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4
2025-11-04 03:06
子公司赛默制药进展与集采影响 - 子公司赛默制药建设面积约260余亩,已建成药品GMP标准厂房及配套实验室16.3万平方米 [2] - 累计已完成项目落地验证617个项目,申报注册461个项目,位居全国前列 [2] - 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赛默制药有12个品种拟中标,其中4个产品作为上市许可持有人,8个产品作为受托生产方 [2] 合作研发 - 公司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自2022年开始共同设立生物医药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共建的"全省糖类药物重点实验室"被评为2024年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2] - 合作聚焦于肿瘤、免疫、神经系统调节、抗感染和呼吸道等多个领域创新药研发 [2] - 公司正与张夏衡研究员团队探讨芳香胺相关技术在产业端应用的可能性 [2] 核心技术平台 - 公司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创新药研发中心、高端复杂制剂平台及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中心 [3] - 创新药研发中心由苗雷博士和王江海博士领衔,目前已布局超过15条新药管线,覆盖神经生物学、自身免疫和肿瘤三大方向 [3] - 高端复杂制剂平台聚焦缓控释技术、靶向给药技术及难溶药物增溶技术等 [3] - 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中心在研项目超过40个,包括在澳门上市的首个同名同方药"稳心颗粒" [3]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布局超过15条自主研发的新药管线,涵盖大分子和小分子领域 [3] - 治疗OSA引起的日间嗜睡症药物Bios-0618正处于临床二期入组阶段 [3] - 治疗自免炎症的药物Bios-0625正处于IND申报阶段 [3] - 治疗肿瘤的药物Bios-0635正处于IND研究阶段 [3] - 公司目前1类新药已取得3个IND批件 [3] - 公司正在积极布局AI智药平台与类器官平台建设 [3]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3:32
经营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为王”,盈利质量实现渐进式修复 [2] - 2026年基于新技术的量产项目储备及出货量可期,订单能见度提升 [3] - 随着高端AI产品占比提升及惠州马安、潼湖工业园规模化效应释放,整体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修复提升 [3] - 储能业务已实现盈利,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AI端侧能源方案主航道,新兴产品矩阵已成型,量产节奏明确 [3] - 在固态、高硅、钢壳、钠电等前瞻和创新技术上持续投入,以保障技术溢价和利润空间 [4] - 固液态电池已实现量产交付,100%纯硅负极电池实验室样品获得优异测试表现 [12] - 公司定位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算力中心等细分赛道,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7]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参与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机构达106家,投资者130位 [2] - 公司与多家全球头部AI端侧科技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3] - 在AI眼镜领域,公司已深度嵌入某北美知名穿戴品牌客户供应链,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客户 [9] - 在AI玩具领域,公司积极匹配传统玩具巨头AI化转型需求,并服务于新兴AI硬件创业公司 [10] - 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服务器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BBU)领域实现批量出货 [7]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构建以惠州马安基地、惠州潼湖基地为研发制造中枢,越南海防基地为国际化跳板的“双核”产能布局 [4] - 面对钴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采取短期定价调整、中期产品升维、长期技术溢价的三重举措 [5] - 价格传导具有结构性且存在滞后性,三季度财报尚未体现提价效果,后续客户议价工作已陆续展开 [5] - 通过潼湖工业园的集约化生产和智能化改造,以及越南生产基地的运营,提升效率并优化成本 [12] 竞争优势 - 公司与全球头部品牌客户建立了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余年的战略合作关系,基于对SQDC(安全、质量、交付、成本)理念的坚守 [10] - 公司凭借对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能够与客户共同定义产品规格,从电芯供应商升维为AI端侧能源解决方案商 [12] - 公司的竞争力是集长期信誉、技术前瞻性和运营韧性于一体的动态发展系统 [12]
贝泰妮(300957) - 2025年10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3:00
财务表现 - 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达到4.42亿元,同比增长6772.14%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4.17%,属于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正常波动 [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通过聚焦核心产品、优化业务结构的策略,夯实产品竞争力与渠道渗透力 [1] - 线上和中台重要岗位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1] - 进行了积极的库存和渠道管理,为长期价值增长构筑更坚实底盘 [2] 研发与技术 - 公司依托云南省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平台和遍布全球(包括日本、法国)的研发中心,系统性开展研发项目 [1] - 研发投入始终与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研发进度相匹配,致力于打造长期的技术竞争力 [1][2] - 完成对初普(TriPollar)品牌相关商标权、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的收购,无形资产大幅增加116% [2]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收购TriPollar高端科技美容品牌,与核心品牌薇诺娜形成协同与互补 [2] - 通过TriPollar宝贵的射频美容技术知识产权,强化公司在研发和技术上的护城河 [2] - 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千亿级的美容仪器市场,为未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 - 与全球医美技术巨头科医人携手,以Tripollar初普为核心推动深度合作,与瑷科缦形成"功效护肤+美容仪"的高端协同 [2]
