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基础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AI吸纳全球53%的风险投资!启明创投发布AI十大展望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07
AI行业投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AI初创企业吸纳了全球53%的风险投资资金,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1] - AGI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推动大规模应用落地 [1] - 投资人持续加码AI基础模型公司,表明大模型领域仍保持高速增长 [1] 技术发展展望 - 未来1-2年200万Token上下文窗口将成为顶级AI模型的标配,上下文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3] - 通用视频模型有望在1-2年内出现,推动视频内容生成与交互革新 [3] - AI芯片领域将出现更多国产GPU批量交付,新一代AI云端芯片采用3D DRAM堆叠等技术 [4] - AI推理成本过去两年降低100倍以上,未来Token消耗量将提高1-2个数量级 [4] AI Agent发展 - AI Agent将从"工具辅助"升级为"任务承接",首批"AI员工"将参与企业核心流程 [4] - 多模态Agent将融合视觉、语音等输入,在医疗、金融等行业实现突破 [4] AI应用变革 - AI交互范式将加速转变,自然交互方式推动AI原生超级应用诞生 [5] - 垂直场景AI应用潜力巨大,初创公司采取"垂直深耕"策略与大厂差异化竞争 [6] - AI BPO模式将在金融、客服等行业实现商业化突破,采用"按结果付费"方式 [6] 具身智能发展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率先在拣选、搬运、组装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 [8] - 规模化部署需要上千台机器人落地,形成"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 [8]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2 15:55
华人学者研究成果 - 2025年6月11日Nature期刊上线24篇论文,其中12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1] - 中山大学一篇研究论文于6月9日被Nature加速上线(未计入12篇之内)[1] 生命早期高果糖摄入研究 - 生命早期摄入过多果糖会损害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神经发育[1] - 该机制可能直接导致青春期焦虑症风险增加[1] 开源AI基础模型 - 开发了基于多样化X光图像训练的完全开源AI基础模型[3] - 该模型在罕见胸部疾病检测方面优于现有模型[4] 紫杉醇生物合成突破 - 发现红豆杉中合成紫杉醇所需的FoTO1和紫杉醇基因[6] - 首次实现紫杉醇前体巴卡汀III的生物合成[6] DNA修复机制研究 - 阐明了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中DNA修复机器的组装及动态变化[8] - 揭示了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的协同反应机制[8] 柔性神经植入物技术 - 开发出可随大脑生长的柔性神经植入物[10] - 在非洲爪蟾和墨西哥钝口螈中实现与神经组织无缝整合[10] 海洋微量元素来源研究 - 发现深渊海底是海洋微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者[12] - 颠覆了传统认为海洋微量元素主要来自水体的观点[13] 钙钛矿LED技术突破 - 提出"弱空间限域"新方法制备全无机钙钛矿薄膜[15] - 实现LED亮度116万尼特以上,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15] 声子传输动力学研究 - 通过电子显微镜揭示(亚)纳米尺度声子传输动力学[16] - 为热界面工程设计提供重要指导[16] 新型氮同素异形体制备 - 在室温下制备出分子N6(六氮)[17] - 在液氮温度(77K)下获得纯净N6薄膜[17] 癌症治疗新靶点发现 - 证实糖胺聚糖驱动的脂蛋白摄取是癌细胞抵抗铁死亡的关键机制[20] - 干扰糖胺聚糖生物合成可抑制肿瘤生长[20] 量子模拟器研究 - 开发出低温环境下中性原子Hubbard量子模拟器[23] 细胞膜破裂机制研究 - 证明NINJ1是机械应变诱导质膜破裂的关键调节因子[25] - 揭示了不同机械微环境中质膜破裂的调控机制[25]
人形机器人周报20250518:马斯克确认Robotaxi白天出租晚上货运模式-20250518
招商证券· 2025-05-18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物流是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最快落地场景,随着路权放开,无人物流行业将打开超千亿级蓝海市场,建议关注该赛道投资机会[12] - 建议关注具身智能大脑、小脑、本体厂商、模组级硬件供应商、传动部件核心供应商、灵巧手核心供应商、结构件核心供应商、机器人热管理核心供应商、机器人传感器核心供应商、机器人轻量化相关公司、无人物流行业龙头公司等投资机会[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Skild AI将以42亿美元估值完成5亿美元融资,软银领投,其AI基础模型可指挥机器人完成实体任务,还计划制造更多机器人优化AI模型[1] - 华为与优必选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创新合作,推动其在工业、家庭场景落地[2]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 + 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加快量产交付[3] - 越疆科技与腾讯云深化战略合作,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及多场景应用落地[4]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美团战投领投,资金用于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迭代及场景落地[5] - 