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搜索文档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杨长汉:养老基金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财经网· 2025-05-28 12:33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政策要点 - 国务院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 [1] - 养老金持续入市可提升投资收益缓解财政压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1] 养老基金投资战略意义 - 养老基金投资是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耐心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养老基金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长期资金,形成"养老基金赋能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反哺社保民生"的良性循环 [2] - 养老基金具有期限长久、体量庞大、收益稳健等特点,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3] 养老基金规模与业绩 - 2023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达30145.61亿元,累计投资收益16825.76亿元 [5] - 2001-2023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 [5]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企业年金等个人养老金投资周期长达30年以上 [3]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方向 - 全国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和未上市权益市场并重投资,扩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配置 [5] - 养老基金对上市权益资产实际投资比例一般在10%-20%,政策许可上限为40%,非上市股权资产投资比例可逐步放大到30% [12] - 投资方向应加大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13] 养老基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 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符合科创投资的长时间周期偏好 [6] - 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创新风险,严格筛选标的提高投资成功率 [6] - 引导社会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7] - 作为机构投资者帮助企业加强公司治理,增强创新动力 [7] 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的建议 -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原则,平滑短期风险 [9] - 适当降低货币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至政策上限 [10][12] - 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国家大基金等多渠道投入科技创新 [13] - 完善长周期考核体系,建立三年以上业绩考核机制 [15] -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投资风险 [15]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中长期资本有助企业创新发展 提升资本市场整体活力
财经网· 2025-05-28 12:33
资本市场政策体系 - 近两年各部门出台"1+N"政策体系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市场结构增强稳定性[1] -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1] - 中长期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特点可发挥"压舱石"作用助力市场平稳运行[1] 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特征 - 长期资本具有长期视野不追求短期收益可陪伴企业度过研发周期提供稳定资金支持[5] - 耐心资本关注企业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优势以长期收益为出发点抗风险能力强[5] - 两类资本能避免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非理性决策为企业创新奠定基础[5] 长期资本对资本市场影响 - 在市场波动时起到"稳定器"作用缓解市场情绪增强整体稳定性[6] - 推动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普及减少短期投机行为[6] -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科技领域提升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6] 培育耐心资本建议 - 发挥国资引领作用优化创投考核体系和容错机制[7] -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创业板科创板功能拓宽资本退出渠道[8] - 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耐心资本增量来源[8]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长期资本需加强宏观经济研判适时调整投资策略进行股债搭配或配置REITs等非传统资产[10] -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关注高息股和分红稳定企业提升组合收益[10] - 利用期权期货等工具对冲利率风险[10] 科技企业投资策略 - 设立专项并购基金引导产业资本参与为初创企业提供快速退出渠道[12] - 推动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探索REITs等工具盘活存量资产[12] -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转让和回购机制[12] 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 -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比例限制公募基金考核周期短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制约资金入市[13] - 需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限制提高权益配置比例推动产品创新[14]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降低短期业绩考核权重[14] 不同机构资金配置 - 保险资金适合长期股权投资可放宽比例限制[16] - 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偏好低风险资产可加大配置优质蓝筹股[16] - 公募基金应改革考核方式发挥主动管理优势[16]
