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RON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9868.HK):P7正式上市 继续看好机器人等催化
格隆汇· 2025-08-30 02:53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新产品P7上市后订单表现强劲 增程技术路线和机器人业务进展顺利 与大众集团合作深化 维持买入评级 [1][2][3] 新产品P7上市表现 - 新P7于8月27日正式上市 售价21.98-30.18万元 基于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 搭载5C超充AI电池 最高续航820km [1] - 新车外观采用硬朗线条和电动尾翼设计 内饰配备碳纤维饰板 运动感强 全系标配图灵智驾系统 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 整车算力达2250TOPS [1] - 新车性能强劲 最大马力593Ps 零百加速3.7秒 全系标配AR-HUD和双腔空悬 上市7分钟大定超1万台 预计助力9-12月月销量突破4万辆 [1] 技术路线与对外合作 - X9增程版预计25年第四季度上市 纯电续航达450公里 较竞品优势明显 增程产品将密集上市 帮助淡季保持稳健销量 [2] - VLA系统即将上线P7和G7双车 预计26年量产L4能力车型 或在特定区域运营robotaxi [2] - 8月15日与大众集团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开发范围扩大至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2]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IRON机器人按真人1:1比例打造 身高178厘米 体重70公斤 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关节 手部具有22个可动自由度 [3] - 具备主动推理思考和拟人对话能力 能够实现自主自然行走 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和VLA架构 与汽车共享云端AI基础设施 [3] - 目前已进入工厂实训 将率先进入工厂和门店等场景 预计25年下半年1024科技日展示更多进展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856亿元/1276亿元/1539亿元 [3] - 采用分部估值法 销售业务给予2.1倍2025年预期市销率 较可比公司溢价1倍市销率 [3] - 技术服务业务估值维持400亿港币 综合目标价120.34港币 [3]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P7正式上市,继续看好机器人等催化
华泰证券· 2025-08-28 16: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为120.34港币 [5][7] 核心业务亮点 - 新P7车型于8月27日正式上市,售价21.98-30.18万元,基于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搭载5C超充AI电池,最高续航820km,全系标配图灵智驾和三颗自研AI芯片,整车算力达2250TOPS,零百加速3.7秒,上市7分钟内大定订单超1万台 [2] - 预计新P7将推动9-12月月销量突破4万台 [2] - 增程版X9预计25Q4上市,纯电续航达450公里,增程产品线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密集推出 [3] - 智能化方面,VLA模型将上线P7和G7车型,预计26年量产具备L4能力的车型,并可能在特定区域运营robotaxi [3] - 与大众集团深化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范围扩展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3] 人形机器人进展 - IRON机器人以真人1:1比例打造,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关节和22个手部可动自由度,具备主动推理和拟人对话能力 [4] - 机器人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和VLA架构,与汽车共享云端AI基础设施,目前已进入工厂实训,计划应用于工厂和门店等场景 [4] - 预计25年"小鹏1024科技日"将展示更多进展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856亿元、1276亿元、1539亿元,同比增长109.48%、49.09%、20.60% [5][10] - 采用分部估值法:销售业务给予2.1x 2025E PS,较可比公司溢价1x PS;技术服务业务估值维持400亿港币 [5][14][15] - 预计25年技术服务费收入30亿元 [15] - 25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81亿元,26年扭亏为盈至20.77亿元,27年进一步增长至55.68亿元 [10] 市场与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包括蔚来、理想、零跑,25年EV/Sales平均值1.06倍,PS平均值1.14倍 [16] - 小鹏汽车市值1763.52亿港币,收盘价92.50港币(截至8月27日),52周价格范围27.95-106.00港币 [7]
固态电池掘金机器人赛道!
