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300777) - 300777中简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4
行业与市场情况 - 通用低成本碳纤维 2022 年供不应求,2023 年至今价格因供大于求大幅下降,大规模投资建线易投产即亏损,公司供应领域产品价格非由市场竞争直接决定,整体价格阶梯式降低趋势较稳定 [1] - 我国无人机领域多家竞争,价格因市场竞争不断下降,已到低成本化阶段 [2] - 关于 eVTOL 产业未来五到十年商业化进程有三种观点,公司认为第二种(预计需要 5 - 10 年,取决于国家意志和法规政策完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时间难预测 [6] 公司产品与业务 - 公司产品与通用低成本碳纤维客户、价格不同,单一客户依赖度较高,正持续开拓其他用户,ZT7 改良型、低成本型有望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与中石化合作稳步推进 [1][2] - 碳纤维本质是结构材料,成立功能材料子公司旨在突破应用边界,开发特殊功能新材料,满足定制化功能需求,技术具备两用潜力 [4] - 过去碳纤维用于发热产品的应用基本被石墨烯取代,目前功能化应用少,主要在结构材料领域表现突出,如防弹领域用于后端支撑板抗冲击 [5] 公司产能情况 - 百吨线产能 120 吨,千吨线产能 300 吨,三期规划三条线,每条线 200 吨,各产线按 3k 和 12k 不同规格计算产量口径不同,且为柔性化产线,可切换不同型号碳纤维,三期项目正朝设计产能爬坡 [2] 公司财务情况 - 公司应收账款在 23 - 24 年有波动,主要受回款周期特性影响,行业账期半年到一年不等,存在时间差 [3] - 公司 2024 年研发费用较 2023 年有所下降,但研发始终是核心,投入决心和力度只会增强 [3][4] 公司研发与战略规划 - 公司内部制定务实时间规划推进研发方向,坚持质量优先控制成本,正与潜在客户沟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 [6] - 市场开发基于具体情况分析成本可行性,现有生产线可逐步优化降本,结合产品开发和客户沟通跟进工作 [6] 公司下游与应用领域 - 商飞预浸料等材料国产化持续多年,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公司自主开发预浸料服务民用大飞机需求,研发工作加速 [5] 军事出口与定价 - 不清楚军事出口情况,以无人机为例,我国相关领域存在价格因市场竞争下降情况,材料供应要适应市场机制 [2][3]
祥鑫科技(002965) - 2025年05月0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7:44
金属结构件细分领域众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不同公司主营业务 产品结构并不一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了汽车模具、汽车车身结构件、 动力电池箱体、光伏储能设备、通信服务器等产品。 就汽车领域,2024 年中国汽车行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增长 3.7%和 4.5%,连续两年突破 3,000 万辆大关, 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市场渗透率超过 40%,标志着产业进入规模 化发展新阶段。公司 2024 年汽车零部件全年营收 50.02 亿元,占比 74.18%,同比增长 12.86%。其次是,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 585.9 万辆,同比增长 19.3%,汽车出口再创新高。2024 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 6.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9%,墨西哥子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全球化布局 成效初显。 2024 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 2.78 亿千瓦,同比增长 28%,其 中集中式光伏 1.59 亿千瓦,分布式光伏 1.18 亿千瓦。2024 年公司光储 设备营收 12.17 亿元,占比 18.04%,同比增长 123%,成为第二大增长 引擎。通信及服务器等产品的营 ...