盈趣科技(002925) - 2025年11月0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3:00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增幅低于预期,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海外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下降,以及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和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3] - 预计随着收入增长,2026年研发费用率将相对略降低 [1]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公司基于未来战略布局,将继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以维持竞争优势,重点领域包括温度精密控制、卫星地面终端及模组、工业二次料及可降解等新材料开发、生物体态传感及感知 [1]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2] - 深化明星产品技术壁垒,如电子防眩镜、电动可翻转屏、汽车控制部件,新产品电动可翻转屏已获多家车企定点 [2] - 加速全球化布局,依托墨西哥智造基地的区位优势深度绑定北美头部客户,并拓展欧洲及亚太市场 [2] - 突破增量赛道,基于现有精密制造能力向汽车线束等新品类延伸 [2] 健康环境业务 - 得益于与重要客户项目的量产,2025年第三季度健康环境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 - 正深化与该客户的合作,加快新项目研发量产落地,保证订单及时交付,并积极拓展其他产品线合作 [2] - 看好健康环境业务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 [2] E-bike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E-bike产品收入略有下滑,但前三季度整体同比增长 [3] - 长期看好E-bike产品发展,因其属于环保、绿色、健康、时尚产品,市场趋势处于上升周期 [3] - 过去三年该产品处于去库存周期,目前库存水平已回归健康,叠加需求端逐步回暖,预计2026年该业务表现将更好 [3][4] - 公司与客户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从客户全球3.5万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49家获奖企业之一,荣获"2023/2024年度全球供应商奖" [4] - 除E-bike外,与客户的新项目也在持续开发拓展,期望通过深化合作带来业绩增量并提升核心能力 [4]
美的集团(000333) - 2025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2:4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3,647亿元,同比增长20% [2] - 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14% [2]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1% [2] - 智能建筑科技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25% [2] - 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9% [2] 储能业务发展 - 发布美的能源战略,围绕"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 [3] - 科陆推出新一代Aqua-C3.0 Pro直冷式液冷储能系统,总拥有成本降低10.63% [3] - 推出超高温单机双级变频离心工业热泵,最高温度130°C,COP最高4.2 [3] - AI助力Energy+电力聚合平台,虚拟电厂接入分布式光伏超过1.5GW [3] - 电价预算精度达92%,负荷预测精度高达97% [3] 机器人业务发展 - 机器人战略聚焦AI+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核心零部件三大方向 [4] - 库卡推出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构建全链路智能生态 [4] - 工业用人形机器人"美罗"进入荆州工厂参与信息收集、设备维护等任务 [4] - 家用机器人"美拉"在2025年WAIC完成全球首秀,并在德国IFA展亮相 [5] - 谐波减速机产能达8万台(2024年底数据) [5] 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策略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2个海外研发中心和41个主要制造基地 [5] - 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全价值链提效、供应链管理优化应对原材料波动 [5] - 开展大宗套保业务,采用集采形式获得价格优势 [5] - 2021年铜价增长约40%时,公司净利率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2022年已恢复同比提升 [5] - 深化DTC改革实现降本增效 [5]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2:14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65.48亿元,同比增长5.39% [3] - 利润总额21.72亿元,同比增长11.31% [3] - 归母净利润17.64亿元,同比增长8.49% [3]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总额493.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0% [3] - 归母净资产194.