宁银理财罗立波:夯实基础投研,做到研究更多向投资转化
财经网· 2025-05-28 12:20
政策导向与市场环境 - 2024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为金融机构提供关键指引 [1] - 政策推动下形成"长钱长投"制度环境,30万亿银行理财资金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活水 [1] 宁银理财权益布局 - 公司以固收为基石,通过多元化策略拓展收益边界,布局权益市场,打造专业股票投研团队和多资产投研团队 [5] - 含权益产品系列实现PR2-PR4风险等级全覆盖,2024年新发48只看涨A股指数的"皎月"系列挂钩型产品 [5][8] - 2025年计划夯实基础投研,坚持绝对收益策略,严控产品回撤,并增加权益增厚性产品选择 [5] 银行理财参与权益投资的途径 - 发行含权益类或挂钩型理财产品(如挂钩股票指数) [7] - 发行FOF类产品间接参与权益市场 [7] - 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打新等 [7] 产品策略与市场抓手 - "固收+"产品是推进理财资金入市的重要抓手,符合理财投资者对本金安全性和稳健增值的需求 [9] - 指数型产品透明度高、成本低,年化波动率小于个股,政策支持大力发展 [9] - 公司围绕红利、智造、出海、港股等主题策略推出主题型含权类产品,丰富产品矩阵 [8] 投研能力与团队建设 - 股票投研团队超20人,覆盖全部一级行业和数百家重点公司 [13] - 多资产投研团队10余人,深耕A股、港股、量化对冲及打新等多种资产和策略 [13] - 未来将优化投研团队布局,加强与公募基金、券商合作,提升投研能力 [13] 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投向权益类资产比例仅2.6%,主要因客户风险偏好低和投研体系处于培育阶段 [12] - 公司"沁宁""宁赢"等含权益产品2024年均实现正绝对收益,业绩表现良好 [12] 投资者教育与市场展望 - 公司通过优秀产品业绩、强化代销机构支持、多形式投教内容破解投资者对净值波动的顾虑 [14] - 权益市场持续回暖,优质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红利和出海方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5]
中邮理财:优化资源结构配置 助推重点领域发展
财经网· 2025-05-28 12:15
5月21日,据中邮理财披露,继成功投资美的集团港股基石后,中邮理财再次参与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港股IPO。 2025年5月20日,宁德时代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近三年全球最大IPO,国际锚定订单覆盖倍数近50倍,中邮理财成 功获配基石投资份额5000万美元。中邮理财是本次基石投资者中唯一一家理财公司。 作为一家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的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致力于建设成为以客户为中心,审慎稳健、专业开放、 创新领先、价值卓越的一流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深入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在迎接新机遇、新挑战中主 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居民收入中发挥应有作用。 随着监管政策逐步打开拓宽入市空间,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的一项新兴力量。同时,作为连接 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引导中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早在2024年7月,中邮理财便在市场底部发行红利科技轮动策略产品鸿鑫日开1号,产品采用红利科技轮动策略,分别 配置于A股表现出色的两类资产:一端是潜力巨大的成长资产,追求科技创新带来的高增长;一端是表现稳健的红利 资产,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的现 ...
中信保诚人寿:坚持保险资金运用规律 服务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财经网· 2025-05-28 12:11
行业转型与政策机遇 -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险行业需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三大任务 [1]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空间扩大,成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1]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优势,是典型的"耐心资本",能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2] 公司战略与投资机制 - 中信保诚人寿制定《股票中长期战略投资操作细则》,发挥保险资金长久期优势,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 [2] - 建立量、质、效三维考核机制,将"执行国家战略"纳入考核,要求实体企业投资增速高于管理资产增速 [3] - 实施长周期考核,以"三年平均综合收益率"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风险偏好管理机制 [3] 服务实体经济方向 - 