赛摩智能(300466) - 300466赛摩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4
公司业绩与目标 - 2025 年公司目标减亏扭亏,将加大优势产品/项目拓展力度,通过完善制度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提质增效 [2][7][10][15]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盈利指标承压,后续将通过精细化运营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4] - 截至 2024 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销售订单金额约 5 亿元人民币 [11] 产品与业务 - 公司拥有码垛、喷涂、移动、制样等工业机器人产品,将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合创新并形成订单,今年会利用机器人赋能工厂改造 [2] - 公司业务为工厂提供新型工业化解决方案,电力领域聚焦发电侧燃料智能化及新能源发电数字化运维管理,不涉及智能电网业务 [13] - 公司前期在无人机智能巡检飞控系统做过技术储备,暂未形成无人机产品销售订单 [14] - 公司产品中不包括割草机器人 [12] 合作与发展 - 控股股东洛阳国宏计划将赛摩智能打造成为洛阳市高端制造产业资本运作新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10] - 公司与上海靖和实业拟以合资或项目合作形式,在小模数精密加工工艺的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4] - 公司与洛阳轴承前期无业务往来,未有并购重组计划 [5] 战略与规划 - 公司继续围绕“自动化和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战略目标,强化核心业务竞争优势,增强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 [5] - 公司董事会提请授权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 3 亿元且不超最近一年末净资产 20%的股票,用于主营业务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9] 业绩改善与增长因素 - 聚焦核心业务,深化客户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散料智能装备及管控系统迭代升级 [12][14] - 深化赛摩内部各公司协同,加强与洛阳工控集团协同工作 [12] - 加强应收账款回收,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两金占用 [12][14] - 推行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清除低效无效资产 [12][14] 行业前景 - 公司所在行业为新型工业化领域,国家出台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政策驱动行业前景持续看好 [13]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如签订重大合同且达信批标准,会以临时公告披露 [2][3] - 灵枢机器人和公司无关 [5] - 2020 - 2024 年业绩对赌安排不涉及上市公司层面 [10] - 回购、增持是市值管理方法之一,公司重视长期价值提升,如有计划将披露 [6] - 未来如有资本运作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7][8][10][15]
双环传动(002472) - 002472双环传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2
业务营收情况 - 2024 年度新能源齿轮业务营收 33.70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38.38%,同比增长 51.21%,今年一季度在总营收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1][3] 行业发展前景 - 我国齿轮产业规模逐年上升,形成规模大、门类齐全、基础坚实的产业,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1] 盈利增长点 -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主机厂子零部件外包需求增长,汽车智能化使注塑及复合材料齿轮需求激增 [2] - 公司内部以智能制造为抓手,通过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与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与盈利水平,依托工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优化降低成本,提升各业务板块毛利率 [2] 智能执行机构产品 - 已在扫地机驱动产品领域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国内扫地机头部厂家有合作 [4] - 未来聚焦智能汽车场景,拓展汽车电动尾门、智能车锁驱动模组等产品,提升单车价值量 [4] - 在未来出行、智能穿戴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 [4] - 重点拓展非金属材料赛道,设立专项研发团队,开展非金属材料智能执行机构研究 [4] 提升设备资产周转率策略 - 聚焦新能源汽车齿轮等高精密齿轮产品需求,升级现有设备资产能力,确保装备能力契合市场前沿需求 [5][6] - 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监测与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资产回报率 [6]
中环海陆(301040) - 301040中环海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2
行业情况 - 2024年风电行业竞争加剧,主机招标价格持续走低,整个供应链受影响,上游零部件环节业绩承压明显 [2] - 目前欧美锻造业技术领先,但锻造产业较少,亚洲是锻造产业重要聚集地,中国锻造行业发展迅速,关键零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 [17]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8,662,643.0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3,590,983.03元 [5]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4% [16]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845万元 [17] 公司发展前景 - 随着“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以及老旧机组替换需求释放,同时拓展工程机械、核电等其他领域应用,通过技术领先和多元化布局降低行业周期风险,长期增长可期 [3][4][11] 公司亏损原因 - 行业竞争与成本压力:2024年风电主机招标价格持续走低,公司产品单价下降,叠加前期新建项目转固导致折旧费用增加,毛利率大幅下滑 [5] - 产能利用率不足:市场需求波动导致产能未达预期,固定成本分摊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 [5] 公司技术优势 - 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对大型、重型、高性能锻件制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如大型环锻件控形控性技术等 [8] - 202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还主导起草了两项锻件行业标准 [8] - 研发团队着重针对有色金属锻件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 [17] 公司业务与市场 - 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 [12] - 产品得到众多行业客户认可,服务客户包括烟台天成、振江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以及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等国际知名企业 [15] - 已取得多国客户的认证,产品主要覆盖欧洲和亚洲市场,未来继续深化与国际客户的战略合作 [7][16] 公司应对策略 - 优化产品结构:2025年深挖市场需求,开发适应新兴应用场景、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淘汰低毛利、低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聚焦优势业务 [13] - 成本控制: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争取更优惠采购价格,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安排设备使用和维护计划,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14]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成立专门催收团队,对客户分类管理,采取不同催收策略 [14] - 市场拓展:不局限于风电行业,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 [14] 公司其他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暂未有“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具体合作进展,当前主要从事大型风电设备的核心部件供应 [11] - 已成为国内工业金属锻件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2022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和形象 [18]
龙利得(300883) - 300883龙利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8日15:30 - 17:05通过“价值在线”举办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徐龙平,董事、财务负责人朱敏等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工艺技术优势,具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及产品技术性、功能性优势 [1] - 产品质量优势,有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先进设备,制定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制度 [1] - 快速响应和服务优势,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和高效沟通反馈机制 [1] - 品牌形象和客户资源优势,品牌知名度高,获多项荣誉,与众多知名企业长期合作 [1] - 成本优势,在生产、设计、管理环节控制成本以拓展利润空间 [1]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为先进制造业应用、智能智造等领域,正从运输包装制品提供者向面向终端消费者转型 [1] - 业务范围扩展至彩箱/彩盒等全方位包装制品,客户群体覆盖日化、电子家电等多领域 [1][2] 经营理念落实 - 结合公司和行业情况,靠拢科技前沿,引进设备和人才,探索新型环保原材料应用,优化生产工艺 [3] -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与质量,体现科技与创新价值 [3] 财务情况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15,839,279.1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46% [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780,908.8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6.55% [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890,471.3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23% [4][8] - 净利润未达预期原因是上海龙利得文化科创园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折旧及贷款利息支出影响大,商誉资产组合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冲击大 [4] 行业技术创新表现 - 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化印刷成主流,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与控制手段 [5] - 智能化水平提升,采用自动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5] - 绿色技术发展,政策驱动下绿色环保包装成主流,企业强化绿色印刷技术研发 [5] 行业政策环境影响 - 推动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迈进 [6] - 鼓励技术创新,激励企业研发与应用新技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6] -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协助 [6] 公司转型挑战 - 技术瓶颈,需掌握不同类型包装产品生产技术 [7] - 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需协调更多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7] - 客户资源与市场渠道需重新整合与拓展 [7] - 内部团队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等方面需调整和适应 [7] 探寻新兴行业契机 - 