起点锂电· 2025-05-24 16:56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首选能源方案,因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轻量化优势 [1][25] - 机器人赛道为锂电行业带来新增长点,预计2025年成为量产元年,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2027年将是全固态电池量产关键节点,但成本高企和标准化缺失仍是主要挑战 [26][27][30] 机器人终端阵营 - **车企系布局**: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产量达5-10万台,2027年突破100万台;小米CyberOne支持21个自由度;小鹏Iron拥有3000T算力;广汽GoMate采用轮足混合结构 [4][5][24] - **专业厂商动态**:宇树科技Unitree G1、优必选教育机器人、智元灵犀X2等2023年密集发布新品 [5] - **技术参数**:主流产品身高177-178cm,体重52-70kg,自由度15-38个,响应速度达0.5ms级 [4][5] 锂电企业机遇 - **市场潜力**:超40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宁德/亿纬/孚能等15家锂电企业已切入赛道 [1][7][10] - **技术协同**: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改进与机器人需求高度契合,蔚蓝锂芯/圣阳股份/欣旺达等已实现应用 [9][10] - **痛点突破**:需解决电解液爆炸风险(依赖固态电池)和研发成本压力(磷酸铁锂价格逼近成本线) [11] 电池形态适配性 - **圆柱电池**:占主流,如宇树H1搭载15Ah圆柱电池,适合人形机器人中心供电 [13] - **方形电池**:抗冲击性强,适用工业机器人搬运/焊接场景,支持CTP/CTC成组技术 [13] - **软包电池**:轻量化优势适配扫地/巡检机器人,未来固态技术将扩展其应用范围 [13] - **材料选择**:三元电池主导高端人形机器人,磷酸铁锂侧重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 [14] 固态电池进展 - **技术优势**:能量密度超500Wh/kg(欣旺达半固态)、续航提升50%(南都电源)、能耗降低80%(广汽GoMate) [19][21][24][25] - **企业布局**:孚能科技年内送样定制固态电池;德尔股份开发260Wh/kg模块化方案;上海洗霸突破480Wh/kg电解质 [18][20][23] - **应用案例**:创明新能源全极耳半固态电芯支持软通动力机器人4小时续航;广汽第三代机器人实现6小时续航 [16][17][24] - **产业化挑战**:当前成本为液态电池3倍,2027年前以小批量生产为主,需解决分布式供电设计问题 [26][27]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量产目标,配套扶持固态电池研发 [30] - **技术融合**:AI大模型(英伟达GR00T)、灵巧手设计(特斯拉22自由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性能突破 [29] - **场景扩展**:工业/医疗机器人、机器狗等将成为固态电池试验场,倒逼产业链快速产业化 [29]
这么多利好A股怎么高开低走呢?
Datayes· 2025-04-23 18:39
中美贸易关系 - 贝森特在私人会议上表示中美关税现状不可持续,预计"不久的将来"将出现降级,当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25%关税[1] - 白宫新闻秘书称特朗普正在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奠定基础,中美关系朝正确方向推进[1] - 特朗普表示一旦达成协议,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为零[1] 机器人行业 - 马斯克预计到2024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预测2029-2030年Optimus机器人年产量达100万台[3] - 小鹏机器人IRON在展台与观众流畅互动,展示招手、打招呼、比耶等操作吸引大量观众[3][6] - 机器人概念板块成为当日资金情绪热力图核心标的之一[13] 黄金市场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Q4金价平均达3,675美元/盎司,2026年Q2前突破4,000美元/盎司[10] - 徐小庆观点认为各国财政扩张导致经济分化加剧,黄金在地缘政治局势下具有长期支撑[10] - 当日赤峰黄金位列北向资金卖出额前十大个股,成交额9.37亿元[22]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汽车(84.88亿)、机械设备(77.95亿)、电力设备(35.49亿)、电子(27.81亿)、通信(22.98亿)[19][20]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农林牧渔(-28.52亿)、医药生物(-23.3亿)、有色金属(-22.05亿)、商贸零售(-20.41亿)、食品饮料(-18.99亿)[19][20] - 北向资金总成交1,518.42亿元,三一重工成交额5.25亿元居首[20][22] 个股表现 - 天齐锂业预计2025年Q1盈利8,200万至1.23亿元,同比扭亏,主因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及SQM投资收益增长[17] - 海泰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739%,因模具验收确认收入增加[17] - 阿里国际站跃居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全球120多国下载榜前十[18] 市场行情 - 三大指数分化:沪指跌0.1%,深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1.08%[12] - 全市场成交额12,625亿元,较上日放量1,412亿元[12] - 连板股中国劳集团7连板,国方球、肌类特气5连板,中源家居等4连板[13] 去美元化历史表现 - 美元指数9轮调整中美债4轮上行5轮下行,走势不完全同步[15] - 大宗商品在2000年后美元调整中整体上涨,黄金、铜、原油与美元呈负相关[15] - 1985年以来美元7轮调整中欧元对美元涨幅均超20%,人民币在1994年后美元贬值过程中整体走强[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