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NE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4:15
持续督导工作概况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于2025年7月22日完成现场检查[1][2] - 督导工作包括查阅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内控、资金往来、募集资金使用等文件 并对高管进行访谈及公开信息核查[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065.93万元 同比增长51.17% 主要因市场开拓及新品推出[21] - 净利润51,976.48万元 同比仅增0.25% 主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35%及销售费用增长75.46%[21] - 境外销售收入263,005.75万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72.38%[9]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研发投入56,167.98万元 研发人员1,836人(占总员工56.75%) 同比增长78.08%[7][23][32] - 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98项 含发明专利222项[23] - 产品获多项国际奖项 如2024年《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奖、日本Good Design设计奖等[27][29] 风险因素分析 - 美国关税政策变动频繁 2025年多次加征关税 最高达34% 可能影响境外销售增长[8] - 涉美337调查及诉讼仍在进行 若败诉可能导致产品在美禁售或经济赔偿[13][14] - 外协加工费用18,028.06万元 占主营业务成本10.14% 存在供应链管理风险[10] - 存货账面价值149,976.27万元 原材料及委托加工物资占比49.20% 存在跌价风险[12] - 芯片依赖索尼、安霸等国际供应商 可替代性较差[17] 新增业务与募集资金使用 - 无人机产品处于公测阶段 未正式发售 未产生实际收入[34]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制度要求 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35] 股权与治理结构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持股数量无变化 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36]
从极限运动走向日常,“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影石创新明日上市,能否带给投资者极致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7:54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被称为"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专业级产品参与好莱坞、央视直播等影视内容制作 [1] - 主营业务为消费级和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及配件,产品线包括Nano、ONE、ONEX、ONER、GO、Ace系列(消费级)以及Pro、TITAN、Connect系列(专业级) [1] - 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连续6年第一,2023年达67.2%,运动相机领域全球排名第二 [2] 行业分析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2017年164.3亿元增长至2023年364.7亿元,复合增速14.3% [2]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同比+21.79%),预计2027年达78.5亿元(2023-2027复合增速11.8%) [2] - 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314.4亿元,预计2027年达513.5亿元(2023-2027复合增速13.0%)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同比增速53.66%、78.16%、53.29% [3]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0亿元、9.95亿元,同比增速53.30%、103.66%、19.91% [3]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8%-57.10%,净利润变动-4.65%-12.49% [3] IPO与募资 - 发行新股4100万股,募资19.38亿元,为科创板近一年募资规模最大新股 [3][5] - 募投项目包括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1.95亿元)和深圳研发中心(2.68亿元) [3] 市场定位与估值 - 发行价47.27元,发行市盈率19.14倍,可比公司安克创新动态市盈率25.66倍 [5] - 近一个月科创板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60.5%,涨幅中位数215.8%,相近发行价新股首日平均涨幅152% [4][5] - 稀缺性显著,A股无完全可比公司,参考估值对应首日涨幅区间34%-152%,价格区间63-119元 [5]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在即,一季度运营利润下滑,淡马锡等投资机构力挺
搜狐财经· 2025-05-30 15:44
公司上市申请 - Insta360影石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申请流程 股票代码为"688775" [1] - 计划发行4100万股 每股定价47.27元 预计募集资金19.38亿元 公司市值约170亿元 [1] - 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战略配售 总认购金额达3.88亿元 [1][2] 战略配售详情 - 中信证券投资认购5999.99万元 占比3.10% [2] - 中金公司两款员工资管计划分别认购6289.99万元和7410.40万元 [2] - 淡马锡富敦投资认购8291.55万元 占比4.28% [2] - 上海灏裕信息科技认购4765.25万元 立讯精密认购2192.01万元 [2] 公司发展历程 - 2021年9月提交招股书 2022年1月递交注册申请 历时近四年完成上市 [3] - 从消费级全景相机起步 扩展至专业VR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 [3] - 产品线包括Nano系列、ONE系列、GO系列等消费级设备 以及Pro系列、TITAN系列等专业级设备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0亿元和9.95亿元 [4]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40.7%至13.55亿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5%至1.76亿元 [4][6]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12%-14%之间 [4] 法律风险 - 面临GoPro在美国的知识产权诉讼和337调查 [6] - 诉讼案件目前处于中止审理状态 [6]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IPO前可支配34.0043%表决权 间接持股29.8891% [7][9] - IPO后北京岚锋持股26.8767%为第二大股东 IDG旗下EARN ACE持股11.9616%为第三大股东 [7][9] - 香港迅雷持股7.8398% 启明创投旗下QM101持股8.439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