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关注行业动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参与展会论坛等了解新兴行业包装需求 [8] - 建立创新团队,开发定制化包装产品和解决方案 [8] 挖掘市场需求方式 - 开发个性化定制平台,实现客户在线设计、下单 [8] - 收集分析网络购物数据,了解客户包装偏好和需求特点 [8] - 推出多样化包装产品系列,满足不同网络购物商品包装需求 [8] - 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提供专属包装解决方案和服务 [8] 信息化建设措施 - 搭建企业级信息化平台,整合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信息系统 [8] - 引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8] - 建立数字化研发体系,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8] - 构建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采购、库存、物流等环节智能化管理 [8] 权益分派股本基数变化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最初以扣除回购专户中已回购股份后的342,043,613股为分配基数 [8] - 自利润分配预案公布后至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披露期间,将回购专户3,956,387股非交易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 [8] - 最终以公司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0股后的346,000,000股为享有利润分配权的股本基数 [8] 优化产品结构动作 - 加大高端、特色包装产品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8][9] - 淘汰落后、低效益产品 [8][9] -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改进和升级现有产品,开发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产品 [8][9] 完善治理结构计划 - 明确各治理主体职责和权限,完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 [9] - 梳理现有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修订和完善 [9] -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 [9] - 开展员工培训,确保新制度和流程有效执行 [9] 行业市场需求体现 - 消费升级带动快速消费品、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对包装印刷需求增长 [9] - 电商发展催生小批量、多样化和个性化包装需求,电商包装市场成重要增长点 [9] 稳定毛利率措施 - 研发新型原材料或替代材料,降低对高价原材料依赖 [9] - 研究高效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消耗 [9] -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售价以抵消成本上升影响 [9] 公司荣誉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 [9] - 荣获国家模范职工之家、中国印刷行业1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 [9]
恩威医药(301331) - 301331恩威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0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8日15:00 - 16:3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永江等5人 [2] 销售毛利率情况 - 公司线上销售毛利率60%左右,线下销售毛利率50%左右,线上毛利相对高但推广费用率也高 [2] 外延拓展情况 - 2023年重整河南信心药业,取得125个品种,其中4个独家品种,扩充产品管线 [3] - 公司将继续关注符合战略布局的并购标的,近期已关注多个并对部分持续关注 [3] 核心产品规划 - 为保证洁尔阴洗液领先地位,计划与多家三甲医院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循证研究,目前处于前期沟通阶段 [3] - 规划从循证医学和品牌推广两方面提升洁尔阴产品群销售规模 [6][7] 收购产品复产及销售情况 - 收购信心药业后,部分重点产品分5批复产上市,第一批抗病毒口服液等已于2024年12月上市,抗病毒口服液列入未来3年重点培育过亿品种 [3] - 首批复产产品处于推广初期,销售情况良好,后续将在宣传、患教和渠道拓展投入资源 [5]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净利润翻一番 [5] 营收增长策略 - 药品增量:做好信心药业产品上市计划,推动重要产品上量 [5] - 私护增量:加速拓展非药私护领域,2025年上线新产品30个以上,细分品类4个,实现产品每年翻番增长 [5] - 培育核心品种:打造8 - 10个过亿量级产品群 [6] - 外延并购:组建投资部门,推动符合方向的标的并购 [6] 财务盈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81,212.74万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3,749.75万元,同比下滑 [7] - 2025年采取双轮驱动策略,提升经营效益 [7]
交大思诺(300851) - 300851交大思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40
行业发展前景 - 政策引领:国家重视轨道交通行业,“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化,国铁集团明确2035年、2050年铁路发展目标 [2][3] - 需求增长:新建线路催生列控系统增量需求,存量线路升级改造激发替换需求 [3] - 国际化进程加快:“一带一路”推动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出海,列控系统在沿线国家项目取得突破,公司部分产品已应用于沿线国家项目 [3]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产品竞争优势:公司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领域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 [4] - 新产品和新技术拓展:公司在LKJ领域取得成果,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取得预期成果,未来商业化应用将成新盈利增长点 [4] - 产业链拓展:公司凭借核心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挖掘市场潜力 [5] 公司相关事项回复 - 收购计划:后续涉及相关事项达信息披露标准,公司将按要求披露 [5] - 增值税即征即退和理财收益下滑原因:2024年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少因当期开票规模下滑,理财收益下滑受市场利率、监管政策及资金配置策略影响 [5] - 业绩下滑原因及改善措施:业绩下滑受项目交付节奏和宏观环境及政策因素影响,公司通过研发投入提升长期竞争力,未来将采取措施改善业绩 [6][7] - 股东减持、市值与回购问题:相关股东减持合规,公司将提升内在价值改善市值与价值匹配度,暂无回购计划 [7] - 财务情况:公司财务情况参见2025年4月22日发布的定期报告 [8] - 行业及其他企业业绩表现:行业整体业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各企业业绩因经营策略等存在差异,具体参考相关企业公开信息 [8][9]