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8%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供排水等业务量增加 [3] - 污水处理费结算单价调整 [3] - 增值税即征即退款增加 [3] - 部分地区回款改善带来信用减值转回 [3] - 新投运项目贡献新增产能(如洗瓦堰再生水厂、污泥处理厂三期、邛崃餐厨废弃物处置厂等) [3]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7.90%,较去年同期44.76%有所提高 [3] - 自来水制售业务毛利率提升因售水量增加及水资源税核算调整 [3] - 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提升因处理量增加和服务费结算单价提高 [3] - 污泥处置板块毛利率因三期项目投运而提高 [3] 项目进展与产能扩张 - 第六再生水厂二期、第八再生水厂二期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明年投运 [4] - 第五再生水厂二期项目有序推进 [4] 运营管理与费用 - 公司通过工作专班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回款情况较上年稳定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4.04%,主要因水表检测费用增加 [6] 未来战略与发展规划 - 坚持“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并重的发展思路 [7] - 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拓展成都市及周边区域市场 [7] - 延伸产业链至再生水利用、直饮水、瓶装饮用水、餐厨垃圾处置、废弃油脂资源化等领域 [7] - 发展轻资产业务,如委托运营、管网探测等 [7] 价格机制与资本规划 - 供水价格调整需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可同步联动上游水价调整 [8] - 污水处理服务费每2年或3年定期调价,成本重大变化时可申请临时调整 [8] - 未来1-2年资本开支因项目建设较大,投运后自由现金流将更充裕 [8] - 公司正研究提升分红水平,构建可持续利润分配机制 [8]
华峰化学(002064) - 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1:42
氨纶业务 - 氨纶产品价格与盈利水平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2] - 公司是国内产能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差别化产品占比约25% [3] - 氨纶行业库存约50天,公司库存约20天 [3] - 短期内氨纶价格反弹力度有限,长期需求稳定增长 [3][4] - 15万吨氨纶募投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底前完成达产 [2] 产能与项目规划 - 除了在建的募投项目,公司暂无新的氨纶扩产计划 [2] - PTMEG项目按原定计划有序推进中 [2] - 重组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12月前将标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3] 成本与竞争优势 - 公司氨纶、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的产能均居全球前列,形成采购规模优势 [2][3] - 己二酸拥有产能配套、工艺路线及区域优势,但盈利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3][4] 市场与需求 - 聚氨酯原液下游需求(鞋类、缓冲垫等)每年较为稳定 [3] - 长期来看,氨纶应用范围及添加量不断扩大,表观需求稳定增长 [3] - 己二酸短期存在竞争加剧压力,长期受益于经济复苏及反内卷政策 [4] 财务与战略 - 公司现金充裕,将综合分析经营实际、股东意愿等因素制定分红回报规划 [3] - 公司坚持"做强主业、适度多元"的发展道路,聚焦聚氨酯产业链 [3]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21:34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56.71%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83.55% [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83.1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69.98%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9767.56万元,同比增长182.23%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9304.90万元,同比增长166.37% [3] - 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订单量大幅增加 [3] - 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模具领域增长显著,通用设备行业恢复增长 [3] - 扩产项目投产,产能快速提升,规模效应逐步释放 [4] -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客户复购率明显提升 [4] - 新产品(数控车床、数控磨床、高端卧加、五轴加工中心等)批量销售贡献业绩 [5][6] - 核心部件(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自研自制提升竞争力并降低成本 [6] 主要下游行业销售占比 - 通用设备行业销售占比约32%,同比增长超过10% [6] - 消费电子行业销售占比约25%,实现翻倍增长 [6] - 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约16%,增长约80% [6] - 模具行业销售占比约6%,实现翻倍增长 [6] -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占比约5%,实现翻倍增长 [6]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因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持续下滑 [6]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小幅下滑,整体相对稳定 [7] - 毛利率环比下滑原因包括降价促销处理库龄较长库存产品,以及高端卧加产品处于市场开拓前期导致成本较高 [7] 新兴领域布局 - 液冷散热领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依托高速钻攻中心、立加等产品满足高精度加工需求 [8][9] - 机器人领域通过参股上海开普勒机器人进行技术业务合作,储备未来市场能力 [9] - 航空航天领域以龙门加工中心为主,具备承接订单能力 [9] 产能与生产体系 - 东莞、南京新建产能陆续投产后,产能紧张情况大幅缓解,可支撑未来两三年发展 [10] - 公司已建立高效单元化、模块化、可复制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检测体系,具备较快调整产能布局的能力 [10] 消费电子领域增长动力 - 3C行业高景气叠加国补政策推动整体需求增长 [10] - 折叠屏手机发展带来加工量显著增加,加工设备需求增长 [10] - 新建产能投入使用后,消费电子收入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10] 公司竞争优势 - 产品以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更适配2025年高景气行业(如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 [11] - 直销模式占比超过80%,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更敏捷高效服务客户 [11] - 重视产品技术和品质投入,上市后品牌影响力提升 [11] - 核心零部件自研自制,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和整体毛利率 [11] - 立式加工中心因标准化和批量生产程度高,毛利率与大型设备相当甚至更高 [12][13]