傲意科技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将加速灵巧手与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和上市[5][9] - 魔法原子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资金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迭代研发、VLA模型搭建及机器人场景落地[10] - 马斯克确认Robotaxi白天出租晚上货运模式,可使特斯拉叫车网络更具成本竞争力,减少白天交通拥堵[11]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475只,占比9.3%;总市值38699亿元,占比4.5%;流通市值33272亿元,占比4.2%[5] 行业指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7.4%、8.7%、23.4%,相对表现分别为4.3%、10.7%、16.5%[7] 相关标的涨跌幅 - 本周具身智能赛道涨幅前五:恒而达周涨跌幅95.93%、月涨跌幅123.46%、年初至今194.55%;兆丰股份周涨跌幅34.78%、月涨跌幅35.22%、年初至今125.47%;中邮科技周涨跌幅33.04%、月涨跌幅37.93%、年初至今54.57%;拓斯达周涨跌幅22.01%、月涨跌幅31.30%、年初至今48.29%;优必选周涨跌幅20.75%、月涨跌幅10.34%、年初至今74.70%[17] - 本周具身智能赛道跌幅前五:赛摩智能周涨跌幅 - 6.98%、月涨跌幅 - 13.31%、年初至今52.08%;天准科技周涨跌幅 - 6.64%、月涨跌幅 - 9.02%、年初至今11.62%;恒勃股份周涨跌幅 - 6.24%、月涨跌幅7.82%、年初至今127.51%;步科股份周涨跌幅 - 6.00%、月涨跌幅 - 10.23%、年初至今63.32%;南京化纤周涨跌幅 - 5.44%、月涨跌幅 - 8.65%、年初至今 - 6.08%[17]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一级市场融资事件 - 1 - 5月多家公司完成融资,如杉川谐波A轮3亿元、Neura Robotics B轮1.2亿欧元、千寻智能Pre - A轮5.28亿元等,资金用途包括扩大产能、技术研发、产品迭代等[18][19][20][21] 2025年机器人大事件 - 5或6月预计特斯拉2025年股东大会;6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预计特斯拉2025年Q2业绩会;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10月预计特斯拉2025年Q3业绩会;10月30 - 31日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22]
特朗普政府宣布撤回AI半导体出口管制方案
日经中文网· 2025-05-14 11:16
美国AI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宣布撤回拜登政府时期制定的AI半导体出口管制方案 该方案将贸易伙伴国分为三个等级进行差别化管制 [1] - 被撤销的草案中 日本等18个同盟国家和地区列为第1级 尖端半导体和AI基础模型出口不受限制 [1] - 中东国家和东南亚等约120个国家被归为第2级 出口时受到一定限制 中国和俄罗斯等第3级国家面临最严格管制 [1] 政策调整动因 -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第2级国家强烈反对 特朗普政府基于外交关系考量决定撤销原方案 [1] - 美国企业包括甲骨文 英伟达和微软均表示反对 微软总裁称该管制将损害美国成功的可能性 [2] 替代方案方向 - 美国商务部正在研究废除第1级和第2级区分的替代方案 具体内容尚未确定 [1][2] - 商务部官员强调将确保AI技术不落入敌对国家手中 同时与可信赖国家推进全面战略 [2] - 特朗普政府AI政策负责人表示沙特等友好国家不存在技术转用风险 原方案存在误解 [2] 政策影响范围 - 原方案涉及尖端半导体和AI基础模型出口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地区 [1] - 第2级国家数量达120个 占草案管制对象的85%以上 [1]
韩国集全国力量押注“K-人形机器人联盟”
韩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政府与产学研联盟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启动"K-人形机器人联盟",集结40多家产学研机构,包括首尔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浦项工科大学等AI团队,以及彩虹机器人、斗山机器人、LG电子、现代机器人等企业 [1] - 联盟以首尔大学AI研究所为中心,联合韩国顶尖AI研究团队开发本土机器人"AI基础模型",彩虹机器人等制造企业负责硬件匹配 [2] - 韩国政府计划优先支持联盟内企业联合技术开发项目,2024年预算2000亿韩元(约10.28亿元人民币),目标带动总投入超1万亿韩元(约51.4亿元人民币) [2]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高盛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380亿美元 [1] - 韩国政府担忧国内产业在AI领域落后于英伟达、特斯拉等全球巨头,硬件实力虽强但AI自主开发和集成能力弱于美国和中国 [1][3] 技术开发与应用 - 联盟首要任务为开发机器人通用AI模型,计划2028年前完成供制造集团使用 [2] - 研发成果将部署至三星显示、CJ大韩通运等产业一线,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反馈优化AI模型 [2] - 人形机器人配备自主决策AI系统,被视为下一代制造业基石 [3] 企业参与 - 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彩虹机器人、A Robot、斗山机器人、LG电子、现代机器人、Holiday Robotics等 [1][2]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强调需加快步伐参与全球竞争以提升制造业未来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