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广核技(000881) - 000881中广核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08:32
质子治疗装备业务 - 华西项目质子医疗设备已完成出厂下线,待客户现场具备条件即可进入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内无法完成验收 [2] - 公司正在开发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目前已完成技术攻关和方案设计 [4] - 公司密切跟踪多个潜在项目,仍处于项目开发阶段 [2] 同位素业务 - 核心产品锗镓发生器处于从技术攻关到规模化供应的关键时期 [2] - 同位素业务加速器主设备、工艺热室等核心生产设备已到货,正开展安装调试,计划2026年投产 [7] - 公司计划主要生产锗镓发生器、锗-68及碘-123,投产后具备批量供应能力 [3] - 镥-177目前仅为代理销售品类,暂无自主生产计划 [3] - 公司正积极推进铜-64、锆-89的工艺技术研究 [3][4] - 公司暂无计划生产氦、氚等同位素 [7] 电子加速器与新材​​料业务 - 成功研制国内首台S波段10MeV/32kW大功率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功率较传统20kW电子加速器提升60% [4] - 自主研发的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已实现小批量销售,业务覆盖国内及海外市场 [4][7] - XETFE材料具备耐高低温、耐辐照等特性,可应用于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等领域 [4][7] - 中子屏蔽材料主要用于核电厂主装置和乏燃料储存容器,正在开发新型柔性中子屏蔽材料用于核能以外区域 [7] 光电芯片业务 - 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SiPM)封装产线已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通线,已基本达到量产条件 [4][5] - SiPM主要应用于分子影像、辐射探测、高能物理及生物医学四大领域 [5] 公司经营与治理 - 公司已连续亏损两年,2025年采取降本增收、产品转型升级、提升创新效能、深化改革四项措施改善盈利 [7] - 公司正积极推进新任高级管理人员选聘工作 [8]
协创数据(300857) - 2025年11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0:1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3.31亿元,同比增长54.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6.4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25.30%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181.94亿元,较年初增长149.08% [1] - 2025年1-9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23%,基本每股收益2.0341元 [2] 研发投入与平台能力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30亿元,较上年同期1.46亿元增长约8350万元 [2] - 算力服务平台实现异构算力纳管与多用户租赁 [2] - 平台具备算力资源实时调度能力,保障高并发场景资源高效利用 [2] - 支持主流AI模型适配,实现高速网络运维调优 [2]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撑,已渗透云游戏、云手机、AI应用、具身机器人、金融等领域 [2] 业务布局与营收 - 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业务在美国、香港、深圳盐田保税区布局,主要向境外销售 [2] - 截至上半年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实现营收约12.21亿元 [3] - 截至上半年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业务收入约8.35亿元,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4] 技术优势与客户合作 - 通过服务器再制造业务积累AI服务器维保经验,延伸至GPU模组等领域 [2] - 制定严格服务器环境标准降低故障率,就近建设维修中心提升响应速度 [2] - 基于英伟达NCP合作资质,开展机器人推理平台及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开发 [3] - 布局机器人仿真和推理平台,瞄准未来AGI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增长机遇 [3] 供应链与风险管理 - 存储芯片供应商包括海力士、铠侠(Kioxia)、Solidigm [4] - 存储业务毛利率约10%,会根据市场波动变化 [4] - 直接出口美国商品销售收入比重较低,积极构建全球性供应链体系应对贸易风险 [3] - 未来将通过海外产能建设贯彻国际化战略 [3]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2 23:44
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国际海运费价格下降以及销量增加 [2] - 2025年前三季度国际海运费价格同比下降,但第三季度各航线运费出现反复涨跌波动 [2] - 原材料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未来存在因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贸易政策、供需关系变动导致价格止降反涨的风险 [2] - 国际海运费未来存在因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贸易政策、供需关系变动导致价格止跌反涨且涨势持续的风险 [2][3] 产能布局与工厂进展 - 马来西亚工厂设计年产能为6万吨,已完成大部分建筑改造和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 [4] - 波兰工厂是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为公司赢得欧洲客户信任的战略投资,是成为欧洲大客户主要供应商的先决条件 [5] - 波兰工厂因国际局势、地缘政治等因素无法直接供应欧洲个别国家或地区,部分需求仍由广州工厂供应,导致其规模效应减弱 [5] - 公司正统筹全球工厂排产,将部分欧洲需求转回广州工厂供应,未来将根据局势变化优化供应安排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5]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卫材热熔胶是生活必需品关键原料,应用覆盖婴儿、妇女、成人、老龄人、宠物及医用卫生用品领域,行业生命周期稳定且全球市场保持增长 [6][7] - 老龄化加剧和消费观念改变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成人失禁用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7] - 新兴市场人口规模大但渗透率低,存在庞大未开发消费者群体,增长潜力巨大 [7] - 卫材热熔胶在宠物卫生用品和医用卫生用品领域的多元化应用,随宠物经济和医疗保健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7]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在卫材热熔胶领域国内市场份额较高,但海外市场份额仍很小,具有巨大可开拓空间 [7]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尤其是海外市场及全球知名大客户份额 [7] - 热熔胶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建筑、包装、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各领域 [7] - 公司正尝试并积极寻找其他应用领域发展方向,希望发展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打造综合性热熔胶专业公司 [7]