保险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支持国家战略 [4] - 2024年实体经济领域投资规模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17% [5] - 科技创新投资同比增长13%,包括杭州城西科创基金、专精特新基金及华虹半导体战略配售 [5] 绿色与基础设施投资 -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同比翻倍,岷江航电项目年减排115.56万吨CO₂,污水处理项目年处理污泥10.03万吨 [6]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涉及贵阳轨道交通S1线、南充高速公路等项目 [6] - 普惠养老投资增长50%,布局健康产业基金及居家养老生态圈 [7] 资本市场参与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重要性提升,2025年3月权益二级市场规模超410亿元 [8] - 非投连账户股票配置比例从9.5%升至12%,加仓互联网龙头、AI应用等领域 [9] - 在市场下跌阶段逆向投资,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三次加仓,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9] 未来发展方向 - 依托股东资源强化长期资金管理优势,为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稳定支持 [10]
阳光保险:发挥险资优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财经网· 2025-05-28 12:11
绿色金融政策与趋势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资源投入与创新力度 [1] - 国内"双碳"目标和全球化ESG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概念深入人心 绿色发展存在庞大资金缺口需金融机构与资本支持 [1] 保险资金在绿色投资中的角色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优势 与绿色发展项目的长期限资金需求高度匹配 [1] - 截至2024年末阳光保险绿色投资规模超200亿元 重点布局工业创新(230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122亿元)、健康福祉(96亿元)等领域 [3] 绿色金融工具与投资策略 - 险资通过绿色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私募基金、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多种方式参与绿色投资 [2] - 阳光资产2022年设立全球ESG策略研究组合 采用FOF管理方式投资ESG导向ETF基金 2024年底管理规模超2000万美元 [3] - 投资策略对标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覆盖医疗养老、高科技、数字化及绿色经济等产业 [3] 重点投资领域与案例 - 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与技术是绿色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4] - 阳光资产与中国节能合作发行16亿元债权投资计划 支持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 [5] - 阳光人寿2024年以15亿元股权投资国内领先工业气体供应商 支持冶金、化工、电子、光伏等行业的工业气体供应 [6][7] ESG研究与体系建设 - 阳光保险与中国保险学会成立课题组研究中国特色保险公司ESG投资体系 研究成果发表于《保险研究》期刊 [8] - 阳光资产参与"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 牵头开展G20国家生物多样性依赖度与压力转移研究 2024年完成课题 [9]
守正创新 争创一流 人保资本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财经网· 2025-05-28 12:03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累计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提供长期资金超3400亿元 [1] - 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着力建设专业能力先行、创新能力突出、投资收益领先的一流另类投资机构 [1] 科技金融 - 公司设立保险业内首个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百亿级现代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2] - 股权基金所投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55% [2] - 投资支持长鑫科技、紫光展锐、中科卫星等创新驱动型企业 [2] 绿色金融 - 公司领投广汽埃安A轮融资,助力其开展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 [3] - 与中广核集团深度合作,累计投资57亿元支持广东太平岭核电厂、浙江三澳核电厂建设 [3] - 推动江西交投ESG挂钩永续信托,将永续债权投资收益率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挂钩 [3] 养老金融 - 公司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基金设立,拓展储备优质养老地产项目 [4] - 投资华润医商,助力全国医药流通巨头企业战略升级 [4] - 投资同心医疗,支持其自主研发的CH-VAD®人工心脏实现国产替代 [4] 普惠金融 - 公司通过股权投资计划、私募基金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5] - 发起设立多只以租赁债权、供应链债权为底层资产的保险资产支持计划产品 [5] - 完成对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20亿元险资投放,资金全额用于受让企业租赁债权 [5] 数字金融 - 公司已投项目中电金信发布AI+数字基础设施"源启"3.0,客户覆盖境内300余家银行及保险证券机构 [6] - 加强数字化建设,实现全流程、全业务周期的系统覆盖,加快RPA网银机器人等创新技术应用 [6]