科创信息(300730) - 300730科创信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3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10.16万元,同比增长3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6,382.30万元,同比减亏60.51% [3]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39,881,327.4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86% [5] 公司经营策略 - 聚焦“产品化”战略,遴选典型产品重点投入,提升复用性,制定针对性销售策略 [4] - 实施“走出去”策略,优化市场营销体系,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生态合作伙伴 [4] -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保障对AI技术投入,突破大模型应用、机器视觉检测等方向 [4] - 推动精细化管理,优化组织和业务结构,降本增效,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 [3][4] 公司业务领域 - 智慧企业业务以提升规模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效率为目标,运用数字技术采集、分析数据,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将丰富产品水平,完善技术平台打造 [3] - 基于“平台 + 业务(应用)+ AI”核心竞争力,以AI赋能产品应用,在数字政府与智慧企业领域发力,拓展核心客户,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4]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 [6] - 数字政府行业受国家政策、财政支持和技术发展影响,顶层文件擘画顶层设计,人工智能加速智能化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5][6][7][8] 公司应对措施 - 顺应数字经济趋势,将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作为战略转型抓手,在“人工智能 +”和“数据要素×”双向赋能,提供智能高效产品与服务 [6] - 以政策文件为指引,融合大模型与政务服务知识图谱,深化“AI +”数字政府场景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市场 [7] 公司市值与质押 - 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重视市值管理,提升经营业绩,促进内在与市场价值协同发展 [2][8] - 2025年3月15日公告关联人费耀平、李杰等为公司贷款提供2400万股票质押担保,属无偿担保,无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况 [3]
海伦哲(300201) - 300201海伦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38
租赁业务 - 2025 年租赁年会原定 100 台销售目标,实际达成超 200 台订单,远超预期 [2] - 截至 2025 年 4 月末租赁行业销售已达到 2024 年全年的 2/3 [2] 军工业务 - 今年军工市场将明显好于去年,全资子公司上海格拉曼正积极准备数个军品项目投标工作 [2] 业绩情况 - 一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二季度订单充足、生产饱满,实际业绩情况待关注相关公告 [3]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2.24 亿元,同比增长 8.64%,扣非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增长 48.17%,较 2022 年度增长 209.13% [7]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3.46 亿元,同比增长 54.80%,扣非后净利润 2850 万元,同比增长 40.66% [7][11] 资产处置 - 上海良基公司 4 月 8 日完成全部工商变更,已收到第二笔款项,预计二季度确认股权转让投资收益 2000 万元左右 [3] - 惠州连硕项目作为闲置资产在拟处置范围内,正抓紧办理消防验收、产权证书等事项并寻找买家 [3] 业绩目标与规划 - 制定 2025 年综合预算计划,有信心迈向 2025 年净利润 3.92 亿目标 [4] - 主营业务参考《2024 年年度报告》中 2025 年重点工作内容;投资收益推进上海良基股权出售和惠州连硕相关事项;业绩追偿已提起诉讼并聘请律师团队跟进 [4][5] 股东与增持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股东人数为 49,633 户 [6] - 上海顶航慧恒未完成增持不会导致公司受处罚,公司多次督促提醒其完成增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 顶航慧恒明确表示将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5] 行业与发展 - 公司以特种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中心,双轮驱动发展,深耕特种车辆、特种机器人和军工等领域,行业特点和趋势详见《2024 年年度报告》 [8] 法律诉讼 - 起诉杨娅等人业绩追偿案件未收到法院通知或判决,已聘请律师团队跟进,有进展将公告 [8] 并购意向 - 湖南华汛项目有进展将披露,公司持续围绕三大主业上下游产业链寻求并购标的 [9] 产品情况 - 上海格拉曼 2024 年研制高空无人机消防车,已投放市场且当年签单,预计今年有一定量订单,第二款将于今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10] 股价与股东背景 - 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会积极进行市值管理,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11] - 股东香港美通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主要从事投资业务,不参与生产经营管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