特锐德(300001)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2 22:18
市场机遇与战略定位 - AI大模型、大数据与云计算广泛应用,算力基础设施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投资加速带动供配电设备需求增长 [2] - 公司定位从设备及服务供应商到集成方案解决专家,最终成为电力能源供应商,重点布局固态变压器及高压+固态变压器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未来数据中心配电设备将呈现模块化预制、快速部署、高效节能的发展趋势 [2]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融合高压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两大技术领域,具备从电网接入到配电末端的一体化、模块化、预制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4] - 通过EPCO模式提供项目评估、电网报批、变电站建设、系统调试及运维全过程服务,实现交钥匙工程,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并节约成本 [4] - 在工业级半导体器件的采购、筛选与老化测试方面建立成熟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产品高可靠性与长期稳定运行 [4] 固态变压器研发规划 - 预计2026年完成首套面向数据中心的110kV整体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2027年完成全自研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 [5] - 2027年推出SST 1.0产品并完成第三方认证,实现110kV及以上高压接入整体解决方案、800V输出、98%以上能量转化效率 [5] - 研发团队由高管、专职研发团队、高校成员组成,涵盖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系统控制等多个专业方向,计划与国内一流高校成立校企协同研发基地 [5] 技术挑战与应用场景 - SST技术研发核心挑战包括高压隔离与绝缘控制、高频变压器设计需平衡效率与热稳定性、控制算法与安全防护需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 [6] - 除数据中心外,SST可能率先进入绿电制氢、电解铝等大型工业直流应用场景,后续可能拓展至重卡超充等大功率充电场景 [5] - 公司已在局放抑制、高频磁性材料选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6] 市场业绩与发展目标 - 公司已为中国移动京津冀数据中心、中国移动西部云数据中心、火山引擎长三角无为算力中心等项目提供35/110/220kV变电站及电力模块设备 [7] - 已与国内头部数据中心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阿里巴巴、普洛斯、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 [7] - 长期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基于系统集成优势提供高效能源解决方案、发展成为集成方案解决专家构建EPCO全链条、探索能源供应与售电业务模式向电力能源供应商转型 [7][8]
TCL科技(000100)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2 20:02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 [2]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 [2] - 前三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 [2] - TCL华星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 [2] - TCL华星前三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 [2] - TCL华星前三季度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1.9% [2] - 半导体材料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28.7% [2] - 新能源光伏业务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三季度环比改善22% [3] 半导体显示业务 - 第三季度全球面板市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行业进入复苏通道 [2] - 电视品牌为年末促销备货带动大尺寸面板需求回升 [2] - 笔记本市场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及国外设备更新需求 [2] - 全球汽车销量稳步增长支撑车载显示需求 [2] - 产业链坚持按需生产,维持供需动态平衡 [2]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精细化运营巩固竞争优势 [2] - 预计2026年电视面板需求量增长1-2%,需求面积增长5%以上 [4] - 当前全产业链库存接近正常水平上限,四季度预计去化 [5] - 春节可能进行1-2周岁修,取决于供需动态变化 [5] 产能与产线进展 - t11产线收购后整合顺利,二季度完成平稳交接 [6] - t11产线三季度末已与华星整体数据系统完全打通 [6] - t11产线预计明年产生更大业绩贡献 [7] - t9产线二期产能爬坡,中小尺寸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8] - 第三季度IT领域MNT销量同比增长10%,NB销量激增63% [8] - 移动终端LCD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市场份额提升至14% [8] - 平板市场份额13%提升6个百分点,全球排名跃升至第二 [8] - 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市场份额提升至11% [8] - 公司显示业务产能规模全球前二,除t8外无大额新产线投资计划 [9] 技术发展与资本开支 - 公司投资建设t8产线应对OLED中尺寸市场渗透加速 [9] - t8产线采用印刷OLED技术,投资成本显著低于其他高世代OLED产线 [12] - 公司在印刷OLED领域拥有全球最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12] - 2025年将是TCL华星折旧峰值,202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 [10] - 2026年折旧预计环比2025年减少10亿元左右 [10] - 2027年及以后折旧降幅更大 [10] 光伏业务与行业展望 - 光伏行业反内卷工作深化,产业链上游价格7-9月回升 [3] - 公司光伏业务践行反内卷要求,坚持适度一体化和全球化战略 [3] - 光伏业务聚焦降本、成本管控、费用管控及新产品研发 [13] - 行业短期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但整体向好发展 [13] 股东回报与资金规划 - 公司自2011年至今平均股息支付率约40% [11] - 未来资金使用方向包括提升面板产线持股比例和降低资产负债率 [11] - 公司承诺未来对分红做出更积极安排 [11]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10月29日-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2 17:26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8.48亿元,同比增长42.8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56.8万元,同比增长48.26% [4]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51.48亿元,同比增长39.34% [4]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50.72% [4] 核心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战略核心是推动操作系统从传统OS向AI OS变革 [4] - AIOS产品技术成熟度划分为M1(原型级)至M4(可规模化量产)四个等级 [5] - 提出"芯片+AIOS+生态"的整合方案,以应对智能体发展 [5][6][9] - 深化滴水AIOS的"1+N+N战略",以AIOS为核心构建"万物智联"的AI原生生态 [6][8] 智能汽车业务 - 在2025年德国IAA展会上携手吉利发布基于NVIDIA DRIVE AGX平台的AIBOX,首次实现7B大模型在车端实时流畅运行 [4][5][7] - 滴水AIOS舱驾融合版依托高通Ride SA8775芯片,已具备量产落地条件 [5] - AIBOX可提供高达200TOPS的AI算力与205GB/s传输带宽,支持7B大模型端侧运行且无需改动车辆原有EE架构 [6][8] - 公司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聚焦智能驾驶赛道 [9] - 推出基于高通SA6155P系列芯片的SIP模组产品,针对入门级智能座舱市场 [9] 合作伙伴与生态建设 - 与火山引擎战略合作,推出端云协同AI座舱解决方案,实现500ms级语音反馈 [5][9] - 与面壁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AI座舱交互体验 [9] - 研发团队遍布全球16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全球化+本地化"策略拓展市场 [7][9] - 滴水AIOS具备高度开放性,可无缝对接高通、英伟达、AMD等主流芯片平台 [8][9] 物联网与机器人业务 - 物联网业务覆盖行业手持终端、智能视觉、边缘计算、智能会议系统、机器人、AIPC、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垂直品类 [6] - 在CeMAT ASIA 2025展会上展出多款移动机器人产品矩阵,包括户外平衡重叉车AMR、窄体叉车AMR、2T重载潜伏AMR及复合机器人等 [7] 智能软件业务 - 智能软件业务稳步增长,受益于AI手机行业发展及异构计算、混合AI带来的端侧算力提升 [8] - 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平台化技术积累及与芯片厂商的深入合作构成核心竞争壁垒 [8]
闰土股份(002440)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2 15:40
行业格局与市场情况 - 中国染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70% [1] - 分散染料主要生产商包括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安诺其等 [1] - 活性染料主要生产商包括闰土股份、浙江龙盛、锦鸡股份等,印度活性染料产能已具相当规模 [1] - 国内H酸有效产能不足6万吨,市场有效供应存在10%以上的缺口 [2] - 历史上H酸价格曾达到10万元/吨以上,目前市场报价保持在4万元/吨 [2] - 染料产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及原料价格等因素决定,公司采取价格跟随策略 [2] 公司财务与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3,303,974.91元,同比增长2.2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326,804,261.74元,同比增长11.7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054,399.80元,同比增长49.10% [2]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H酸产能在控股子公司江苏明盛,目前H酸装置处于停产状态 [2] - 公司实施"后向一体化"策略,向上延伸产业链,已布局还原物等关键中间体产能 [3] - 公司染料产业体系已形成从热电、蒸汽、氯气、烧碱,到中间体、滤饼、染料等完善的产业链 [3] 投资与业务拓展 - 公司现金流较为充裕,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拓展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2] - 公司通过闰土锦恒(嘉兴)投资合伙企业作为LP,投资了多家创业投资企业 [2] - 公司间接持有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2068% [2]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1 17:50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度末,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品类收入合计占比接近70%,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体育装备品类收入合计占比约30% [5] - 功能鞋材品类收入占比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沙发家居品类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汽车内饰品类收入同比增长且占比提升 [5] - 