光大理财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梁珉:深化布局权益类资产 努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财经网· 2025-05-28 11:5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重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长钱长投"制度环境 [1] - 30万亿银行理财资金在政策支持下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 [1] - 光大理财是自2023年9月26日以来市场首家落地理财资金定增的理财公司 [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将权益资产配置作为战略重点,打造"光盈+"多资产多策略产品系列 [4][7] - 计划从三方面深化权益布局:提升配置比例、深化定增与创新工具应用、加强投教与渠道创新 [4] - 团队规模同比提升40%,深化外部合作,考虑与头部公募联合开发指数增强产品 [4][13] 产品体系与业绩 - 构建梯度化产品矩阵,覆盖"固收+"、纯权益产品 [6] - 代表性含权产品包括量化固收+、指数增强型、主题精选类和低波混合类产品 [6] - "阳光红ESG行业精选"产品近一年净值增长30.22% [6] - "光盈+"系列聚焦八大核心策略,包括多元、指数、量化、REITs等 [7] 权益投资实践 - 参与2023年9月26日以来市场首单理财资金定增项目(外高桥项目) [6][11] -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2.6%,主因客户风险偏好和净值波动敏感性 [8] - 推出"阳光红500优选指数增强"产品,采用"被动跟踪+主动增强"混合模式 [10] - 通过衍生品工具(如雪球期权)设计下行保护结构,控制风险并增强收益 [11] 投研能力建设 - 打造"大中台+小前台"投研体系,投资经理嵌入研究团队,共享AI数据平台 [13] - 建立覆盖量化中性、红利低波、全球配置等多元化策略 [13] - 通过FOF/MOM投资公募基金,深化与公募机构合作 [13] 市场展望 - 预计年内权益机会优于固收,A股将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14] - 资管行业处于规模扩张与结构转型关键期,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分化 [14] - 低利率环境下部分投资者主动寻求收益弹性,形成"双重需求"机遇 [14]
建信基金:聚焦科技金融 跑出科创加速度
财经网· 2025-05-28 11:58
科技金融的重要性 - 科技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1] - 中长期资金通过提供稳定、长期的资本支持,帮助科技企业克服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的挑战 [1] - 公募基金与科创企业联系加深,可通过资金配置、产品创新、投研赋能等方式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 政策与资源配置 -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建信基金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聚焦权益类+债券类两项关键抓手,增强权益资产配置,优化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2] - 截至2024年底,权益类投资投向电子设备、新能源、电子、医药、通信等科技企业1142家,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产业 [2] - 债券投资覆盖科技创新类债券、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涉及汽车、机械、环保工程等行业 [2] 行业基金与产品表现 - 建信基金针对重点行业设置专属产品,如2020年发行的建信新能源行业基金,目前拥有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汽车等七只行业基金 [3] - 截至2024年底,科技投资在权益类资产中占比约70%,建信电子行业股票A近一年排名同类第二(2/31) [3] 产品布局与创新 - 建信基金加速布局科技类产品,新发主动、被动权益型产品约一半以"泛科技"为主题 [4] - 2025年2月17日,建信科创综指ETF首发45分钟售罄,募集29.82亿元并触发比例配售 [4] - 围绕科创板系列指数布局科创价值、科创200ETF及相应联接产品,构建科创ETF产品矩阵 [4] 投研能力建设 - 建信基金引入和培养权益投研人才,优化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形成完备的投研人才储备 [5] - 建立"产政学研"一体化研究体系,深入分析技术趋势、产业竞争格局,挖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5] - 未来将持续探索新兴科技领域投资机会,布局前沿产业,同时优化现有基金产品,提升业绩表现 [5]
大家资产:绿色投资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
财经网· 2025-05-28 11:54
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答题 顺应国家战略方向并创造新增长点 [1] - 保险资金具备期限长 规模大 来源稳定的特性 与绿色低碳产业长期需求高度契合 [1] 户用光伏项目布局 - 公司选择户用光伏作为落实绿色金融的突破口 该模式是在农户屋顶铺设光伏板以全额上网为主的新型电站形式 [2] - 2024年10月联合设立越秀光惠基金 专注于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投资 12月完成9亿元出资 [2] - 基金已锁定2 5GW光伏电站 覆盖14个省市 预计年发电28亿kWh 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惠及10万农户 [3] 多维度金融协同效应 - **绿色金融**:提升太阳能利用率 减少碳排放 支撑能源结构转型 [3] - **普惠金融**:农户获得初装费与分成收入 创造农村就业岗位 [3] - **养老金融**:光伏发电收益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稳定养老资金来源 [3] - **数字金融**:依托大数据平台管理电站全生命周期数据 提升风控效率 [4] - **科技金融**:推动上游组件技术升级 运用AI实现智能运维 [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发挥长期资本优势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 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投资策略 [4] - 扩大项目覆盖范围 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大局 保险主业 客户需求) [4]