斯莱克(300382) - 300382斯莱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1-03 21:0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30亿元,同比增长50.8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63.25万元,同比增长195.39%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72.3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89.77万元,同比增长205.86%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454.99万元,同比增长191.29% [2] - 净利润由半年度为负转为第三季度为正 [2] 业务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源于传统易拉罐盖设备与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协同发力 [3] - 电池壳业务毛利率每个季度持续稳步改善 [3] - 公司通过新管理措施与新技术应用优化电池壳生产制造过程 [3] - 生产基地优化组合及与客户关联度改善提升整体业绩 [3] 传统设备业务发展 - 易拉罐盖设备业务占比因电池壳业务快速增长而变小,但仍是稳定长期产品 [3] - 易拉罐设备需求随环保政策趋严及全球应用提高而增长 [3] - 公司开发铝瓶高速自动化生产线,适用茶饮、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多种饮品包装 [3] - 推出一次性铝杯产品,适合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3] - 数码印罐迷你线及新型数码印罐机提供个性化包装及定制化服务 [3] 电池壳业务进展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能、瑞浦兰钧等 [5] - 2025年8月与韩国东远系统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及欧洲成立合资公司,为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提供圆柱形及方形电池壳合作 [5] - 子公司苏州先莱与东远在中国境内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国内电池壳市场 [5] - 公司在宁福新能源大圆柱电池项目中获"最佳潜力供应商奖" [6] - 与亿纬锂能、多氟多、力华等客户合作中感受到大圆柱电池量显著增长,比例持续提高 [6] - 圆柱电池在储能等领域应用优势逐渐发挥 [6] 新技术研发 - 谐波减速器零部件柔轮研发依托金属成型及精密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幅降低成本 [6] - 采用冷冲压成型工艺路线制备柔轮,路线可行性基本确认,正进行应用性开发与测试 [6] - 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技术研发与市场探索阶段,存在不确定风险 [6]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韩国东远合作属全球性战略,通过合资企业加强与国际电池客户关系 [7] - 与奥瑞金战略合作有助于提升公司专用设备海外市场份额 [7] - 奥瑞金收购中粮包装后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长期促进斯莱克专用设备业务发展 [7] - 铝杯产品在国外已有应用,相比塑料杯环保优势明显,符合绿色减碳排放趋势 [7] - 铝杯制造成本随技术成熟不断缩减,预计未来成本差别可接受时将大量替代塑料杯 [7]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1月3日)
2025-11-03 20:58
财务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3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亿元,公司自二季度减亏损以来,三季度与二季度基本持平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1053.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1.74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51.96GW,其中海外出货量占比49.78% [3] - 2025年第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18.17GW [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将"晶澳转债"的转股价格由38.22元/股向下修正为11.66元/股,修正自2025年7月23日起生效 [3] - 制定并实施《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3] - 计划使用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3] 行业展望与市场需求 - 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在580~600GW之间 [4]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新增装机约310GW,2026年在270~300GW [4] - 欧洲市场预计稳定增长,亚太、非洲地区增速加快 [4] 技术与产品发展 - 储能业务已实现出货,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和大储,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行并借助组件销售渠道开拓市场 [4] - Topcon技术提效目标为650~670W,未来仍有提升空间并需考虑经济性 [5] - 高功率组件DeepBlue 5.0已上市,在远期订单中显现价格优势并存在溢价 [5] - 截至2025年底约1/3产能可实现产线升级,全部产能具备进一步效率提升能力 [5] 市场环境与价格趋势 - 国内市场组件价格出现上调趋势,海外市场(尤其中东和欧洲)对价格上涨趋势较为理解 [5] - 受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需求季节性减弱及节假日因素影响,价格支撑可能短期承压 [5] - 预计2026年二季度市场需求回升,组件价格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