公司与耐克合作深化,来自耐克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总体符合计划预期 [6] - 安利越南产销量稳步提升至近40万米/月,亏损减少,经营向好 [8] 市场与竞争格局 - 聚氨酯复合材料行业呈现“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竞争格局,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7] - 行业内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产品以中低端通用型材料为主,同质化竞争明显 [7] - 公司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中资鞋用PU材料供应商 [8] - 公司已实现国内头部体育品牌合作全覆盖,包括安踏、李宁、特步、中乔、361°等,其中是安踏的战略合作伙伴 [9] 研发与新兴领域 - 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具身智能领域有两类应用方向:功能性包覆材料和传感功能型包覆材料 [2] - 公司相关材料开发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已与具身智能领域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伙伴开展调研接洽,尚未形成实质性业务订单 [2][3] - 半导体领域首批小批量订单客户反馈较好,但订单金额较小,短期内对营收不构成重大影响 [4] - 公司正积极推进TPU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营销,以丰富产品矩阵并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 [10]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安利越南未来将加强市场开拓,重点拓展东南亚本地及海外目标市场优质客户,并优化订单结构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 [8] - 公司海外布局重心聚焦于安利越南的运营优化,在其实现满负荷生产和稳定盈利前,暂不考虑启动其他新的海外布局计划 [10]
普莱得(301353) - 301353普莱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1
2025-11-01 17:28
技术战略与产品规划 -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与电动工具对续航、可靠性和耐用性的需求高度契合 [2] - 固态电池技术应用可拓展电动工具产品应用边界,并强化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2] - 公司喷枪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建筑装饰、工业制造和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化覆盖 [5] - 公司秉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存一代"的研发理念,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推动产品品类丰富和性能升级 [3]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深度绑定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商及零售商等头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3] - 通过客户资源优势与自主市场研判能力结合,公司能快速响应需求并提前布局潜在市场机会 [3] - 公司推进未来工厂规划与落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效率提升和品质精准把控 [3] - 公司主要产品品类未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各季度收入占比相对均衡,经营业绩稳定性强 [8]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募投项目"年产800万台DC锂电电动工具项目"已顺利结项 [7] - 泰国子公司作为全球化布局核心节点,产能正快速爬坡,在供应链协同和零部件配套方面显著优于墨西哥、巴西等其他地区 [7][8] - 公司现阶段核心策略是将中国工厂与泰国子公司的产能效能发挥到极致,暂无在墨西哥、巴西的产能规划 [7][8] 研发与人才管理 -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稳定性强,核心成员多为长期成长的资深人员 [6] - 公司建立核心人员合伙平台持股机制,与研发人员长期利益深度绑定 [6] - 公司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与多层次激励机制,并已完成股份回购用于未来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 [6]
国际复材(301526) - 301526国际复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1
2025-11-01 16:2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总收入64.13亿元,同比增长19.0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73.53%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2.60亿元,同比增长18.3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67.66% [1] 成本管控与效率提升 - 公司实施三年降本方案并推进老旧产线升级改造 [2] -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2] - 今年以来累计推行超过百项降本控费举措 [2] - 通过内部改革、组织架构优化及人员结构精简化,有效控制管理费用 [2] - 正全力推进新的细纱生产线建设,投产后电子细纱生产成本将显著降低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产品技术门槛高,公司已建立先发优势 [3] - 低介电产品已应用于部分高端智能手机及5G高频通信用关键透波部件 [3] - 在AI驱动下,数据中心、服务器对高速PCB需求激增,提升对低介电玻璃纤维的要求 [3] - 公司持续优化低介电一代与二代产品性能和生产稳定性,二代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 [3]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5G及AI通信设备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 [3] 行业环境与定价策略 - 玻纤行业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供给趋于有序 [5] - 贵金属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 [5] - 国内玻纤行业多家企业集中发布复价函,以传导成本压力并修复盈利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