子任务并行处理,效率远超经典计算机[15]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与本源悟空分别代表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的自主突破,形成完整技术生态[15] - 龙芯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本源悟空量子算力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标志中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提升[11][15]
DDR4退场,国产CPU面临小考
36氪· 2025-07-14 08:03
DDR4价格暴涨与市场动态 - DDR4 16Gb 3200MHz价格从5月6日当周的2.4美元上涨至6.4美元,涨幅超过160%,出现与DDR5的"价格倒挂"现象[1] - 美光、三星、SK海力士三大存储巨头已明确通知客户停止DDR4生产,最终订购截止时间设定在2024年6月初[4] - 威刚和创见等厂商DDR4订单量激增1.5-2倍,预计价格涨势将持续至2025年底至2026年Q1[16] DDR技术迭代与行业趋势 - DDR4生产周期仅11年(2014-2024),较DDR3(15-16年)和DDR2(18年)明显缩短[6][7] - DDR5在带宽(4800MHz起)、单条容量(48GB-64GB)和能效上全面超越DDR4,更适合AI训练等高负载需求[8] - HBM产品虽仅占SK海力士DRAM出货量14%,但贡献其DRAM营收44%和营业利润54%,加速DDR4退出[8] 国产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华为鲲鹏920、海光73XX等主流国产CPU仍仅支持DDR4,与国际厂商存在代差[14] - 飞腾腾云S5000C(支持DDR5接口)、兆芯KX-7000(主频3.5GHz)等新产品已实现技术突破[17][20] - 国内存储企业与整机厂商正加速构建DDR5生态,联想、浪潮等已布局国产CPU+DDR5适配方案[17] 产业链供需与价格展望 - 威刚预计Q3 DDR4合约价将再涨30%-40%,小型企业正扩大生产以抓住价格窗口期[16] - TrendForce预测Q3 DDR5价格将温和上涨3%-8%,服务器DRAM受关税影响可能进一步涨价[21] - 历史经验显示价格倒挂现象可能持续3-5个月,直至PC/服务器市场完成升级[16]
未名宏观|2025年6月汇率月报—减税法案增加降息预期,人民币汇率或震荡升值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4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2025年6月人民币汇率总体在7.1575至7.1986区间内震荡升值,在岸汇率波动区间为7.1656至7.1895,中间价波动区间为7.1586至7.1886,离岸汇率波动区间为7.1575至7.1986 [1][2] - 影响6月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降息、日本国债收益率下降但风险犹存、中国消费数据改善及国产处理器技术突破 [1][2][3] - 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较4月提升1.3个百分点,显示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3] 国际货币政策动态 - 欧洲央行6月5日将三大关键利率各下调25基点,为2024年6月以来第八次降息 [2] - 瑞士央行6月19日下调政策利率25基点至0%,为2024年3月以来第六次降息 [2] - 美联储连续四次会议维持利率在4.25%-4.50%不变,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0.5%不变,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25%不变 [2]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6月末为2.86%,40年期为3.05%,较5月21日峰值分别下降31和63基点 [2] 国内经济科技进展 - 中国6月26日发布自主研发的龙芯3C6000处理器,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3] - 中国经济军事科技爆发提升国际地位,增强资产吸引力 [5] 人民币汇率展望 - 预计7月人民币汇率将在7.10~7.25区间震荡升值,影响因素包括中国经济稳定、特朗普减税法案推进及全球降息预期 [1][5][6] - 美国参议院6月28日通过"大而美"法案程序性动议,未来10年可能减少财政收入3.6万亿美元,增加美联储降息预期 [5] - 美股美债上涨阶段性利多美元指数,可能对人民币形成压制 [5][6]
深度|刚刚!美国突然放了东大一马?
新浪财经· 2025-07-04 20:25
美国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禁令 - 美国商务部正式通知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禁令,允许恢复对华供货 [1] - 西门子反应最快,通知后两小时内即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访问权限 [1] - 解除禁令的原因可能与东大自主研发的龙芯3C6000处理器突破有关,而非稀土交换或政治关系改善 [1][9] 龙芯3C6000处理器发布 - 6月26日我国发布自主研发的龙芯3C6000处理器,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构指令系统,无需依赖国外授权技术 [2] - 龙架构是计算机世界的语言规则,决定了处理器能执行哪些基本命令,是软件与硬件沟通的基础 [2][3] - 指令架构的统一性使得软件开发者无需关注硬件细节,只需按ISA规则编写代码即可在不同CPU上运行 [3] 指令架构的重要性 - 指令架构是芯片设计软件研发的基础,决定了芯片的功能设计和优化方向 [4][6] - 芯片设计软件需根据指令架构生成电路结构,例如支持浮点运算或多线程并行 [4] - 不同指令架构侧重点不同,如高性能架构需更多并行计算单元,低功耗架构需减少电路开关次数 [6] - 指令架构的升级能带动EDA工具突破,例如RISC-V问世后EDA厂商不得不进行技术升级 [7] 国产芯片技术的突破 - 龙架构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从指令架构到芯片EDA再到芯片设计和制造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9] - 美国解除EDA禁令的时机与龙架构发布相关,封锁已失去意义且影响美国企业在华业务 [9] - 国产技术的突破迫使美国调整政策,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实力而非政治仁慈 [9]
宏观经济周报(2025年6月23日-6月29日)
搜狐财经· 2025-07-02 02:49
全球央行政策与通胀动态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指出特朗普关税战对通胀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不明朗[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通胀水平仍高于2%目标 但美联储处于有利位置可耐心等待[1] - 韩国总统李在明称韩国经济处于绝望境地 政府正紧急制订包含全民消费券等刺激措施的补充预算案[1] 金融体系稳定性 - 美联储压力测试显示22家美国大型银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均能承受严重经济衰退冲击[1]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潜力巨大 稳定币法例将于8月1日生效[3]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消费者预期指数93 低于预期的99.8[4] - 美国5月新建独栋住宅销售量环比下滑13.7%至62.3万套(年化) 低于预期的69.5万套[4] - 德国上半年企业破产数量11900起 同比增长9.4%达十年来最高水平[4] 资本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近一个月累计涨幅:道指5.33% 标普500指数6.38% 纳指8.20%[5] - 德国DAX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达32.38% 表现突出[5] - 布伦特原油近一年累计下跌21.47% WTI原油下跌19.55%[8] 科技与产业 - 中国发布自主研发的龙芯3C6000处理器 性能达2023-2024年市场主流水平 采用自主指令系统[2] 地缘政治与贸易 - 美国参议院以51:49通过程序性动议 推进"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2] -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冲突以来规模最庞大的空袭行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